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中的臺灣原住民
本期專題
第29期
2016/10
文/孫大川
臺灣原住民各族皆屬於南島民族,佔臺灣總人口的百分之2.3左右,由於地處邊緣島嶼,因而保留了南島民族語言、文化的古老形式。目前人口約55萬人,官方認定有十六個族群,分別是:阿美、排灣、泰雅、布農、魯凱、卑南、雅美、鄒、賽夏、邵、噶瑪蘭、太魯閣、賽德克、撒奇萊雅、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主要居住在臺灣中央山脈山區及其西陲、花東縱谷及沿海一帶。自1960年代以降,由於交通的便利以及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原住民族越漸遷徙,至今,約有將近一半的原住民移居都會地區,成為所謂的「都市原住民」,這對原住民社會、文化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
在學術研究的範疇中,1980年代以前的原住民研究大都是靜態的,主要的興趣也比較集中在人類學的範疇內,且幾乎全都是第三人稱的論述。1980年代以後展開的都市原住民相關研究,將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問題的檢討,帶進原住民社會變遷和社會適應的瞭解、分析與詮釋上。近年則自族群關係的發展、臺灣史的建構等取徑,開啟原住民族研究的學術新頁。相關研究的蓬勃發展,也可以從近年來選擇原住民課題做碩、博士論文數量之激增,與大學院校開設原住民課程的情況推知一二。
我出生於1950年代初期,青少年時代目睹部落的崩解,傳統農業的廢弛、青壯年人口的大量外流,部落迅速的空洞化。祭典不再舉行,原來的權威系統斷裂了,部落因而也喪失維繫倫理秩序的力量。早期流向都市的原住民,並未能成功地營造另一個新的生存空間。原住民勞動素質轉化提升的速度,似乎趕不上快速變遷的臺灣社會,失業的情況日益惡化。近年政府對於這類問題的解決,投注不少的資本,但是,其努力總是和預期的效果仍有的落差。所幸,關於「都市原住民」相關議題的探討日益積極,多年來在都市原住民在都市的生活、都市原住民的世代差異、都市與原鄉的互動等方向,都累積了許多成果、也發掘了許多重要文獻,除了健全了原住民知識體系的建構之外,對於相關法政的擬訂也有頗有幫助。本次專題即透過五篇別具意義的論文,帶領讀者一同探索都市原住民的各層面貌,期能藉此刺激相關文獻的蒐羅、保存,以至於相關研究的深化與延伸。
本期專題收錄的第一篇文章,是林素珍教授對高雄市阿美族人的都市適應等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通過訪談與追蹤,本文發現阿美族人傳統社會組織如年齡組織、氏族的力量幾乎在高雄都會中消隱,轉以教會和同鄉會(社團)成為從部落生活過渡到都市生活時支持的系統,是為阿美族人都會適應的重要樣貌。以原住民作家的都市書寫策略為研究核心,則是陳芷凡教授展開的新觀點,本文以原運後各世代原住民作家對都市/原鄉的書寫對照寫作當下的歷史脈絡,為讀者呈現了原住民族面對「都市」的態度、轉變與認同,提供了我們思考都市原住民日常生活經驗乃至於文學創作的思考空間。其次,則有長期鑽研北部都市原住民議題的楊士範博士,以都市原住民相關文獻為根基,進一步探討文獻的累積與其所呈現的視域等,這篇文章不僅說明了多年來都市原住民認識論的生成,讓人注目的是,本文也將歷年的相關研究作了整理,堪為進入都市原住民相關研究的重要指引。博士論文探討魯凱族人的都市遷移與肆應經驗的李重志博士,則回顧了歷年來都市原住民學位論文的研究狀況,將相關主題分類,突顯了都市原住民研究的焦點議題,鞭辟入裡。本次專題的最後一篇文章,是城鄉所碩士林易蓉以阿美族溪州部落為研究對象,從空間的角度,探討原住民移居都市後,其與原鄉的延續與斷裂。近年來紛紛有各個領域的研究者投入「都市原住民」研究,足見這個議題的重要與影響,本次專題特別嘗試呈現各種研究實踐、方法與理論下的「都市原住民」,即是希望透過本期專題,呈現出「都市原住民」議題之廣袤。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的《山海尋跡:臺灣原住民文獻選介》
(詹素娟、康培德、李宜憲主編)是進入都市原住民相關議題的重要入門書籍(圖片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孫大川,卑南族,族名Paelabang danapan。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碩士。曾擔任山海文化雜誌社總策畫與總編輯、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所長兼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系主任、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監察院副院長、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