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神父之眼所記錄的原住民 文物掌故 20 2015/04

文/本刊編輯部整理

本刊編輯部整理

 

位於花蓮市中美路上的花蓮天主教文物館,前身是落成於1958年的美崙舊主教座堂,2002年因興建了現代化教堂而荒廢了數年,於2002年黃兆明主教就職後起意整理,2010年翻修為現今的「花蓮天主教文物館」。文物館中保存許多老照片、歷任神父、修女所使用過的物品,例如昔日舉行彌撒時穿戴的方領巾、手帶等隨時代變遷已不再使用的裝束事實上,文物館館藏中,除了保存花蓮教區早年神職人員傳道的物品、服裝外,因為教區位於花東之故,除了教堂內保存了原住民風格的裝飾品、雕刻外,神父於數十年間進入偏鄉傳道時所拍攝的攝影圖片與紀錄手稿等也收納入館藏之中,成為研究花東地方變遷的珍貴素材。

 

花蓮天主教文物館外觀。(攝影/謝宛真)

 

花蓮教區第一任主教費聲遠來自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費主教早期在瀋陽傳教,因當時教難之故輾轉去到香港,在香港等待的過程中打聽到舊時於東北曾共事過的包萬才神父早在兩年前已帶著一批修女與修生到了台灣。基於對包神父的關切與一股莫名對台灣殷切嚮往,在積極加上機緣的促成之下,費聲遠主教於1951年以「觀光」之名第一次抵達台灣。抵台後因聽聞數名修女舊識前往花蓮創立會院,正落腳於田埔著手進行著醫療相關的工作,在當時花蓮對一般人而言仍是個「未知」、「文風未到」、「與外界隔絕」、「有獵人頭風俗」的地方,然而費主教不畏「危險」的警告仍執意前往,而彼時花蓮因為剛經歷了一場地震而仍處於斷垣頹壁的狀態。

 

走過花蓮城中的淒涼景像,費主教一行人去到了修女們落腳的田埔,當時田埔是個住有三千名阿美族的大部落,修女們更為了迎接他們而邀請在地居民穿上鮮艷的族服進行歌舞表演,如費聲遠主教日後在回憶錄中所言,「像是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就在這個對他們而言充滿「千奇百怪」的地方,費聲遠主教興起了一股傳教士的使命感,一趟為期15天的旅程,促成了「花蓮教區」的成立。經過多方奔走,花蓮由他、包神父與彭光遠神父著手建立堂區,而台東則委託給白冷會神父們成立傳教區,至此正式開啟了天主教於花東地區的傳教工作。

 

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這些從國外而來的天主教神父,不畏路途艱辛的深入各原住民部落,為在地原住民帶來了許多生活物資、建立醫療機構,因為他們企而不捨的傳教與奉獻精神,讓花東兩區許多原住民開始接納這些與他們截然不同的外國面孔,拿起聖經開始信奉天主教。值得一提的是傳教過程中,女性的力量不容小覷,田埔教堂歸化的第一批天主教友有31位都是阿美族的婦女,1960年代更以原住民婦女為主創辦了聖瑪爾大女修會,成為第一個在地的女修會

 

神父的影像紀錄與手稿。(攝影/謝宛真)

 

當時的天主教神父有人書寫,有人利用相機記錄了許多花東地區的原住民部落,如費聲遠主教於1958年曾寫了數篇文章紀錄了許多當時他所理解的部落根源、分布、社會、家庭組織、風俗習慣、娛樂……等等,後集結成「台灣的山地人」手冊,而他的好友彭光遠神父則在攝影興趣的驅使下留下了相當多的照片。我們可以在館中看見當時傳教紀錄的手札,透過畫面紀錄了部落的風貌、器物與面孔。館中亦陳列了各族語的經書與歌本,如1966年以阿美族語編撰的聖歌本,是當時神父們為了傳教之便,融入在地努力學習原住民語言,利用羅馬拼音學習部落的母語所編寫,間接保留了語言與文化。早期教會是羅馬教廷彌撒講的是拉丁語,1962年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同意可以用在地語言進行彌撒,同時簡化了很多禮儀,最後甚至爭取到部落活動的時候可以穿著傳統服飾,這些服飾的變化也陳列在文物館中,此外館中許多天主教文物如聖體龕中也可以看到融合了原住民元素的呈現。經由這些神父們的足跡所留下來的歷史文物,如今提供了我們另一條認識東部發展歷史的途徑。

 

各族語的經書。(攝影/謝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