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臺灣民番界址圖〉概說 地圖導覽 1 2012/02

文/魏德文

康熙23年(1684年),臺灣正式納入清領版圖,地方官為要具體呈現臺灣的行政與軍事布防,不定期聘請專人繪製巨幅的臺灣輿地圖達20幅之多,呈獻給宮廷,以讓朝廷了解臺灣的地形、地貌及施政的參改。這類輿圖的上方朝東、下方朝西,而左右為北南向。高約40-50公分,長約600-700公分,圖幅所呈現的僅限臺灣的中央山脈以西,南自沙碼磯頭、北至基隆嶼,至於中央山脈及東部,因未越界踏查,對於原住民族部落不甚了解,僅遠望連綿的山岳,故以山水畫法呈現,點綴加入少許已知的部落社名,故通稱「山水畫地圖」。

〈臺灣民番界址圖〉(紙本),48 X 666 cm。(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提供)


清領臺灣期間,採隔離政策,以防範民番之紛爭,其中一幅專以界定民番界址而繪之輿圖。此類輿圖均未有題名,但本圖卷頭有題詞:「圖內民番界址」,故定名為〈臺灣民番界址圖〉。至於繪製年代,依施添福教授推定為乾隆25年(1760年),依閩浙總督楊廷璋奏明釐清番界外,聘請專人繪製。全圖長666公分,高48公分,現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刊頭題詞:「圖為民番界址以紅為舊定界以藍線為新定界…」,故命本圖名為〈臺灣民番界址圖〉。
本圖卷最具特色即從南到北繪有一條蜿蜒不斷的紅藍線,線以西的平原地帶為漢人或平埔族地區,線以東為生番界。從南部的鳳山、臺灣與諸羅三縣為紅色線,此段為舊定界。中部之斗六東山至?粟林庄之間(約今竹山至霧峰之間)有紅、藍線兩線並存,或紅、藍線分離,而部分紅線近西邊,藍線近山邊,其新舊界的戡定是漢人越界拓墾的見證。再往北直到雞籠山的獅球嶺附近止,為藍線新定界。定此界線以天然山區則沿山形或坑谷,有河流以岸為界,至於平原地帶則挖溝堆土成為土牛溝為分界,另沿界設隘寮,住隘丁,定界址、立界碑、防止原住民越出平原,也禁止漢人入山越墾,並搭望樓看守。相關此界址線的現今位址,可參考柯志明教授於民國90年曾推定位置而繪製〈臺灣番界圖〉,附於《番頭家》一書中。


本圖西部平原地帶對府、縣官署的城邑或兵丁駐紮營地特別詳細,沿海及各地有兵丁駐紮,設弁(軍曹)帶兵謂汛,僅按兵者為塘,城內駐兵宿守者謂堆,均由把總兼轄,本圖中西螺塘至牛罵塘畫有係煙墩,為海防外武入侵時發砲告示之用,可迅速傳抵府城以應急緩兵救助,如同長城之烽火台。而南、北部均未見有此設施。各地地名以街、庄或厝者為漢人村落,而社則為平埔族或原住民族部落。另全圖的平原地帶有兩或三條連綿的黃色線,位中間者是郵傳道路,而沿海附近的是海防道路,均為人文因素形成的路,幾近今省道一號路與濱海公路。全圖雖未有比例尺,但文中仍標記有兩地間相對的里程數。


此一巨幅輿圖花費長達5年之功夫,並動用政府政治的後盾得以完成繪製,雖不同於西式的方位、經緯度、比例尺與精準度,但圖中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特別是原住民族的諸多訊息是前所未有的,也透過此輿圖可重現260年前的臺灣時空原貌。是史地學、族群互動、移民與拓墾、清政府行政體系等重要史料。


中部之斗六東山至?粟林庄間有紅、藍線並存或紅藍線分離狀態,表示漢人越界入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