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尋訪武朥灣舊社 歷史現場 7 2013/02

文.圖╱吳智慶

武勞灣-003臺北盆地,淡水河南岸大漢溪下游一帶的蘆州、五股、二重埔、三重埔、泰山、新莊、板橋港仔嘴、樹林頭一帶。昔日為凱達格蘭平埔原住民族武?灣社(Bu-lau-oan)領地。在1647年明末荷蘭佔領期武?灣社人口資料:59戶231人,1652年因不滿荷蘭翻譯員惡行將之殺害,引發戰爭。最後在受鹽及鐵器物質缺乏,長達三年才屈降。

自清朝治理後,武?灣社成為北臺灣平埔族群總社,也促建臺北最早發展的商業聚落興直堡新莊街。在1709年(康熙48年)陳賴章墾號取得臺北地區的開墾許可,1731年(雍正9年)新莊已建治為大漢溪船運暢泊的繁榮市街,清廷也設衙署在下街。

新莊下街頭,現中正路旁的大眾爺廟,為歷史悠久的廟地,廟史沿革提到:新莊開發前,原為凱達格蘭武?灣社漁獵之地。清初海禁解除後,移民東渡不絕,新莊位居要津首先發展,當地人為念及客死異鄉暴骨荒郊者,憫其孤魂無依,在1757年(乾隆22年)創建地藏庵大眾爺廟。(筆者推論:也有可能漢移民拓墾新莊地區之初,整地所發現的當地原住民骨骸為主,又有客死異鄉暴骨,水流屍等,集中收埋成塚先建陰祠後建廟)。

現廟前中正公園中有三棵早期平埔族社樹刺桐,據說數十年前由二重埔更寮興珍社村中武勞灣-004一帶,由於興建二重疏洪道被移植過來,每年4-5月花紅盛開。在2002年花期中,筆者帶著凱達格蘭族老,三貂社潘耀璋長老、北投社潘慧耀長老等,依照平埔族先人傳統生活禮俗,看莿桐花開賞艷過新一年,並在6月臺北平埔文化祭中,帶領百位平埔族親到各舊社尋根,受到新莊文史讀書會及廟方接待,在莿桐樹下舉辦座談、聯歡,與樹共舞。

在荷蘭人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清康熙《諸羅縣志》山川總圖中,武?灣被畫在大漢溪北岸,即板橋港仔嘴處。1788年(乾隆53年),清朝在臺灣「番屯」制度,當時淡水廳設淡北十九社,武?灣小屯,番屯丁共300名,以武?灣社32名人數最多。可惜後來地方文獻忽略武?灣社的演變,甚少談起,只能從買賣土地契文中探知一、二。

相傳板橋港仔嘴在乾隆末年又因人口增加,由一名八朝的社番,率部分社眾南遷到樹林仔。港仔嘴的武?灣社遂稱舊社,樹林仔則叫新社。直到日治初期1896年(明治29年)的人口調查,共計60戶230人,伊能嘉矩訪問當時港仔嘴武?灣社頭目陳波,據其口述:社地原在大漢溪下游溪岸的新莊塭仔興直堡一帶,由於洪水的緣故,在一百年前(約1797年)移居新店溪西岸的港仔嘴。

新店溪光復橋西端為板橋港仔嘴,左方光復里為武?灣舊社,右方振興里為武?灣新社。在板橋市中山路2段412巷37之1號舊社承德宮,主祀土地公,右側供有平埔族祖先牌位,寫著:

武? 雷瀧 堂上顯考妣歷代祖先之神位

此一神位,為早期新舊社土地公神明會潘鵬玉會長主事時設奉。武勞灣-001

雷瀧兩字,為新店溪對岸「雷裡社」及上游中和、新店「秀朗社」,在清代中葉後社群較弱勢而合併的命名簡稱。筆者曾在對岸加吶下庄訪問雷裡社陳家耆老,口述:清代年間族人感受漢移民壓迫,部分族親遷到同屬擺接堡人口較少的對岸,即港仔嘴、中溪洲、江仔嘴一帶,和對岸的平埔族親生活在一起。

這段歷史典故,由現年65歲任承德宮(真武廟)總幹事吳陳隆口述:武?灣先祖由新莊三重越大漢溪,來到板橋地區擺接堡港仔嘴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清中葉年間武?灣社頭目,仍有32名番屯兵壯勢,立頭目旗桿。五代前祖先「獅里」,可能用社名「武」的官話諧音取吳為姓,招贅泉州南安陳姓漢人,並約定每代大房長子要冠上雙方的姓。

吳家人在日治時期戶籍資料,族別為「熟」(即「熟蕃」)。吳家婦女到清末仍沿襲臉上刺紋習俗,吳陳隆的宗親姑婆為其一,至今仍有社老親睹見證。吳家祖厝在港仔嘴河岸,擁有自己碼頭供帆船停泊,利於經濟產業活絡。而現舊社河岸真武廟玄天上帝神尊,原為吳家祖厝所供奉,到吳陳隆的阿公年代,用以成問神謀生事業。神尊被請出吳家,在光復街192巷口建成地方大廟之神。在此可見到社民勇敢面對認同族別,刻出武?灣社地基石。

舊社北方1公里處港仔嘴武?灣新社,早期由吳阿?領導,新社振興宮為地方較早土地公廟。旁邊立有間坡仔公祠,為早期社民開陂圳所祀的神祠。據說武?灣社在板橋還有兩個新社:一個在北邊靠大漢溪口的江仔嘴,另在板橋街林家宅厝後面,西方六百公尺處靠近樹林方向。

2011年10月15曰,板橋武?灣社地港仔嘴舊社真武廟,舉行由河岸堤外遷入移動,再修建慶成文化祭典禮,數百位族社親支持共襄盛舉。同年11月7日結合學術文化教育單位,以平埔族聚落現況調查為主題,首次辦理「武?灣文化歷史座談會」,並舉行武?灣社地港仔嘴歷史文化巡禮:老照片資料展及承德土地公廟導覽。

(本文作者為山水人文學會執行長、地方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