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的生活器物
文物掌故
第3期
2012/06
口述/陳國良 文.圖/沙力浪
各種生活器物,不僅承載著族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展現傳統手工藝術,也反映了與環境共處的生活智慧。在現代化的潮流下,這些生活器物逐漸流失,值得加以保存與介紹。
1.qabun(圓箕)
簸米的器具,巒社語為qabun,郡社語為tuban,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用具,也可以換裝許多東西,如可以把豬肉放置在藤籩裡面。(藤編)
2.籐篩
在籐框上幪上籐絲網,籐絲網上有許多細孔,這樣就可以讓好的東西篩下,下方以簸箕盛之,不想要的東西會留在籐絲網上,再撿取丟棄。
3.qusau(杵)
舂米的器具,這個是巒社群的做法,郡社的做法是A處要加粗,B處則是加細。原理是手握住B處用力往上提,再順勢將杵打在臼的中心點上,不是花蠻力去打。通常是由青剛櫟製成,所以叫qusau tangqau,這一個則是另一種類的qusau dolas。
4.nusung(臼)
舂米的器具,烏心石是最佳材料,因為很硬。所以挖洞的時候,要先挖中間一小塊,再用火慢慢燒。
5.去玉米骨頭
這個是lukis tuza製成,先把niang sihulan(未解體的玉米)放在裡面,用杵打,把玉米和donu(骨頭)分開,滿的時候就直接放在一邊,再重新同樣的動作。
6.kailansiu(蒸籠)
樹幹鋸下加工而成。主要的功能是蒸熟糯米、小米等穀物,方便做飯糰或釀酒等進一步的處理。通常一段樹幹被鋸下以後,須先將外圍修裁,使底座外圍的口徑與家用鍋鼎相當,然後再加工挖鑿出倒圓錐形。mai-u-ni aipa bahul(這個是梧桐樹做成的)因為梧桐木質纖維的毛細孔較粗,蒸氣比較容易滲透。hai-ia masasak (很快熟),這個洞叫tultul(指C處),niaipi tupau luak(布農語不是luak,指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