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看見那瑪夏:來自高山上的堅韌與溫柔》 新書視窗 58 2024/04

文/張雪君

張雪君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作者:高雄第一社區大學自然生態社

出版社:臺北:商周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21日

ISBN:978-626-318-934-8

  

P81_0001

  

  高雄市那瑪夏區位於楠梓仙溪源頭,河流沖刷堆積帶來的沃土,住民得以種植賴以維生的作物。三千多人口中,七成為布農族、一成為卡那卡那富族,其餘的族群包括泰雅族、排灣族、魯凱族、拉阿魯哇族、漢人。筆者為了指導在當地幼稚園做行動研究的碩班生,於2023年6月進入田野。不久之後,《看見那瑪夏:來自高山上的堅韌與溫柔》於該年11月出版,納入當地社會、歷史、文化歷經2009年莫拉克風災的轉變過程,來詮釋部落族人以堅毅、柔軟態度守護家園的經驗。因此,想介紹此書給關心部落生活的讀者。

  正如書名《看見那瑪夏》所言,大眾對那瑪夏的印象不外乎來自新聞媒體於颱風季節時的報導:強降雨不斷,中南部山區發佈土石流警戒,民眾應趕緊撤離。這幾年的風災,以莫拉克造成的受創情形最為嚴重,學界所展現對災民的生活關懷,如屏東魯凱族人面臨遷村的掙扎(台邦.撒沙勒 2012)、臺東排灣族人災後的村莊重建(陳文玲 2012)。

  災後的重新出發,需要長期的努力耕耘以及心靈的沉澱、修復,多少說明了這本書直到今日才得以出版的原因。身為生態解說員的王春智老師帶領高雄第一社區大學自然生態社學員—劉嘉蓮、吳靜鴻、陳麗年、林靜莉、柯玉瓊、呂癸未、冷梅英、林貴香、陳桂英、李永昌、林月霞等人,進行那瑪夏的走訪、踏查、紀錄,從「復原力」(resilience)的觀點,也就是一個地區能夠在受到衝擊後得以恢復的能力與特質(Barrios 2017: 158),系統性書寫那瑪夏當地人如何走過、克服風災帶來的創傷,家人、部落互相扶持,一起重建受創的家園。全書的撰寫依序分成五個篇章:〈祖靈之歌〉、〈取火的人〉、〈山水遊記〉、〈高山上人家〉、〈抵達島嶼生態樂園〉,每個篇章由幾篇短文集結而成。

  卡那卡那富族是那瑪夏地區最早的住民,大部分的地名是以該族語命名(林曜同 2013)。首篇〈祖靈之歌〉藉由卡那卡那富族與布農族神話傳說與祭典的介紹,來襯托彼此不同的生活方式。前者住家靠溪邊,喜愛吃魚,有河祭的舉辦並流傳大鰻魚引發的大洪水傳說;後者住在高山上,飲食以肉類為主,射耳祭為重要祭典,布農族男人根據鳥占—繡眼畫眉飛行的方向和叫聲來判斷狩獵吉凶。

  第二篇〈取火的人〉篇名來自於布農族神話中的海碧斯鳥在洪水肆虐之際為族人取來火種,帶給族人溫暖與光亮。此篇呈現布農詩人、陶藝家、以及一些走過八八風災的族人,展現如同海碧斯的堅持與生命力讓受創家園得以災後重生。第三篇〈山水遊記〉則記載發源自玉山的楠梓仙溪蜿蜒流經那瑪夏行政區的達卡努瓦里、瑪雅里以及南沙魯里,地勢最低、原為行政中心的南沙魯里於風災中受創最嚴重,目前人數最少。而位於楠梓仙溪上游的達卡努瓦里人數最多,建築物牆面使用馬賽克拼貼磁磚所繪製的圖案取自部落的生活經驗,一進入部落,映入眼簾的水蜜桃、螢火蟲、獵人拿著弓箭瞄準獵物等用色鮮明之藝術創作,讓人感受到在地人的活力,同時行銷每年「火金姑」的賞螢季活動、甜美多汁的高山水果與其他農特產像龍鬚菜。

  第四篇〈高山上人家〉敘述風災後,當地女力重建山上家園的努力,包括傳統文化的傳承、醫療照護服務的投入、民宿露營區的興建以及加油站的設立。卡那卡那富族語老師在那瑪夏市集使用芒草教導手作編織以及蜘蛛抱蛋葉包裹製成的「昂布樂格」,內餡有熟鹹魚、熟糯米與花生粉,是族人帶到山上工作吃的食物。拉阿魯哇族的護理師以布農族語來服務長者,退休後所打造的休閒山莊被風災的大水沖走,透過教會信仰的支撐力量,與家人重新整地經營民宿及露營區。

  第五篇〈抵達島嶼生態樂園〉描繪那瑪夏整個區域呈現多樣性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互相交錯,民權國小的綠建築、卡那卡那富祭壇與拉阿魯哇祭壇矗立於蓊鬱蒼翠的山林地景。從位於半山腰的瑪雅里進入曲積山,沿著山勢闢建的木棧道提供人們悠閒散步的環境,聞著樟樹林散發出的獨特香味,聽著不同的鳥叫聲。茂盛的山蘇隨處可見,是當地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隨著季節的更迭,昆蟲輪番出現。夏天可見四處飛舞的蝴蝶,當秋意轉濃時,紡織娘、蟋蟀等鳴蟲開始登場。

  本書的主軸環繞那瑪夏部落族人的莫拉克風災經驗,從個人、部落的角度來理解災難的意義,紮實、聚焦的田野工作搜集到的豐富材料,加上單篇作者與報導人一起從事農作所建立的信任關係,呈現族人歷歷在目的生活處境。本書展現同理那瑪夏族人受災經驗的敘說風格,凸顯風災帶來的破壞所激發的建設性部落動能,部落族人居住環境具有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僅在「前言」部分提到。人類學的研究指出在災難情況下,物質生計、生命的失去,挑戰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重新審視群體意識以及不公平的社會關係。2004年印尼大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慘重的罹難、失蹤人數引發全球的關注。當地人認為是觀光業帶來的賣淫、海灘活動對魚類的傷害等業力所帶來的惡果,天災重新讓人們檢討社會關係以及環境破壞帶來的結果,政府加以制訂適宜的防災政策(Sorensen and Albris 2016)。

  生計的維持是災民要面臨的當務之急,因此以那瑪夏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來發展觀光活動。當地住民向筆者表示部落災後的發展作法—高山農特產種植、觀光推廣,帶來機會、也伴隨著危機。扎根深的果樹如水蜜桃有利水土保持,當地推廣的螢火蟲季、露營區活動湧入的觀光人潮與車輛,獲得商業利潤、卻造成空氣與噪音的污染。筆者認為風災雖屬於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從部落與國家層面切入,將可降低季節性災害所帶來的風險。政府有關單位並未針對那瑪夏露營區的生態承載量加以調查如地質環境狀況、自然生態資源、排水系統等,提出具體的管理措施。如此一來,日後可能會重蹈南投廬山溫泉區的覆轍。廬山因過度開發對地理環境造成破壞,加上近年來氣候變遷的肆虐,導致該區變得殘破不堪,鄰近的賽德克部落引以為戒,放慢開發家園的腳步(張雪君、李昱宏 2012)。相信此書的出版讓大眾看到那瑪夏族人的生命力,也投射出潛藏的憂患。唯有平衡山地開發帶來的衝擊與經濟收益,隨時反思、調整日常生活的實作,共同努力尋得適合這塊土地的生活方式,才是面對自然災難的因應之道。

  

引用書目

台邦.撒沙勒

2012 〈災難、遷村與社會脆弱性:古茶波安的例子〉。《臺灣人類學刊》10:51-92。

林曜同

2013 〈文化復振與族群認同:論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尋根之旅與河祭的認同意涵〉。《民俗曲藝》193:63-128。

陳文玲

2012 〈莫拉克風災後嘉蘭村的重建:一個災害人類學的研究〉。《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1:157-173。

張雪君、李昱宏

2012 〈原鄉社區組織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38:193-204。

Barrios, Roberto E.

2017 What does Catastrophe Reveal for Whom? The Anthropology of Crises and Disasters at the Onset of the Anthropocen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46: 151-166.

Sorensen, Birgitte R., and Albris, Kristoffer

2016 The Social Life of Disaster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In Disaster Research: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Rasmus Dahlberg, Olivier Rubin and Morten T. Vendelo, eds. Pp. 66-81. New York: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