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架構下終身教育的改革 本期專題 20 2015/04

文/鍾文觀Sifo Lakaw

鍾文觀Sifo Lakaw

 

2002年起,在原民會和教育部的指導下,各地方政府陸續成立了以終身教育為任務的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同年3月,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以下稱花蓮部落大學)在花蓮縣壽豐鄉文化中心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投入推動以終身教育為範疇的民族教育體系。部落大學的設立有別於正規教育體制,也不是在一個固定的空間運作,而是回歸到各族群部落的領域來落實部落教育的自主化,花蓮部落大學即透過與部落組織結盟和賦權的關係,在部落設置「部落教室」,提供一個具原住民族部落觀點的教育平台,以原住民族知識建構與傳承為核心,帶動部落組織進行內部的溝通協調,推展屬於族群部落的課程,新原住民族文化。

 

過去,花蓮部落大學在課程規劃上會透過問卷與公開徵求的的方式,獲得來自原住民和部落的學習需求及意見,然而,這種單方面且不就一個族群部落的知識體系架構進行討論所收集到的課程需求,多數是個人開課的意願或是有工藝專長的族人提出的開課需求,例如歌謠、舞蹈、烹飪或是手工藝等技藝型的課程。只是在缺少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概念下,技藝型課程的授課內容容易侷限在技能層面的培訓,例如單純以工藝和烹飪手藝或是歌謠及舞步能力上的教導,跟課程主題相關之原住民知識範疇,如跟這些傳統技藝有關的部落歷史、歌謠、傳說故事、宗教圖騰,甚至是自然生態等知識,則很少有機會被融入到課程裡被一同講述,學員也就沒有機會學習到這些部落的知識。

 

經過十年的經營,花蓮部落大學為突破發展原住民族知識課程的侷限性,在20126月我們邀請了長期關心部落教育發展的專家學者及部落代表,針對花蓮部落大學過去的營運及課程發展提出反省,同時提出了未來十年(20122021年)的發展目標及經營策略,其中,在未來十年內首要的任務即是要落實「建構部落傳統知識體系,發展民族教育教材,培養原住民的民族價值觀」的目標。為達成此一目標,我們開始在整體課程架構以及課程規劃的程序上進行改革,除了參考紐西蘭毛利大學以毛利文化脈絡為基礎的課程設計方式,也根據陳張培倫(註1)分析部落大學落實原住民族知識轉化為課程架構與課程內容時的卡關項目與因應策略,來檢視花蓮部落大學推動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架構轉化為部落大學課程內容的作法。

 

在課程架構的革新方面,綜觀花蓮縣原住民族群的發展,我們規劃了五大領域的部落大學課程架構,領域包括「語言教育」、「歷史文化(歷史、文化、祭儀、部落運作及制度、工藝)」、「自然生態(傳統領域、自然資源)」、「產業發展」以及「社群實用(法律、部落營造、電腦資訊等現代知識領域)」等,依據此課程架構,邀請部落組織來共同規劃設計原住民族的知識課程,同時我們透過與單一族群部落的傳統知識教材研發與部落開設課程的討論,建構一個族群部落的知識體系,例如丹社群布農族和秀姑巒阿美族等,並拓展到其他特定的族群部落,逐步建構各族群部落完整的原住民族知識體系。

 

傳統祭儀領唱課程,課程內容除了傳授歌謠與舞蹈,還包含祭儀文化、程序、禁忌、倫理等,圖為在部落豐年祭期間展示祭儀知識的看板。(圖片提供/鍾文觀)

 

在課程內容的改革方面,在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架構下,除了教授原課程主題外,在課程設計上也融入與主題相關的知識範疇,以傳統植物編織的課程為例,無論是運用苧麻、香蕉絲、月桃葉或是藤編技藝等傳統編織課程,教授的內容除了工藝技巧以外,同時也會結合與這些編織有關的族群部落文化、歷史以及跟編織材料有關的植物生態知識,不僅讓學員能有機會接觸族群部落在文化上與植物間的關係,也能了解植物的生態與環境的關係,即使主授講師對其他知識範疇不熟悉,會設計以合開課程的方式來設計課程,講師也可以透過合開課程的機會累積自己的相關知識,同時我們也鼓勵授課講師參與對原住民族知識的研究,透過課程重建原住民族知識,例如噶瑪蘭族傳統服飾編織班的偕淑月老師,引進偕博士所收藏之噶瑪蘭族的新娘裙文物,成功再現噶瑪蘭的服飾文化與編織圖紋,為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建構立下典範。

 

苧麻編織課程包含苧麻生態的認識,圖為其中一名學員負責管理的苧麻園。(圖片提供/鍾文觀)

 

花蓮部落大學參考毛利大學以毛利脈絡為基礎的課程設計,運用現代知識來發展原住民族知識的應用性,如飲食文化與現代烹飪、傳統領域與數位地圖繪製、部落文化與休閒導覽等;亦或是融入原住民族知識的現代知識課程,如影像紀錄與部落議題、多媒體與族語歌謠、海報製作與保健知識等。雖然這些課程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現代知識訓練,但仍以原住民族文化脈絡為基礎,提供原住民族知識的接觸與學習。這類課程的轉化不僅展現了傳統與現代知識的互為應用,也創造了原住民個人生存及族群集體發展的優勢。

 

課程設計除了融入不同範疇的知識,我們也關注到原住民傳統倫理與道德涵養的教育如何融入在部落大學的課程中。Mipacok傳統殺豬方法技術與Pakilac傳統分食價值倫理課程為例,為重溯部落傳統文化的關係,我們邀部落耆老以團體授課的方式,營造集體感來教授阿美族傳統分食與倫理,課程透過實際操作,並模擬不同型的式或集的分食方式,以重現阿美族的,讓學員從中親身體驗部落或家族的分食過程,領會分食的細節是如何使個體凝聚起來,建立個體間的關係與聯繫,產生集體的感覺

 

MipacokPakilac分食倫理課程上課情形,圖為部落耆老(左一)正在為學員示範分食規範與倫理。(圖片提供/鍾文觀)

 

學員參與原住民族知識課程的意願又如何?一項由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於20132014年間,針對所屬部落教室355位學員進行學習意願調查的結果顯示,在面對當今原住民族知識的流失,有69%的學員非常認同在部落應多開設原住民族知識等相關課程,也有超過五成以上的學員認為在部落學習原住民族知識,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能力,促進本身對族群文化的認同與價值的形成。根據Kymlicka(註2)對自由主義多元文化的論述,由於文化是個人有意義選擇的先決條件,必須保護文化免於衰頹,個人自由才有實質的內涵,也就是說,若個人能有良好的機會進行文化的近用時,將可能增加個人對文化採取有意義的選擇意願換句話說,在部落推動發展文化沉浸式的課程,不僅可以讓個人有機會接觸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也將有助於帶動族群文化的生存與持續發展

 

「賦權於部落」一直是花蓮部落大學的重要信念,我們雖然從外面進入部落,然而我們與部落的傳承教育持續維持著密切的互動,透過在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架構下的「對話」凝聚部落組織的共識,協助推動部落內部的自覺,進而讓部落自我決定部落課程的內容。孫大川指出(註3)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教育體制,基本上是以整個部落為場域,以生活技能為引導,以前輩父兄為師長的終身學習教育。他們透過各式各樣的歲時祭儀、生命禮俗、禁忌系統甚至是樂舞的傳唱來達到不同層次的教育目標。雖然多數部落的傳承機制趨近瓦解、不完整更甚至崩壞,所幸擁有傳統知識的部落耆老及文化工作者,仍能依循部落文化的脈絡,協助傳授原住民族知識,不過原住民族知識的建構與復振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在正式的民族學校尚未落實之前,持續推動原住民族知識課程的改革,不但是活化原住民族終身教育特色課程的作法,也能提供現行學校教育中民族教育課程上的不足,更為接下來民族教育的發展做好準備。



註:

(註1) 陳張培倫,2012。〈原住民族知識與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課程發展〉,《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政策與實務》,頁236-256

(註2) Will Kymlicka,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註3)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