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尋根:道卡斯族專題 本期專題 12 2013/12

文╱本刊編輯部

清朝康熙年間,郁永河奉命來臺採集硫磺,途經大甲社、宛里社,這裡是道卡斯族「崩山八社」社群所在之地,「經過番社皆空室,求一勺水不可得,得見一人,輒喜。」郁永河見到的崩山社族人,無論男女「悉剪髮覆額,作頭陀狀,規樹皮為冠,番婦穴耳為五孔,以海螺文貝嵌入為飾,捷走先男子。

二、三百年前諸多文獻記載:平埔族的未婚男子──「麻達」,被官府徵調從事勞役,因擅長疾走而負責快遞公文,他們「插雞尾於首,手背繫薩鼓宜……,沙起風飛,手肘與薩鼓宜相擊,瞬息間,已十數里」;到了1787年,林爽文事件爆發,臺中大肚社的麻達,攜帶通事的緊急文書,馳赴臺南,向臺灣府城及時示警。

人類學者伊能嘉矩1897年來到道卡斯族的新港社(今苗栗後龍)調查,發現族人的生活風俗、語言都已漢化,但女子仍保留先民的髮式,老人家還記得族語。這些世居於新竹、苗栗、臺中一帶的平埔後裔──道卡斯族,在歷史長河的浪濤中、異文化的沖激下,仍努力保存了先民的語彙、祭儀、生活與歷史記憶。2013年9月下旬,在苗栗後龍鎮舉辦的歲時祭儀中,麻達競走、扮番遊街、巴代祭祖、舉旗、牽田歌舞等節目一一登場;透過這些祭儀,族人重溫了300年前祖先的生活方式……

本期《原住民族文獻》特別邀請學術顧問詹素娟教授策劃「道卡斯族專題」,內容包括:竹塹七社的由來、采田福地祭典的昔與今、新港牽田祭、歷史上的崩山八社、道卡斯族語復振困難與展望、古文書與道卡斯族,概要地勾勒出道卡斯族的族群歷史,從古契約文書看他們的開拓史、生活史,及傳統祭儀內容與變遷、族語傳承的挑戰與努力。透過本專題,提供讀者對於道卡斯族概略的印象,同時也了解族人如何努力尋根,找回流失的母語,建構自己的族群認同。

道卡斯族各社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