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高雄市阿美族人都市生活適應的社會網絡建構:從年齡組織、氏族到教會與同鄉會 本期專題 29 2016/10

文/林素珍

前言

    原住民從原鄉往都市地區移居的趨勢,反映著長久以來原住民社會在生計型態上的演變。過去許多研究調查,在談論都市原住民的形成時,必然論及臺灣當時經濟發展和西部工商業是促成原住民由原鄉往西部都市遷移的主因,早期更以兩種行業─漁業和礦業為主,決定了當時都市原住民居住的地域分佈。1960年阿美族人遷移高雄,至今(2014)較為集中的區域仍是早期移居都會區時先聚居的區域小港區、前鎮區兩地。2010年高雄市改制之後,也納入鄰近山區原住民,原住民人口數增加為32,052人,目前居住在高雄市阿美族8,870人,男性4,156人,女性4,714人,佔全阿美族人口數4.4%(全國199,545人)(20147月內政部統計)。

    本研究主要以長期居住在小港和前鎮區的阿美族為對象,探討他們從部落來到都會區近50年來的社會變遷,其中主要觀察的團體包括美港基督長老教會、〔1〕高雄市原住民長青協會、高雄市原住民公共事務關懷協會、高雄長光同鄉會等團體。前述三個團體是小港和前鎮區阿美族人主要活動的組織,其中美港教會是高雄市最大的阿美族教會,而高雄市原住民長青協會則是組織相當完備的年長者的社團組織,其會員原鄉分散在花蓮、臺東各阿美族部落,信仰包括基督教、天主教、道教(民間宗教)等,會友多達85人左右,由於會友均為年長者,大多居住在高雄市超過4050年之久。高雄市原住民公共事務關懷協會則是阿美族籍現任議員俄鄧‧殷艾服務族人的主要管道,該社團辦公室與議員服務處位在同一處。〔2〕由於議員服務處介於小港區和前鎮區的交界處,加上其服務處有寬敞的廣場,因此,原住民長青協會每個禮拜固定在此聚會。而教會會友、同鄉會也經常在此地點辦活動,甚至也提供舉辦婚宴或告別式,因此,本研究以在此地活動的阿美族人為觀察研究的對象。後者長光同鄉會則是高雄市最早成立同時也是最大的同鄉會社團,其成員超過140人。

    高雄市原住民經濟水準,從家庭每月收入方面可顯現出來,高雄市平均家庭月收入約9.8萬元,為高雄市原住民家庭(約4.2萬元)的2.3倍。高雄市原住民家庭平均月收入與全國都市原住民平均4.20萬元相當,全國民眾的平均數(9.16萬元)是其2.2倍。從住屋情形來看,高雄市原住民所居住房屋的所有權,自用者有63.95%,租用者25.51%,借住4.08%,配住6.12%。與全國原住民相較,高雄市原住民在居住上壓力較輕。對於整體生活滿意情形,很滿意的有21.48%,還算滿意有59.86%,不太滿意14.96%,很不滿意2.73%。與全國都市原住民比較,大致狀況相近。從平日生活參加社團活動情形觀察的話,參與「同鄉會」的活動參與是高雄市原住民的特色,高雄市原民會提供各社團同鄉會申請經常事務維持費,鼓勵同鄉會參與包括聯合豐年祭、南島音樂會、母語歌謠及戲劇比賽、慢速壘球比賽等,形成一個由鄉親組成的活動組織,進而增進生活上的滿意程度〔3〕

    上述是2006年高雄市改制之前原住民的生活概況,當時都會區原住民以阿美族為主,可以讓我們了解高雄市原住民生活背景。在50幾年的都會生活中,阿美族人在高雄的社會組織和生活樣貌與原鄉有很大的差異,下文分述阿美族人在都市生活中適應之情形

 

一、      都市生活中傳統社會組織消隱

   部落過去是阿美族最大的社會組織,具有共同防衛、集體農耕、漁獵等功能,被現代政府的行政措施和經濟體系改變。目前尚持續在運作最能代表過去傳統文化象徵的氏族、年齡組織、婚俗,是觀察都市阿美族社會變遷最易顯現的面向。

 

(一)年齡組織隱而未現

    國家行政體制下,年齡組織其傳統上經濟的、政治的、教育的和軍事的功能被政府行政、學校體制所取代,在部落社會功能呈現潰散的狀態。

    年齡組織僅存的某些功能,最重要的是每年舉辦豐年祭,但即使只是舉行祭典,因生活和居住型態不同,年齡組織也難以在都市中運作。高雄市舉辦的聯合豐年祭一開始便是以權宜的方式進行,讓各地阿美族人可以在異鄉象徵性地舉辦祭典,實質祭典的內涵並非當時主政者所關心的。1983年起,政府的社團補助政策下,以同鄉會社團為單位,做為表演「文化節目」的單位,辦理豐年祭,年齡組織從未在都市聯合豐年祭中彰顯,加上族人普遍認為年齡組織是自己部落內的組織,故鮮少在都會區運作。

 

(二)氏族(ngasaw)體系消隱

    氏族(ngasaw)是阿美族社會組織的另一特色。阿美族的氏族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的社會共同體,又稱氏族公社。它是原始社會發展階段中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也有無血緣關係藉投靠朋友之家,幫忙做事,進而成為該氏族的成員,成為擬親團體(末成道男,2007: 219)。氏族其主要特徵是﹕靠血緣紐帶維繫,實行族外婚;生產資源歸氏族公有,成員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產品。

在部落實際表現在生活上,氏族成員中若有生活上的需要,特別是勞力需求的時候,全體氏族成員參與。例如家屋興建是以氏族體系共同建造。婚喪喜慶、宴會、開墾、耕種、收割,以及狩獵或採集等各種活動,凡氏族成員皆主動聚集協助,而在高雄市的阿美族人,遇到生活極需協助的情形,通常直接以教會或同鄉會的人脈來因應。或是經濟能力許可者委託專業人士全權打理。

末成道男提到阿美族人:

 

十多年來,由於小家族的快速增加和其獨立性的強化,婚入者與其生家間重,還有部分親族集團的某些功能,由於基督和天主教派所取代,以及經濟貧困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親屬關係,尤其是親族集團間的結合也大為減弱。(末成道男 2007: 219

 

    都會區的家庭型態獨立性,在宗教組織機動運作下,瓜分氏族原有功能。50多年來可以看到教會團體和社團組織的人際網絡比傳統的氏族功能更顯著,因為有更即時和效能的教會及其他社團網絡協助族人生活,氏族在都會生活中消隱不見,這是高雄市阿美族人社會變遷其適應的情形之一。

 

(三)主幹家庭非主流

    都市阿美族人的社會組織變遷也反映在家庭型態和人數的改變。從阮昌銳的研究中,傳統阿美族戶內平均數最少的南勢阿美族人口數5.56人,戶內平均數最多的大港口美族人口數8.67人(阮昌銳,1984: 85)。在都市由於住屋空間的限制,1960年代中期開始遷移至都市的阿美族人普遍以核心家庭為主。

    從一開始核心家庭的組成,發展到今日,因為第二代結婚生子與父母同住,才逐漸出現三代同住的主幹家庭。以美港教會總共有179戶信徒(包括教會會籍存在,但人不在教會聚會者79人;資料具見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美港教會編,2014: 3),其中主幹家庭共39戶,佔22%,其餘皆是一對夫妻或一對夫妻及其未婚子女所構成的核心家庭和單親家庭。高雄市2013年年底平地原住民戶口數3,887戶,人口數11,594人,每戶平均人口數2.98人(高雄市政府民政局,2013

    歷經50年發展,阿美族人在高雄市的家庭型態,受到公寓住屋型式和都市房價影響,從遷移的第一代發展到現在,一直是以核心家庭為主的型態,除非經濟能力許可才有三代同住的情形,在高雄經濟相對較穩定的美港教會,傳統的主幹家庭發展至今日也僅佔兩成。

 

(四)傳統婚出的習俗不再

    高雄市阿美族人,受漢人嫁娶觀念,傳統男子從妻居的習俗已不復見。根據調查都會區70歲以上長者是仍採傳統男子婚出居住至女方家的世代。〔4〕許木柱在1973年調查長光部落的婚姻形式變遷,30歲以下完全以嫁娶婚為主(許木柱,1974: 40- 41)。調查顯示即使不是住在都市的阿美族人,受到大社會文化的影響,1970年代中阿美族人多已採漢人的婚姻形式。

    過去婚出的形式中最令男子不能接受的是「男子要為女方家辛苦工作,沒有自由。」,另一個原因是戰後政府戶政登記方式,男性由本家婚出之後皆冠上妻姓,印在戶口名簿和身分證上,使得阿美族男性覺得很沒面子,加上戰後貨幣資本經濟興起,男子掌握經濟大權,和受漢人觀念影響,婚入女方家變成是少數特例〔5〕

    1965年之前在部落結婚的阿美族人,婚姻大多依循傳統習俗,採傳統婚出本家的形式。美港教會179戶教友中,松年團契的9位長者屬於傳統婚姻形式者,約占教友戶數比例5%。其餘男性教友全是男子迎娶女子進男性家中的形式。從此處可看到阿美族人在都市其婚俗改變的情況。

    戰後因漢人的習俗和價值觀的影響,男子不再婚出居住至女方家,歷經40多年,這些年齡超過70歲以上移居都市的阿美族長者,成為社會變遷中傳統婚姻的最後世代。

 

二、維繫人際關係的各類組織和社團

 

(一)宗教緊扣阿美人的日常生活

    阿美族遷到高雄市之後,戰後信仰的西方宗教也帶到入到都市生活中。高雄市阿美族人最大的三個教派是長老會、真耶穌教會、天主教,這三個教派分布在高雄市小港區和前鎮區。前鎮區真耶穌教會人數2013年調查設籍者約有400多人、未設籍者約200多人,信徒95%是阿美族籍(陳誼誠,2013: 11)。前鎮區美港教會2014年教會人數約580(其中有教會會籍,但人不在教會者有79人)。小港區小港聖若瑟天主堂阿美族人每週望彌撒者約60人左右,聖誕節時人數多達100多人;小港區小港勝利之后天主堂每週望彌撒的阿美族約70人左右,聖誕節時人數多達300人。高雄市阿美族信仰西方宗教的人數相當多,以小港和前鎮區阿美族人口約3,500人,信仰西方宗教的人口約佔四成以上。其他則是因為婚嫁關係與漢人通婚而改變信仰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或是未信教之人。對多數的阿美族人而言,在都市宗教團體是他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網絡。

    大多數的阿美族人工作閒暇之餘,平日最常從事的活動是上教堂和每週固定的聚會。星期三晚上家庭禮拜、星期五晚上祈禱會;星期六是青少年、青年、婦女、兄弟、夫婦、松年等各團契聚會;星期日為成人和兒童主日聚會。因為信仰的關係,平時主要的往來的對象以教會教友為主,生活的重心隨著教會的活動規律循環。遇到大節日如復活節、感恩節、聖誕節,以及國定節日母親節和父親節,教會全體動員,舉辦特別的慶祝會。

    傳統部落中頭目、祭司人物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牧師、長老、教友。教會在都市對族人生活的影響力甚至超過氏族或親友之間的往來。教會的人際網絡,在這50年之間,已深入高雄市阿美族人。

 

(二)同鄉情誼建立的人際網絡同鄉會組織

    同鄉會是1980年代,阿美族在都會區為了與原鄉族人連繫情感的而興起的社團組織。

    同鄉會最初成立之因,是希望能以同鄉情誼提供喜宴勞力或安慰喪家,以應付族人在高雄市沒有氏族成員協助的窘境。發展到後來,因為有政府經費補助,強化了社團的特性,近年來同鄉會以參與聯合豐年祭和文化活動為重心。

    高雄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997年成立之後,同鄉會才固定每年有經常費之補助,高市原民會以所謂「補助本市各原住民同鄉會基本設施及經常維持費作業要點」以及「補助原住民民俗文化及社會教育活動作業要點」的社團補助模式資助,除了有經常費可運作外,也補助舉辦原住民文化活動。都市聯合豐年祭舉辦的方式,以同鄉會為單位辦理歌舞和體育競技,因而年齡組織在都市長期被忽略。

    雖然都會區無法實踐部落年齡組織,但部落舉辦祭典活動分組分工合作的模式,卻深植族人生活中,各同鄉會有時以高雄市行政區域分組(例如長光同鄉會以草衙區、小港區、二苓區分組),有時按工作性質男女分工,或全同鄉會成員年齡分層分工,這類分組大多臨時性質,各組之間也無下對上的服從或上對下指導之關係,無法稱之為年齡組織的變形,但傳統分工的精神在同鄉會組織運作時實踐出來。

    高雄市的聯合豐年祭各同鄉會頭目雖無實質的功能,但頭目們每年出席豐年祭列位坐在司令臺上,象徵阿美族各部落領袖和族人在都市存在的事實。高雄市原住民參加社團活動的比率17.75%,高於全國的全國12.00%(陳耀芳、林素珍,2010: 83),若單就阿美族來看的話比例會更高,各大部落在高雄市皆有同鄉會組織。

20101月長光同鄉會聚會尾牙聚會情形。(照片來源/林素珍)

 

 

(三)第一代的移居者參與的社團組織

    高雄市原住民長青協會是目前阿美族活躍的社團組織之一,參加者大多是早期來到高雄定居的阿美族人,在他們身上保留最多傳統習慣,多數國臺語皆能對談,但日常生活最常使用的是族語,目前大多已退休,每週二早上在社團活動聯絡感情或消磨時間。活動主要地點是高雄市阿美族市議員俄鄧‧殷艾服務處廣場和翠亨南路原住民活動中心(原高雄市原住民委員會辦公室)。此社團成員全是阿美族長者,平時2030人,特別聚會活動時多達80人左右,他們多數在高雄市居住有很長的時間,短則將近30多年之久,長則超過50年。

    由於來自不同的部落,不同的宗教信仰,每週藉活動交流,閒談生活近況、交換部落消息,或分享自耕的蔬菜。此外,每年豐年祭的時候也參與歌舞表演,藉由參加阿美族文化活動,讓生活有重心,長青協會是上了年紀都市阿美族人的主要活動圈。

 

(四)阿美族年輕人熱愛的壘球體育活動

    原住民年輕人在都市平日的休閒娛樂與漢人生活並無太大不同,但因為許多原住民熱愛棒球,高雄市政府早期便大力推展原住民棒球運動,數十年累積推展下,培養了一群原住民棒球愛好者。

    追溯這股打棒壘球的歷史,1980年代美港教會已有女子壘球隊參與各地比賽,得獎的紀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美港教會編,1990: 94)。棒球運動在高雄市政府作為推廣原住民休閒運動的政策下,至今第二代和第三代遷移都市的阿美族年男子,持續有愛好者藉棒球運動與各地的阿美族或其他族群聯誼。

    高雄市原住民參加南臺灣原住民光復盃慢速壘球錦標賽,2014年底邁入第39屆。至於高雄市市長盃原住民棒壘球錦標賽已歷11屆。高雄市原民會於201361516日在迷瑪力慢速壘球場(鳳山區保華一路與一成街口),辦理「2013高雄市第10屆市長盃原住民棒壘球錦標賽暨迷瑪力(mi ma li)壘球場開幕揭牌活動」讓原住民青年可以有一個專屬的場地練球。

    高雄市政府設置原住民有專屬的棒球場有其歷史淵源,是因應移居都市長久以來,棒球一直是原住民熱愛的休閒活動所致。

 

三、菜園文化複製部落生活

    經營菜園是第一代遷移都市的阿美族人,來到高雄市生活的特色。阿美族人在高雄市找耕地種菜,從1960年來到高雄即開始。田野調查按其年齡層分析,種菜大多是第一代阿美族移居者為主,他們耕種的歷史斷斷續續超過40年以上,現在年紀大多80- 70歲,婦女居多。

2014年高雄市阿美族菜園中的搭魯岸talu'an(工寮)。(照片來源/林素珍)

    早期菜園對第一代的遷移的阿美族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們可以像在部落生活,每天吃到新鮮的蔬菜,或種阿美族人常吃的野菜。在搭魯岸taluan(田中工寮)前的棚子(瓜棚或是黑網架出來的休息區)閒話家常,在菜園耕種中也逐漸形成另一種交換分享作物的人際網絡,偶爾興起要到海邊或山區採集,大家呼朋引伴,採海膽、海瓜子、海菜、林投樹心,以及各類野菜,菜園生活成為調劑生活的一部分。 

    高雄市阿美族人種菜的地點,根據調查最早耕作的地點是,1970年代小港區至前鎮區沿中山路的鐵軌沿線、小港前鎮交界處甘蔗園旁土堤、五甲至前鎮高中附近大排水溝旁行道樹和水溝之間的土地、前鎮區明正公園旁空地一帶。這些地點有的有20幾人(戶)、有的10幾人(戶)耕種。上述地點已經在80年代起陸陸續續因各種建設而撤掉了。1990年代此類耕作因為有竊佔公有土地之嫌,開始出現付費才可耕種的規定,主要是政府為了有效管理,避免衍生違建情事。

    2016年仍持續有人耕作之地是位在高捷機房和高速公路高架橋之間、鳳山溪沿岸狹長的畸零地、小港大坪頂的一些空地。阿美族人闢菜園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希望吃自己種的菜,吃自己種的菜才新鮮好吃(82%)。種菜第二個理由是可以活動筋骨,並且和大家聊天(78%)。第三個理由是可以省下一筆買菜錢(51%)。〔6〕

    菜園文化是阿美族都市適應中解除鄉愁的方法,既可以煮家鄉味的菜,又可以每天和族人(或同鄉)聊天談話,活動筋骨。高雄市租屋或購屋壓力不像北部城市大,耕種者都是在有固定住處時,才尋覓附近有無可利用之土地,且耕作地大多是狹長的畸零地,不容易產生違建聚落。在50幾年的都市生活中,在都市畸零地闢地種菜是阿美族人在高雄適應都市生活的一種特色。為順應此生活習慣,20152月,高雄市政府正式在大坪頂成立並啟用原住民的城市菜園,而主要耕作者幾乎多為阿美族人。〔7〕

 

四、結論

    經過50年的發展,許多阿美族人將高雄市當作自己的故鄉,他們與4050年前已經有很大的差別,雖然許多家庭仍然面臨經濟、教育、語言、文化、婚姻的各種文化適應問題,但因族人逐漸從都市生活中找到自己生活方式和秩序,這當中可以看到新的傳統已經形成,舊的傳統部分消隱或部分維繫下來。

    從這些變遷中可觀察到,不同的年齡層藉由不同的組織、社團,或人際網絡適應了都市的生活,並試圖以此維繫族人情感和文化認同。其中教會深入族人每天的生活,同鄉會連繫族人情感與維繫文化,各年齡層有各自的社團組織和人際網絡。

    高雄市的阿美族人在社會組織最大的變遷,是傳統社會組織如年齡組織、氏族的力量幾乎在生活中消隱,轉而以教會和同鄉會(社團)成為從部落生活過渡到都市生活時支持的系統。

    田野訪問中阿美族人普遍仍對下一代生活有很深的憂慮,擔憂兒女、子孫的就業工作和居住購屋問題,但超過八成的長者還是認為下一代過的比自己更好。探究其原因,本訪問的對象大多是在都市生活4050年之久的老人,他們有穩定的生活和居所,也有健康的社團活動,活絡的人際網絡,基本上是生活較無虞的一群人,他們也是阿美族人適應都會生活的其中一個樣貌。

 



〔1〕 1965年建堂,現在教友179戶,580人,是高雄市設立最久,人數最多的阿美族原住民教會。  

〔2〕 服務處位在高雄市前鎮區佛東路24號。

〔3〕 本文之所以採用2010年陳耀芳之調查研究,主要是因為20101225日高雄市改制後納入原高雄縣山區布農族、魯凱族、南鄒(2014626日正名為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高雄市改制後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數據,加上了山區原住民23,182人,此數據無法顯現阿美族都市生活樣態。

〔4〕 2014.07.01臺灣原住民長青協會焦點座談。

〔5〕 2014.07.01高雄原住民市長青協會焦點座談。  

〔6〕 2014.07.01長青協會焦點座談。

〔7〕 原住民城市菜園,每塊10坪,總共有65塊,其中3塊是高雄市政府的示範菜園,以及3塊用來敦親睦鄰,開放給鄰近漢人耕作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林素珍,阿美族人,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喜歡藉田野調查順便遊山玩水親近史料中的場景,平日以拉大提琴來紓解催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