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山林‧海洋的文學──前浪,後浪(2000-2012) 本期專題 5 2012/10

文/黃國超

1987年拓拔斯塔瑪匹瑪(田雅各)出版第一本小說集《最後的獵人》算起,現代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創作到2012年已經發展了20幾年。期間走過1980年代的抗爭批判、1990年代的回歸部落重尋傳統文化認同之根,也經歷文學出版的低潮,2000年之後,在各種文學獎支持下長成的原住民作家梯隊,在傳統與現代、族群、性別與身認同之間,繼續以更多樣性的書寫形式拓展原住民文學的創作空間。本文僅就個人的觀察,概述2000年之後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的發展樣態。

 

夏曼藍波安與蘭嶼作家

夏曼藍波安(Syman Rapongan),堪稱2000年以後最受臺灣文學界矚目的原住民作家,從1997年第二部作品《冷海情深》起,關於他的作品討論便十分豐富。1999年,他以《黑色的翅膀》長篇小說獲得吳濁流文學獎後,陸續以《海浪的記憶》(2002)、《航海家的臉》(2007)、《老海人》(2009)等系列著作,贏得時報文學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吳魯芹散文獎等獎項,其旺盛的創作力及創作的質量,在在引起研究者的注目,其作品表現出作者自我與海洋的恆常對話,2000年之後,作者的腳步更擴及南太平洋島嶼。林肇豐等研究者認為,《老海人》使他往成熟的小說家又邁進了一步。關於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作品的熱烈探討,也成為21世紀初原住民文學研究的特異景觀。

 

《蘭嶼素人書》(臺北:遠流出版,2004)蘭嶼小島在明星作家光環下,其他達悟作家的書寫經常被冷落,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以及董森永是其中兩位,畢竟海洋朝聖者並非個人而是一整個族群的文化涵養。夏本奇伯愛雅從《釣到雨鞋的雅美人》(1992)開始,寫作不墜,繼《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1994)、《雅美族的古謠與文化》(1996)之後,2004年出版《蘭嶼素人書》及《三條飛魚》,2011年出版《雅美族歌謠:情歌與拍手歌》、《雅美族歌謠:古謠》歌謠在達悟人的生活與文化當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歌謠沒有樂器搭配,沒有太多的曲調旋律,也沒有固定的歌詞;加上內容含有相當多的隱喻或暗示,外人不易瞭解。書蒐集了夏本奇伯愛雅採集的近千首歌謠,並系統地將歌謠譯成拼音文字與漢語,進行文化意涵解釋

 

而出身漁人部落、擔任牧師的董森永,自1970年代起便有寫日記的習慣,受到小學同學夏本奇伯愛雅作品的激勵,開始著手整理部落資料,並進行口述訪談,1997年出版了《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1998年與中研院民族所余光弘合作,出版了《臺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2011年在長老教會支持下出版《飛魚之故鄉:蘭嶼Syapen Lamolan董森永的宣教故事》。此外,董森永的作品多散見在報刊雜誌、研究會議報告(許雅筑2011301。這兩位夏本長者的作品,都為達悟族的傳說、社會變遷、宣教史及生活史留下了寶貴的主體觀察,亦是探討臺灣海洋文學時不應該漠視的聲音。

 

二、文學社團、筆會文選及文學獎作品集

本世紀原住民文學的重要現象之一,是新人與作品集輩出。從第一屆「山海文學獎」(1995)以來,接連著二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20002001)、「原住民報導文學獎」(2002)、「臺灣原住民族短篇小說獎」(2003)、「臺灣原住民散文獎」(2004),山海文化雜誌社前後共辦理了9次原住民文學獎,發掘不少新一代的寫手:如卑南族巴代,泰雅族里慕伊阿紀,賽夏族伊替達歐索,布農族乜寇索克魯曼、沙力浪、甘炤文,鄒族白茲牟固那那,排灣族撒可努、依苞,泰雅族李永松等人,各自揮灑出一片天。

 

2010年孫大川出任原民會主委,接手主辦中斷數年的文學獎活動,這是目前總獎金最高的原住民文學獎,徵文類別包含小說、散文、新詩、報導文學等,豐碩成果收錄在《用文字釀酒:99年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以及《撒來伴,文學輪杯:100年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原民會結合「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營」、「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活動,集結各界專家學者探討原住民文學的現狀與未來,是當前推廣原住民族文學相當重要的管道。

此外,20097月,山海文化雜誌社為了凝聚原住民文學創作梯隊的創造活力,組織了一個充滿部落色彩的原住民文學筆會,對內透過文學的手段,重燃部落火塘的根苗;對外張起文學的大旗,邁向世界,迎向未來。因而發出了「火塘約定」的邀請函,號召原住民作家和關心原住民文學發展的朋友,共同成立「臺灣原住民文學作家筆會」。

 

20111月山海文化出版的《我在圖書館找一本酒:2010臺灣原住民作家筆會文選》,內容包括新詩30篇、散文19篇、小說5篇、報導文學2篇、文學評論6篇。作者涵蓋原住民族老中青三代作家,如:阿道巴辣夫冉而山、林志興、孫大川、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AuvinniKadreseng(邱金士)、根阿盛等前輩,也有中生代的董恕明、巴代、啟明拉瓦、馬紹阿紀、里慕伊阿紀,以及新生代的乜寇索克魯曼、甘炤文、童信智、陳孟君、沙力浪達凱斯茀萊藍等,筆會成員並不以族群身分為界,林梵、羊子喬、王應棠、蔡政良、吳淑華、陳芷凡、余友良、余順琪等漢人作家、評論者也共圍在原住民族文學的火塘邊,大有「家族相似」的態勢。

 

三、個人生命史

21世紀,原住民的個人生命史書寫,成為觀察原住民文學發展的一個新動向。2000年山海文化出版了阿美族耆老Lifok Oteng(綠斧固.悟登,黃貴潮)的《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1951年至1972年第一集)》,Lifok將日記翻譯成中文呈現,2005Lifok又出版了《伊那Ina,我的太陽:媽媽Doing傳記》,讓我們得以見識一個卑微而執著的人如何穿越變動而弔詭的時代,體會原住民長者在族群文化凋零下遭受的顛沛流離。相似的是,達悟族天主教傳教員謝永泉(Syaman Macinanao)也為父親夏本樹榕撰寫了《追浪的老人:達悟老者夏本樹榕(Syapen Sorong)的生命史》(2010),記述上一代達悟老人所經歷的宗教信仰、政治、社會、文化、經濟上等重大轉變,在點滴回憶間,描繪了達悟族人如何面對取捨與適應的矛盾情境。《伊那Ina,我的太陽——媽媽Dongi傳記》(臺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06)

 

2000年之後,隨著本土音樂家漸受重視,文建會委託孫大川為陸森寶撰寫《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2007),以及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為高一生執筆《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2006),書中除了音樂、生平事蹟,更有不少珍貴史料及照片。若再加上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為死於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泰雅先知樂信瓦旦撰寫的《桃園老照片故事2:泰雅先知-樂信瓦旦故事集》(2005),三書合併來看,或許可以稍稍彌補我們對於戰後白色恐怖年代,原住民知識菁英的生命解讀。

 

另一本與大時代相關的重要生命史著作,當推卑南族小說家巴代以族人陳清山(屈納詩)經歷為本而撰寫的《走過:一個臺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2010),描述二次戰後原住民青年被誘騙參與國共內戰的曲折歷程,是一部邊緣族群版的「大江大海」。1980年代最早以《美麗的稻穗》震撼臺灣文壇的排灣族詩人莫那能,在2010年口述出版了《一個臺灣原住民的經歷》,記述1970-1990年代臺灣社會鉅變下,一個原住民的生命經歷與覺醒,阿能的苦難、奮鬥與挫折,實為臺灣原住民族集體遭遇的縮影。這些社會變遷的觀察,也呈現在社會學家趙剛為卑南族Kasavakan(建和)部落頭目哈古,所做的八次訪談集《頭目哈古》(2005),本書既是一本個人傳記,也是一部族群史,更是一部特殊的社會史,彰顯出祖先的智慧以及民族尊嚴的捍衛及追尋。

 

四、祭儀歌謠、樂舞展演與戲劇

2004年,阿美族音樂學家巴奈母路(Panay Mulu)出版了她博士學位論文《靈路上的音樂:阿美族里漏社祭師歲時祭儀音樂》,為本世紀的原住民族祭儀音樂跨出了第一步。卑南族作家巴代(Badai),2011年出版了以部落歷史語言為主體的調查報告:《吟唱祭儀:當代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彙整部落的歲時祭儀歌謠、呼喊之謠、清唱之謠、小米祭歌謠,以至於部落巫師的成巫歌謠等。其他祭儀音樂的探討,另見於太魯閣族旮日羿吉宏的力作:《太魯閣族部落史與祭儀樂舞傳記》(2011),書中包含了族群起源與部落歷史、系譜與家族故事、神話傳說及宇宙觀、祭儀歌謠與傳統樂器、太魯閣音樂家及其樂舞傳承等內容,並附有原舞者「再見太魯閣尋回失落的印記」樂舞展演紀實資料,全書可以看出太魯閣族人的歷史、文化、口述記憶、祭儀音樂、文化復振等等太魯閣人美麗而獨特的思維與感性。

 

在樂舞的展演部分,原舞者自2000年製作《誰在山上放槍布農族傳統祭儀歌謠》以來,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有新作品問世,如《再懷念年祭:原舞者十年》(2001),《太陽伊娜的孩子:阿美族太巴塱部落樂舞》(2003)、《海的記憶:阿美族港口部落樂舞》(2004),《祖靈歸處:布農族、排灣族傳統樂舞巡迴演出》(2005)、2007年原舞者回歸部落搬遷花蓮重新出發,並製作了《芒果樹下的回憶》音樂劇(2010),《迴夢Lalaksu》(2011)、風起雲湧:七腳川事件紀念》(2012),將原住民菁英的一生及創作歌曲、歷史事件搬上舞臺,從早期田野採集的如實呈現,轉化為創作歌舞劇的演出型態。建國百年,臺灣第一齣由原民會主導的歌劇《逐鹿傳說》,結合在地逐鹿的意象及原住民素材,以西方歌劇形式表達出原住民對大自然的愛與敬重。本劇結合臺東大學師生與交響樂、合唱團、臺東高商舞蹈社以及下賓朗部落族人,並邀請當紅聲樂家泰雅族女高音林惠珍、魯凱族女中音陳安妮、阿美族男高音張玉胤、泰雅族男中音巫白玉璽、太魯閣族男中音簡正雄、太魯閣族男低音簡仁智等共同演出,獲選為建國百年系列活動之一。

 

五、原住民文學、文化的數位化

20-21世紀之交,越來越多原住民轉而投入網路世界的數位書寫,代表性人物有李永松、瓦歷斯諾幹、巴代、乜寇索克魯曼、沙力浪等人。魏貽君教授指出,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的電腦網路數位元呈現模式概分為三類:作家個人部落格、文學(文化)社群、原住民族相關主題的數位典藏。前者如大八六九部落、巴代的開放空間-PChome新聞臺Blog、二郎的抽屜、B-laga樂多日誌(瓦歷斯諾幹部落格)、中時部落格-瓦歷斯挖故事、yam天空部落-瓦歷斯部落客、阿道巴辣夫冉而山、莫那能的部落、沙力浪salizan - PChome個人新聞臺、伐伐的文學殿堂等,網路的開放性與實驗性,改變傳統文學生產與閱讀的方式,讀者、作者、作品都被放在一個即時互動的空間重新定義及實踐,作者不受字數、審稿等限制,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的多向文本創作結合,超越純文字的書寫型態,進入登出、貼文與留言、修改與刪除無分晝夜的進行中,文本增加了動態的不確定性,2007年瓦歷斯諾幹成為第一位發行電子報的原住民作家,其他的網路寫手中,也陸續進而出版了實體作品,如阿綺骨《安娜禁忌門》(2002)、李永松《北橫多馬斯》(2002)或巴代《薑路》(2009)等。

 

文學(文化)社群網站,如原住民文學院、山海文化雜誌社、臺灣原住民作家筆會、祖靈之邦、公視原住民新聞雜誌等,提供了文學、文化與時事評論的園地。其中2008年文建會委託山海文化雜誌社辦「呼喚邊緣.記憶書寫:臺灣原住民百年文學地圖」網站建置計劃,內容含括文字與圖像、作家簡介與部落文史、文學書寫與地理空間,提供觀者理解「文學地圖」的脈絡,為原住民文學提供了「人與地」多重面向的認知連結。而2009-2010年原民會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所設置的「臺灣原住民文學家與藝術家」、以及2009-2011年國科會委託山海文化雜誌社執行的「臺灣原住民文學影音數位典藏計畫」,透過作家、藝術家的訪談、影像錄製,讓原聲得以重現,突破了過去研究者「代現」所可能出現的諸多問題,文學影音資料的文獻,也改變了讀者閱讀、理解原住民文學的方式,進一步理解各個作品的創作動機與文化脈絡。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下,史前館、中研院民族所、臺大、交大等相繼投身於原住民族文物的數位保存工作,這些珍貴的資料將是未來另一波原住民文學及文化創作重要的靈感來源。

 

六、原住民文學的翻譯、選編與史綱

《臺灣原住民文學選》第一卷(日本:草風館)2002年開始,山海文化雜誌社結合日本天理大學下村作次郎教授等多位日本學者,推動臺灣原住民族文學選集的日譯工作。根據下村作次郎教授的說法,《臺灣原住民文學選》的計畫構想是出版全五卷。第一至四卷收錄1980-1990年代原住民作家的漢語詩作、小說、散文、評論、隨筆等,第五卷選譯臺灣原住民各族的神話傳說。日文《臺灣原住民文學選》前四卷由孫大川、土田茲、下村作次郎及瓦歷斯諾幹負責編輯,由日本東京的草風館發行,可以預見,原住民文學的日譯勢必帶動更多日本學界對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的關心。而這一套選文在孫大川教授主編下,2003年在臺灣印刻出版社發行為四卷七冊的《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近四十位作者,內容包括詩歌卷、散文(上下卷)、小說(上下卷)、評論(上下卷)。相較於吳錦發編《悲情的山林》(1989)時因缺乏足夠原住民作品而定位為「山地文學」,10年過後,原住民族文選向主流社會發聲。這一套選集現已成為國內研究原住民族文學不可或缺的料與教學讀本。

 

日治時代日本作家的臺灣山地行旅見聞等著作的翻譯及研究,也在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悄悄展開,其中數量最多的不外乎「霧社事件」相關的延伸作品。日本學者河原功清點出四十九種與霧社事件相關的作品,包括佐藤春夫〈霧社〉、山部歌津子《蕃人賴薩》、大鹿卓〈野蠻人〉、中村地平〈霧之蕃社〉、西川滿〈蕃歌〉、?口?子〈蕃地〉、守山雅美〈馬赫坡的洞窟〉等。這些作品收錄在《日本殖民地文學精選集(臺灣篇)》(東京:綠蔭書房,2000)。佐藤春夫的《殖民地之旅》,2002年由邱若山中譯完成,另一部1931年出版的《蕃人賴薩》,2011年也首度由黃玉燕翻譯為中文:《原住民賴薩》。2

 

《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臺北:印刻出版,2003)21世紀初,除了原住民族文學選集、中外翻譯外,最重要的一件事,莫過於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嘔心瀝血所獨力完成近七十萬字《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上下冊)》(2009,里仁)一書的出版。這名為史綱的鉅著的發行,既是原住民族群的大事,同時也為臺灣文學史之書寫劃下里程碑。本書首開先例,從原住民口傳神話,寫到今日仍活躍於文壇的原住民作家與作品,系統化整理、分析、評論原住民族文學,並分判大致發展歷程,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部,也是最完整的一部原住民文學史。巴蘇亞博伊哲努取名「史綱」乃緣於臺灣各族林立,各有其發展過程及生活方式,因此,此書的完成,其實反映了臺灣原住民主體建構的歷程。過去被歸列於「臺灣文學」下的「原住民文學」脫離出來,並獨立發展出具自我文學主體性的原住民族文學史。作者認為:「由於兩者之間、文化背景與歷史經驗等都有相當的差異,發展的脈絡也有所不同,所以如果貿然將原住民族文學納入現在臺灣學界一般所稱的『臺灣文學』範疇,將會窄化原住民族文學」。

 

七、長篇小說與奇幻文學的來臨

若從1995年泰雅族作家游霸士撓給赫(田敏忠,1943-2003)出版的《天狗部落之歌》開始算起,作家文學與口傳文學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辯證關係,為此後各族原住民漢語書寫的長篇歷史小說揭開了序幕。2006年霍斯陸曼伐伐發表了重要作品《玉山魂》,原住民文學進入了「長篇小說」與「史詩格局」的創作歷程,過去單篇小說或散文的作品,逐漸被賴以奠定作家文學地位的長篇虛構小說所取代,這也凸顯了原住民作家在文學與漢語的掌握能力方面更上層樓。2007年巴代以其部落的歷史為本,出版了《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上)》,之後陸續發表了《檳榔.陶珠.小女巫斯卡羅人》(2009)、《馬鐵路: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下)》(2010)等小說創作,而泰雅族作家里慕伊阿紀的《山櫻花的故鄉》(2010),更成為臺灣第一部泰雅族女作家長篇小說,正式宣告臺灣原住民文學長篇歷史小說創作時代來臨。這些作品集歷史事件、巫術與傳說、社會變遷等題材之大成,營造出原住民視野的歷史解構/建構與文化觀點的敘事姿態。不僅豐富了原住民史料文獻的詮釋,重新以原住民立場檢視歷史事件,也實踐了一個原住民作家的當代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之後,在《魔戒》、《哈利波特》、《納尼亞傳奇》等奇幻小說及電影的風潮下,在臺灣吹起一股奇幻風。這樣的趨勢,也反映在2010年臺灣原住民文學獎小說的作品上,排灣族索伊勇以新得獎作品〈赤土〉以寓言及科幻小說的筆調,隱喻著母土的喪失、回歸《天狗部落之歌》(臺中:晨星出版,1995)祖源地的企盼。而2011年達悟族陳筱玟的小說組二獎作品〈失樂園〉,也以傳統部落及現代政府的兩個世界為藍本,探討部落與國家、傳統與現代適應的矛盾、衝突。不過,放眼原住民文壇,這類的天馬行空、飽含想像力的創作,最知名的當推2007年布農族青年作家乜寇索克魯曼所發表的奇幻小說《東谷沙飛傳奇》(2007),這部受電影《魔戒》啟發,轉以布農族豐富的神話傳說為基底的實驗作品,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巫術、精靈的世界,而作者背後的意圖,是延續部落文化傳統,找回一個當代原住民靈魂可以安身的精神世界。原住民文學的生成,從1980年代的寫實批判,到重新檢視歷史文獻的大河書寫,再到結合傳說神話以奇幻文學呈現的青年小說,昭示了原住民文學創作梯隊的世代差異,也凸顯原住民文學正在朝向非以身分限定的各種自由的創作路線走去。(作者為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



【注釋1】許雅筑,2011,〈歷史書寫、主體性與記憶翻轉:試探董森永之部落文史書寫〉,《臺灣文學評論》111):頁30-43

【注釋2】日本學者河原功、下村作次郎表示,《蕃人賴薩》是一部描寫臺灣原住民的長篇小說,不過這本書以及作者山部歌津子,卻在文學史上長期被冷落。經由下村教授的文獻考掘,山部歌津子疑是「岡部節子」的筆名,遺憾的是岡部節子是何方人士至今謎團未解。《原住民賴薩》的創作動機,據悉是岡部節子讀了「山地傳道之父」井上伊之助的作品《生蕃記》之〈米卡的惡夢〉而來。原文是原住民青年娶臺灣人為妻,作者將臺灣女性置換為日本女性,構築成長篇小說。此外,作者融合了井上伊之助個人的遭遇在小說劇情中。下村教授認為作者未曾踏入臺灣山地,因此對於臺灣原住民的理解及同情不足,跟《生蕃記》對原住民的理解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