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都市原住民研究相關學位論文之回顧(1987~2015)
本期專題
第29期
2016/10
文/李重志
民族學家對臺灣原住民族研究,耕耘已逾百年,而在臺灣社會現代化與地理空間都市化的環境變遷下,臺灣原住民研究亦漸超越部落與古典的疆界,而進一步地向都市原住民投注關切的探索眼光。且隨著原住民遷往都市定居者日眾,「都市原住民研究」早已成為臺灣原住民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則,「都市原住民研究」並非民族學與人類學得以引為獨門絕活,而早已成為當前社會學、教育學、福利政策、都市研究、文化研究……等人文學與社會科學主要關切的議題之一。換言之,對傳統臺灣原住民研究而言,關於都市原住民族的研究,是接續、是拓展;但對整個社會科學研究而言,「都市原住民研究」卻非新局;此間是眾家匯集之地,相關的研究成果,目不暇給。從早期不分民族別地探討原住民之都市生活適應問題開始,隨著研究之拓展,晚近都市原住民研究各項子議題之分化,鎖定特定議題,或者鎖定單一民族,甚至單一社區進行深度研究的作品,亦逐漸增多。
本文首節即概述近三十年來之關涉都市原住民學位論文(1987~2015)之研究概況;次節則擇定「遷移現象與成因解釋」、「經濟、福利與生活適應問題」、「都市社團議題」以及「語言與文化傳承」等四大類「焦點議題」,並就各類研究成果中,足以成為後續都市原住民研究參照或對話之重要作品,加以回顧併作評析。而在文末,提出未來的都市原住民研究之新途徑,作為結語。
一、 博碩士論文研究概況
以「都市原住民」為檢索詞,在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之「論文名稱」、「關鍵詞」以及「摘要」三項欄位中,加以查詢,取得以「都市原住民」為主要研究對象,或以此為研究關鍵概念的碩博士論文清單。〔1〕自系統資料收錄起始之1956年(45學年度)迄今2015(103學年度)為止,計有141筆,包含博士論文5筆。第一筆出現在1987年。以下分別就年度「數量變化」、「學門類型」、「民族別」、「主題性質」加以分析,以呈現博碩士論文關於「都市原住民」的研究之特色。
1.數量變化
自1987年出現第一篇關於都市原住民研究之論文,迄今各年度數量統計如下(以出版年計算):
1987年至2014年臺灣都市原住民相關博碩士論文分年數量圖
|
(資料來源/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製表/李重志)
|
由上圖可得知,近三十年來,臺灣各大學研究所對都市原住民之關注持續不斷,縱然數量多寡起伏不定,甚偶有出現低於兩篇以下的年度,但,自本世紀開始則呈現成長的態勢;2003年起開始,亦有博士論文產生。基本上呈現一個方興未艾的研究趨勢。
2.學門性質
上開論文來源多元,將性質相近之系所合併統計,分為9類,各類數量累計如下:
1987年至2014年臺灣都市原住民相關博碩士論文學門分類統計圖
(資料來源/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製表/李重志)
由上圖可知,都市原住民研究的兩個主力來自於廣義的「社會‧社工相關系所」,以及「教育相關系所」,而工學院的都市建築相關系所、公衛學院、社會科學院亦所在多有,民族、人類或文化研究相關科系雖未缺席,但並非此議題之研究主力。
3.民族別
在此141論文中,以較嚴格的標準,剔除泛論各族或僅將特定民族聊備參照的論文,鎖定明確針對特定民族或其一部分(例如部落、族語等)為研究對象之篇數,計有50篇,各族數量統計如下表,各族數量如下:阿美41、排灣3、布農2、魯凱2、卑南1、達悟1。
這50論文約佔總數35%,其間,我們可以看到研究對象以阿美族為多,數量遠勝其他各族。這一點,除了因為阿美族人數本在臺灣原住民中佔有多數,移居都市者又多於其他各族之外,發生在阿美族都市部落的抗爭事件,吸引了研究生的目光,產生了相當多的研究成果,亦是原因之一。
4.主題性質
議題分類所涉標準頗為複雜,中文書籍編目通用的中文圖書分類法,在此並無法應用。蓋因在社會科學之內,子議題之間的概念界線模糊,難以固定。再者,即便同一系所畢業之學位論文,其各自內容亦可能涉及數個完全不相涉之學門,故若以學系分類,亦無法呈現研究類型及其數量。然則為呈現臺灣都市原住民研究各項子議題發展之概況,本文檢閱各篇論文摘要加以歸類,將「都市原住民研究」此主議題,再行分為15類「子議題」。各「子議題」分類設定的程序說明如下:
1. 「學門優先」。就每一篇論文(「元素」)之「論文題目」、「摘要」、「系所別」作歸類,初步形成約10個類別,此大體以學門分類為標準。
2.「特色出列」。同類中,如有顯而易見之議題,則迻列為另一類。如「社福」類,即再劃出「生活適應」、「居住權」。
3. 對於概念相近之類別,則就論文摘要分析後,訂定兩項分判標準。
A.「焦點歸類」。例如:「居住權」、「生活適應」、「聚落發展」等概念雖相近,在涉及河岸佔墾部落相關議題的論文中,其論文若著重於拆遷、抗爭,則歸屬於「居住權」類;若著重於部落內部生活,個人適應問題,則歸屬於「生活適應」;而若探討都原部落之整體發展,而非個人適應問題者,則歸屬於「聚落發展」。一論文僅歸類於一類中,不重複歸類。
B.「保留差集」。一元素(論文)由某一集合(分類)改列於某另一集合(分類)後,原類項之性質已較為限縮,已為「差集」,但仍保留為分類類項之一。例如對於較為抽象之「文化」議題處理方式:凡有涉及教育體系、教學法者,皆改列「教育」。「宗教」、「新聞」移出「文化」單獨成類。如此,使遺留在「文化」分類項下的元素,較為單純,與其他領域無涉,便不再勉強分類。
4.再次檢查、調整歸類,無法列於單一類別者,在「綜合」類統歸之。
經上述程序分類,各類數量如下圖:
1987年至2014年臺灣碩博士論文都市原住民相關研究子議題分類數量
(資料來源/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製表/李重志)
由此可得知,「教育」相關論文數量最多,達36篇;其次為「就業」相關17篇,「文化」相關16篇。若就較大範圍來看,廣義的「社會權利」,即包含「社福」、「生活適應」、「居住權」、「結社」、「聚落發展」、「就業」、「公衛」,則高達72篇。顯示此際的研究,仍多由社會福利與教育工作者或研究者所投注,而非民族學與人類學擅場之領域。此現象抑或可以這樣理解:學術界及學界新血,對都市原住民的概括性印象,仍是以其帶有經濟風險、較為體制邊緣、弱勢社會地位之「特殊」「社群」,故需加以關注之。
二、 焦點議題相關論文之評析
從「都市原住民研究」的相關研究中,可窺得其主要議題、研究動態之走向,當可對「都市魯凱族」研究提供啟發、借鏡與比較、參照。當然,都市原住民研究並不侷限上節查詢結果。故,本節不限於前篩選條件,而選擇「遷移現象與成因解釋」、「經濟、福利與生活適應問題」、「都市社團議題」以及「語言與文化傳承」等四個焦點議題,在相關議題的研究中選取重要且質佳的成果,加以評介,以呈現近年來相關研究之風貌。〔2〕
三、 遷移現象與成因解釋
近年來對都市原住民遷徙現象,加以深入研究而形成最完整的遷移現象觀察以及理論反省之學位論文,重要者首推劉千嘉的《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2009,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劉千嘉研究的根本關懷在於:「遷徙決策與生活狀況提昇的願望是否高度相關?」為此,作者對文獻與既有理論採取相對審慎的態度,藉著最新大型數據,設定嚴謹作業程序,欲重建都原遷移者「遷移決策模型」。作者預設「目的」與「決策」之間當有嚴格對應關係;故,描述「社會呈現」得以重建「決策模型」。其模型簡言之為:原住民之所以「遷移至都市」是為了「想讓生活變得更好」,於是「找了一條路想說可以變好」(遷移決策);然而,遷移之後,月發生了「生活卻不一定會變好」(社經地位、有限社會鑲嵌),於是再設法找一條路(重複遷移),而這,常常是一條「回家的路」(回流遷移)。在這個圖像裡,作者描繪了一種原住民遷移的「循環的困局」,對於了解都市原住民「形成」與「消解」,當有重要參考價值。
四、 經濟、福利與生活適應議題
舉凡都市原住民就業、勞動狀況、生活適應、社會問題、社會福利等等,與都市經濟生活相關之議題,一直是都市原住民研究的關切。綜觀這項子議題的研究成果,多偏向於都市政策設計、福利輸送等問題進行整理,尤其是就業、住宅政策之經濟統計調查,不脫「以政策服務為導向」之研究典型。相對而言,較能深度探索現象成因的質性研究,其生產主力則來自社會工作(政策)學門,包含第一線的社工員。
筆者認為,此間最重要的論文莫過於楊士範的《都市阿美族工地板模工班的勞動過程:一個日常生活史角度的考察》〔2015,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博士論文〕。本論文起自對七位都市阿美族營造業板模師傅的勞動生活進行翔實觀察記錄,這種以底層勞動者為傳主的素民史研究方法,盡其微觀之極致。然而不僅如此,這篇論文顯然企圖觸及「勞動者觀點的臺灣營造業史」之史觀建立。作者以歷史文獻耙梳,試圖由個案具象的生命史之上,超越個案的侷限,架構出建築工人勞動過程的抽象且具普遍性理論,論證臺灣營造業之「市場專制與關係主義複合體組合」勞動體制特色。
楊士範的論文兼具微觀與宏觀,何以達成如此成就?除了在論文寫作期間已有 營建工人生活史之集結,《成為板模師傅》〔2010,臺北:唐山〕,先行出版外,不能不提及作者在進行此論文撰寫之前,已在這領域實超過十年的紮根經營,對特定區域都市原住民之阿美族單一民族的進行長期且詳盡地研究,此間成果集結為「都市阿美族三部曲」(皆為臺北唐山書店出版),分別是:《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臺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2005〕、《阿美族都市新家園:近五十年的臺北縣原住民都市社區打造史研究》〔2006〕,以及《飄流的部落(niyaro'):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史》〔2008〕。這三部研究作品,隨著時間序漸次縮小範圍,從第一本泛論阿美族礦工、遠洋漁工以及木工之勞動樣態;第二部則描述大臺北地區阿美族都市部落建構過程;到第三部更聚焦在幾個引發社會抗爭事件的河畔部落的生活,附帶討論都市頭目的社會位階。這些作品並非僅止於描寫都市阿美族生活,各書章節安排上,皆先鋪陳廣域的都市阿美族就業與生活情形,以及原鄉傳統社會制度介紹。故作者的企圖並非僅止於白描都市現況,而是企圖對照出城鄉差異,而顯現社會變遷。
楊士範作品自有其研究之終極關懷:「社會底層、高強度高風險的體力勞動、居住權弱勢的都市阿美族」,雖不能以此泛論都市原住民生活面貌,但至少對上述定義下之群體,同情且相應的理解,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足資以他族為對象之研究參考。另外,楊士範較早期之碩士論文,《排灣族城鄉遷移者傳統文化與社會組織之持續與轉變─以平和村臺灣北部移民群為例》〔1996,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而後以《平和排灣族、城鄉遷移與社會文化變遷》〔2005,臺北:稻香〕一書出版)中,及針對排灣族的都市遷移現象進行研究,特別探究其傳統社會階序之變化,例如婚姻的「門當戶對」要求之存滅,亦值得重視。
五、 都市社團議題
原住民族人移居都會生活之後隨之瓦解,而以其他社會網絡,例如同鄉會,建構在都市的原民社會。在這裡,包含了諸如「組織運作」、「組織功能與效益」、「民族認同的凝聚」、「傳統身份的現代調適」甚至「離鄉身份的原鄉接納」等議題,值得進一步探討。其中,最具參考價值者,為 林志興的〈花環(inupiDan)的重現:高雄地區卑南族非親屬性組織之研究〉〔1996,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以及尤天鳴的〈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的結社〉〔2013,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志興以高雄地區之卑南族人所組成之團體做為研究對象,以期了解臺灣原住民在高雄地區團體生成的原因,形成的過程,發揮的功能以及所產生的意義。該研究作為相關研究之先行者,最具貢獻的乃在於觀察到剛脫離「法制上污名化身分」的臺灣原住民,仍由於處於社會之底層,教育程度偏低以及經濟力量薄弱,資源動員力有限,影響其組織動員能力,為了獲得團體活動經濟上需求,大多數團體大都必須仰賴地方政府支持,所以與地方政府之間形成「互利共生」的依賴關係。此雖是對卑南族同鄉之分析,但在敘事中,亦相當反映了當時各個民族都市原住民社團的依賴現象。相對於這些窘況,林志興亦觀察到,在眾多族群的互動環境中,在本族族群識別以及族群意識的對照作用下,民族會往在特定的文化主題領域裡發展,營造出據以認同的文化空間,此為卑南族在高雄得以不被淹沒在阿美族文化的具體憑恃。
而尤天鳴的研究,則是相隔17年的最新調查。此時,都市原住民族尤其在桃園的阿美族,其政經活力早已非同昔比。擁有豐沛資源的阿美族各社區,形成各式結社,彼此交陪連結,以成為族人工作之外的生活重心。尤天鳴描述的個阿美族同鄉會的生成、凝聚、特色、困境,疏理出其中意義,而得到了同鄉會具有「聯繫原鄉部落」、「維繫民族邊界」、「政府協力組織」以及「區別原鄉阿美族」等四大功能特色。在此,對於理解其他各族同鄉會組織,提供了典型的參照組,是其參考價值。
六、 語言與文化傳承議題
原住民族進入都會,其民族文化受到衝擊最大著當屬於語言與文化傳承議題,在都市原住民研究作品中,亦以教育學門論文為最。其中足針對族語傳承課題,提出核心關切,設定後續研究議題的文獻,並有顯著成果為廖傑隆的〈都市原住民族語政策研究—以臺北市語言巢為例〉〔200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廖傑隆的論文針對教學現場乃至臺北市都市原住民族族語政策,提出觀察與批判。該論文鎖定在臺北市自2001年開始實施的原住民語言巢政策,以及施用「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原住民族語九階教材」之教學現場,分析其政策執行情況,並根據研究成果提出政策施行建議,供主管機關以及教師參考。廖傑隆此文的成就,乃是基於語言巢教學現場的觀察,以及直接來自第一線族語教師的教學饋,提出種種缺失改進,例如「族語家庭化」、「族語幼稚園」、「教師進修與調整」「建立友善族語環境」等等政策評估與修正建議,值得重視。其所不足之處,則是因為缺乏導入語言學關涉語言學習或習得之技術、指標或理論,亦或未對更深層之「教與學過程」之心理活動或干預現象,進行來自教育心理學門的探究,致使其回饋了政府相關單位,卻尚未能滿足其所企圖的「發展原住民族語教育之理論」以及「建立族語教育政策評估之架構」等學術性目的。然,這本作為都市族語教學領域的研究先行者,完整地評估近年最熱門的「族語教學語言巢模式」,足以對魯凱族語言傳承議題,提供參考。
七、 結語:從「焦點議題」呈顯「生活世界」
本文以提出「焦點議題」,企圖聚焦於都市原住民(族)在生活世界中的核心關切,探討其生活文化與民族發展種種問題。這是有別於過往「以都市社會為本位或視角,解釋被視做異質的『原住民』之遷入理由」之研究途徑。本文以為,如此,當是一個較能站在原住民主體性的立場,而非都市治理、公共政策需求的研究取向。換言之,問題導向式的研究取向,得以圖式化原住民族從原鄉遷徙向都會、而在都會中定居的「生活世界」,進一步,得以也得以都市特定民族加以了解,而不再泛論都市原住民種種,失其嚴謹。如此「呈顯生活世界意義」研究的進路,期盼對後續「都市原住民研究」,有所裨益。(本文節錄並修改自氏著博士論文《魯凱族的都市遷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李重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博士、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