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導論──音符與說話的出場 本期專題 61 2024/10

文/謝世忠

謝世忠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本次專題收得三文,一篇描述日治時期新式廣播節目中的原民位置,主要材料來源是《臺灣日日新報》。另二篇均注意到當代臺灣公共媒體受到重視之後的原民角色。原民位置和原民角色,其實是指相同的事情,縱使各文所重視之場景,相距超過半個世紀。作者們都關心弱勢的原住民族,會如何被擁有巨大力量的聲媒所安排,那怕安排者是殖民帝國統治機制或者今日自由民主的政經架構。當然,原民自主的身影,也不會被忽略,包括身處日治教化「蕃人」為己任之同化主義氛圍裡的有識族人。

  吳曉瑩(Shura Taylor)瀏覽日治時期大報,寫出了並時性之音樂的文化維繫與國家教化,原民一方面受制於統治者的樂曲同化教育,另一方面卻也適時地持續歌唱,音樂文化雖有質變的風險,總是能保有一份傳承。在日人主持的社會裡,廣播聲音的多元傳送,除了宣揚統治「蕃情」的效果之外,也同時讓原民的樂曲風格,悄悄定位於聽者的心底。這是一個客觀矛盾的時期,同化與文化並置,且交參滲透。

  另外二文皆屬長時性之話語的公共屬性與場域演化論述。長時性的意思是,作者們都在書寫一份今日原住民族媒體公共化的由來演變與發展歷史,它不在定時一點,而是有一較長時間的走向說明。徐國明寫上世紀最後十年間,公共電視以短期班形式,培養原民媒體工作者,尤其是紀錄片製作人的績效。當時尚未有原住民族電視臺,因此,公視必須扮演關鍵角色,而此一持續數年的培訓,的確為原民媒體自主建置,打下堅實基礎。張鴻邦Marang Saway與黃毓超的文章指出,原住民族的公共媒體影視廣播加上社群網路的發達,已然與過往大不相同,原民聲音的外顯管道多元,也更具影響力。不過,原民畢竟包含多個族群,各族群傳統之論事方式也有不小差異,原民的共有媒體是否足夠傳送諸多範疇的效能,不無令人懷疑。因此,個別族群專屬媒體的建置,或許是一個未來鼓勵取向。

  基本上,本次專輯的文章,對話了上一世紀的大殖民背景,也交談了當前的動態情勢,前者以音符引來讀者的關注,後者則看到向大社會說話機制之新現象的背後問題。原民的音樂文化是否因媒體述說而受到重視,若以日治時期景況來觀察,或可有兩難的辯論,一方面唱出來的多是政令宣揚或統治者價值,另一方面則歌聲仍是出自族人,創作之時,總能被感受到傳統要素的所在。而跳至當下,公共電視和原民新媒體的躍進,當是文化維繫與變遷的主要導引力量,這和日治報紙報導所帶動的後續效應,相互可以對應理解。我們期待更精緻的媒體與文化課題研究,持續活潑發展,畢竟它和族人百年來的以唱以說出現之安身立命道理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