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當你的行為是斐索,那你就是斐索——《依海之人》 新書視窗 33 2017/08

文/方惠閔

方惠閔

漢族/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班

自介:屏東恆春人,旅居台中。喜歡文學,相信文字背後蘊藏的知識力量,所以努力閱讀。意外踏入教育的領域,希望順利畢業。

 

 

 

 

當你的行為是斐索,那你就是斐索——《依海之人》

依海之人:馬達加斯加的斐索人,一本橫跨南島與非洲的民族誌


書訊

馬達加斯加西南部有一群說南島語,住在海邊,以海為生的斐索人(Vezo)。一個理想的斐索人要會做一些與海有關的事情(但不需全部都會),例如游泳、到林中砍樹造船、行舟(這包括了划船、操帆、掌舵,以及通曉洋流波浪知識)、捕魚(蝦)、識魚、食魚、賣魚等;最重要的是得住在海邊,因為這對一個人的行為、思考方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這些行為會在身體上留下斐索的印記──走路的方式、手上的繭、腰上魚線的磨痕;但如果你沒有持續這些行為,斐索的印記便會逐漸淡去,一如斐索認同。
所以,斐索人的認同是什麼?不同於一般族群以「血緣」、「祖先」、「歷史」,或是由此衍生的一些文化特徵作為認同標準,斐索人強調的是當下的行動。一個白人人類學家跟一個剛出生的當地孩子一樣,都不是「斐索」,但也都可以成為「斐索」;「斐索」即是他們所做的事,斐索身分認同是一種行為、而非一種存有狀態,一個斐索人的重點不是他是什麼、或他成為什麼,而是他做了什麼。
這是一本斐索人的民族誌,簡單地說,就是一本關於斐索人怎麼吃、怎麼捕魚、怎麼造船,他們關於經濟的想法(不是很重視賺錢)、婚姻的態度(結婚只要幾瓶酒就可以),以及他們如何看待歷史,如何面對生與死的差異。
人類學家透過田野中的活動參與,與斐索人對話「如何才是斐索」。
該如何思考認同?學術上將認同研究分為根基論和建構論兩大派別,根基論強調血緣、祖源、宗教、語言、習俗,背後有生物性繼承的預設;建構論則強調族群邊界的重要性。然而兩者都有「文化」的問題──根基論將文化本質化,建構論則將文化邊緣化。本書從當地人的觀點出發,以人類學視角分析認同的在地文化機制,反省認同理論的西方中心偏見,展現人類學民族誌的獨到之處。

 

作者簡介
俐塔雅斯圖堤(Rita Astuti
俐塔雅斯圖堤現任教於倫敦政經學院人類學系,專長為認同、親屬、性別、認知人類學、發展心理學、跨文化研究等。她長期研究馬達加斯加的斐索人,自1987年起多次進行田野工作。《依海之人》為其最知名的學術著作,奠定其在認同與民族性(ethnicity)研究的地位。雅斯圖堤近期的研究主要以認知人類學為主,她重返馬達加斯加,以新的研究設計,包括與心理學家協同跨領域研究,探討斐索人的各種認知概念,並進行不同文化間的比較,重新檢討西方人類學、心理學的概念、理論和預設。

 

譯者簡介

郭佩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芭樂人類學》(左岸出版)主編。長期深耕所羅門群島民族誌,推動台灣的大洋洲研究,從「比較南島」觀點,與台灣原住民研究對話。研究主題包括歷史人類學、法律人類學、地方貨幣、地景與地方、人類學方法論等。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7.07.12

 

《依海之人》如同書名原文people of the sea,述說著居住於馬達加斯加西南部海邊,有一群靠海維生的斐索人(Veso),在生活中如何詮釋斐索認同、斐索行為以及當斐索人。

 

又何謂斐索認同呢?

「當你的行為是斐索,那你就是斐索。」

 

短短兩句貫穿書中探討斐索認同的流動性及實踐性。當斐索人既容易又相當困難,書中以斐索人需要捕魚、懂得吃魚、與海共生,如無法達到那就不是斐索人了。書中描述「當你住在海邊捕魚為生,你就是斐索;反之,當你離開海邊,以農耕維生,你就不是斐索。」作者稱之為「斐索性」,「斐索性」強調當下的實踐,只有身體力行,才「當」得了斐索。斐索認同不以血緣、祖源、或共同記憶做為認同的依據,而是做就對了。

 

除此之外,斐索認同另一個特性是短期性、不確定性、及冒險性的。「米廷佐克」在斐索語意指找食物,斐索人每天都要「米廷佐克」,他們沒有儲存食物的習慣,需要食物時,就從海那裡拿。於是斐索人每天觀察海象、出海找食物、回來享用食物,日復一日,於是成了斐索。有趣的是,斐索人明知應該儲存食物以防萬一,但是那樣就不斐索了。一切看似日常信手拈來的技能及作息,卻是經過日復一日不間斷的實踐及堅持而成。

 

然而,斐索人只在人活著的時候強調流動、實踐、不受拘束。「生者流動,死者固著」是斐索人獨特區分生者與死者間關係的方式。例如,活著的人要為死者工作,建造墳墓、整理墓地,若是祖先不滿意,會透過夢或帶來病痛與活著的人溝通,透過墓地的照看,讓後代記得自己。透過生死劃出流動和永恆的邊界,巧妙的連接過去與現在,傳承了斐索性。

 

生為非人類學系所相關的讀者,初次聽見「斐索認同」時,興奮的令人想立刻穿越大海,直奔馬達加斯加。斐索認同很自由又有規律、規律中又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啟發思考原來認同的方式是可以是即時性且短暫性的,且能從每個人的行為舉止立刻判定,藉由生死的區隔,轉換對於世界詮釋的觀點。同時也令人反思過去對認同單一形式的想法,忽略廣大世界對於「我是誰?」「我不是誰?」界定的生活哲學性,是與不是誰說了算呢?

 

一直以來,在台灣談認同似乎很固定。我們習慣以血緣、歷史記憶、祖先的發源來建構認同,或是依據服飾、語言等文化表徵來辨識。《原住民族身分法》依照姓氏歸屬來認定原住民族身分,小孩需與具原住民族身分的父母同姓氏,才可取得身分。國家認定民族時,也設計語言和文化表徵等檢核依據,似乎忽略了每個人當下的行為與民族的文化時序的契合。或許社會環境改變之後,認同界定的方式能否從強調血統、記憶、祭典之外,思考行為實踐及自我詮釋的可能性。

 

認同是一個大課題,尤其是歷經多次政權更迭的台灣,總是存在著認同的矛盾,矛盾的認同感像是沒有目的的航行,隨著海浪漂泊。《依海之人》用大海帶讀者進入馬達加斯加島嶼裡,用故事帶讀者進入人類學的領域裡,用文字帶讀者進讀著進入斐索人的認同裡。此書推薦給每一位喜歡閱讀的同好、每一位關心原住民族議題的朋友,以及每一位有身分認同困擾的夥伴,跟著斐索一起悠遊於文化的海洋裡。也期許當我們在談論認同議題時,思緒能如大海般的包容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