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新港牽田祭 本期專題 12 2013/12

文╱劉志強、劉益雄

 

龍新港社區是全臺平埔族最大的單一部落,在臺灣找不到第二個具有如此平埔特色的社區。在老一輩人不願承認自己是「番仔」,而新生代對自己從何而來也有所誤解的情況下,族群聯繫的事實如果再不關心,則即將消失殆盡,產生後代子孫認同上的斷層。族群內的有識之士看見危機,從而對歷史展開回溯與搜尋,藉由蒐集到的隻字片語與歷史遺跡,拼湊人們的片段記憶,以了解這裡自古以來發生過的事情,如人們是怎麼生活?他們是怎麼歌唱和如何舞蹈?以及如何表現生命的脈動?

一個弱勢民族的消失是一種宿命抑或是一種忽略與漠視?在不斷更替與推陳出新的世代交替下,是否可能挖掘出舊有的隱諱與不顯的歷史痕跡?近幾年來,隨著原住民意識的覺醒與正名等民族運動興起,平埔族群的文化復興也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新港社(苗栗縣後龍鎮新港地區一帶)道卡斯族群的牽田祭,呈現出該社群在恢復傳統的過程中,如何選擇、組織及再現歷史,營造一個具有現代意涵的文化表徵,來凸顯民族特質、維繫群體的共識、形塑歷史的記憶,以及強化內部的認同;是有關原住民族認同及文化復振的諸多現象中,正在發展的一個案例。在語言及許多文化內容皆已瓦解、消失之後,族群如何在現代社會藉由傳統祭儀凝聚共識、重振出發?這毋寧是一個極為值得關注的議題。

在臺灣當代的平埔復振運動潮流下,新港社居民經由口述歷史、文獻考察來恢復「道卡斯族文化」,以建構自身平埔族群的主體性,並跳脫以往學界認為平埔乃是歷史客體、已漢化消失的主流論述。新港社族人也以「道卡斯族新港社牽田祭」的文化復振來告訴世人此地仍擁有「道卡斯族文化」,這是我們傳承的使命。

 

道卡斯族後?社群的新港社

道卡斯族是平埔族的一支,又名「斗葛族」(Taokas斗葛人),為日人伊能嘉矩所命名【註119世紀末,在日人伊能嘉矩提出的臺灣平埔族分類架構下,從大甲溪以北至湖口台地、楊梅的高山頂以南,南北長約一百公里,東西以關刀山山脈、八角崠山脈、獅頭山、關西馬武督坪以西為分布區,約25公里的區域,都被歸屬於一個文化群,稱為Taokas部族。其中,西湖溪、後龍溪、中港溪流域,今白沙屯以北至竹南崎頂地區為後?社群分布地,新港社即為後?五社之一(後龍社、新港社、中港社、嘉志閣社及貓裏社)。新港社聚落在今苗栗縣後龍地區,曾以漁牧、狩獵、耕種維生。

伊能嘉矩在明治30年(1897628「踏查日記」曾如此記載:

後?是個「特別輸出港」,本是Auran的故社,附近還有已經歸化的平埔番居住。午後到其東方半日里處的新港社(Sinkon)訪查。新港社番本來聚集在這個地方,形成一個番社,後來人口漸漸增加,地方太小,無法容納更多的人,直到數十年前,有九十多個人遷到其西方數町處形成一個新社,漢人稱為「西社」,而原來的新港社稱為「東社」。現在東社有60戶,622人;而西社有39戶,304人。東社舊頭目劉登春,曾經在日軍開進本地的時候,率先出面迎接,並擔任日軍的嚮導。新港社的風俗、語言都已漢化了,只有女子仍然保留著番族的髮式,而老人也還記得番語。

新港社是漢名,日人安倍明義稱:「平埔名叫Totovaken」。

   

新港社的源起,口碑如此描述:「相傳很久以前,〔頭目〕Vurekkarahe(武力加口六唏)帶著族人航行於東海,遇到颱風而漂流到臺灣南部海岸。」另一說則是:「漂流到臺灣的時間,大約在四千多年前。

新港社也流傳著一支歌謠,大意是這樣的:「鄭成功大肆征伐新港社和附近的番人,番人死亡不計其數。」《續修臺灣府志》引用《海上事略》記載如下:

 

康熙壬戌(1682),偽鄭守雞籠,凡需軍餉,值北風盛發,船不得運,悉差土番接遞。男女老禾犀,背負供役;加以督導弁目,酷施鞭撻。相率作亂,殺諸社商往來人役,新港仔、竹塹等社皆附焉……

 

可見歌謠內容和史冊記載相符,都說明了鄭軍征討番社的歷史事實。

新港社大約在250年前第一次歸附朝廷,當時的頭目名字叫「加苞」,可以說是在清代以前(明鄭時代)即已歸化的熟番社。不久,加苞的兒子?老尉也向清廷歸順而被賜姓「劉」,同時獲得清朝衣冠,從那時候起他們才改用漢俗。不過,族人之中仍有頑強不肯歸順者,因被漢人攻擊而逃入山中避難;目前,南庄地方近山地區還有這些人的後裔。事實上,今苗栗獅潭底一帶的原住民,原本就和新港社有族親關係。獅潭底的頭目Tyaokon(釣公),當年即因不肯歸化,才被漢人驅趕到現在的居地。然而,雖然遠離新港社,每到祭祖時節,仍會到新港社參加祭拜,唱出寓有不服清廷意涵的歌謠。

依照新港社的傳統習俗,每年的農曆28是祭祖的日子;但近年來已依照漢人習俗,改為715。這一天,族人全部會齊,飲酒歌唱,而歌詞內容多半是追頌祖先的英勇事蹟。

道卡斯族的祭典

關於道卡斯族的傳統祭典,文獻記錄相當稀少,都集中在牽田祭(收穫祭)與祖靈祭,偶有提及其他祭典;但前述兩種祭典,其儀式有時會相互混雜不清。實際上,道卡斯族的傳統祭典可分為三種:

 

1.收穫祭:道卡斯人稱作「牽田」,又分為「做旗頭」、「做旗尾」二個節日,各為三天。族人興致高時,可由旗頭一直做到旗尾,白天狩獵,晚上慶祝,共同分享獵物。

 

2.祖靈祭:道卡斯人稱作「巴代」(Patai),是敬祖的意思,是道卡斯族人認為最神聖的節日;對外人而言,則是最具神秘色彩的祭典。

巴代祭典長達三天,過程中有許多祭忌,如禁止外人進入社中等。早期的新港東社、西社各有社域,舉行祭典時會關閉社門,書寫牌子掛在社門旁,敬告外人不得進入;同樣的,這三天族人也不得外出,只能在社內活動,不可進入他人大廳,必須放下身邊所有工作,不得敲打,家禽家畜也要關好,以免闖入大廳打擾到祖靈。這些限制,唯一的目的就是深怕觸怒祖靈,外人也因此特別感受到祂的神秘色彩。

 

3.祈雨祭:不定期祭典,唯有乾旱時期才會舉辦,過去被認為是道卡斯族傳統祭典中唯一不曾在文獻或田野調查紀錄出現祭儀流程的祭典,然而根據我們最近的田調訪查無意間得知,乾旱時會從土裡挖出用陶罐存放的「法寶」,「法寶」埋在土裡,有專門保管人,不可給第二人知道位置,只有到必須舉行祭典求雨之時,保管人才可取出,交給「北投」(Batau)(河洛語發音;道卡斯族的巫師兼醫生)施法祈雨,用完後由保管人放回神秘的地點,另外根據最近一次參訪台大人類學系博物館,胡家瑜教授也告訴我們,該館收藏的青銅器據說是祈雨用的,兩相結合,我們合理推論該祭典是曾經確實存在過的。(臺大人類學博物館以及臺灣博物館各有來自苗栗新港社的青銅器收藏品,在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的那兩件也是長年固定公開展品。)

道卡斯族面對漢人文化的強力濡染,有一套特殊的因應方法。表面上看來,道卡斯族的重大慶典,在時間上幾乎與漢人祭典完全重疊,如巴代祭祖的時間即與漢人的清明祭祖一致,性質也完全一樣。但深究內涵,因漢人的清明原是黃曆上24節氣中的一個,一個節氣有15天,期間皆可稱為清明。漢人的清明在農曆23月間,巴代祭典原為28,恰與黃曆上的清明相近;族人為了不願再被稱作「番仔」,因此從了漢俗。

又,牽田祭的做旗頭,則與漢人的中元普渡撞日;所以,新港社在這一天舉旗慶典,漢人也在這天於廟前豎起竹竿安營旗。農曆815,既是漢人的中秋節,也是道卡斯族人牽田祭做旗尾的日子。換句話說,時間上的巧合,使道卡斯族的漢化比其他族群快;也因時間上的巧合,使道卡斯族遺風可以寄附於漢人節慶中,存續了一段時日,可說是相當特殊的例子。【註2

 

根據文獻記載,道卡斯族的共同祭儀稱為「田」,社民每年舉辦祭儀4次,分別為:

1. 麥田:番麥成熟時。

2. 稷仔田:稷仔成熟時。

3. 大田:7月,大田時,豎起二丈餘竹篙,三丈長白布為旗。

4. 尾田:8月。

 

每次做「田」,社人準備酒、飯、烏魚及魚乾、鹿肉等祭拜祖先,另有社民上百人盛裝牽手跳舞。祭儀結束後,群眾飲酒歡樂。牽田時,一般人穿著白色衣服及長褲,手腳皆戴上鈴鐺;旗手則較為慎重繁複,除了戴羽毛帽外,身上的衣服皆較為華麗,但不著鞋。【註3

牽田(khantian)為河洛語發音,在每年715815舉行。715稱「做旗頭」,815稱「做旗尾」,至少各舉行三天。特別豐收時,從旗頭到旗尾長達一個月,每天晚上舉行,夜夜唱歌跳舞到深夜,動員全部的新港社族人一起參加。相較於由各別家戶單獨舉行的巴代(patai),牽田是新港社慶典中最熱鬧、時間最長的慶典活動。但如果社人意願不高或太累,也可停辦數日。社區文史工作者劉增榮說,「牽田祭」應該稱為「牽奠祭」,是牽手跳舞祭祖之意。

 

2013年「牽田祭」記事

「牽田祭」是道卡斯族重要的傳統祭典之一,是為感謝上蒼賜予豐收,緬懷祖靈庇佑,所以由全體族人齊聚廣場牽田跳舞,如今已是碩果僅存的傳統節慶。後龍新港社的牽田祭曾中斷55年之久,近年來在地方政府、耆老與文史工作者的推動下,才得以留存延續。每年「牽田祭」時,散居各地的道卡斯人踏上歸鄉路途,用歌聲、舞影、行腳來傳達對祖靈庇佑豐收的謝意,除了團圓,更具「不忘本」的寓意。

回顧歷史,原是每年舉行的「牽田祭」,在日治時期因臺灣總督府以2萬元債券收購所有社產後,不善理財的社民,生活日益貧困。皇民化時期,日本人更禁止新港社舉辦傳統祭典。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迄1946年,為因應新港派出所張秀明主管(南庄鄉鹿場長大的泰雅族人)的研究需要,曾任保正(1945)、村長(1946)的劉連震以及後龍公學校劉順清校長(今苗栗縣長劉政鴻之父)帶頭出資發起,恢復舉辦兩次;但從1947年起,因二二八事件停辦,直到2002917中秋節,才在族人的溯源下,舉辦睽違55年的「牽田祭」、「達麻賽跑」、「扮番」及「巴代祭祖」等傳統文化,再度喚起族人的記憶。而如果沒有戰後初期的兩次牽田祭,昔日風貌或許更加難以再現。

2013年苗栗縣道卡斯族的年度盛事──「牽田祭」919在後龍新港國小開鑼,麻達競走、扮番遊街、巴代祭祖、舉旗、牽田歌舞等具地方特色的慶典一一登場,因適逢中秋連假,吸引很多民眾共襄盛舉。

開幕儀式中,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副縣長林久翔等,均與會參加,致詞勉勵。活動則包含「Mata賽跑」、「扮番Pan-fan」、「Patay祭祖」與「舉旗Nelin」、「牽大田」舞蹈、「牽小田」舞蹈和「牽田歌謠」唱頌、「道卡斯風味餐」、「小米酒」品嚐、「傳統民俗工藝示範」等經典項目。

1.麻達賽跑

「麻達」是清代送公文的「小差」,以腳程快為首選,進而演變為風俗賽事,在族中遴選年輕力壯者參與「麻達」選拔。參加的族人,從新港國小出發,走到4.3公里外造橋鄉龍湖宮附近的「祖湖」大潭,由長老向潭中拋撒魚乾、飯糰和鹿肉,小米酒祭祖後,,再以賽跑方式跑回祭場,展現族人的英雄形象。「Mata」類似現代的短程「馬拉松」,依傳統需在祭典前數天號召年齡在7-16歲的年輕男性參與比賽(今對年齡、性別已無嚴格限制),用行腳展現對祖靈的敬意,並透過Mata考驗男孩們的毅力與耐性。

麻達

麻達賽跑。(攝影/劉益雄)

 

2.扮番

昔日的扮番者,與舉旗手一起,敲著鑼到東、西社各戶拜訪,邀請大家參加晚上的牽田。扮番時,額頭上綁一黑、藍、綠各色穿雜的布條,上插雞、鴨毛(古代水鹿眾多時為戴鹿角帽)。雙手戴鈴鐺穿成的手環,雙腳則戴古錢穿成的腳環,赤足。

祭典當日,下午4時許,牽田祭的「扮番遊街」登場,由擔任「扮番」的勇士沿街敲鑼,提醒族人晚上參加在新港國小舉行的牽田祭,邀請大家到廣場牽田跳舞。「扮番」人選,是由廟宇爐主擲筊挑選,由族人輪番擔任。

扮番

扮番。(攝影/劉益雄)

 

3.「巴代」(Patay)巴代祭祖

牽田前,必須先祭祖。三名舉旗手的家族準備祭祀食物,有鹿肉、糯米飯糰、糯米酒、小魚乾、麻糬hinpu;再由長老代表族人敬請祖先,並由大頭目劉政鴻縣長主祭,率領三位舉旗勇士及其他男丁一齊跪祭祖靈。祭祀完畢,長老及三名舉旗手迎接祖靈降臨,族人開始圍圈跳舞,隨後三名舉旗手背著大旗進到場中,在敲鑼聲中帶領大家跳舞。祭祀過程中,並以道卡斯語祭祀敬請祖靈

Patay祭祖

巴代祭祖。(攝影/劉益雄)

4.舉旗(Nelin

巴代祭祖儀式後,由老、中、青三代族人點燃傳承聖火,以象徵道卡斯精神永遠流傳,並展開舉旗、牽田歌舞。族人在廣場由內至外圍成幾個圓圈,眾人牽手跳田,並吟唱祭歌,迎接祖靈降臨,直到深夜。

造型獨特的「白布旗」,則是祭典主角。祭典前數日,就需前往深山擷取直徑約20公分、高約3丈的刺竹與67尺長的桂竹(製作祭旗的旗竿要選用樹枝頂端朝東生長、最茂密的刺竹與桂竹),綁上狹長如帆片的白色布幔,製成三支兩段式的舉旗,由綁旗手協助將旗子綁在身上(在多次練習中發現,綁旗也需要專業人士,不是一般人就可以幫忙綁好的),在族人簇擁下,依鑼聲指示行走,跳躍出舞步。祭典前,舉旗手家族必須遵從某些特殊規定,祭典當天更嚴禁讓旗幟倒下,否則會招來不祥禍患。

舉旗—牽大田

舉大旗,又稱牽大田。(攝影/劉益雄)

 

在傳統上,舉旗手東、西社至少各出一人,多則不限。舉旗手的資格為結婚兩年內、家中沒有喪事的男性,且夫妻雙方皆為初婚、身體健康、未曾舉過旗者擔任。由於舉旗手需在每晚牽田結束後負責提供?粑給眾人當點心,家境不好的人難以負擔,也就無法擔任舉旗手的工作了。舉旗的相關禁忌如下:

 

(1)嚴禁女性、家有喪事及妻子有孕的男子觸碰牽田的旗子。

(2)舉旗手家族的人均必須嚴守禁忌,如不能拿衣服搧身體、水不能往身上灑等,否則牽田時,旗會被風刮倒。

(3)忌諱倒旗。若旗子倒下,舉旗手夫婦和其家族或家畜都會有死亡的不幸發生。    故風太大時,舉旗手可只舉上段小旗(即旗尾)參加牽田,以免倒旗。而舉旗手旁邊要有家族的人護旗,通常是挑選家中年紀較小的男性擔任,並以為日後之傳承。

舉旗時第一次要舉大旗,又稱「牽大田」,以後就可以只舉上段小旗,稱「牽小田」。「牽大田」與「牽小田」的舞步不同。「牽大田」的動作較大,「牽小田」的動作較小、較安靜。跳舞時,男牽一段,女牽一段,小孩牽一段,但彼此間都有銜接處:牽手方式,左上右下交叉。

5.牽田歌舞

牽大田╱旗頭

(1)參與人員:社區民眾及來賓皆可參與。

(2)歌唱方式:播放錄音,參與者跟著錄音歌唱,反覆唱跳,品嚐特釀的小米酒,直至深夜活動結束。

(3)歌唱隊伍呈圓形逆時針方向運轉。

(4)舞步:左手上、右手下,在身前間隔一人互相牽手,右腳前踏、左腳跟進,合併靠攏;再左腳後退、右腳再跟進,合併靠攏。圓圈中,打鑼者面對三位舉旗手左右相反跳動,打鑼者一拍一音繞一圈後,換成一拍兩音相互交替。舉旗手與打鑼者配合鑼聲拍點跳動,節奏與周圍歌舞不同。

牽小田

(1)參與人員:社區民眾及來賓皆可參與。

(2)歌唱方式:播放錄音,二聲部平行四度進行,上聲部為男聲,下聲部為主聲。參與者跟著錄音歌唱,反覆唱跳約三分鐘。

(3)歌唱隊形:隊伍呈圓形逆時針方向運轉。

(4)舞步:向右走三步第四拍踢左腳,接著往回向左走三步第四拍踢右腳。

旗尾

(1)參與人員:社區民眾及來賓皆可參與。

(2)歌唱方式:播放錄音,二聲部平行四度進行,上聲部為男聲,下聲部為主聲。參與者跟著錄音歌唱,反覆唱跳約三分鐘。

(3)歌唱隊形:圓形運轉,直接與兩旁的人牽手。

(4)舞步:向右走三步、第四拍踢左腳,接著往回向左走三步、第四拍踢右腳。圓圈中,打鑼者面對三位舉旗手左右相反跳動,打鑼者一拍一音繞一圈後,換成一拍兩音相互交替。

祭歌共有三十幾段,歌詞中有讚頌祖先英勇及追述祖先的故事,較為沈重嚴肅;1897年伊能嘉矩在新港社採集的祭歌,就有記述族人反抗鄭克塽的故事。後半段較為輕快,舞步動作也較大,表現出比較歡樂的氣氛。【註4

 

6.其他活動花絮

道卡斯動態文化展

活動現場由族中耆老示範海螺(又名苦螺)醃製、藺草編織(與臺中大甲地區稍有不同)及挽臉等傳統技藝。族中婦女會準備小米麻糬、糯米飯糰及醃製海螺等風味美食,與民眾分享。

道卡斯族傳統手藝—草編  海螺醃漬

(左圖)藺草編織。(右圖)醃製海螺。(攝影/劉益雄)

道卡斯靜態文物展

展示珍貴的歷史照片、古代生活方式或漁耕狩獵器具,還有重要編年記事,用時間軸結合實際器物來佈展,力求再現道卡斯族的局部古代面貌。現場也準備大量的重要傳統活動宣傳手冊,以及社區報《新港社》配合推出的道卡斯族牽田祭專刊,讓後世子孫、遊客、在地民眾可以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瞭解道卡斯文化。

 

苗栗縣各族群交流歡慶

祭典現場,由苗栗縣境內原住民族群包含道卡斯、阿美、泰雅、賽夏及巴宰族等原住民團體輪番上陣演出原住民舞蹈,展現各族特色,促進交流及族群融合。會中穿上傳統服飾的道卡斯族婦女、孩童,以輕快舞步,傳達收穫季的歡樂氣氛。

 

道卡斯族海洋文化巡禮活動

苗栗縣沿海以往有22座以上的石滬,目前僅剩位於外埔漁港北邊的「合歡石滬」及「母乃石滬」兩座,保存最完整;其中,以合歡石滬規模較大。這座擁有超過300年以上歷史的石滬,是以礁岩從海岸深入海水、砌成一座圓弧型的磯牆;海水漲潮淹沒磯牆時,同時帶入魚群,漁民等退潮後即可前往收穫。石滬附近的觀景台,還立有清朝時期的石滬買賣契約及管理辦法解說牌;民眾走訪漁港,可順道參觀這種富含先民智慧的獨特捕魚方式。根據海埔里民朱兩傳先生收藏的72張古文書,及道卡斯族人迄今依然維持的「撿海螺」文化,我們可以確定石滬是道卡斯族人的重要漁業活動。雖然,近年來因為汙染以及地球氣候環境變遷,漁撈已經不復往年,但依舊可以利用活動體驗方式,保存先民的智慧遺跡,增加族人和民眾對道卡斯文化的了解。

 

母語迎賓

苗栗新民社區的居民以道卡斯族為主,早年老一輩族人會在閩南語中參雜道卡斯語使用;年輕一輩的族人,只能用日本學者的田調資料以及耆老記憶中的生活用語,找回屬於自己的語言。為此,現場邀請新港社族人劉秋雲以母語迎賓以族語問候民眾,不但充滿濃厚的道卡斯色彩,也正式昭告世人,我們的母語復興運動是可為的。我們還陸續發現母語資料,正準備開始整理,希望下一次的牽田祭能有更多語彙介紹給大家。

結語

在觀光資源的結合發展下,牽田祭已成為後龍鎮新民、復興、校椅、豐富、埔頂等五里以及造橋鄉龍昇村一帶重要的年度慶典。2013年登場的牽田祭活動,從靜態的道卡斯文物展、年輕族人穿著傳統道卡斯服飾進行接待、小朋友下場跳傳統舞蹈、彼此用母語問候或用母語迎賓等情形,可以看出道卡斯族人在努力「尋根」,在找回流失的母語及傳統文化。

 

文化復振不能單憑外在的因素和衝擊,族群內在的條件、自覺與提振,可能是更重要的元素,族人自發整理史料的同時,也利用歷史意義來凝聚人群。「道卡斯族新港社」的意義,不僅是透過儀式的舉辦、參與及象徵中得到,也在此過程中建構出族群認同,並在與外界的互動中持續肯定自己、加強認同感。

新港社自2002年恢復中斷約半世紀的牽田祭儀後,不論是在籌備過程或是祭典當天與祖先的對話,牽田祭所傳唱的歌曲和麻達扮番等活動,都可以聽見道卡斯族語重新出現在族人生活之中,越來越多族人意識到自己的「斗葛身分。    牽田祭的恢復與持續,召喚了各年齡層的族人與祖裔互動,啟動了文化連鎖導引機制,就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認同的洪流,進而確立了部落族群更加宏遠的定位。臺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組成的社會,相互理解、尊重、支持、真實呈現史實,是所有族人共同的聲音,期待明年度的牽田祭有您與我們共同參與。(本文作者劉志強,現任苗栗縣道卡斯文化協會總幹事;劉益雄,現任苗栗縣道卡斯文化協會志工。)

注釋

【註1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2012。《伊能嘉矩的臺灣田野探勘:臺灣踏查日記》。臺北:遠流。

【註2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道卡斯族的祖靈祭——潑水節,平埔文化資訊網。

【註3湯惠敏,1998,《再見道卡斯:苗栗縣後龍鎮新港東、西社之調查研究》。苗栗:苗栗縣政府。

【註4徐士婷,2009,〈祭儀、展演、認同與文化復振-以道卡斯族群新港社為例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