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原住民身分竊盜與詐欺
文獻評介
第57期
2023/10
文/陳叔倬
陳叔倬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助理研究員
Blair, William, and Art George
2011 Indigenous Identity Theft and Fraud. Oregon & Nevada: Infraspect. https://docplayer.net/81072557-Indigenous-identity-theft-of-people-place.html, accessed Aug 29, 2023.
Teillet, Jean
2022 Indigenous Identity Fraud: A Report for the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Canada: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https://indigenous.usask.ca/documents/deybwewin--taapwaywin--tapwewin-verification/jean-teillet-report.pdf, accessed Aug 29, 2023.
藝人蕭敬騰近期於中國電視節目上,聲稱自己是阿美族,卻帶領中國明星以雙手內交叉打結方式錯誤牽手來圈舞,更選跳假的原住民族歌曲高山青。畫面傳回臺灣,臉書上許多阿美族人群情激憤,希望蕭敬騰不要對外宣稱自己是阿美族。但是在我國,各族無法決定自己的族人身分。蕭敬騰的母親是原住民、登記為阿美族;父親則是閩南人。依照今日的《原住民身分法》,因蕭敬騰隨其漢父姓蕭,因此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然而,111年憲法法庭判決第4號為此宣判,只要父母一方為原住民,不應以從姓來排除原住民身分。因此,蕭敬騰在113年4月1日之後,即可以蕭姓取得原住民身分、登記為阿美族。
於是,我國的原住民身分,將完全走向個人決定,即只要有原住民血統,法律就不得剝奪其自我認定。但阿美族承不承認蕭敬騰是族人?我國至今各民族仍未有族人認定權(陳叔倬 2018)。
de facto源於拉丁語的法學詞彙,指事實存在但未被法律承認。相對地,de jure指法律明確承認。譬如,臺灣事實上de facto是個獨立國家、但de jure法律上仍不是。de jure不會因為有法律認定,就一定是事實;而de facto不會因為法律不認定,就不是事實。因此,在各民族仍未獲得認定族人的自決權之前,憲法法庭判定憲法保障原住民個人身分認同權,將激起更大的de facto或de jure原住民身分爭議。
相較於我國,美國的原住民身分,由各原住民族自決。各族在推動內部事務時,會針對族人身分進行認定,因此各族訂有族人認定條件(membership criteria)。在過去,註冊族人的目的,僅限於對內自治事務,不涉及對外,亦不會針對外人是否具有本族族人身分,進行公告。於是,一些人會自己對外宣稱,自己具有某某原住民族身分。近期最有名的例子,是美國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對外表示,自己帶有切羅基(Cherokee)族血統。美國定期會舉行人口普查,自我認同為切羅基族的人最多,但其中只有1/3經過切羅基族自治政府註冊。也就是說,普查時認同為切羅基族的族人,高達2/3未經過切羅基族自治政府註冊。相對的,納瓦荷(Navajo)族人經自治政府註冊比例最高,普查中認同為納瓦荷族的族人,近100%經過納瓦荷族自治政府註冊。明顯的,納瓦荷族族人認為,只有經過自治政府註冊,才算是族人(Thornton 1998)。即使如此,各族自治政府極少對外去公告誰是族人,只有像是Warran參議員的自我宣稱將影響自治,切羅基自治政府才會正式發聲明否認(Cherokee Nation 2018)。
所以族人身分是否自我認同即可?美國聯邦政府不阻止各族族人自我認同,各族自治政府過去僅針對自治事項規範族人身分。然而近年來原住民身分竊盜與詐騙案件頻傳,讓各界逐漸發現其中問題。
2011年,奧勒岡州與內華達州監察局監察員William Blair、以及該局原住民事務監察長Art George,提出監察報告《原住民身分竊盜與詐欺》(Indigenous Identity Theft and Fraud)。此報告檢視數百年來公家檔案、以及訪談大量當代證人,證實原住民身分竊盜和詐欺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
報告提到身分竊盜和詐欺的方式,最多是針對個人、以及組織中的身分進行變造,例如個人自我宣稱具有原住民身分對外欺瞞,或組織刻意招募具有原住民身分者洗白組織屬性,對外詐欺,以增加不當利益。個人欺瞞經由文件或證人造假,取得假原住民身分,騙取入學、就業機會。組織詐欺則是經由選任具原住民身分者擔任組織人頭騙取基金、信貸資格,甚至反過來排擠真的原住民族組織。
該報告並指出,雖然聯邦、各州政府、以及各原住民族政府對原住民身分竊盜和詐欺的戰爭,堅持了數百年,卻也不得不承認,過去因竊盜和詐欺造成的種族滅絕、暴力行為、政策擺盪、集體犯罪、法外謀殺等,仍然持續發生。到了當代,身分竊盜與詐欺皆更趨嚴重,因此在預測、偵防、矯正的戰略、戰術等更應與日俱進,才能有效應對。首先,對外界清楚揭露身分竊盜和詐欺對於社區、自治政府、甚至對所有國人的危害。接著,藉由實例,介紹個人竊盜和組織詐欺原住民身分的手法及技術。最後,則提示族人應當有效推動價值重建、行政監督、法律訴訟等,讓竊盜與詐欺者的企圖失效。由於兩州政府非原住民族自治政府、對原住民身分並無行政權,因此報告中一再呼籲與原住民族自治政府緊密合作,對所有州民加強宣導承認原住民族主權,提倡原住民價值觀、榮譽、合群等道德感。
2022年,加拿大教育官員Jean Teillet則是對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進行調查,並公布《原住民身分詐欺》(Indigenous Identity Fraud: A Report for the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調查報告。Teillet最初是為了調查該校Carrie Bourassa教授是否真實具有原住民身分,但在報告公布前,Bourassa教授已先行辭職。
與上一份報告不同的是,雖然有關注個人層次,但此報告則以詐欺、而非竊盜來定義個人造假,認為個人造假的嚴重程度已高於竊盜,提升至詐欺。從2015年開始,薩斯喀徹溫大學為了實現大學在地化,保障教職與工作給具原住民身分的學者及職員、以及提供豐富的獎學金給原住民學生。至2022年,明顯發現許多教員、職員、學生為了騙取這些機會,詐稱自己具有原住民身分。調查指出,校園外的身分詐欺情形更為嚴重,人數上看十數萬人,而且日益增長。藝文界是另一個身分詐欺頻繁發生的場域,謊稱原住民身分讓自己能獲得更多市場優勢。各族政府對身分詐欺的惡化程度非常擔憂,認為這些詐欺者對各族持續殖民。一般國人亦感到憤怒,表示自己對原住民族的友好被詐欺者踐踏。Teillet在報告中並提醒學校及機關在聘任自稱是原住民申請者時,可向各自治政府求證。此報告公布後,薩斯喀徹溫省議會亦已決議,省政府應向申請職員求證其原住民身分是否屬實。
在臺灣,原住民身分由國家認定,凡符合《原住民身分法》規定者,皆為合法原住民,不至於發生如美國或加拿大的身分竊盜、詐欺事件。但也因為國家認定,我國原住民族各族至今仍未能行使族人身分決定權。國家認定的原住民,是否各族也承認?美國、加拿大是由各族自治政府進行族人認定,過去雖然僅關注對內事務,卻也因為人際交流日趨頻繁,必須針對對外事務確認族人身分。與此相較,我國的各族族人身分決定權仍如空中樓閣,需要各界更加投注心力來推動。
引用書目
陳叔倬
2018 〈認同的威名:漢父原母子女取得原住民身分的人口研究〉。《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3:1-28。
Cherokee Nation
2018 Cherokee Nation Responds to Senator Warren’s DNA Test. Cherokee Phoenix, https://www.cherokeephoenix.org/news/cherokee-nation-responds-to-senator-warrens-dna-test/article_d7a84410-2e21-5fcb-9734-e8219d8c00ce.html, accessed Aug 29, 2023.
Thornton, Russell
1998 Demography of Colonialism and ‘Old’ and ‘New’ Native Americans. In Studying Native America: Problems and Prospects. Russell Thornton, ed. Pp. 17-39. Madison, W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