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書介紹及猫老尉家族
本期專題
第12期
2013/12
文╱郭怡棻
入冬之後的臺灣西北部地區,大風揚起,掃葉捲籜,塵沙蔽天,沉落後在岸邊堆積成丘。風往內陸吹去,橫臥在礫土沉積平地上的溪流靜靜流淌,數間以木為牆、結草成頂、架高離地的屋房散落其中。這片鳳山溪以南、大甲溪以北的海岸平原居住著一群稱作「道卡斯」(Taokas)的人們。
道卡斯族平日在溪流捕撈魚蝦,在平原或週遭山嶺圍獵野鹿與山豬,耕種黍米以釀酒,或作為主食佐配鹿脯及醃製魚蝦。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外來人群登臺建立政權前,一直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一旦與外界開始接觸,如同臺灣其他平埔族群,道卡斯族固有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與思想信仰受到強勢衝擊而逐漸凋零,散佚在歷史洪流中。
不過,與道卡斯族頻有接觸的外來者開始留下相關紀錄。荷蘭人記錄了道卡斯族各社的家戶人口;鄭氏治臺,也留下徵用道卡斯族運送軍糧致使竹塹、新港社抗拒反叛的描述;到了清領時期,官方志書與時人書寫對道卡斯族各社才漸有著墨。但是,這類記載大多出自異文化的統治者或漢人之手,內容零散,傳抄之餘雜有偏頗謬誤,難以完整呈現道卡斯族的樣貌。而道卡斯族沒有自己的文字,留下的口傳歷史稀少,後人對他們的了解始終有限。
那麼,有沒有其他方式,能讓我們能更貼近、更理解這群喑啞失聲,身影遁入時代迷霧而模糊不清的人們呢?
研究平埔族不可或缺的資料
自從閩粵地區的漢人漸次移居臺灣拓墾後,也將原鄉書寫契約以相互約定的習慣帶到臺灣。平埔族群在與漢人密切接觸的過程中,習得契約文書的使用,成為直接產自日常生活的一手材料;由於訊息豐富,真實性高,可說是平埔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契約文書指稱的「契」或「契字」,是民間為了證明某種約定存在的文書,具有私法效力;依其內容,可分為土地買賣、借貸關係、水利開發、商業合股、人身契約等類型。若再加上執照、帳簿與書函,以及官署發給的公文如諭示、案冊、訴訟書狀等,則通稱為「古文書」。
臺灣對於古文書的重視與整理,始於日本統治時期。殖民政府基於現實的考量,不能忽略古文書豐富的民俗、習慣、制度等訊息,遂在「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898)、「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的工作事項中,系統性地蒐羅整理古文書,以瞭解臺灣的土地關係與舊慣風俗。戰後臺灣的公私部門,除了持續整理編印日治時期蒐集的古文書外,也在編修地方志或從事區域研究時,戮力於民間古文書的挖掘。目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人類學系,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等單位,收藏有大批古文書,且多數已進行數位化,提供各界人士在網路查詢瀏覽。【註1】
日治時期官方調查採集的古文書,主要是為了特定行政目的,關注的主體是土地利益而非族群議題。當時參與舊慣調查的臺灣史研究先驅伊能嘉矩,卻在其歷史著作《臺灣蕃政志》、《臺灣文化志》裡大量援引古文書作為輔佐史實的證據,而收錄了多件道卡斯族相關文書。但真正以平埔族群為對象,進行古文書的採集研究工作,則要等到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後才開始。臺北帝大文政學部設有「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語言學研究室」與「臺灣史料調查室」,其成員為了學術目的而在臺灣各地進行田野調查時,蒐集了不少珍貴的平埔古文書,以道卡斯族為例,即有部分文書來自新港社的?老尉家族。
此後,由於時代變遷,學術重點改變,平埔研究逐漸沉寂,需到1980年代末期,才因平埔研究的回溫,開始重視古文書的收集與解讀,並與平埔族身分的認同、追尋及由此衍生的復名運動互為表裡。近二十年來,在平埔研究熱潮催化下,道卡斯族相關古文書陸續發掘出土,經整理刊行者有:《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輯──竹塹社》(1993)、《竹塹古文書》(1998)、《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1999)、《外埔鄉藏古文書專輯》(2001)、《道卡斯後?社群古文書輯》(2002)、《道卡斯蓬山社群古文書輯》(2002)、《臺灣中部平埔族古文書研究與導讀: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四社》(2002)、《大甲東西社古文書》(2003)、《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道卡斯古契文書圖文冊》(2005)等,成果蔚然可觀。
古文書的內容與解讀
目前所見的道卡斯古文書,內容多是與漢人協議土地開墾、買賣、借貸、抵押等契約,時間集中在清乾隆朝到日治初期。內文均以漢字書寫,初期多由漢人代筆,乾隆中葉以後開始出現道卡斯族人自行書寫的現象,顯示道卡斯族已逐漸熟悉漢文與書寫習慣。
古文書有一定的格式,除了官方文書如諭示、執照有固定樣本供使用者填寫外,一般契約通常在開頭處說明立契目的、立契人,再記錄標的物訊息;若是不動產,則註明坐落位置和四至界址、立契原因、權利轉移代價。契約正文之後,會列出參與此次協議者的姓名及其花押、戳記或手印;列名者包括代為書寫契約的「代筆人」,引介買賣雙方的「為中人」,親友或部落通事、土目在場見證的「知見人」,以及「立契人」。最後寫上立契時間,有時也會加上「批明」,作為契約正文以外的補充說明。
正由於古文書特定的格式與用語承載著人、事、時、地、物等諸多資訊,研究者只要逐字推敲,再搭配其他文獻與田野調查,即能解讀道卡斯族人留藏在墨楮之間的訊息,幫助研究者從以下幾個角度描繪出更清晰的歷史圖像。
定位:以古文書中對土地坐落位置、土名等相關描述,可以考察道卡斯族各社的可能位址,並畫出各社活動領域、土地持有的範圍。位置的敘述,也能帶出鄰近地貌與部落景觀,如埤塘、車路等,有助於了解道卡斯族的生活環境和土地利用情形。
流動:從產權抵押、地權移轉及家產分配等過程,可以釐清道卡斯族經濟變動狀況與社地流失歷程,也能探討漢人拓墾該區域的經過。
關係:經由契約文書、訴訟書狀等,可以觀察道卡斯族各社內部、與鄰近社群的合作或競爭關係,探究社群勢力消長情形,甚至擴大討論平埔族、漢人、統治者三者的互動關係。
結構:分析古文書中出現的人物姓名、稱謂、戳記,能探尋道卡斯族的傳統命名結構、家族婚姻、部落組織形態,並擴及受到漢人文化影響後,如何改用漢姓、部落組織官僚化等現象。
以中研院民族所典藏的「光緒九年大甲東社番婦東春?立開墾永耕園契字」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大甲東社「番婦」東春?繼承先祖交蚋四老位於「馬鳴埔庄」(今臺中市外埔區馬鳴里)東畔的土地及人事動態。這塊土地因交蚋四老無力耕作而交由頂竹圍庄漢人張三元等人承?開墾,代價是「磧地銀?拾貳大元」,以及每年「貼納大租粟?斗」。結果在同治十三年,趁著東春?外出招夫入贅時,其兄東興冒認「開墾永耕字」,收去「墾價銀四大元」。待東春?與夫婿東加已回來獲知此事,又與張三元的子孫張久年等人商議,由張家再次支付「開墾永耕價銀壹元捌角」給東春?,並立下契約聲明此後「不敢言添、言贖,亦不敢生端滋事」,將土地永遠讓予張家開墾。
民族所收藏的另一份「同治十三年大甲東社番交蚋四老立開墾盡根荒埔永耕契字」,恰好就是前述交蚋四老將「馬鳴埔庄」東畔的土地交給漢人承墾訂立的契約。這種先前所定的契約稱作「上手契」或「頂手契」,透過互有關係的前後契比對,能夠觀察到土地所有權變動過程與隱含其中的人事糾葛,也能幫助研究者判斷契約真偽。
光緒九年大甲東社番婦東春?立開墾永耕園契字。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古文書中的?老尉家族
1931年的夏天,臺北帝大土俗人類學研究室助教宮本延人造訪位於今天苗栗後龍地區的新港社,距離上次另一位研究者伊能嘉矩到訪已經過了34年。這次的田野調查,宮本延人訪問了劉小乃等多位七十多歲長者,記錄了50個道卡斯詞彙、一段祭典歌謠,並從劉小乃手上取得了一百多件家藏的古文書與土目戳記、傳統服飾等文物。這些第一手的田野材料,最後都被帶回臺北,收藏在土俗人類學研究室(今臺大人類學系),直到六十多年後才被翻找出來,重見天日。
究竟劉小乃是何許人也,能提供如此豐富的資料?整理這批古文書的學者胡家瑜指出,劉小乃是清末新港社的土目劉登春。在坊間的傳說中,他被稱作最後的「番王」,1895年8月日軍進入苗栗時,就由他及劉承恩、林日新、劉光輝出迎,擔任嚮導。劉登春的先祖,即是曾在各種文獻上出現的?老尉。透過古文書,我們推知?老尉主要活躍於乾隆初到嘉慶期間,曾經擔任新港社土目、通事和業戶等職務。據伊能嘉矩記載,?老尉因歸順清廷賜姓「劉」,與妻子九骨共同獲頒清朝衣冠。?老尉有三個兒子道生、速生和進生,三人曾接受漢文教育,經常為族人代筆立契,也陸續擔任部落的重要行政職務。
身穿清廷所賜衣冠的新港社土目貓老尉與九骨夫妻畫像。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自乾隆中葉到日治初期,?老尉家族世代保存的古文書,見證了這個「頭人之家」百年來的興衰起伏。從向族人購地擁田到向漢人借銀典押、拋售土地,與其他家族的權勢利益競逐爭訟,跟漢人合作或對抗的互動關係,?老尉家族的際遇變化載滿字紙行間。而貫串在墨痕中的動態發展歷程,不僅是單一家族掙扎生存的紀錄,更是新港社、道卡斯族、平埔族群數百年來在島嶼平野與外界遇合求生的縮影。
古文書將不斷流逝的時間凝結在紙張布疋中保留下來,成為我們立足現在與過去對話的基石。只是,古文書仍有以漢人為主的書寫觀點及格式限制,唯有與相關文獻、田調資料交互驗證,挖掘出伏流其中的歷史文化脈絡,才能讓我們更加理解生活在過去的人們。(本文作者現任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專任助理)
注釋
【註1】道卡斯族古文書相關線上資源,請參:
1.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
2.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http://www.ianthro.tw/
3.逢甲大學古文書數位典藏資料庫
http://dspace.lib.fcu.edu.tw/handle/123456789/13952
4.臺灣中部平埔族古文書數位典藏
http://ca.tchcc.gov.tw/pingpu/index.htm
5.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darc/index.jsp
6.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
http://thdl.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