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語言使用限制之歷史真相
本期專題
第36期
2018/10
文/本刊編輯部
本刊編輯部
原住民族語言使用限制之歷史真相
語言是溝通、互動的工具,更是傳承民族文化的媒介。然而,臺灣歷經荷西、明鄭、清領、日治及國民政府等外來政權的統治,原住民族各族群語言不斷流失。日治時期,學習第一個國語(日語);直到國民政府遷臺後,再重新去適應、學習第二個國語(漢語)。日治與戰後時期先後兩次的「國語運動」,語言反而成為統治者傳達政令、統一國家觀念的工具,如表揚獎勵「國語家庭」、「國語模範部落」;看板或校園宣傳「請說國語」、「我要說國語不說方言」政策,使得原住民族語言使用備受限制,甚至面臨傳承的危機。
在解嚴、原住民族民族自覺社會運動之後,政府的語言政策逐漸由單一化轉為多元,期間包括原住民正名、成立原住民族委員會、頒布《原住民族教育法》、國民中小學依「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規定開設本土語言選修課程(含原住民語)、頒布《原住民族基本法》、公告「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等。2017年5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明定原住民族語言為國家語言,該法立法目的為「實現歷史正義,促進原住民族語言之保存與發展,保障原住民族語言之使用及傳承」。2018年1月,行政院會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落實保障多元文化及平等的精神,支持語言復振、傳承與發展。
本期專題著眼於臺灣戰後時期「推行國語運動」政策對原住民族語言使用限制的影響,透過自1950年代臺灣原住民族國語政策的概述,以及政府公文書的爬梳,勾勒整體政策執行脈絡,以理解原住民族語言流失的原因。此外,也介紹原住民族語言文字系統的發展演變,與探究1951年至1958年山地教育教科書的編輯理念及態度,更藉由老照片講古,述說當時在國語和族語間不斷轉換而後回歸族語文化復育的時代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