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布農族長老的尋根之旅 口述歷史 1 2012/02

文/林靖修、范毅軍

民國100年11月1-4日,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簡稱GIS中心)6位同仁和分生所的一位登山好手,隨同布農族郡社群Takis-linean氏的20位族人,一起前往位於郡大溪流域深處的祖居地。這次返鄉之旅主要是利用地理資訊科技協助族人記錄返鄉足跡、傳統知識、歷史記憶與遺跡。完全出於認識自己歷史文化的一片熱忱,參與族人的職業背景各異,男女老少皆有,年齡層跨20到80之間。

4天的行程由高齡81歲的郡社群長者Alang Takis-linean帶領。一行人尋訪他出生與幼年活動的地點。過程中,長者面對青山不斷追憶過去在深山峻谷中種種生活片段,也抒發離鄉數十年來許多的感觸。他不僅帶著後輩與GIS中心成員回到以往的生活空間;同時也引領大家踏進了時光隧道。

緣起

鳥居龍藏於1900年拍攝、盛裝的布農族。(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提供) 91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開展「原住民族傳統土地與傳統領域調查研究」計畫,透過學術界輔導原住民組織調查團隊,利用地理資訊科技(GIS、GPS和數位化地圖等)來探索與劃定自己傳統的生活空間。由於每年實際工作的時程短促,原住民未能就使用地理資訊技術獲得良好的訓練,致使調查計畫仍多假學術單位之手。此外,調查計畫以原住民行政鄉為單元,礙於族群文化的差異性以及地方上錯綜複雜的政治生態,結果,雖亦利用公共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Public Participation GIS)的方法動員族人,卻未能達到族群自我參與、自我實踐的目標。

基於學術研究結合社會實踐的理念,在中研院新興主題計畫「陳有蘭溪流域的人文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變遷」項下,GIS中心與南投信義區布農族人建立起伙伴關係,開啟新一輪探索族人對歷史文化自我認知與自我肯定的有效作法。2010年初起,雙方開始合作建立社區地圖(community mapping)。由GIS中心提供不同時期的地圖與3D地形模型,協助族人將其所認知的傳統活動空間與各種口耳相傳的歷史記憶載入地理資訊系統中,形成一個數位化的時空工作平台(working platform)。與此同時,具人類學背景的同仁,也經常赴東埔、羅娜、望鄉等部落進行田野調查。企圖輔以民族誌的作法,從族群自我的觀點尋找合適的研究方式。

經過不斷反省與調整研究方向,GIS中心從原先以整個部落為合作對象,轉以與社區一些民間團體(NGO)合作。最後則發現在布農族社會文化脈絡中,小氏族是最理想的合作群體。迄今與這樣的群體合作研究已近兩年。在此期間,一方面族人學習瞭解到利用地理資訊技術的好處;更重要的是,GIS中心逐漸取得族人的信任,而開啟了下一階段合作研究的契機。11月初的返鄉之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展開的。

布農族郡社群Takis-linean小氏族簡史

布農族 (Bunun)是臺灣原住民14族之一。bunun在布農語的意義思是「人」。 現在全臺登記自己為布農族的人數約有5萬3,000人。而同屬布農族又可細分為6個社群。分別是郡社(Isibukun)、巒社 (Taki Banuad)、卡社 (Taki Bakaha)、丹社 (Taki Vatan)、卓社( Taki Todo)與蘭社(Takopulan)。蘭社群因戰爭、疾病以及被鄒族同化,而不復見於今日(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雖然時已不可考,傳說布農族的祖先原本居住在西部沿海平原,爾後漸漸移住南投縣信義區和仁愛區的濁水溪上游山地。17世紀開始,有一些族人又橫跨中央山脈,遷往花蓮、臺東與高雄山區;也有許多族人則仍羈留原地。

氏族制是布農族社會組織的一大特色。氏族制的最小單位是小氏族(kauman siduh);其上為中氏族(kautuszang);更上則為大氏族(kaviaz)。就親疏遠近而言,族人最親近的親屬單位是自己的家庭(household),族人稱之為lumah,接著是各個家庭所屬的小氏族。

這次GIS中心同仁與之同行開展返鄉踏查的Takis-linean族人,就是郡社群的一個小氏族。其又屬Isipalakan中氏族以及Isi’ba’nanal大氏族(移川子之藏等,1935: 131)。根據《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昭和6年(1931年),布農族郡社群的Isipalakan中氏族在今南投縣境內主要集中在四個部落,分別為Hatazan社7戶、郡大社6戶、Masutalum社2戶、人倫社2戶。

長者Alang Takis-linean所認知的祖居地(miasang)就在Hatazan社。根據他的回憶,在Hatazan社底下還有幾個小聚落也住著同一氏族成員。例如一處附近有溫泉的聚落稱為Usilan。此外,在日治時期,Hatazan居民上學的「蕃童教育所」則在Masutalum聚落。幼童上學要懸空過一吊橋,因為兩部落分別位於郡大溪的左、右岸。日治時期統治者執行集團移住政策,原居Hatazan的同氏族人分別被遷往今日的東埔村和羅娜村。而居住在Usilan的族人也多被遷至羅娜。此行透過長者的現身說法,相當有助於釐清現居各部落布農族人與其原鄉之間的空間關係。因為現存有關人口統計的歷史文獻,並未詳細到每一個社底下個別小聚落族人的移住所在。

根據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印之《蕃社戶口》的統計資料,大正4年(1915年)底,Masutalum有12戶135人;Hatazan有14戶142人。大正9年爆發流行性感冒疫情,導致人口衰減。1930年發生霧社事件,臺灣總督府警務局乃於1934年擬定「蕃族移住十年計畫」,對原住民進行大規模的集團移住政策。昭和9年1月13日至4月15日,所有Masutalum與 Hatazan的布農族人被集體遷移至陳有蘭溪流域的Luluna (???,現今羅娜村)。  

    1915 1920 1925 1930 1934
Masutalum 戶數 12 12 9 7 7
  人數 135 128 127 115 108
Hatazan 戶數 14 11 10 10 10
  人數 142 110 108 98 111

表1  MasutalumHatazan人口變遷

目前,多數Takes-linean小氏族的族親,分別居住在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和羅娜村。戰後,政府規定原住民改漢人姓氏,Takes-linean家族在漢姓上並沒有統一,東埔村的族親姓方;而在羅娜村的族親則姓呂。至於其原鄉Hatazan、Usilan和Mistalum所在,已屬林務局的山地管制區。族人重返祖居地尚需向林務局等單位申請許可,方得以放行。

返鄉活動與研究發現

返鄉路徑與高程剖面圖:從郡大林道33k下行到Hatalan社。(范毅軍提供) 這次返鄉之旅,一路使用GPS將所有族人返鄉路徑以及散佈於祖居地的各種遺跡一一做精確的定位。進一步則把同步記錄下來的影音文字資料彙整至前所述的時空工作平台上。利用GPS與GIS,本次返鄉之旅可以說是GIS中心同仁與族人共同用「腳」探索與書寫布農族的歷史。

返鄉之旅同時也有一種用身體去感觸歷史的特殊體驗,我們重裝從海拔3,000公尺的郡大林道33k處開始一路步向Takes-linean氏族的祖居地Hatazan。開始一段10公里的腳程除幾處觸目驚心的大斷崖外,多為可通運材卡車的林班道路,尚屬好行。從43k起,幾乎全部穿梭在原始林中,沿陡坡一路直接下切上爬,毫無路徑可循。一直到天黑以後方抵達臨喀喀朗溪畔的平台紮營地 (海拔 1,900公尺)。當夜露宿野外,面對燦爛星空,暗想這樣的路況進得來,出得去否?第二天,沿喀喀朗溪河谷繼續下切,遇懸瀑則復循山迂迴上下,反反覆覆。最後抵喀喀朗溪與郡大溪會合處的小平台(海拔1,400公尺)上紮營,開始往後祖居地範圍內,各種遺跡探查與記錄的工作。

此行對族人而言本非難事,尚且帶有一種回鄉的喜悅與興奮。對GIS中心同仁而言,簡直就是一次身心靈的大挑戰與洗鍊。GPS座標數據整合在Google Earth上所呈現緊湊曲折的路線圖,可以說是這次艱困旅程最佳的註記。    

辛苦的旅程換來甜美的果實。這次返鄉之旅,我們看見許多在坡地或河階地上用石頭堆砌的駁坎,此乃族人過去耕作的遺跡;也發現在耕地上用石板堆砌而成的工寮遺跡。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記錄下族人在其傳統領域中與各種活動有關的遺址。如狩獵時適宜過夜的營地與臨時休憩的場所,以及屬於Takes-linean氏族的野溪溫泉。比對當代地圖,族人發現家族的野溪溫泉竟被誤植為無雙溫泉。在現場說明耕地和居住地選址不同的考量,例如耕地需鄰近溪流緩坡便於取水,居住場所則要取高懸山腰之地易守難攻。族人娓娓道來,不僅描繪出過去日常生活的樣貌,也透露傳統族群與族群之間緊張的關係。

布農族長老示範演唱著先民在峽谷激流聲中醞釀而成的八部合音。(范毅軍提供)散布於Hatazan地區的遺跡相當多。最值得分享的,是長者帶領大家前去往昔氏族唱〈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的地點。該處鄰近郡大溪下切峽谷的河階平台上(圖二)。老人說:兒時居住在郡大溪兩岸的Takes-linean氏族成員,在小米收成後,都會聚集於此處歡慶。〈祈禱小米豐收歌〉正是出於布農族引以為傲的八部合音的方式來表現。此地溪水困於峽谷中奔流激盪,原來各聲部本是模仿水聲的抑揚起伏。此番若非親臨現場再加上老人的解說,還真難理解八部合音的文化內涵與美感。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場發現一些族人的「地界」遺跡,以石頭堆砌而成,約100公分高,如圓形石塔狀。布農族傳統無土地私有制,同一家庭上輩土地下一代共同繼承使用。石塔地界並非區分土地所有權,而是劃分每個兄弟的耕作責任區。兄弟個別帶領自己的小家庭努力在責任區內耕作,力求自己的收穫勝過他人,以博得長輩的讚美與社群中的美譽。

後記

結束這次返鄉之旅不久,我們又回到山上,和參與的族人共同檢討此行的得失。一下車,族人指著6大箱自己栽種的葡萄與蕃茄說,這是為我們準備的。簡單的言詞與手勢,我們深深感受到基於互信與互動所培養出的情誼。會上,我們問長者Alang Takis-linean對此行的評論。老人的意思:全員平安而返、過程圓滿、作業方式也很理想。進一步追問調查結果100分可以評幾分?老人很認真的說:20分!

一位布農族老友曾對我說:他們現在是一個「破碎的族群,破碎的文化」。對一個原本縱橫於高山峻谷中,具有充分自尊與自信的族群,重建其歷史與文化,這20分可能還是老人相當含蓄客氣的說法。(本文原載中央研究院電子週報第1351 http://newsletter.sinica.edu.tw/file/file/64/647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