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原住民都市流浪之歌的誕生與傳唱:〈流浪到臺北〉之傳唱、填詞與接力
文化觀察
第29期
2016/10
文/楊士範
當代原住民勞動力人口遷徙越來越頻繁,不論是城鄉遷移或是跨國移民,都能明顯的觀察到此一現象。在這樣「流動」與「離散」的時代中,我們不難從戰後原住民的民謠內容中,看出這樣的精神與「歷史性」(historicity)。其中,有一首原住民戰後的民謠,便訴說了這樣的心情與氛圍。它,就是〈流浪到臺北〉。
〈流浪到臺北〉詞曲作者不可考,屬於原住民集體創作民謠之一,是首流傳於部落的林班地創作曲。它,從林班地傳唱到部落,再從部落唱到都市,再從臺北唱回部落。筆者曾聽過排灣族朋友唱過,其又分成族語版及國語版的。據了解,最早收錄自哈雷有聲出版社排灣族歌謠卡帶。1990年虞戡平導演的電影《兩個油漆匠》,片中配樂,便是引用〈流浪到臺北〉這首歌。1995年水晶唱片出版的「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貳)」,也收錄了歌手王富美以國語及排灣族語所唱的這首歌。雖然,王富美所唱的版本(如下歌詞)與後來的版本有些差異,但還是大同小異。
我的爸爸媽媽叫我去流浪 / 我一面走一面掉眼淚
流浪流淚流浪到臺北 / 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想起了遠方的心上人 / 我就馬上掉眼淚
(國語版)
ai ra ti kama ti kina
爸爸 媽媽
sau a riu-ran aiaing na en
流浪 告訴 我
vaivai aen sa gaugaung a sema taihuku
走走 我 且 哭泣 往 臺北
mabagenetj a ku suju la ijumag aia
想起 我 戀人 在家鄉
mnjulu a u vinarhungan
我心
(排灣母語版)
1995年水晶唱片出版的「來自臺灣底層的聲音(貳)」唱片。(圖片來源/楊士範)
原住民族家喻戶曉的〈流浪到臺北〉,傳達了原住民流浪異鄉打拼的共同心聲。有人甚至將它形容為原住民的國歌(跟〈我們都是一家人〉同樣受歡迎)。不過隨著不同人、不同族群的傳唱,往往會依演唱者的心情與需求,隨興將之改編成自己想唱的歌曲。這跟「ho-hai-yan 、ho-hei-yan或na-lu-wan」虛詞及「親愛的父老兄弟先生姐妹們,請你們可憐可憐我……」填詞傳唱的手法(修補術),大同小異。其實,民謠通常沒有固定版本,而是由演唱者隨意及隨情境「加油添醋」。〈流浪到臺北〉早期便是如此。而這首歌,後來之所以打進臺灣大社會成為流行歌曲而受歡迎,則有一段故事可以說說。
話說後來,阿美族歌手Panai(巴奈),將〈流浪到臺北〉改編,並加入其他原住民歌謠元素,而成為〈Panai流浪記〉這首什錦歌(歌詞如下)。〈Panai流浪記〉,包括下列四個部份的音樂多元組合:「流浪到臺北(我的爸爸媽媽…)+巴奈創作的流浪記(我就這樣告別…)+兩段原住民虛詞吟唱(ho-hai-yan…)+老實年輕人〔1〕(第一個不要喝酒…)」。這首有趣的歌謠,收錄於2000年巴奈首張唱片《泥娃娃》專輯之中。
〈Panai流浪記〉 (作詞/作曲:Panai)
我的爸爸媽媽叫我去流浪 / 我一面走一面掉眼淚
流浪到哪裡流浪到臺北 / 找不到我的心上人
我的心裡很難過 / 找不到我的愛人
我就這樣告別山下的家 / 我實在不願輕易讓眼淚流下
我以為我並不差不會害怕 / 我就這樣自己照顧自己長大
我不想因為現實把頭低下 / 我以為我並不差 能學會虛假
怎樣才能夠看穿面具裡的謊話 / 別讓我的真心散的像沙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更複雜 / 還能不能唱出歌聲裡的那幅畫
怎樣才能夠看穿面具裡的謊話 / 別讓我的真心散的像沙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更複雜 / 還能不能唱出歌聲裡的puyuma
ho-hai-yan yi-ya naluwan / ho-hai-yan yi-ya naluwan
ho- yi-yo yan yi-ya naluwan / ho- yi-yo yan yi-ya naluwan
ho- ho yi-ho yi-yan / ho-hai-yan ho-hai ho-yan ho-hai-yan
yi-ya ho-hai-yan ho-yan yi-ya yo ho-yan yi-ya ho-hai-yan
ho-hai yo-yan ho-hai-yan
yi-ya ho-hai-yan ho-yan yi-ya yo ho-yan yi-ya yo-hai-yan
第一個不要喝酒 / 第二個不要吃檳榔
第三個不要抽香菸 / 老老實實作個年輕人
之後,卑南族歌手紀曉君,也將此歌曲收錄於她的《野火?春風》專輯(2001)之中(歌名為〈流浪記〉)。只不過,紀曉君唱的是〈Panai流浪記〉中巴奈所創作的部份,也就是由「我就這樣告別…」起頭。並且,紀曉君所唱〈流浪記〉,在最後一段則加入卑南族母語(紀曉君外祖母年輕時所創作的〈開門歌〉歌詞)。這,賦與這首歌謠有著卑南族風格(Ta Twa Li Ku Dya…「請開啟我的心房」)。
〈流浪到臺北〉這一首歌,雖然透過原住民歌手巴奈及紀曉君的專輯出版而進入「唱片工業」資本主義市場流通,但還是要在之後電視臺歌唱比賽節目「超級星光大道」中歌手楊宗緯、盧學叡(阿美族)以及梁文音的演唱(魯凱族),才使臺灣社會與媒體對這首歌有較深刻的印象。當時,梁文音是以〈流浪記〉這首帶有濃厚鄉愁的歌(及配合她的身世),做為決賽時的演唱歌曲。由此,〈流浪到臺北〉這首歌,借由〈Panai流浪記〉或〈流浪記〉歌曲,於是很快進入唱片工業流行音樂之列。
事實上,當代原住民民謠依然延續著傳唱填詞及即興創作的特色。〔2〕只不過,創作的民謠已不是完全以母語創作,而是以多種語言所組成。這種多元拼裝及拼貼的文化混種現象(cultural hybridity),即是戰後原住民與外界互動下的歷史產物。
2000年發行的唱片《Am到天亮》,包括原住民古謠新唱及新歌謠創作,「原音社」的這張專輯是角頭音樂的創刊號,意義非凡。專輯由鄭捷任製作,包括三部分:傳統歌謠吟唱、團員音樂創作(用閩南語唱的〈原住民的心聲〉、模仿竹籃搖動聲音串成的〈搖籃曲〉、融合卑南歌謠除草歌的〈失落的故鄉〉、異國戀情的〈漂流之愛〉及在PUB演唱時,常演唱的〈好想回家〉)及〈永遠是原住民〉(在臺大前面地下道錄製)、〈Am到天亮〉(在海拔1200公尺烏來山上聚會時錄製)兩首現場作品〔3〕。發行人張四十三表示:
Am是吉他指法裡的一個和絃,聽說光是一個Am,就可以唱出很多原住民的歌謠,一直唱到天亮。於是Am成了他們在都會中情緒的基調,有種想要彈同調的意味。原音社樂團的成員,分別來自卑南、魯凱、排灣及遠從蘭嶼游泳過來的達悟…等等。這張專輯除了收錄傳統歌謠外,還有許多都會生活的心情寫照與濃濃鄉愁的創作作品。煽情地說,這是一張讓您聽了會微醺的唱片。
專輯中的〈Am到天亮〉,是13鐘長的一首原住民各部落流傳歌謠的什錦歌組曲,與前述巴奈創作的〈Panai流浪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Am到天亮〉更是原住民集體創作歌謠(作詞作曲者大都已不可考)的大匯流,「裡頭大部份的歌曲,都是在各部落流傳已久的通俗歌,幾乎人人都能上口。而作者大都無可查起,算是近代的原住民將流傳下去的新歌謠。」〔4〕這多元拼裝及拼貼的「bricolage」現象,亦隨演唱者之心情與當時情境改變。(本文摘錄並修改自氏作《聽見「那魯灣」:近五十年臺北縣都市原住民民謠的形成與流傳文化史》(2009)一書。)
〔1〕 〈老實年輕人〉是一首林班歌,也可說是一首原住民勸世歌,因歌詞俏皮,笑果十足,在救國團的團康營隊裏廣受歡迎,四處被傳唱。〈老實年輕人〉原音社演唱版本的歌詞,收錄於《AM到天亮》專輯:第一個不要喝酒/第二個不要吃檳榔/第三個不要抽香菸/老老實實作個年輕人/要交女朋友/不要婚外情/婚外情是不得了/第一個不要擦口紅/第二個不要穿迷你裙/第三個不要擦面霜/老老實實作我的女朋友/要交男朋友/交我這一個/這一個是沒有關係/但願你們/能記住我的話/我永遠的愛著你/。引自DJ阿伯碎碎唸部落格網站,網址如下:http://blog.yam.com/djangosun/article/13752062。
〔2〕這可以用人類學家Levi-Strauss的「修補術」概念加以理解。這種修補術,亦即是一種專司修補工夫的工匠,他們善於運用身邊隨手可得之事物來完成工作或取得靈感。當代原住民集體即興創作填詞的民謠,也可如此看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楊士範,現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研究興趣為都市原住民、當代原住民社會變遷、歷史社會學。主要著作有《平和(Piuma)排灣族、城鄉遷移與社會文化變遷》、《礦坑、海洋與鷹架》、《阿美族都市新家園》、《成為板模師傅》、《聽見「那魯灣」》,〈長嗣繼承制度與人口差別遷移—一個排灣族和平村城鄉移民的例子〉、〈當代阿美族都市移工、流動與扎根〉等專書及相關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