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織出祖先的紋路—尋回賽夏百年服飾風華 文物掌故 33 2017/08

文/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織出祖先的紋路—尋回賽夏百年服飾風華

 

 

tinon noka tatini’ ka hinobaang」是賽夏語「織出祖先的紋路」,人類學博物館與一群來自苗栗縣賽夏族瓦祿部落發展協會和苗栗縣南庄鄉東河社區發展協會、參與傳統服飾重製的賽夏織女們共同合作策展;展出織女們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重新學習傳統服飾織作技能的重製成果。

 

「親手為家人織出美麗的服裝,讓家人能穿著傳統族服參與2016年巴斯達隘十年大祭」是這群織女們共同的心願,也是驅使他們重新學習傳統服飾織作技巧的最大動力。為了能織回傳統的紋路,織女們在2015年來到了人類學博物館,觀看和分析館內近百年前收藏自現今南庄鄉、獅潭鄉的賽夏族長衣,同時也調查和分析部落家傳的織品服飾,這些織物的分析資料成為此次重製的基礎,也帶領著族人重新織回祖先的紋路。

 

傳統織藝的延續

 

在過去,織布曾是賽夏族婦女專屬的工藝技術,也是建立名聲的方式。傳統上,賽夏族是使用水平式背帶織布機來織布,主要以使用自己種植的苧麻為主,後來與外族接觸後,才利用交換或購買了棉、毛等其他材料。根據日本學者的紀錄,過去的婦女要經過以下幾個流程才能做成一件衣服:種麻(種植)抽麻線(採纖維並將多條麻絲搓成麻線卷)紡線(利用紡輪將麻線整成更密實的線)框線(將麻線整理成束)漂白染色(使用數種天然色料染色)打蠟(以蜂蠟將染好的麻線打滑,使線不易糾纏)整經(織布前先用整經台將經線整理)織布。

 

1:獅頭驛社織布的婦女;右側屋壁以陰陽竹交錯法築牆、左側採竹板法。/圖源出自《台灣蕃界展望》(鈴木秀夫,1935);圖說出自《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胡家瑜,1996

 

也許是因為費時又複雜,加上社會變遷,使得族人逐漸習慣從漢人社會取得布料。1960年代日本研究者到賽夏族聚落調查研究織布時,當時已沒有人會做傳統紋飾的織布了。一直到1990年代,才漸漸地有族人(如風徐年枝老師等)開始重新學習織布技術,以延續傳統文化。而此次展覽的最大特點,則是由擁有織布技術的工藝師(尤瑪.達陸老師、林淑莉老師)培養多個新的部落工藝師(風順恩、風麗珠、風月娥、潘麗鎂、鐘尹容、馬涓琇、豆玉梅、張秋琴、吳金燕),重製出1900年代左右由部落家傳和人類學博物館典藏的十件傳統長衣和短衣。

 

我們可以一起跟著展場內的文字和影片,了解這群在計畫一開始大部分都不懂織布的織女,如何一步一腳印,從材質辨識、織紋分析、到上機整經、最後將佚失多年的織布技術和紋路重新找回,重織出百年前祖先的紋飾,也讓我們有機會一窺賽夏族豐富的文化內涵。

 

祖先的紋路

 

此次重製的賽夏族傳統服飾,以長衣和無袖短上衣為主,也是賽夏傳統服飾中常見的兩種類型。

 

2:無袖長衣,本件為祭儀時所穿著的服飾。根據族中的長老的說法,此種儀式專用之長上衣的顏色安排有其特定的意義:「長衣上半部一定是白色的,表示做人心地善良、清白;以紅色為主的紋樣裝飾在中間,表示有精神、朝氣蓬勃、生活幸福;紋樣周緣加上黑色搭配表示做人不能黑心」(胡家瑜,1996:40)。長上衣特別強調背部的織紋,這與傳統的祭儀活的內涵有關。例如在矮人祭時,族人圍圓圈歌舞,面朝內,故展現的是長衣背部的紋飾,好讓矮靈欣賞,具有娛靈的作用。衣服正面的織紋,根據日據時期學者的記載,各部位均有不同的名稱與使用者,例如正面胸部以下全部施以紋飾者,僅限三十歲以上的賽夏族男女穿著(小島由道,1916:57-58)。長上衣的另一特點是衣服的寬度很窄,穿著時會露出大部分的胸部,這種穿著方式可能與下列兩項原因有關:第一、由於長衣外面還會在穿一件短上衣,所以不必將衣服扣合;第二、如此可以顯現男子胸前彰顯個人英勇的刺青花紋(胡家瑜,1996:44)。本件以兩件長方形的織布,於長邊對摺縫合而成。織布以白色麻線為主,夾織紅色與深藍色毛線,構成菱形、長方形、點狀紋、橫條紋等圖樣,左右兩側上端留一部份未加以縫合,形成袖圈。/典藏於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1936年入藏,藏品編號#2470)

 

3:無袖短上衣,通常穿著在無袖長上衣之外,這是在祭儀或其他特殊場合時所穿著的服飾。無袖短上衣大多是以麻線為底,夾織紅、黑二色毛線,形成曲折紋、橫條紋、直條紋、點狀紋、三角紋、菱形等圖樣。無袖短上衣在型制上分為兩類,一種是未加剪裁的對襟無領短上衣,另一種將領口處剪裁成對襟圓領短上衣,並在領口與袖圈處緄以布邊,有時會在衣服的前襟兩側縫接綁帶或鈕帶,做為繫綁之用。/現展示於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特展(由織女風麗珠根據東河部落高德盛家族家傳短衣重製)

 

早期的長衣,都是由兩片織布直接拼合縫製而成。在過去,賽夏族人日常都是穿著原色或素色的長衣,在祭儀上才會穿上色鮮豔、紋樣華麗的長衣,形式上以白色為底,紅色為織紋主要用色,黑色則是用來凸顯花紋、配色之用,且顏色的安排規則也有其深層的文化意義,長衣的上半部一定是白色,這代表做人心地善良、清白;紅色為主的紋飾主要裝飾在中間,表示精神、朝氣蓬勃、生活幸福、而紋樣邊緣加上黑色搭配,表示做人不能黑心。由於祭典上,長衣外面一定會加一件短衣,所以織花與裝飾都會集中在服飾的下半部,且強調背部的裝飾,因為進行巴斯達隘祭儀(矮靈祭)時,當所有舞者向內手拉手圍圈歌舞,會顯現出背面華麗的紋飾讓矮靈觀賞。為了使觀眾能仔細看這些紋飾,所以這次特展許多長衣都是以背面展示為主。

 

無袖短上衣是祭典時加穿在長衣之上的禮衣,全件以紅色為底,再夾織紅、黑、白為主的紋飾,許多在邊緣處會以貝珠、鈕釦等裝飾,為整件衣服更添華麗感。賽夏族傳統的織紋有菱形紋、卍紋、??紋、線條紋等,都是由紅、白、黑三色交錯變化而成,其中,最具賽夏特色的就是雷女紋(卍紋,雷女是賽夏族重要的神),本次特展,族人也特別選用雷女紋作為展示的主視覺設計。對於賽夏族人來說,織紋是代表個人學習與家族傳承的智慧與殊榮,且每家都有其熟練的圖紋織造技術,即使是同樣的織紋,也會因織作者不同而有所變化。

 

紋路,述說著部落的歷史與家族的記憶。每一件織品,都是織女對家人的情感。」—摘錄自風順恩(賽夏族瓦祿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

 

4:織紋圖樣(翻拍自1996年,胡家瑜「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

 

展覽名稱:tinon noka tatini’ ka hinobaang

織出祖先的紋路—尋回賽夏百年服飾風華

展覽單位: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展出日期:2017922日,至20171120

 

開放時間:週一~週六10001600(週六延長為09001700);週二、週日與國定假日休館

聯絡電話:(023366-4996

網站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NTUAnthro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