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條更遠的路
發刊辭
第1期
2012/02
口述/孫大川 整理/本刊編輯部
我個人開始接觸中文是在讀小學以後,父母親只會講卑南語和日語,我們沒有自己的文字,要重新學習第二種國語,所以從小渴望擁有文字的心情一直很強烈。受到這樣的渴望影響很深,我從小就愛畫畫、愛寫字,對於文字、書本十分迷戀,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中午休息時間都在泡書店,書買很多。以前不太了解為什麼對書有這種迷戀,後來漸漸了解,是一種補償作用,文字、書本是我們原住民以前所欠缺的。記得我小學時,大姊念師大衛生教育系,她是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的學姊,她帶回來那些教育、哲學或社會心理學之類的書,我完全看不懂,但卻通通拿來畫線、評點,成為童年樂趣之一。
不僅對書本、文字迷戀,也很喜歡圖畫、喜歡寫毛筆字。曾有一段時間跟一位法國神父研究甲骨文,對各種字體,希臘文、中文的字形變化都很感興趣。小時候因為沒有書念,也沒有自己文化的一些紀錄,常常擔心自己的民族會斷裂,很羨慕家裡面有族譜的人,更羨慕有人能夠擁有歷史課本,從唐、堯、禹、舜、細數到康熙、雍正、乾隆……。歷史的縱深,因為文獻的支持,讓一個人的生命、一個族群的生命變得比較立體,讓我有一種很深的渴望。
有感於原住民文化和學術的失根,民國89年我離開原民會副主委職務後,決定師法孔夫子的「述而不作」,主持編撰《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出版日文版;同時我因在清華大學開設「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臺灣原住民漢語文學」兩門課,苦無教
材讀本,深感這樣的選編工作之急迫性,進而有《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選集》的編輯計畫。我個人很希望自己未來的生命走向,一直投入於積累原住民文獻這件事,也開始關注原住民的傳統祭儀,閱讀荷蘭、西班牙時期原住民文獻,一直想把它當做一個志業,甚至想去臺灣大學當圖書館員,看看能不能藉自己的一些努力,讓下一代原住民孩子擁有比較多的史料,能夠讓未來原住民的發展也有所根源,這些想法一直纏繞在我心裡。當時楊南郡翻譯出版了一些書,我也寫了一些文章在談文獻作為一種英雄志業的浪漫想法,這十年一直在想努力做這樣的事,但諸多主、客觀條件,並非盡如人意。
八八風災以後,我又回到原民會,要做的事當然很多,但是或許你很難相信,我深心第一個閃出來的念頭就是要成立文獻委員會,第二個念頭是盡快編出原住民的文獻學概論,第三個就是成立一份原住民文獻期刊。因為,很多的史料散落在民間,諸如照片、原住民和日本人往來的書信等。許多老神父早期在原住民地區傳教時留下不少文物,我曾經與天主教的總主教建議,希望透過他們的力量,將教會裡與原住民有關的文獻加以整理、編目和翻譯。這項工作十分艱鉅,因為什麼樣的語言都有,我很希望在原民會主委任內至少把這個基磐啟動。當下原住民具體生活的改善及全力做好救災工作固然重要,但為原住民留下文化生命的線索,也同等重要卻為一般政治人物所忽視。我始終認為,若無這些文獻、欠缺學術的支持,原住民是走不遠的。原民會不應只服務現在活著的原住民,更要為50年、100年以後的原住民孩子,累積足夠的屬於他們的文化資產。《原住民族文獻》電子期刊是一座平台,邀請關心原住民的朋友一起來釀造文化的蜜汁,滋養所有生活在臺灣的人,世世代代……。 (本文為孫大川主委在「原住民族文獻現況」座談會的講稿,由本刊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