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期刊

火塘邊的約定──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專題(2012/105期)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涵蓋口傳文學、書面文學兩大部分。口說與吟唱,一直是原民族文學創作、參與的形式,其內容包括創世神話、始祖傳說、民間故事以及與祭儀有關的樂舞詩歌等等。
  從17世紀以來,西方人、漢人陸續以各種語文進行「原住民書寫」,也記載了原住民族口傳文學的文獻和資料,基本上屬於「他寫」,由別人「代言」;日治時期人類學者有計畫的調查紀錄,開啟口傳文學研究之先河,臺灣人、日本人作家也相繼投入原住民書寫;戰後到了民國70年代,莫那能的《美麗的稻穗》、田雅各的《最後的獵人》等作品開始反映了文學自覺,其後原住民知識菁英「重返部落」,開啟原住民族深化文學內涵、母語表達的創作之路。而隨著原住民文學創作梯隊的形成,一面透過文學的手段,重燃部落火塘的根苗;一面張起文學的大旗,邁向世界,迎向未來。
  本期由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規畫【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專題】,邀請學者專家,分別從口傳文學、西方文獻、清代文學史料、日治時期原住民書寫、戰後原住民文學創作,全面而概要地介紹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多元豐富的樣貌。
原住民族影音文獻(2012/084期)
  清光緒21年(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這一年法國照相業者盧米埃發明電影機,十幾年後,第一部臺灣電影《臺灣實況紹介》在全臺206個地點拍攝,影片中出現原住民產物交換所,以及用重演方式拍攝日警對原住民用兵之經過,是現存最早的原住民影音文獻。近一百年來,在不同的政權、不同族群觀點下呈現的臺灣原住民,是怎樣的形象?
  本期專題「原住民族影音文獻」,由長期從事民族誌影片拍攝與與學術研究的胡台麗教授規畫五個主題:介紹〈近一百年來臺灣電影電視媒體對臺灣原住民的呈現〉,以及臺灣原住民民族誌影片,從無聲的黑白默片時期,到1980年代16釐米電影攝影機和16釐米底片攝製的有聲影片,再到1990年代以後原住民導演為族群權益、復振文化而投入攝製的紀錄片。同時介紹兩位傑出的原住民導演:馬躍‧比吼以及龍男.以撒克.凡亞思,分享他們拍攝紀錄片的理念;此外尚有「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概述,此一計畫目前已完成建置排灣族、賽夏族、阿美族等之祭儀歌舞、傳統樂器、祖屋重建等子計畫,是近30年臺灣人類學界採集的珍貴民族誌影音文獻。
平埔族,你在哪裡?(2012/063期)
  在臺灣歷史上,平埔族曾是長期「失聲」的族群。他們是臺灣原住民族中最早接受外來文化的族群,以絕對少數置身在漢人社會中,伴隨土地的流失,語言與文化也日漸諳啞、消沉,卻仍奇異的維持著各種文化形式與歷史記憶,保存有朝一日得以復甦的種芽。
  日治時期的「種族」登記制,長期以來學界對平埔各族語言、宗教祭儀、歷史活動的調查與研究,持續維護了再起的能量,而在1980年代末爆發一連串平埔族追尋身分、認同的復名運動後,則一路到21世紀。
  復名的路途艱辛,因為還有太多人內心疑惑:平埔族是「誰」?在歷經數百年的變化後,他們以什麼方式維繫自己的存在呢?為此,本期【平埔族專輯】,特別邀請對平埔族有長期、專精研究的詹素娟教授,規畫五個主題:「馬尼拉手記」圖像中的平埔族、「新港文書」中的平埔社會、教會洗禮簿裡的平埔族、平埔聚落遺跡的見證、平埔族的人口調查與身分的認定。透過這幾個面向,對平埔族群的變遷脈絡作一概要的介紹。
漂流文獻──300年來的漂流與邂逅(2012/042期)
  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以降,歐洲、亞洲的冒險家、傳教士、軍艦、商船、漁民等因遭遇風暴、迷航等因素而漂流到臺灣的事件層出不窮,一次漂流事件,意謂著不同族群的邂逅、不同文化的交會、不同勢力的擦撞。每一份漂流文獻都為歷史開啟一個視窗,留下斯土斯民一頁珍貴的樣貌身影。
  本期專輯分別從口傳文學、族群遷徙、海權競逐、文學創作等角度,介紹與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相關的幾種漂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