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中的原住民影音簡介 本期專題 4 2012/08

文‧圖/胡台麗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之數位化目標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收藏的一批極具特色的民族誌影音資料。這批資料主要是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從民國73年開始,將近30年來主持各類研究計畫所採集的影音資料,包括錄影帶、電影片、錄音帶等,為臺灣人類學界迄今採集數量最多的一批珍貴民族誌影音資料。

這批於田野進行參與觀察及知識實踐期間採集的一手影音資料,涵蓋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漢語系的閩南、客家、外省榮民,呈現臺灣文化多樣性與豐富內涵,可據以研究和瞭解各族群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變遷。本計畫從2007年起逐年進行。已完成的與台灣原住民相關的子計畫有:「原住民族祭儀歌舞」、「排灣族祭儀與傳說」、「賽夏族祭儀之變遷」、「排灣族鼻笛與口笛」、「原舞者採集與展演」、「阿美族祖屋之重建」共六項,包括動態錄影檔1,703卷,錄音檔118卷,總計1,821卷。現分項簡介如下:

【臺灣原住民族祭儀歌舞計畫】
民國75-78年,中研院民族所接受省政府民政廳委託,進行「臺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計畫由民族所研究員劉斌雄和胡台麗主持,邀請人類學者黃宣衛、陳文德、王長華、鄭依憶、許功明、王嵩山、徐韶仁,民族音樂學者林信來、錢善華,以及舞蹈學者平珩,參與資料的收集、分析與撰寫。

各族影音採集部分由胡台麗主持,於75-76年攝錄阿美、魯凱、賽夏、卑南四族的祭儀歌舞影音資料;77-78年採集排灣、布農、鄒三族的影音資料。以當時畫質最好的3/4專業錄影機攝錄,後由民族所博物館轉拷為DV帶保存。歌唱錄音帶也是以專業數位錄音機錄製。這批影音資料應是近代數位錄影機與數位錄音機產生後最早、最有系統的臺灣原住民族祭儀歌舞影音採集計畫之成果,總計有362卷。其中最具推廣價值的是七卷臺灣原住民族祭儀歌舞實況錄影剪輯帶:

宜灣阿美豐年祭(Ilisin) 54分17秒
民國75年7月17-24日舉行之宜灣阿美族豐年祭全程錄影之精華剪輯。內容從〈漁撈祭〉開始,包括準備日當夜由部落男子年齡階級組織歡迎神靈到來之〈迎靈祭、部落男性成年禮;全部落一起歌舞宴娛神靈的〈宴靈祭〉、讓部落中青年男子表達愛意的〈情人之夜〉;以及完成豐年祭儀式的婦女組歌舞〈送靈祭〉、青年男子「漁撈祭」慶祝晚會。

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好茶村豐年祭一景。(攝影/胡台麗)好茶魯凱豐年祭(Kalalialbagan) 59分45秒
民國75年8月7-10日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好茶村豐年祭全程錄影之精華剪輯。錄影重塑傳統的小米收穫後祭。各戶除了以小米乾飯作祭,最重要的活動為部落男子集體上山的烤小米餅活動(watsabi)。家中初學會走路的男孩參加此活動後才被部落接納為「真正的男孩」。長老和祭司在山上做儀式,祈求神靈庇護男子,賜予豐獵。

南群賽夏矮靈祭(Pas-taai) 58分54秒
民國75年9月16日至11月19日苗栗縣南庄鄉賽夏族矮靈祭全程錄影之精華剪輯。從gagawas(結草約期)開始,包括ajalaihou(長老會議)、迎靈、大旗幡製作、延靈、娛靈、逐靈、送靈及答謝之宴的矮靈祭儀式過程。

南王卑南大獵祭(Mangayau) 59分55秒

民國75年12月28日至隔年1月4日南王卑南族大獵祭全程錄影之精華剪輯。從28日「上山前儀式」開始,男子上山後紮營狩獵,晚上唱bailalao古調,並做防偷襲的smibasob丟茅草儀式。31日晨返回村落展開祭儀。祭典全程包含除喪儀式、串門之夜、升級為青年儀式及盛裝舞會。

霧鹿及紅葉布農打耳祭(malatagia) 51分44秒

民國77年臺東海瑞鄉霧鹿部落及延平鄉紅葉部落之打耳祭全程錄影精華剪輯。打耳祭當天插立竹竿,掛上鹿或羌的耳朵做為箭靶,先由家中善獵者抱小孩以弓箭射耳,再由男子排列成行,依序用槍射擊。之後生火烤肉,由祭師做儀式祈求豐獵,並進行祭肉分食儀式。

達邦及特富野鄒族祭典(Homeyaya / Mayasvi) 54分13秒

民國77年嘉義達邦、特富野聚落之鄒族小米收穫祭及戰祭全程錄影精華剪輯。內容包括小米收穫祭及戰祭的準備佈置工作、迎神歌舞、各家族進酒儀式及祭典中的禱詞,和完成祭典的路祭儀式。

土?排灣五年祭(Maleveq)及大社婚禮 59分45秒

民國77年2月16日、10月18-28日,臺東縣達仁村舉行之五年祭全程錄影之精華剪輯。10月18日由遮蔽禮開始,至28日解除遮蔽禮的五年祭儀式。
此卷內容還包含2月在三地鄉大社村舉辦的許竹生、馬?貞排灣族婚禮過程。此子計畫另有一卷已出版之錄音帶:
宜灣阿美族豐年祭(Ilisin)歌謠  A面30分22秒;B面31分59秒

排灣族古樓女祭師誦唸經語。(攝影/胡台麗)【排灣族祭儀與傳說研究計畫】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自78年起所主持的排灣族研究計畫的總匯。系列的計畫除長期得到民族所的經費支持,有些計畫如「排灣古樓女巫師祭儀經語的研究」並獲得國科會補助。本計畫以新型輕便攝錄影機(包括VHS、V8、Hi8、DV等)作田野影音採集,錄影帶總數967卷、錄音帶26卷,總計993卷,是《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資料庫中數量最多、內容極為豐富的一個單元。

研究者最主要的田野影音攝錄地點,主要為迄今仍傳續著排灣族五年祭和其他傳統祭儀的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臺東縣達仁鄉土?村。影音資料數位化後分別置於「排灣古樓」與「排灣土?」項下。另有南和、望嘉、來義、平和、三地門等村落的影音攝錄採集,置於「排灣其他」項下。錄音帶以本計畫助理柯惠譯(Tjinuai Kaleradan)採錄的虛構傳說(mirimiringan)為主,置於「排灣錄音」項下。古樓田野期間有時胡台麗與助理Tjinuai同時採錄,助理所攝的部分置於「排灣參考」項下。

這些錄影帶的內容包括排灣五年祭、六年送祖靈祭、開墾祭、播種祭、收穫祭、嬰兒出生儀式、青少年成長儀式、婚禮、喪禮、成巫儀式、治病儀式、招魂儀式、巫師唸經與唱經、賦予靈力儀式、巫師專訪、歌謠、傳說等。其中古樓五年祭儀式連續於民國78、83、88、93年全程錄影採集,而五年祭次年的六年送祖靈祭(79、84、89、94)也有採錄,可根據這些影音資料作貫時性排灣祭儀變遷的研究。

賽夏族矮人祭一景。(攝影/胡台麗)【賽夏族祭儀之變遷計畫】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自民國75年起所主持的以賽夏族祭儀為重心的計畫之彙集。在此計畫下以輕便錄影機(VHS、V8、DV等)和數位錄音機進行田野影音採集。累積的錄影帶總數達234卷,另有若干錄音帶。

此批影音資料最大的特色為研究者長期紀錄賽夏族最盛大且具代表性的矮人祭(pasta’ay)。賽夏矮人祭每兩年一次,每十年舉行一次大祭。此計畫開始資料採錄時恰逢75年的十年大祭,攝錄團隊分為兩組,分別於賽夏北群的新竹五峰與南群的苗栗南庄進行矮人祭的影音紀錄。75年以後的每屆矮人祭,研究者主要在新竹五峰(有時擴及苗栗南庄)持續性地作紀錄。其後又經歷了85年、95年的十年大祭。因此,影音之分類以每一個十年大祭作為新段落的起始,分為「賽夏祭儀1986-1995」、「賽夏祭儀1996-2005」、「賽夏祭儀2006~」等項目,以利於對賽夏祭儀的變遷作貫時性的比較研究。

「賽夏族祭儀之變遷計畫」內容除了極豐富的矮人祭儀式與祭歌,還攝錄了苗栗南庄的祈天祭、頭份賽夏五福龍賽堂的儀式、回娘家儀式、播種祭、喪禮、巫師占卜儀式、賽夏播種歌與除草歌及一般性歌謠、五峰賽夏族的對外表演等。本計畫的錄音帶包括完整的矮人祭歌的演唱。此批影音資料呈現賽夏祭儀與文化的精華。

排灣族蔣忠信先生示範鼻笛吹奏。(攝影/胡台麗)【排灣族鼻笛與口笛計畫】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主持的委託研究計畫。研究過程中以錄影機(V8、Betacam等)和數位錄音機進行田野影音採集。錄影帶總數86卷、錄音帶38卷,總計124卷。

此研究案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於民國84年在行政院文建會委託之下,由胡台麗主持、年秀玲(Tjuplang)擔任計劃專任助理,完成《排灣族鼻笛、口笛技藝保存與傳習規畫報告》。內容主要為鼻笛、口笛之保存現況普查,共訪談了30位鼻笛與口笛技藝人才,並整理歸納出四類重要的排灣笛傳承系統:北排灣Vutsul系統雙管鼻笛(raringedan)、北排灣Raval系統雙管口笛(paringed)、北排灣Vutsul系統單管五孔口笛(kuraru或pakuraru)、中排灣Vutsul系統單管七孔口笛(raringedan或kuraru)。

第二階段為86年文建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繼續委託胡台麗主持「排灣族鼻笛、口笛技藝保存計畫」,民族音樂學者錢善華與賴朝財(Vuluk)為協同主持人,年秀玲為專任助理,另外再請柯惠譯(Tjinuai)協助單管七孔口笛部分的訪談與資料整理。此階段從排灣族鼻笛、口笛四類重要傳承系統中挑選九位具代表性的藝人,進行生命史訪談,且特別注重與笛子相關生命經歷之記錄,以實例顯示笛子在排灣文化中的意義。協同主持人根據胡台麗、年秀玲在田野攝錄的影音,將七位鼻笛吹奏者與九位口笛吹奏者的樂曲予以記譜,賴朝財並作各類型笛子製作法的記錄,合力完成《排灣笛藝人生命史、曲譜與製作法記錄》報告書。90年,兩本報告書匯集為《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專書,由傳統藝術中心出版。

86年12月,為錄製高品質的影音,本計畫邀請15位鼻笛、口笛吹奏者至高雄亞洲錄音室進行專輯錄音;並同時以專業BETACAM錄影機將鼻笛、口笛吹奏實況予以錄影保存,以供研究與傳承推廣之用。

原舞者採集與展演《懷念年祭》海報。(攝影/胡台麗)【「原舞者」採集與展演計畫】
「原舞者」是一個臺灣原住民歌舞團體。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從民國80-85年間擔任「原舞者」的義務研習與演出策畫,協助「原舞者」成員進入不同的田野,學習原住民歌舞祭儀文化,並轉化為現代舞台的演出。「原舞者採集與展演」數位典藏子計畫的數位化內容便是此六年中胡台麗在帶領原舞者學習與展演過程所攝錄,共計85卷。這些影音資料主要包含「原舞者」在三個族群的學習與展演計畫:

卑南族〈懷念年祭〉
80、81年「原舞者」進入卑南族南王村參與觀察猴祭、大獵祭及婦女除草祭並學習相關傳統歌舞,同時演練卑南族近代傑出民歌作家陸森寶(Baliwakes)創作的歌曲,最後於81年中在臺北社教館推出〈懷念年祭〉舞台展演。

賽夏族〈矮人的叮嚀〉
「原舞者」81年10、11月前往賽夏族五峰鄉參與矮人祭的練唱和正式祭典活動,向矮人祭歌的傳人朱耀宗(Baunai Kale)學習祭歌;82年到田野認識祭歌中的植物並徵求同意演出。83年於國家劇院作〈矮人的叮嚀〉的舞台展演。

排灣族〈Vuvu之歌〉
「原舞者」84年在排灣族古樓村學習五年祭歌舞、童謠和其他傳統歌謠,並負責將採集整理的童謠教導古樓國小學生。85年「原舞者」連同古樓國小學生在木柵山上的老泉劇場演出。

阿美族祖屋重建一景。(攝影/胡台麗)【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重建計畫】
 本計畫的內容為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在民國92-99年攝錄太巴塱kakita’an祖屋重建主題相關的錄影帶,總數有249卷。

太巴塱Kakita’an祖屋在阿美族文獻上非常有名,是迄今發現唯一樑柱有刻繪圖紋的傳統阿美族建物。此棟建物於昭和10年(1935年)被臺灣總督府史蹟天然紀念物調查會指定為史蹟保存。民國47年(1958年)Kakita’an祖屋為溫妮颱風吹毀,族人無力重建。後來在民族所研究員劉斌雄交涉下,將雕刻屋柱運到臺北,入藏民族所博物館。92年8月,太巴塱年輕人代表拜訪民族所博物館,希望取回木柱,促成祖屋的重建。此批錄影帶紀錄了太巴塱年輕人、Kakita’an家族、巫師和其他部落代表與民族所及屋柱上祖靈接觸,最終將祖靈迎回太巴塱,重建Kakita’an祖屋的經過,以及祖屋重建後所產生的效應與變化。

此外,數位化影音內容還包括太巴塱年祭儀式、口述歷史與傳說、巫師祭儀、施放太巴塱八角型風箏、太巴塱國小學童展演〈大洪水〉歌舞劇、太巴塱族人登祖源地Cirangasan山等珍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