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黑鬚番」的醫療傳道家族 老照片講古 5 2012/10

整理/本刊編輯部

明朝萬曆32年(1604年),都司沈有容拒絕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司令韋麻郎前往澎湖進行貿易的要求,明朝政府因此在馬公設立「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之碑石,紅毛番指的是荷蘭人;鄭成功寫給菲律賓總督薩比尼安諾.曼里圭.

第二排右一為馬偕次女偕以利,右二為長子偕睿廉,右三為張 聰明;右五為長女偕瑪連。後排右二為偕以利的夫婿柯維思, 右三為偕瑪連的夫婿陳清義。


德.拉拉(Sabiniano Manrique de Lara)的信裡,也稱荷蘭人為「紅毛番」、「荷蘭番」;清代臺灣不論官方或漢人一樣以「番」來形容西方人士,因此,同治11年(1872年)來臺傳教的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不能免俗地被稱為「黑鬚番」、「黑鬍子番」。

 

光緒4年(1878年),34歲的馬偕醫師,娶18歲的張聰明為妻。她成為馬偕傳教事業的重要助手。馬偕的醫療傳道,打破族群、性別乃至宗教上的藩籬、隔閡。他身體力行愛臺灣,成為「臺灣女婿」;他的長女偕瑪連、次女偕以利,都嫁給臺灣人,成為臺灣媳婦。長子偕睿廉繼承衣缽,成為宣教師。偕睿廉這樣描述馬偕:「他的雙瞳漆黑,炯炯有神;黑髮,直至逝世時,蓄有髯鬚。聲音明晰有力,說話時總充滿自信。他是天賦的演說家,中國話(臺語)的流暢,如當地人無異。」偕睿廉並提到,馬偕很能長距離跋涉,從淡水到臺南,徒步往返旅行而毫無倦容;對於斯土斯民特別費心,除教導門生應用西方醫藥,在各教堂設置藥局,進行簡易的醫療,他對農民還特別提供各種蔬菜種籽,最常給的是高麗菜、花椰菜,因此這兩種菜也成為他傳教年代最普遍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