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書面化及語言活力
本期專題
第35期
2017/12
文/李台元
李台元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現職為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研究專長為民族語言政策專題研究
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書面化及語言活力
前言
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已成為國家語言,而各族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原住民族語言本身是否能獲得永續生存與發展。當代原住民族語言的發展奠基在各族語言的文字化,近年來,國家透過族語詞典的編寫、族語教材的研發、族語文學創作的獎勵等努力,試圖提升原住民族語言的活力,讓瀕臨危機的語言獲得維護。本文透過上述各類族語文獻,探討原住民族語言的書面化及其反映的語言活力狀況。
一、當代族語的文字化
原住民族語言所採用的文字系統,依其發展歷程可歸納為3套:(1)假名字系統;(2)注音字系統;(3)羅馬字系統。目前以羅馬字系統最為流通。各族語言採用的羅馬字系統,可能產生許多不同版本。(註1)當代的族語羅馬字,除了各族聖經譯本使用的教會版及各式民間版之外,具有規範作用者計有3個版本,依擬定時間序為(1)1992年的「教育部版」;(2)2001年的「認證版」;(3)2005年的「公告版」。
族語羅馬字過去版本眾多,由於系統化與標準化的需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於1990年委託中央研究院李壬癸教授,研擬「台灣南島語言的語音符號系統」(李壬癸,1992),一般稱為「教育部版」,計有15種語言。惟「教育部版」在公布後,未有推動配套措施。從1992到2001年,是教育部版、教會版、各種民間版的共存兼用時期。
2001年,原民會委託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政大原民中心)舉辦首屆族語能力認證考試。當時,為了因應族語認證考試筆試科目的需求。命題人員的討論重點,即是究竟應採取哪一種羅馬字做為認證考試的規範文字。各族經過研商,整合了教育部版、教會版、民間版等系統,產生了「認證版」文字,是為族語書寫版本的第一次標準化。
2002年起,由於語言學界的建議,原民會將族語書寫符號加以規範,歷經4年十餘次的研討會及公聽會,終在2005年達成共識,完成官方規範的書寫符號制訂工作,由原民會與教育部共同頒布(2005年12月15日),這套文字即簡稱「公告版」。「2005公告版」的討論基礎,來自「2001認證版」的基本共識,前者僅是在後者的根基之上,完成細部的調整工作,兩者之間的差距並不大。
原民會自2010年起委託政大原民中心進行「四套教材」的編纂,於2017年完成《字母篇》、《生活會話篇》、《閱讀書寫篇》、《文化篇》等16族42語教材計1,008冊(註2),均係依循公告版的原則來進行編寫。
族語歷經假名字、注音字、羅馬字等3種文字系統的採用變革。現今廣泛流通的羅馬字,運用在族語聖經翻譯、族語能力認證、族語教材、族語詞書等範疇。
族語文字的標準化,從2001年首屆族語認證的研討及共識開始,也逐步獲致實踐。政府、學界、本族人士三方均產生推動的力量,促使族語文字在本族流通的基礎之上,朝向規範化及標準化的方向進展。
二、從書面化到文學化的族語發展
原住民族語言的書面化,可從4個角度來觀察:(一)族語詞典的編纂;(二)族語聖經的翻譯;(三)族語教材的研發;(四)族語書面文學的開創。從2001年的族語認證考試開始,政府的族語振興工作開始啟動,迄今持續15年,政府政策的主導、學校的配合推行、族人的努力維持,成為重要的支撐力量。民間長期以來對於原住民族語言本身的保存,從早期的詞典編輯、聖經翻譯,一直到晚近的族語創作,亦不遺餘力。
(一)族語詞典的編纂
族語詞典的編纂起於日本時代,隨著國家政策與民族教育的發展,可分為4個階段:(1)日本時代(1895-1945):大部分為官方的調查結果,編纂目的主要在於提供警察和官員學習之用;(2)同化政策時期(1946-1989):編纂者以歐美的宣教師和語言學者為主,詞典的編纂目的在於傳教與學術研究之需;(3)鄉土教育時期(1990-1999):本族人士開始重視詞典的重要性,編纂目的在於保存和記錄族語;(4)族語復振時期(2000迄今):除了本族人的獨力耕耘,由官方帶動本族詞典家與語言學者合作的編寫模式逐漸開展,編纂目的在於族語教育和族語研究之需求。
歷經半個世紀以上的奮鬥,族語詞典從過去的各自編寫,到後來政府的整體資助,各族各教派的神職人員,以及外國學者、本國學者、本族人士的長期努力,發展出不少詞典。這些詞典由於不同的時代背景與需求,具備多樣化的特色,對於原住民族語言本身,提供了相當重要的協助。族語詞典的編纂可說是近20年來的族語保存運動,不僅與族語文字標準化的過程同步進展,亦與族語教育的脈動緊密連結。
近年來,族語詞典數量大幅增長,本族專家陸續出現。例如:阿美族的星‧歐拉姆、陳約翰、蔡新明;布農族的阿諾‧伊斯巴利達夫、張玉發、余榮德;卑南族的曾建次;排灣族的拉夫琅斯.卡拉雲漾;雅美族的董瑪女等,均是極具實力的族語人才。他們的職業包括牧師、神父、教師、研究人員。多數本族人士更獨力蒐集語料並完成艱辛的詞典編輯工作(李台元,2011:14)。
原民會自1999年起,對於族語詞典的發展,也投注相當的經費,將族語詞典以研究計畫的方式,委託本族人士以及語言學者編纂。詞典編纂的規畫與執行可分為兩個時期,分別依據「原住民文化振興六年計畫1999-2004」、「原住民語言振興六年計畫2008-2013」。前期完成的詞典成果報告,共計有阿美語、卑南語、泰雅語、雅美語、卡那卡那富語、拉阿魯哇語等。後期計畫的子計畫為「原住民族語言字詞典編纂計畫」,從2007年起分三階段進行,目標為完成16族的族語詞典。這個時期的特色是,詞典的編寫通常是由語言學者與本族人共同合作。原民會目前已完成16族的族語線上詞典建置,數位檢索功能十分便利,亦有利於族語學習。
(二)族語聖經的翻譯
族語聖經的翻譯與修訂,從戰後延續至今。目前16族當中,已有8族出版族語聖經(新約或新舊約),另有3族已出現試譯本或正在翻譯當中(註3)。目前較為通行的聖經譯本,多是由台灣聖經公會(註4)出版及推廣的版本。透過目前台灣聖經公會的8項「聖經翻譯計畫」(註5),可整理出各族族語聖經翻譯的起始年代與出版情況。詳見表1。
表1:台灣聖經公會出版的族語聖經譯本
|
翻譯計畫項目
|
起始年
|
出版年
|
說明
|
1
|
布農語聖經
|
1947
|
2000
|
1. 短舊約和新約。
2. 2013-2017年修訂。
3. 預計2018年出版。
|
2
|
雅美語聖經
|
1953
|
1994
|
新約。
|
3
|
泰雅語聖經
|
1956
|
2003
|
短舊約和新約。
|
4
|
太魯閣語聖經
|
1956
|
2005
|
新舊約全書。
|
5
|
阿美語聖經(註6)
|
1957
|
1997
|
1. 新舊約全書。
2. 2013-2017年修訂。
3. 預計2018年出版。
|
6
|
排灣語聖經
|
1959
|
1993
|
1. 短舊約和新約。
2. 於2010-2018進行翻譯與修訂。
|
7
|
魯凱語聖經
|
1987
|
2001
|
1. 2001年出版新約全書。
2. 2011年開始翻譯舊約並修訂新約。
3. 2017年出版新舊約全書。
|
8
|
鄒語聖經
|
2002
|
2014
|
2014年4月20日出版新約全書。
|
(資料來源:台灣聖經公會,本文修訂)
透過族語聖經翻譯,各族努力將過去尚未有書面語的語言,改造為現代書面語的工具,同時擴大族語的使用範圍,使得族語可用以書寫及創作,逐漸展現族語的精煉。另一方面,聖經翻譯長期面對民族共通性和地方特殊性的取捨與挑戰,族語譯經群透過集體討論,促使不同語別得以整合(例如阿美語、排灣語),逐漸朝向共通的「民族書面語」發展。因此,各族的譯經成果,在語言發展的意義上,相當程度地整合族內共通的民族語,成為形塑書面語的重要力量。
(三)族語教材的研發
在族語認證及族語文字化的基礎上,教育部與原民會聯合委託政大原民中心於2002-2006年以4年時間編輯全國的原住民族語課本,完成九階40語教材,總計360冊,這種大規模的教材編輯案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工程。這套課本提供國內各級學校修課學生使用,也成為族語能力認證考試的依據。延續工作「原住民族語四套教材編輯計畫」(2009-2017)亦依此模式完成研發。
政大版九階族語教材共區分為40個編寫組,近300人,各編寫組以6人為原則,廣邀該族精熟族語人士或具教材編輯經驗的人員,同時顧及編輯人員的地域與職業的均衡性,在原住民族歷史上是難得的龐大編輯群。雖然未必網羅原住民族所有專精族語的人士,但過半數以上均為族語能力認證合格者,或為族語復振工作的菁英,有些小族的編寫人員,甚至是該族仍能使用流利族語的僅存人士。這些編輯群努力編寫而成的族語教材,充分呈現當今原住民族語的水準。
過去自由編纂的舊教材,過於強調不變的傳統,未能考慮社會的改變,因而在教材教法及語言結構上,較難與實際生活銜接;現代化的新教材,必須適應社會的變革,強調實證的精神,尊重說話人的主體性,研發現代化、生活化、趣味化的族語教材,方能因應實際環境的挑戰,利於族語的多元發展。
因此,透過現代化的課程大綱與教材細目,掌握40話教材的課文主題與難易度,各編寫組可按照該族語的實際語法特性及生活背景發揮創意,進行改寫。這種編寫模式不但考量傳統民族文化的延續與適應,也顧及現代社會的實際溝通功能。政大原民中心的統籌運作固然不易,編寫組也費盡苦心反覆商榷,但比諸以往的族語教材一族一語的編寫模式,以及難易度不均、不重視溝通功能的課程安排,編輯人員大多同意政大版九階族語教材的編寫模式大有改善,240位編寫人員針對族語的語言結構也進行了大規模的討論,使得課程內容與品質獲得有效提升。
族語教材的編寫配合現代社會生活發展,在研編課程內容的同時,族語教材開始面對族語的現代化。基於系統性和規範化的編寫方針,集結當前的族語人才,編纂實用性的族語課文,在族語教學範疇具體展現族語活力。
(四)族語書面文學的開創
台灣原住民族缺乏書寫的傳統,因而被認為是「非文學民族」,原因是一般認知的文學是「書面文學(written literature)」,即「作家文學」;而自古以來便存在的「口傳文學(oral literature)」,即「民間文學」,往往受到忽略(黃季平,1999)。
原住民作家文學可依據「語言」分為兩大類別:「漢語文學」和「族語文學」,其中以「漢語文學」數量最多,經常被視為「原住民作家文學」的代表。
原住民漢語文學的大量產生,是20世紀後期的事,大批原住民作家的出現則在1980年代。1987年,吳錦發主編的《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註7),集結了原住民和平地人兩類作家有關原住民的漢語書面創作,11篇短篇小說裡,有3篇為原住民作家所寫(田雅各(註拓拔斯.塔馬匹瑪)2篇和陳英雄1篇),為原住民文學作品集的出版開了先河。具有深刻民族意識的作家透過主流社會的語言來寫作,目的在於反抗主體民族的文學,形成「原住民的漢語文學」。
日本時代,大量的民族誌調查,促成原住民各族的語料和民間故事的書面記錄,然而,產生的作品是由外族採集與記錄,缺乏自我書寫的主體性。日本時代晚期,少數本族人已能運用統治者的語言(日本語)來進行書寫及創作,例如,泰雅族的Losin Watan(渡井三郎/林瑞昌)、卑南族的balriwakes(森寶一郎/陸森寶)、鄒族的Uyongu Yata’uyongana(矢多一生/高一生)。作品雖然相當珍貴,但較為零星,尚未成形(巴蘇亞.博伊哲努,2009;劉秀美,2010)。
戰後,隨著基督宗教信仰人口大幅增加,產生了本族語言聖經翻譯的需求。聖經的族語譯本,從早期的部分新約到後來的新舊約全書,翻譯的篇章漸趨完整。這些聖經篇章,是「翻譯文學」的先河。從這個角度而言,「族語書面文學」的開端,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代。若將「族語歌謠的創作」納入廣義的族語文學創作,也可以追溯到戰後。例如鄒族的高一生,自1946年起譜寫〈登上玉山〉,其後陸續寫出〈塔山之歌〉、〈打獵歌〉、〈杜鵑山〉、〈春之佐保姬〉等10餘首族語歌謠(巴蘇亞.博伊哲努,2006:114-125)。
若從狹義的現代文學創作來看,則以泰雅族Walis Naqang(娃利斯.羅干)的短篇小說《泰雅腳蹤》(1991,晨星出版社)為最早的作品,全書係以泰雅語寫成,並有漢語翻譯,共計收錄7篇小說。其後,有泰雅族游霸士.撓給赫(田敏忠)、布農族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等幾位作家的耕耘。同時,族語翻譯文學也在持續進行,例如:阿美族的星.歐拉姆、鄒族的溫英傑等人,均致力於伊索寓言的族語翻譯。
2007年以後,族語書面文學的作品方有逐漸增加,族語文學創作獎的鼓勵具有相當正面的助益。教育部舉辦的「族語文學創作獎」,目的在於各族族語文字的推廣,因應2005年「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的頒布,自2007年起,迄今一共舉辦5屆,總計有近200篇作品入選,包含新詩、散文、短篇小說、翻譯文學等文類,是為當代族語文學的代表。
過去,口傳文學的語言記錄通常由學者或外族人進行,原住民族大量生產口語語料供人採錄與研究;1990年代以後,由於原住民族意識和原住民族地位的提升,族語創作得以發端;2001年以後,由於族語教育的體制化和族語能力認證的舉辦,族語文字的應用產生進展,族語文章逐漸增加,一直到10年前教育部族語文學創作獎的推動,提供族語書面文學的創作園地,進而強化了族語活力。
族語的文學化對於口語及書面語具有相輔相成的功效。族語文學的創作基礎,即在於族語的口語使用,若缺乏口語能力,則書面語的寫作便窒礙難行。另一方面,口語大量進入書面文學當中,也促使書面語與口語交互影響。在族語教育上,書面語詞彙也隨著族語教材進入口語當中,利於提高口語的修辭。
三、從語言瀕危到語言活力提升
族語能力認證自2001年實施以來,取得相當的成效,許多族人通過認證,對於自身的族語產生了自信,也提高了族語的聲望,但是,某些族語使用人口較少的民族,族語活力和族語意識仍顯不足。為了解決族語面臨的危機,原民會在2011年啟動了「搶救原住民族瀕危語言實施計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9年公布了一份「瀕危語言列表(list of endangered languages)」,計有2,697種語言在列,其中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占24種,占0.9%。當時原民會以專案計畫方式推動了「搶救原住民族瀕危語言實施計畫」,即是根據這樣的語言危機而產生的重要政策。該計畫內容提到「台灣原住民族的瀕危語言計有9種」,完整的說法應為:台灣共有24種登上瀕危語言列表,其中9種屬於「脆弱」等級、1種屬於「嚴重瀕危」等級、6種屬於「極度瀕危」等級、8種則為「消失」。詳見表2。
表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瀕危語言列表裡的台灣語言(共24種)
語言名
|
語言ISO代碼
|
語言瀕危等級
|
Amis(’Amis)
|
阿美語
|
ami
|
vulnerable
|
脆弱
|
Bunun
|
布農語
|
bnn
|
vulnerable
|
脆弱
|
Paiwan(Payuan)
|
排灣語
|
pwn
|
vulnerable
|
脆弱
|
Rukai(Drekay)
|
魯凱語
|
dru
|
vulnerable
|
脆弱
|
Taroko(Truku)
|
太魯閣語
|
trv
|
vulnerable
|
脆弱
|
Tayal
|
泰雅語
|
tay
|
vulnerable
|
脆弱
|
Tsou(Cou)
|
鄒語
|
tsy
|
vulnerable
|
脆弱
|
Yami
|
雅美語
|
tao
|
vulnerable
|
脆弱
|
Pyuma(Pinumayan)
|
卑南語
|
pyu
|
vulnerable
|
脆弱
|
Saisiyat(SaiSiyat)
|
賽夏語
|
xsy
|
severely endangered
|
嚴重瀕危
|
Nataoran(Sakizaya)
|
撒奇萊雅語
|
ais
|
critically endangered
|
極度瀕危
|
Saaroa(Hla’alua)
|
拉阿魯哇語
|
sxr
|
critically endangered
|
極度瀕危
|
Thao(Thau)
|
邵語
|
ssf
|
critically endangered
|
極度瀕危
|
Kanakanabu
|
卡那卡那富語
|
xnb
|
critically endangered
|
極度瀕危
|
Kavalan(Kebalan)
|
噶瑪蘭語
|
ckv
|
critically endangered
|
極度瀕危
|
Pazeh(Pazih)
|
巴宰語
|
uun
|
critically endangered
|
極度瀕危
|
Babuza
|
貓霧?語
|
bzg
|
extinct
|
消失
|
Basay
|
巴賽語
|
byq
|
extinct
|
消失
|
Hoanya
|
和雅語
|
ppu
|
extinct
|
消失
|
Kulun
|
龜崙語
|
uun
|
extinct
|
消失
|
Papora
|
拍瀑拉語
|
ppu
|
extinct
|
消失
|
Taokas
|
道卡斯語
|
bzg
|
extinct
|
消失
|
Ketangalan
|
凱達格蘭語
|
kae
|
extinct
|
消失
|
Siraya
|
西拉雅語
|
fos
|
extinct
|
消失
|
(資料出處:李台元,2012)
原民會將「極度瀕危」的撒奇萊雅語、噶瑪蘭語、邵語、拉阿魯哇語、卡那卡那富語等5種,以及「嚴重瀕危」的賽夏語1種,再加上魯凱語內部的3種——茂林語、萬山語、多納語,共計9語,列入積極搶救的名單。由於卑南語的瀕危情形近年愈趨嚴重,因而加上卑南語當前也被列入亟待復育的語言名單中。
原住民族的語言活力評估方面,迄今尚未整體研究。陳誼誠《阿美族語的語言活力》(2017)是第一篇針對阿美族語言進行系統性評估的博士論文,也是第一篇由本族人撰寫的族語活力研究。本論文透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依憑的9項評估指標(Language Vitality Assessment,LVA),對阿美族語的當前發展,逐一進行檢視與評估,可做為國家擬訂原住民族語言政策的參考。
大規模的原住民族語言狀況的調查,應屬2012-2014年由原民會委託台師大執行的「推動原住民族語言調查研究三年計畫」。此計畫係按發包單位提出需求而完成的大型調查工作,除了小族近乎普查之外,大族則採抽查方式,並區分原鄉及一般地區兩類進行。因訪員專業、受訪者態度及資料準確等因素,造成調查之信度與效度未必理想,且受託單位僅是統計團隊,恐難以掌握族語調查操作的訣竅,在統計數據上能否反映真切的族語使用狀況,尚待進一步探究。(陳誼誠,2016)
近3年來,教育部委託政大原民中心設計活化族語的方案,建置原住民族16語維基百科語言孵育場及專屬平台,做為將族語推向「維基百科」的前置運動。16族語言孵育已有3種語言(泰雅語、撒奇萊雅語、阿美語)進入維基孵育場活躍名單,可望於2年內(2019年)將有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正式躋身全球維基百科的語言列表當中。此舉不僅有益於提升族語活力,讓族語化危機為轉機,也可彰顯族語的認同感,從國際化反向帶動族人對族語的熱愛,為民族語言書寫發展挹注新能量,帶動更多人願意學習族語及閱讀族語,達成族語活化與族語知識傳承的目的。
族語的文學化與書面語的累積,是族語維基百科最有力的支持。與族語文學創作不同的是,族語維基百科的條目更具科學性,透過修改協作的機制,可以產出許多有助於提升族語質量的族語文章,但仍須努力強化族語書寫的行動力,方有利於活化民族語言。
結語
台灣原住民族的語言皆屬瀕危語言,唯有重視族語本身的發展,才能讓民族獲得永續。原住民族的語言活力不僅反映在口語上,也可以反映在書面語的建構上,相對地,族語的書面化歷程便是探討族語發展的重要途徑。
原住民族語言是原住民族教育推動的重心,例如族語能力認證的規劃與執行、族語教材的編寫與研發、族語師資的培訓與任用等。以民族語言突顯民族的主體性,使本族人得以傳承原住民族文化,是當前原住民族發展的新趨勢。原住民族教育的推動關鍵,現階段仍在原住民族語文課程是否能夠得到落實。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其目的在落實教育機會均等、免試入學、減少壓力、社區高中取代明星高中、發展特色學校等。然而,對原住民族而言,面對教改的創新還需要面對包括其教育主體性的建構、教育資源分配、原住民族內部多元知識體系建構、教育模式發展、學習模式發展等問題(王雅萍,2016:15)。未來原住民族語文教育的課程落實與教學創新,是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通過之後,值得關注與持續探究的關鍵課題。
參考文獻
一、專書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6) 。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台北:文建會。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9)。台灣原住民文學史綱(上)(下)。台北:里仁書局。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編)(2005)。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李壬癸(1992)。台灣南島語言的語音符號系統。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李台元(2016)。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書面化歷程。台北:政治大學出版社。
林修澈(主編)(2006)。族語紮根——四十語教材編輯的四年歷程。台北: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編)(2017)。族語成蔭:四套族語教材八年編纂紀。台北: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劉秀美(2010)。從口頭傳統到文字書寫:台灣原住民族敘事文學的精神蛻變與返本開新。台北:文津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王雅萍(2016)教改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原教界,70,12-17。
李台元(2011)。族語詞典的編寫與展望。原教界,37,12-17。
林修澈(2007)。政大版原住民族語言教材編寫的回顧與展望,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編),原住民族語言發展論叢:理論與實務(225-236頁)。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陳誼誠(2017)。阿美族語的語言活力。台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例如,台語(Hôló語)的羅馬字包括許多版本或方案:教會羅馬字版本、TLPA版本、教育
部2006年公告的台灣閩南語羅馬字版本。
詳參《族語成蔭:四套族語教材八年編纂紀》(台北:政大原民中心,2017)。
試讀本為卑南語《馬可福音(試讀本)》(2005)及噶瑪蘭語《馬可福音(試讀本)》(2013)。賽德克語則正在翻譯中,台灣聖經公會於2013年12月7日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賽德克族群區會完成簽約儀式,翻譯賽德克族德克達雅語聖經。
台灣聖經公會是聯合聖經公會(UBS)的成員,前身為香港聖經公會台灣辦事處,設立於1956年,賴炳烔牧師為首任主任。1960年成立「台灣聖經公會」,1970年改名為「中華民國聖經公會」,2003年正名為「台灣聖經公會」。該會的主要工作為基督教聖經的翻譯、出版與推廣。
根據台灣聖經公會的資料(2011年12月29日)。感謝台灣聖經公會前總幹事蔡鈴真牧師與現任副總幹事徐淑貞協助提供各族族語翻譯史料。
以1957為阿美語《雅各書》出版為起始年,但阿美語聖經翻譯工作的開端,可以從1952年葉德華牧師(Rev. Edvard TORJESEN)召集本族林茂德牧師等人參與翻譯計畫開始計算。
1987年及1989年間,吳錦發編輯兩本選集《台灣山地小說選》及《台灣山地散文選》,兩書同時收入平地人與原住民描寫與山地相關的作品,並提出「山地文學」來界定此一特出的文類。1989年7月21日,調整為目前通用的「原住民文學」一詞。(吳錦發,1989年7月21-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