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的對話:導讀《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
新書視窗
第29期
2016/10
文/翁稷安
金尚德《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書封(圖片來源/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霧溪位於花蓮,因沿岸壯闊的太魯閣峽谷而舉世聞名,海內外旅客絡繹不絕。當旅客震撼於自然景色的鬼斧神工同時,很少思索這麼驚心動魄的地理環境,是如何被發現,並開通一條條今日看來仍十分危險的道路;又是如何從少數人生活其間的世外天地,變成被政府所保護的國家公園。這些成就都仰賴著不同時空背景下的人們,奮鬥於這險峻的自然舞台上,付出血汗甚至性命,一步一腳印地辛勤開墾,在和大自然競合的互動中,一起打造出這壯麗的後山風光。這中間的過程和歷史,動人更勝自然美景,只是一直被時間所掩蓋,靜盼有心人的發掘。金尚德所著的《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以作者外祖父梁阿標先生所遺留下的史料影像為基礎,更在蒐集大量日文文獻、進行長期田野訪談之外,親身於太魯閣高山深谷之中實地考查,還原一條條人跡湮滅的古道,終於讓立霧溪一百年來的開發經過呈現在世人面前,使歷史不再埋沒,和太魯閣的奇景相互輝映。
本文除前言、結論外,共分為六章,另有附錄〈「合歡越」深勝之旅〉一篇,依照時序描述著立霧溪的開發。三百多年前,立霧溪還是杳無人跡之處,直到來自Truku-Tarowna的獵人來到此處,並帶著族人來此新天地發展,建立起以部落為中心,自給自足的家園。在這空谷幽深的環境裡,「路」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不僅交通聯繫,更是生命和信仰的重要元素。此後,除了太魯閣族人,其他原住民族人也陸續來到此處,而一海之隔的漢人亦進到了立霧溪流域,在1871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確立了「開山撫番」政策,對臺灣東部的治理轉而積極。為了修築沿海的防務,清廷官員羅大春打通了從蘇澳到花蓮的「北路」,然而這也侵入了太魯閣族人的世界,雙方衝突不斷;雖然竣工,開設營盤,但因帝國統治力有限,加上疾病,這條路線和治理據點,最終只是曇花一現。
甲午戰後,臺灣的統治者由清廷換成了日本,在平定各地反抗勢力後,日人開始東臺灣的經營。1896年日軍由卑南沿陸路進入太魯閣,同年冬天開始,陸續發生一連串太魯閣族人的反抗事件,日人死傷不斷,但礙於對太魯閣一地的認識有限,待到二十多年後的大正年間,才戮力於太魯閣的征伐。在完成路線的測量和規劃後,日軍從東西兩側同時夾擊,包圍太魯閣,太魯閣族人雖奮勇抵抗,終究不抵懸殊的武力,只能投降於日人的統治。取得勝利的日人,立刻推動基礎行政工程,以開鑿道路和設置警備機關為主軸,打通了太魯閣族人賴以隔絕外界的天險,自給自足的小天地不再。日人並以大量的警力,打造了「一等隘勇線」體系,作為統治基礎,又成立名為「海鼠山守備隊」的蕃地駐軍部隊,以武力控制該地。「蕃地支廳」的建立,則將該地正式納入日帝國治理臺政的一環,以新城、內太魯閣兩支廳為據點,揭開了全面統治太魯閣山地的序幕。
新城至內太魯閣、支廳至陶賽、再由支廳至西拉歐卡夫尼等重要據點之間主要道路的修建,打通了日人在東部治理的血脈;這些道路每條都是人力和自然惡爭而成。除了硬體設備外,日人也積極推動生活習慣的改變,「蕃界養蠶」政策為其中一例,希望改變當地原住民族的價值觀,成績斐然,於立霧溪上打造了新絲路。1920年研海支廳的設立及隘勇制的廢除,開始推動「內地化」政策,以日本為藍本,將地名、景點改為日本內地式的名稱,遍植日本常見植物,還將日本宗教移入。此外,也藉由「蕃地合併」、「平地誘致」等政策,用威脅利誘的方式,讓部落成員遷移出原本居住地,以利管理和推廣農業。如果道路的開築是改變自然地貌,那麼內地化的推行,則是試圖以教化去改變部落文化。
1927年,具官方背景的《臺灣日日新報》社,發起了「臺灣八景募集」活動,希望民眾投票選出日本帝國治下的臺灣新景點。太魯閣峽脫穎而出,列為八景之一;獲得該報社詳細的報導,讓許多此前不為人知的景點,呈現在世人面前,宣佈了太魯閣觀光時代開啟。因應旅遊所需,開闢了新的道路,並沿途設置了宿泊所、涼亭等休憩設置。1932年,花蓮一地官民共同組成「東臺灣勝地宣傳協會」,致力推動太魯閣峽設為國立公園請願運動,提出諸多宣傳和主張,終於在總督府的裁定下成立了「次高???國立公園」,確立了立霧溪大魯閣一地觀光中心的地位。日人原本以為對全臺原住民族的治理已然完備,宣佈軍隊的撒出,但1930年霧社事件的爆發摧毀了這成功的假象,於是總督府又推動了具報復性質的「集團移住」政策。分散化的強制遷移,試圖以農業文化,徹底取代原住民族原本的家族、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
隨著二戰加溫,臺灣進入戰時體制,赴太魯閣登山也成為戰爭宣傳的一部分,鼓勵人民登山健身,宣揚當年日人征伐當地的功績。總督府並試圖開發立霧溪上游所蘊藏的金礦,彌補戰時資源的不足;此外,在「工業花蓮、農業臺東」的「南進」政策下,開始花蓮港區的工業化。「太魯閣產金道路」、「發電道路」,應運而生,也是日人在東台灣最後的建設,前者甚至無力完工。戰後國民政府接掌臺政,到遷臺後才開始對太魯閣進行重建的工程,「東西橫貫公路」工程影響最大,也最為險峻。在美援的支持下,歷時三年十個月艱苦的開鑿,耗資近四億,?牲二一二名工程人員,終於在1960年完工,促成了立霧溪的新生命。
附錄的〈「合歡越」深勝之旅〉是作者的探查報告,也正說明了本書的成功之處,唯有透過作者於各式資料之中辛勤勞動,才能還原自然美景所蘊藏的歷史,挖掘出背後的人文意涵。這趟以「路」為起點,結果勾勒出歷史的旅程,作者依憑著外祖父所留下的資料,跨世代的合作不僅成就了本書豐富的內容,也在有意無意之間呼應了太魯閣族人對「路」的重視。唯有在人?罕至之處,才會讓人們重新體會到道路的意義和重要。「路」是人和自然的連接,本書以「路」出發,訴說著一條河的開發,以及過程中人們的悲喜命運,呈現了人和自然交錯共處的歷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翁稷安,嘉義義竹人,生長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博士論文討論1920至1930年代南京國民政府對三民主義的推動,未來除希望能在原本領域繼續深耕外,更期盼能進一步將研究觸角延伸至戰後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