歷史期刊
漂流文獻──300年來的漂流與邂逅(2012/04 第2期)
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以降,歐洲、亞洲的冒險家、傳教士、軍艦、商船、漁民等因遭遇風暴、迷航等因素而漂流到臺灣的事件層出不窮,一次漂流事件,意謂著不同族群的邂逅、不同文化的交會、不同勢力的擦撞。每一份漂流文獻都為歷史開啟一個視窗,留下斯土斯民一頁珍貴的樣貌身影。
本期專輯分別從口傳文學、族群遷徙、海權競逐、文學創作等角度,介紹與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相關的幾種漂流文獻。
本期專輯分別從口傳文學、族群遷徙、海權競逐、文學創作等角度,介紹與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相關的幾種漂流文獻。
打造一座原住民族文獻館──「原住民族文獻現況」座談會(2012/02 第1期)
《原住民族文獻》創刊號特別企劃一場座談會,邀請專業領域的學者,描述各種類型文獻的範疇,翁佳音教授舉例說明史料若未經考訂,會將一擔(picul)譯成「皮卡」;詹素娟教授指出從日治時期警察須知簿,到當今日常生活器物、地籍資料與歌譜,皆為重要文獻;魏德文老師點出「山水畫地圖」裡蘊藏著多少原住民部落資訊……。「原住民族文獻的現況」座談會,為一座想像中的原住民族文獻館勾勒出可能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