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期刊

部落習慣vs.國家法制:再思多元文化中的公平正義(2013/1011期)
在原住民部落傳統中,一切行為的最高準則是禁忌、是習慣,由約定而俗成,為代代所遵循。禁忌習慣是不能輕率冒犯,必須嚴肅以對的祖先智慧,進而形成了原住民的「法」,與漢族社會訴諸典令、講求字契的「律法」,截然不同。然而當這兩種規範相互交會碰撞之時,不免造成無法一體適用的困境。本期專題將從法律判例、部落規訓、文化內涵等角度切入,呈現出部落與國家間最為複雜難解的議題,並藉此重思「公平正義」在多元文化中如何並存的可能。
文化國土:訴說一段真實的歷史(2013/0810期)
考古人類學者的研究指出:臺灣島上的原住民在5000年前已開始向外拓展、遷徙,而成為開啟南太平洋文化研究的一把鑰匙。然而,一提到臺灣史,三、四百年前移入的漢文化與殖民經驗自成主流,而原住民族的歷史記憶、文化活動空間,每每受到忽略、 銷聲而終至匿跡。本期專題,從小琉球上曾經存在的Lamey人、泰雅族瑞岩部落自祖居地遷出與回返的歷程,以及布農族東埔一鄰祖墳遭受破壞、杉原海岸美麗灣開發案等具體的事件談起,從「文化國土」的角度,探討原住民族文化保存的未竟與可行之路。
魯凱族‧萬山部落(2013/069期)
部落(tribe),是原住民族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由共同血統的氏族組成,承載著氏族共同的歷史、語言與文化。臺灣原住民部落擁有自己的族群、語言、神話傳說、遷徙故事、文化遺址、口傳文學、歷史文獻等豐富而多元的文化內涵。本期「部落故事」從高雄市茂林區的萬山部落談起,萬山部落擁有自己的族源傳說、方言、神石信仰、岩雕遺址;有英國探險家深入部落的第一手踏查文獻、有耆老的口傳文學、集體遷村的經歷;而學界對於部落遷移歷史、方言、曆法儀式等之研究都有相當的成果,共同為部落勾勒出清晰的輪廓與傳奇多元的樣貌。
地圖版‧牡丹社事件(2013/048期)
140年前發生的牡丹社事件,牽動日本、琉球、美國、英國、中國、臺灣等多邊國際角力,是臺灣史上最錯綜複雜的國際事件,在這一事件中,不同族群搭乘各式船艦航向臺灣,各式船艦在地圖指引下登陸、深入原住民部落。為了擁有一幅精密的地圖,包括美國李仙得、日本樺山資紀與水野遵、中國嚴復等,都專程來臺實地測繪。一幅幅地圖串接成牡丹社事件的一條重要支線。《原住民族文獻》第八期邀請地圖專家彙整各種地圖史料來解讀牡丹社事件;並依據各種史料,繪製〈牡丹社事件經過圖〉、〈琅嶠十八社分布圖〉,這是事件距今140年來首次以現代繪圖技術精密完成的歷史地圖。以圖說史,是臺灣歷史的新詮釋、新讀法、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