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竹塹七姓的由來與簡介 本期專題 12 2013/12

文╱廖志軒

 

塹社,在伊能嘉矩等人的分類中被歸為「道卡斯族」(Taokas)。原先尚有「眩眩社」與竹塹社相鄰,後來因為明鄭時期遭到討伐,逃入內山,未曾再回平地而在歷史文獻中失去記載。竹塹社於康熙年間開始繳納「番餉」。雍正11年(1733),清廷在竹塹社地環植荊竹為城,遂諭令竹塹社人移居到北門城外(舊社)。乾隆14年(1749),舊社因頭前溪溪水氾濫,再次往北遷徙,來到鳳山溪、頭前溪交錯處,建立新社,這就是今竹北的「采田福地」。此後,沿著兩溪朝中上游發展。

 

七姓的由來

余文儀在乾隆29年(1764)的《續修臺灣府志》提到:竹塹社有番名而無漢姓【註1迄今有關竹塹社賜漢姓的時間,主要有三種說法:【註2】

 

1. 雍正11年至乾隆23年之後

廖瓊林撰《新社采田公館記略》云:「我祖造基海島,我社始基於香山,繼移於竹塹。及索遷至舊社,始營公室,纔入版圖,厥分七姓,曰錢、衛、廖、三、潘、黎、金、為國新丁。」

 

2.  乾隆23年說

《新竹廳志》:「乾隆二十三年台灣知府覺羅四明奉命諭歸化熟番剃髮蓄辮,以倣清俗,且用冠履,稱漢姓。而竹塹社人乃名衛、金、錢、廖、三、潘、黎等七姓。」

 

3. 乾隆53年說

《平埔族調查書》:「竹塹社番因林爽文事件時從軍有功,乃改原三角旗,授與黃色方形旗。於乾隆五十三年倣換漢姓,錢、廖、衛、潘、金、三、黎等七姓。」

 

王世慶、李季樺的研究認為:竹塹社賜漢姓的時間,以乾隆53年或乾隆55年實施番屯時,較符合史實。筆者對於竹塹社錢姓(錢皆只派下家族)的研究,則認為最早應在乾隆中期(番屯制度實施前)就使用漢姓。【註3所以,竹塹社取用漢姓的原因,很有可能仍是乾隆23年(1758)由臺灣知府覺羅四明所賜。但,選這些漢姓的理由,以及賜姓之前各家族的發展,限於材料與篇幅,無法在此詳述。

七姓與七房

在竹塹社錢姓後裔保存的祖先族譜中,曾提到:吾祖之為始也,?其源而不得當日向化以來,一公一媽竹塹社,分為七房而定七姓姓氏,定然後人各親其親,爰是而知尊姓敬祖敬宗。【註4這份族譜的撰寫人認為,竹塹社最初是一對夫婦生下七個小孩,分成七房,然後定出七個姓氏;也就是說先有「房」,才有「姓」。但是目前的文獻資料顯示:嘉慶年間才有「房」,出現時間晚於「姓」。

每「房」之下,又可分為幾個不同譜系,形成「同姓不同祖」的情形,也就是所謂的「異姓宗族」。【註5竹塹社的「房」,與漢人宗族「房」的概念不同,是竹塹社為了因應清廷的統治,自行創設的內部管理組織。同治年間,由於金、黎兩姓絕嗣,僅剩下五房。

 

七姓

 

 

圖1:竹塹社七姓、七房與各姓家族關係圖。(繪製/廖志軒)

 

房有「房長」,做為每個姓在竹塹社內部組織的代表。房長的主要職務為幫理社務,差傳公事,每年可獲辛勞谷八石。另一方面,社內的通事、土目,均有戳印。關於竹塹社的七姓、七房與各姓家族的關係,可見圖1

   從圖1可知,竹塹社內部始祖各不相同,但這些不同的祖先共用一個漢姓,形成七姓;目前,竹塹社後裔由至少來自12個不同的「一世祖」構成。另外,房長出現的時間為嘉慶年間,而金、黎兩姓絕嗣的時間為同治年間。因此,這兩姓必定也曾經有房長。【註6

 

七姓歷史與家族簡介

竹塹社自乾隆年間來到竹北新社建立「采田福地」後,沿著鳳山溪、頭前溪中上游開墾新埔、關西、橫山等地;自此散居在兩溪的各庄,不再採取傳統的集體定居方式。根據日治初期的官方調查,竹塹社人口較多的聚落為竹北的新社、番子陂,以及新埔的各街庄如鹿鳴庄、枋寮庄、大平窩庄等。即使在當代,竹塹社的傳統聚落仍有後裔定居。只是,由於長期與漢人(主要為客家人)合作從事開墾工作,因而在語言、風俗習慣等各方面逐漸融入客家社會,形成「客家化」現象。

由於各姓的歷史與家族發展情況不一,且有些家族早在清代絕嗣,未有後人;所以,此處以今日仍有後人、且家族曾在竹塹社歷史中擔任重要職務者為主要說明對象。

(一)衛姓

衛姓,共有衛??吻直雷、衛里孛抵衛興列三個家族。衛??吻直雷家族代表人物的衛阿貴、衛福星父子,經常出現在文獻資料中,曾開墾今新埔、關西一帶土地,家族曾擔任竹塹社通事(嘉慶年間衛福星)與頭目(光緒年間衛璧奎)。衛里孛抵 家族,主要在新埔的打鐵坑發展,族人未擔任過竹塹社通事或土目。衛興列家族,主要分布在竹北番仔陂,代表人物為衛振元(光緒年間擔任房長)。 

(二)廖姓

廖姓至少有四個家族:廖豪邁、廖順直、廖皆只與廖松忠。廖豪邁家族主要在新埔的鹿鳴坑一帶發展,代表人物為廖瓊林,著有〈新社采田公館記〉,詳述竹塹社的歷史發展。廖順直、廖皆只與廖松忠三個家族,分別以橫山的田寮坑、竹東與新埔的大北坑為主要發展基地,也未曾擔任竹塹社的通事、土目。

(三)錢姓

錢姓有錢皆只、錢從禮與錢合歡三個家族。錢皆只派下,是竹塹社錢姓家族中最常出現於史料文獻,且為人們所熟知的家族;主要分布在新埔、湖口與田寮坑。代表人物為錢子白(乾隆年間通事、土目)、錢旺富(道光年間竹塹社通事)與錢登雲(光緒年間北路竹日武屯把總)。錢從禮主要在竹東與新埔枋寮發展,代表人物為錢玉來(崑輝)(光緒年間通事、頭目)。錢合歡,主要在竹東的柯仔壢發展,家族未曾擔任竹塹社的通事、土目。   

(四)三姓

三姓,是竹塹社特有的漢姓。在清代的契約文書中,不乏可見竹塹社的三姓。目前只有三孛胝?家族,代表人物為三什班比抵(嘉慶年間,招來漢人開墾大崎一帶埔園),以及三文成(同治、光緒年間,擔任三姓房長)。

(五)潘姓

目前還能找到的竹塹社潘姓家族,為潘麻老達,代表人物為潘文起、潘瑞雀父子,曾在嘉慶、道光年間擔任土目,開墾芎林。

(六)金姓、黎姓

金、黎兩姓絕嗣的時間為同治年間,今日竹塹社後裔已沒有這兩姓。在金姓部分,在嘉慶10年(1805)竹塹社給墾的墾批中,代筆人為:金清明。【註7此人很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竹塹社金姓人物。此外,在衛??吻直雷與廖豪邁兩個家族的系譜中,均可見其早期祖先曾娶「金氏」婦女為妻。錢皆只家族保有一塊,如圖2

金姓婦女的墓碑

圖2:金氏必劣墓碑拓碑。(圖片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網站)

根據族譜記載,這塊墓碑的墓主為錢皆只派下錢甫崙(1747-1803)的妻子,妣諡淑操號必劣金氏,生於乾隆13年(1748),卒於嘉慶9年(1804)。至於黎姓部分,雖是七姓之一,但在文獻資料中,僅見於竹塹社賜漢姓的描述,契約文書等均未見黎姓資料。

 

七姓公的子孫

    竹塹社後裔並不以Taokas自稱,而認為是「七姓公」(竹塹社七個漢姓)子孫。竹塹社的後裔,多曾聽過長輩講述七姓公的故事,且內容各不相同;知道或聽過這個故事的人,祖先必定是來自竹塹社。【註8「七姓公」從傳說故事化為具體的意象,則表現在「采田福地」供奉的七姓祖先牌位,如圖3

七姓祖先牌位

圖3:采田福地七姓祖先牌位。(圖片來源/廖志軒)

清代有關采田福地的資料,大都指出是竹塹社祭拜祖先的地方,但是並未清楚說明是否立有牌位祭拜。七姓祖先牌位的設立,最早可追溯至大正元年(1912),由當時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管理人的錢枝楠所立。?【註9從牌位的形式來看,比較偏向客家人(如孺人的書寫),但又不完全是客家人(沒有寫上歷代祖先的名字與世代)。另一方面,將七個姓氏的祖先刻在同一個牌位上,完全有別於漢人由於過繼、入贅因素而奉祀的「異姓」祖先牌位。【註10再者,依漢人傳統的階序觀念(中間最高,左尊右卑)來看,不難由牌位上七個姓氏的排列,看出七姓在竹塹社的地位高低(錢>廖>衛>潘>三>金>黎);且立牌位的人既為錢姓,因此將「錢姓」置於最中間的位置,似乎也就理所當然。【註11金、黎兩姓雖然絕嗣,但是其他五姓的子孫,依然將這兩姓視為共同祖先,列在祖先牌位上。

一般的漢人,會在每年的特定時間(如農曆過年、端午節等),到特定地點(祠堂、公廳)祭拜自己的祖先。竹塹社後裔也是如此,不但有自己的祠堂、公廳,同樣會在特定時間祭拜自己的祖先。有別於漢人的是:每年農曆的717日,散居在全台各地的竹塹社後裔,大多會在這一天來到竹北新社的采田福地,祭拜七姓祖先。往往也只有在這個時候,能夠為人們所察覺出:竹塹社從未消失。(本文作者現為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竹塹社後裔。)

注釋

【註1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頁574。

【註2以下這三種說法引自王世慶、李季樺,〈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與采田福地〉,收入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132。

【註3廖志軒,〈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頁22。

【註4《彭城錢氏族譜》手抄本,錢漢昌提供。根據了解,這份族譜原為錢漢昌的堂哥(錢漢波)  所持有,整份族譜未見有任何人署名。錢漢波曾向筆者表示:撰寫這份族譜的人係他的祖父(錢阿【?】春)。錢阿(?)春為錢皆只派下八世祖,大正年間的祭祀公業名冊有其名字。至於這份族譜撰寫的時間,應當在清末。

【註5李季樺,〈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臺灣竹塹社「異姓宗族」的形成〉(上)、(下)《臺灣風物》第56卷第4期(2006.12),頁13-38、第57卷第1期(2007.03),頁21-67。

【註6金、黎兩姓在竹塹社的文獻資料中甚少出現,目前也沒有後人存在的痕跡,因此無法找到所謂的「始祖」。

【註7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編,《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頁107。

【註8在筆者家族的口述歷史中,認為是筆者的高祖父與其他幾個人,共七人結拜兄弟,然後買下竹北新社的土地。

【註9今日所見的七姓祖先牌位,已非大正年間所立的牌位,而是這幾年采田福地整修之後重新立的,牌位外觀相當的新。

【註10雖然供奉的人與這七個姓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同姓不同祖),但都是自己的祖先(象徵意義上),而且不是從外面帶進來的。

【註11即使後來錢姓未擔任管理人,多次重新做過的牌位也都照舊,並未因為換了管理人,而更改牌位上七姓的階序。

1參考資料

1. 張炎憲、李季樺,〈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收入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2. 楊毓雯,〈「平埔客」之歷史探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3. 羅文生,〈「竹塹社土目潘文起」田野筆記〉,《新竹文獻》第33期(2008.08),頁77-93

4. 廖志軒,〈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