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穿越時空界線的交會:在加拿大看見臺灣原住民族 本期專題 57 2023/10

文/巴唐志強

巴唐志強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原住民專班兼任助理教授

  

I. 前言

  

  隨著全球疫情的紓緩,世界各國逐步開放了國際交流的大門,2022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因緣際會下得以至加拿大進行文化交流,主要目的是拜會「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此行緣起於有感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在臺灣宣教30年,1893年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時攜回了約600件的臺灣民俗文物,其中約有200件是臺灣原住民族的文物,目前典藏於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而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曾於2001年與該館合作,迎回相關文物至臺灣進行展示(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01:4)。讓民眾藉由文物的紀錄,進一步認識與感受百年前臺灣社會的情境。然而,當時的展覽至今已20餘年,隨著時空的堆疊與交錯,臺灣民眾似乎逐漸淡忘了馬偕收藏的這批文物,對臺灣歷史與原住民族社會而言,儼然是一種看不見的損失。因此,期盼與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進一步合作,再次迎回這批百年前珍貴的臺灣文物,讓民眾有機會目睹其真實樣貌,也一起見證臺灣原住民族在臺灣歷史上重要的地位與影響。

  文化多樣性及其社會實踐是當今世界主流思潮,如何加強對少數族群文化的認識、保存與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議題(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5:1)。而文化展示場館的核心思維不再僅限於突顯收藏品、展示品、文物本身的藝術或文化特殊性,同時也牽涉到展出物件的歷史脈絡、空間背景,以及物件呈現當下的社會和文化意義(同上:6)。就原住民族而言,亦可藉由文化主體性的詮釋,傳達原住民族的世界觀。然而,目前臺灣原住民族文物雖已在各相關研究機關妥善保存,惟仍未能進行系統性的蒐羅、典藏及研究,完整地呈現原住民族文物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及其歷史脈絡(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5:26)。以原住民為名的博物館舍,也面臨人力資源、館藏和維護設施不足,以及在地整體關懷意識不夠健全的問題(謝世忠 2017:204)。如何透過展示呈現原住民族,認識原住民族,欣賞原住民族,進而讓臺灣走向多元認同的時代,有其探討的必要。而藉由和其他國家原住民族的交流,汲取博物館建設、文物典藏與展示的經驗,亦將有助於加深臺灣原住民族和國際社會的連結,並建構臺灣主體性的論述主軸,彰顯出國交流的意義與價值。

  基於上述的緣起與背景,經過多次和多方的交涉,也確定了踏上加拿大的行程及目標。包括參觀馬偕收集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並洽談借展至臺灣的可行性,再現馬偕與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關係。其次,參訪加拿大原住民族保留區伍德蘭文化中心(Woodland Cultural Centre),深入認識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的歷史,以及其轉型正義的真相與和解之路。另外,也參訪加拿大國家歷史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及加拿大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等,在細細琢磨歷史文物及欣賞藝術作品下,也探索加拿大如何將文化詮釋權還給原住民族,積極進行文物歸還原本所屬族群,以及透過藝術作品與策展,重新詮釋去殖民化的解殖工程。

  

II. 臺灣原住民族文物的時空膠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成立於1912年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市,是目前加拿大最大,也是每年最多遊客造訪的博物館。進到博物館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原分布於加拿大西北岸的圖騰柱,該館共蒐藏4支圖騰柱,高聳的圖騰柱上刻有述說當地原住民家族故事的人像,以及老鷹、灰熊、鯨魚等動物形象(圖1)。隨後參觀加拿大第一民族克里族(Cree)原住民藝術家《Kent Monkman特展》,其創作理念是透過鮮明的對比色彩、古典與現代器物的結合,寫實描繪出歐洲殖民者抵達這片土地後,原住民族所遭受到的困境,藉由畫筆探索殖民、性別、失落和復原等主題,並輔以真實的歷史事件,凸顯原住民族的處境與現況(圖2)。而為避免觀展後曾身歷其境、遭受迫害的原住民族人喚起創傷和沉痛的記憶,展間特別設置了觀展後專用的原住民休息室(Dedicated Indigenous Lounge),提供觀展後為這段殖民史感到心情起伏與沉重的民眾入內休息、整理情緒,並提供幸運袋,是一項相當特別與貼心的設計。

  

P10_0002

圖1 加拿大原住民族圖騰柱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P10_0003

圖2 Kent Monkman特展畫作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本次加拿大之行最大目的是參觀馬偕收集的文物,目前這一批穿越時空界線留存下來的文物,分別典藏於博物館內的三個部門,人類學部門(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近東與亞洲文明部的織品服裝部門(Department of Near Eastern & Asian Civilizations, Textiles and Costume Section)及遠東部門(NEAC, Far Eastern Section)。其中,人類學部門與織品服裝部門約有200件臺灣原住民族各類生活用品、服飾及宗教器物,遠東部門則有平埔族群的漢式神像等。首先參觀的是織品服裝部門,館方展示了3件臺灣原住民族的織布,第1件是「有袖織花長衣」(Long Upper Garment With Sleeves)(圖3)。經館方人員解說,這件服飾的材質為棉、麻及毛料,是當時平埔族群噶瑪蘭族女子重要活動時所穿著的盛裝。長衣是以白底外接深藍色筒袖,呈現紅、藍、淺藍平行條狀排列的花紋,除幾何圖紋外,可清楚看到細緻的壽字紋、雲雷紋、王字紋及鳥獸紋等,應是受當時漢人社會的影響(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01:126)。

  

P11_0001

圖3 有袖織花長衣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第2件是「綴珠垂鈴新娘腰裙」(Bride’s Skirt with Beads and Bells)(圖4),材質為棉、麻、銅、瑪瑙珠及玻璃珠。此片腰裙上半部為白色綿布,下半部縫接織花布塊,織紋以紅、白、藍三色挑織形成密布的幾何紋樣,以垂直與水平相間呈現交叉、曲線、米字及菱形等圖紋,腰裙下擺縫接一條珠飾藍布條,布條上密布著黃橘藍色的小玻璃珠,下擺邊緣則垂飾整排玻璃珠串連的小銅鈴(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01:125)。親眼所見此腰裙雖有百年以上歷史,仍能感受其豪華、貴氣之姿,可以想見當時結婚儀式時新娘盛裝的儀態與氣勢,以及原住民族的物質價值觀。經館方人員說明,該服飾已由噶瑪蘭族人Ngulan.Banday(漢名:偕淑月)復刻成功。興奮之餘也期待能成為具有族群認同的意義與象徵,編織出當代新的篇章。

  

P11_0002

圖4 綴珠垂鈴新娘腰裙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第3件是「無袖織花長衣」(Sleeveless Long Upper Garment)(圖5),材質為麻及毛料。此件長衣由白、藍麻線和紅色毛線搭配織成,正面腰間有寬約17公分的藍、白、紅橫條織紋(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01:127)。依據文獻記載及館方人員解說,從織紋的結構來看,此件長衣應該是北部泰雅族或南勢阿美族的服飾。顯見馬偕當時在臺灣的足跡遍布於北部的原住民族與漢人之間,蘊藏著馬偕和臺灣原住民族互動的歷史記憶,同時也增添了我們對十九世紀末期臺灣北部原住民族及平埔族群生活狀況的想像。

  

P11_0003

圖5 無袖織花長衣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緊接著參觀人類學部門,館方展示了臺灣原住民穿戴使用的珠綴及編織類飾品。包括由22片方形貝板串連而成帶狀的「方形貝串頸飾」(Shell Necklace),是南勢阿美族女子喜歡配戴的頸飾(圖6)。由竹片中間穿一細條長孔鑲有單簧銅片的「口簧琴」(Mouth Harps);由梯形小貝板以麻繩串接黑玻璃珠及白色小貝珠鍊的一對「梯形小貝板耳飾」(Shell Ear Pendants),是泰雅族、賽夏族女子常用的耳飾;以黑、白、紅、藍色小玻璃珠間隔穿有40片直徑約1公分鑄有花紋圓形小鉛片的「玻璃鉛片頭飾」(Glass Beads and Lead Discs Forehead Omament);以細麻繩串21顆紅色六角形管柱狀瑪瑙珠的「瑪瑙串珠項鍊」(Camelian Necklace)(圖7)。由25條彩色玻璃珠串並連,兩側穿串於細長雕花骨板的「藍色玻璃珠串腕飾」(Blue Glass-Bead Bracelet)(圖8);以細藤採斜紋編法,前端穿縫長方形小貝板垂直並排的「貝飾藤編束腰帶」(Rattan Belt with Shell Ornaments)(圖9),以及由細藤採螺旋編法盤繞編成的「碗型藤帽」(Rattan Cap)等(圖10)(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01:88-105)。觀賞之餘也能觸摸感受這些百年前文物的質地及纖維,細膩的工藝技術令人嘆為觀止。最後參觀東亞部門的藏品,主要是當時的臺灣寺廟文物,包括各式神像(圖11)、令旗、籤詩、筊杯及帳冊文書(圖12)等。透過這些文物的呈現,也反映出十九世紀末臺灣北部原住民族、平埔族群及漢人間信仰的轉變與互動影響。

  

P13_0001

圖6 方形貝串頸飾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P13_0002

圖7 由左上至右下依序為口簧琴、梯形小貝板耳飾、玻璃鉛片頭飾、瑪瑙串珠項鍊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P13_0003

圖8 藍色玻璃珠串腕飾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P13_0004

圖9 貝飾藤編束腰帶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P13_0005

圖10 碗型藤帽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P13_0006

圖11 各式神像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P13_0007

圖12 帳冊文書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8)

  

  參觀屬於臺灣的文物之後,也參觀了館內的常設展與特展,一睹真實的恐龍化石、木乃伊真身、埃及文物,以及全球各地原住民族的文物,除了驚訝其館藏世界各地原住民族文物之豐,並成功扮演詮釋各地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生態社會的角色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當日館內的「第一民族廳」是未對外開放的,主要原因是館方希望展廳內容能和當地原住民族有更多的對話與討論,以適當地詮釋及展示相關文物。另外,導覽員也強調,在當地原住民族的詮釋裡,文物不稱呼為「文物」,而是「祖先」,顯現原住民族與過去經驗的緊密連結,並融入在日常的生活中。而觸目所及館內的展示說明牌都是以「多語並列」呈現,並以原住民族語言為第一優先,其次為英語、法語(加拿大官方語言為英語及法語),凸顯出博物館所要強調文物本身代表的族群主體性(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2022:3),並發揮其社會文化價值,以及健全在地的關懷意識。

  參訪後發現,在加拿大妥善保存原住民族文物,同時將文化詮釋權尊重與還給當地原住民族的做法,不同於傳統「博物館學」著重於「文物」本身的建構和再現(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5:5)。而是應用「新博物館學」的理念,強調知識的流動與挹注(同上:8)。除了將博物館過往的人造情境向外擴展到自然環境,同時將個人的情境轉移到群體及社會之中,學習彼此共存共榮,深化並深刻思索,回應社會變遷需求(同上:5)。對應目前在臺灣既有的博物館、文物(化)館和建置中的「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在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展示與詮釋,以及整合在地人文環境和知識概念上,或可參考其以民族核心價值為導向,扮演建構不同對話關係的角色。除了呈現原住民族史觀,保存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產,也做為串連部落生態與地方知識的窗口,成為臺灣多元文化匯聚、交流和學習的重要平臺。

  

III. 原住民寄宿學校的歷史傷痕與和解之路:伍德蘭文化中心

  

  經過第一天文物典藏與展示的洗禮,第二天上午來到伍德蘭文化中心。此中心成立於1972年,位於加拿大格蘭河六族原住民共同保留區,由在地的第一民族組織營運。成立緣起於加拿大營運最久(1834年-1970年),專供原住民兒童就讀的莫霍克(Mohawk)寄宿學校(residential school)(圖13)關閉後,為記住這段血淚的歷史,並展開後續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及和解工作,在原住民族團體的促擁下,於原址成立了此中心。

  

P14_0002

圖13 伍德蘭文化中心莫霍克寄宿學校舊址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提供,2022/10/29)

  

  加拿大約有140萬原住民,占總人口的4%,主要包括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依努伊特族(Inuit)和梅蒂斯族(Métis),其中以第一民族人數最多,約85萬人。19世紀時,加拿大當局認為有必要同化原住民,為達此目的方法之一,即是讓原住民兒童脫離本族與家庭,在寄宿學校接受歐式教育。原住民兒童必須強制性的離開家庭,若不遵守,父母將面臨牢獄之災,且學校也規定學生必須信奉基督教,學習英語或法語,並嚴禁使用本族的語言。從1874年到1996年的百多年間,約有15萬名原住民兒童被安置於加拿大各地130所的寄宿學校,這些孩子當中有數千人入學之後再也沒有回過家鄉,造成許多原住民家庭的悲劇。2015年加拿大聯邦政府公布的調查報告,詳細陳述了寄宿學校各方面的失能,包括學生經常受到嚴厲,甚至施虐般的懲戒管教,設施簡陋亦無專業醫護人員照料,導致不少學生出逃,造成至少6,000名學童在就學期間死亡。2021年5月,加拿大西海岸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發現215具兒童屍骸墓穴,墓穴所在的建築物,曾是130所寄宿學校中規模最大者之一,這些屍骸也成為當年許多消失在寄宿學校原住民兒童下落的悲慘證據(不著撰人 2021;Honderich 2021;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Canada 2020[2015])。

  此中心的特色是保留了莫霍克寄宿學校的建築,並設置約有5萬件原住民族相關文物與展示品的博物館。進到博物館首先介紹在地六個部族,包括莫霍克(Mohawk)、奧奈達(Oneida)、奧農達加(Onondaga)、塞內卡(Seneca)、卡尤加(Cayuga)及塔斯卡洛拉(Tuscarora)的族群歷史。六族是一個組織龐大的聯盟,由分布於安大略省「易洛魁民族」的六個部族所組成,稱為「易洛魁聯盟」(Iroquois)。以六族為名,與臺灣原住民族過去也是以一個部落就是一個政治主體的概念相似,顯示在近代國家和領土概念未進入原住民族的社會與土地前,原住民族對於主權及傳統領域的觀念均是屬於各部族的,也自有一套對於土地主權、傳統領域及社會結構的運作體制,只是這種以原住民族主體性、土地連結和社會系統的網絡關係,在當代國家的體制與律法下,硬生生地將這種互相依存的關係切斷了。

  博物館參訪之後,中心也安排播放一支曾入住莫霍克寄宿學校倖存者的紀錄片,片中的受訪者都已年邁,然而在提到那段黑暗的往事時都驚恐的無法言語並潸然淚下,令人感傷。影片觀賞之後,也與中心成員交流對談,進一步的了解到加拿大社會大眾對於寄宿學校的真相及和解政策的態度。由於加拿大政府在2008年成立了真相和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Canada),國民教育中也加入原住民族議題,導正大眾普遍的錯誤認知,逐漸促使各民族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原本大部分年事已高的族人都不願觸碰這段歷史,但社會大眾開始對此議題高度的重視,許多故事也漸漸被述說出來,而有助於真相與和解工作的進行。另外,在原住民族語言傳承及推廣上,加拿大與臺灣情況類似,原住民族語言都面臨了被強勢語言取代的危機,然而這些年族群間也開始與語言學家合作,積極推動族語的保存及教學,並出版各式的族語教學書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2022:7)。走出中心的戶外空間,看見了許多童鞋擺在地上圍成一個圓(圖14),這是為了哀悼各地寄宿學校舊址陸續挖出數以千計的兒童遺骨,也赤裸裸地揭示了加拿大政府對於原住民族同化政策的黑暗歷史。

  

P16_0002

圖14 悼念死亡原住民的童鞋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9)

  

  此番經驗很容易就聯想並對應臺灣過去亦曾實施的同化政策,雖然並無像加拿大政府般將原住民兒童集中至寄宿學校進行高壓的文化清洗和封閉的思想教育,但目的也相去不遠,即透過同化教育達到族群融合假象與統治目標。1949年至1987年解嚴的三十多年間,因獨尊華語、禁說方言並嚴懲使用方言等措施,導致民間方言歌曲、電影、文學等創作日漸消失,各族群語言快速流失,出現傳承的斷層(文化部 2022:14-15)。部分原住民族語言更面臨瀕危,甚至滅絕的危機,造成原住民族文化體系崩解的痛楚。2016年8月1日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也設置了「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推動許多復振與補救的政策措施。然而同化教育的餘緒仍存留在教育場域裡,且逐漸稀釋原住民族做為臺灣真正主人的獨特主權(葉川榮 2019:16-17)。偏見與刻板印象不但屢見於教科書中,族群與部落主體性及教育主權,仍然無法在教育政策中合理呈現,也導致有族人對「轉型正義」的推動,抱持觀望和保持一定程度的疑慮態度(周惠民、波宏明 2019:2-9)。今年(2023)4、5月間,更相繼發生臺中一中學生「烯環鈉」及臺灣大學學生會言論自由月的「火冒4.05丈」等歧視原住民族事件,顯見同化政策不但壓抑了原住民族社會、文化及語言的正常發展,所帶來的污名感,也形成原住民族的集體記憶和共同經驗。對於加拿大或臺灣社會而言,這是轉型正義走向和解必然要面對的課題,也惟有真正取得文化與教育的自主權,建立完整的原住民族教育體制,回復原住民族受損的權利,才能符合原住民族自主自決的精神與價值。

  

IV. 年輕夢想實踐的NBA驚奇之旅與意外發現

  

  首次來到加拿大,除了所謂正式的參訪行程,也安排了個人朝聖,或說是夢想實現的行程。白天參訪較為沉重的伍德蘭文化中心後,晚上來到夢寐以求的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簡稱NBA)賽場,親身站在多倫多暴龍隊(Toronto Raptors)的主場,感覺很不真實,心情一直處於高度亢奮的狀態。雖然不是多倫多暴龍隊的球迷,但有此機會到現場觀賽,已是圓了年輕歲月追逐NBA球賽與球星時遙不可及的夢想。眾所皆知,NBA是北美四大職業運動聯賽之一,亦被視為全世界最高水準的男子職業籃球賽事,親身感受現場整體營造的氛圍相當到位,燈光、音響、專業的團隊、熱情的球迷,以及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球星就在眼前,直到散場心情還是非常興奮,比賽結果反倒不是那麼重要了。

  進到NBA球場前,有注意到加拿大的一些日常活動,普遍會進行土地宣示的儀式,這在臺灣是少見的。臺灣原住民族雖常是國際場合國家表徵的角色,但多為零星、點狀的象徵性(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5:11)。沉浸在NBA驚奇之旅的同時,也出乎意料的看到正式開賽儀式的最前段,在多倫多暴龍隊主場「加拿大航空中心」(Air Canada Centre)正上方的大螢幕,播放一段宣告該球賽場地是屬於加拿大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並強調原住民族文化意象的影片(圖15),宣示影片之後,才進行大家熟知的加拿大及美國國歌的吟唱。如此安排,顯示主辦單位對於原住民族土地與主權的認同,即使在加拿大已是不需再特別討論的事實,仍會透過大型國際職業運動賽事,潛移默化地傳達及接納原住民族的歷史與土地正義。近年來加拿大也興起以多族群語言轉播職業運動賽事,例如2021年4月25日轉播的職業冰球,即包括華語、阿拉伯語、廣東語、德語、菲律賓的塔加祿語、越南語及印度的印地語等,活動官網也準備了7種語言的術語和小常識,供不同族群的球迷參考與對照(陳子軒 2021)。目的即是透過職業運動的日常性、普及性和關注性來傳達不同族群的文化,並將其影響力擴大至不同的國家與族群。

  

P17_0001

圖15 NBA開場前宣告影片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0/29)

  

  職業運動的魅力和渲染力,是跨越國際、種族、文化與社群的,並能吸引及牽動成千上萬的球迷與觀眾,也是職業運動的價值及影響所在。澳洲人類學家Catherine Palmer曾表示,運動是社會生活的關鍵環扣,它所衍生的文化現象,與情感、經濟、政治、國家、區域、族群之認同息息相關(Palmer 2002: 253-256,轉引自謝世忠 2020: 28)。運動也是一個儀式屬性(rituality)或心靈屬性(spirituality)(Cipriani 2012: 149;謝世忠 2020:30)。假若國內職業球賽開賽前播放宣告原住民族土地主權的影片或儀式,會是什麼樣的意象、光景與情境?國內的中華職棒曾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以英文轉播賽事,成功的進行「微外宣」,但對內卻鮮少透過職業運動,為臺灣的多元族群進行「小內宣」,甚而將話語權還給在競技運動領域中強韌而美麗存在的原住民族(陳子軒 2021)。近年來,政府汲汲營營的推動全民原教,這不啻為最佳的教材,且相信其影響力將遠大於在原住民族特定節慶、活動或場域的宣傳與推廣。只是這一哩路看似簡單容易,實則需要更多的溝通、尊重與和解,在欣賞國際性職業運動賽事之餘,也期待臺灣本土的職業運動,早日跟上國際的腳步,也能實踐土地與族群的正義。

  

V. 渥太華大學社會學暨人類學專業學院課堂的邂逅

  

  多倫多行程結束後,接著搭機飛往加拿大的聯邦首都渥太華(Ottawa)。一進到渥太華市區,馬上就被其宏偉的國會大廈和處處可見古色古香的城堡建築所吸引,乾淨、樸質的街道,以及許多不同的人物雕像,有別於多倫多的現代與繁榮,一旁的里多運河(Rideau Canal)更是北美目前歷史最悠久,仍在運作的運河,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遺產。經我國代表處人員介紹,渥太華為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人口約100萬人,因過去城市推動投資移民政策,移民門檻低,因此吸引大批華人移民,目前渥太華約有幾十萬華人居住,是北美生活品質最佳的城市,也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漫步在渥太華街道,感受了這座古樸城市的脈動後,下午特別到渥太華大學拜會Dr. Scott Simon(史國良教授)。史教授任教於渥太華大學社會學暨人類學專業學院,學術研究和教學專長為國家與族群問題、原住民族權力及臺灣研究等,曾在臺灣進行研究多年,特別針對臺灣原住民族權力和賽德克族文化,有深入的探討與見解。趁此機會,也獲邀於史教授的課堂中分享臺灣原住民族的現況,這堂課主要探討的是新疆問題,因為我們的到來,也加入了與臺灣原住民族問題的比較。國外大學生上課的場地和學習氛圍,確實與國內大不相同,學生們非常踴躍的提問臺灣原住民族的現況,從族群、教育、語言、文化、政策到音樂發展等,顯示加拿大學生對臺灣原住民族的陌生。但經過這一次課程的分享與討論,相信這些學生對臺灣原住民族已有進一步的認識,也是此行的另一收穫。

  

VI. 藝術作品與策展去殖民化的重新詮釋

  

  在渥太華的第二天行程,參訪了加拿大國家歷史博物館,其位於魁北克省與安大略省的交界處,屬魁北克省境內,而魁北克省屬於法語區,故進入該省分,即可發現戶外各項標示牌、路標均以法語為主。博物館是由具原住民身分的Douglas Cardinal建築師,以冰川流動的圓弧造型設計建造,凸顯大地的演化是由風、河流、湖泊和冰川形成的形態。四種天然景緻以抽象形式,代表加拿大土地留下的痕跡與印記(圖16)。約25,000平方公尺的四層樓展示空間,典藏超過400萬件的文物、標本、藝術品、書面文件及影音紀錄等,其中約有80%與加拿大原住民族有關。因此,此博物館也是加拿大呈現其原住民族歷史脈絡、族群文化、知識的理解和學習等,重要的聚點。

  

P19_0001

圖16 加拿大國家歷史博物館大廳景象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攝,2022/11/2)

  

  進到博物館,首先參觀加拿大歷史廳,其間展示了加拿大遠古時期、殖民時期與現代的歷史及考古成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策展人相當強調,所有文物展示必須回歸到原住民族的觀點,並確保與原住民族緊密連結及充分溝通。另外,也可看到博物館運用各項科技,細膩地詮釋族群的樣貌,例如以遺骨還原史前時代原人的相貌,透過考古證據體現與這片土地的連結和依存關係。本次到訪目的之一,是參觀館內的原住民族廳及「文物返還部門」,經館方人員說明,會依展示物件回歸族群的意願,來決定文物是否留在博物館、或物歸原主、或雙方輪流保管,這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過程,由於文物不只是呈現過去的態樣,在當代也具有高度的情感連結,當文物所屬族群有權決定其處置方式,文物的價值及教育意義才能彰顯。交流過程中也進一步理解,部分文物所屬的族群並不傾向返還,主要原因是認為文物若散布於世界各地,該族群的文化、精神及象徵也能讓世人看見,對族群的長遠發展反而是有利的(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2022:9-11)。經此交流之後,也深刻體會文物返是需要更多專業、細緻的操作,才能凸顯文物解殖的核心價值。

  下午參觀了加拿大國家美術館,該美術館曾在2019年舉辦的「全球原住民當代藝術五年展」(International Indigenous Art at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邀請臺灣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峨冷.魯魯安Eleng Luluan),展示其作品《夢與夢之間》,也是亞太地區唯一受邀參展的藝術家,因此吸引我們的到訪。美術館收藏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作品,2017年成立「原住民族藝廊」後,更積極聚集原住民族的文物及藝術品。在欣賞完原住民族藝術作品後,也和館方代表進行座談,主要是了解美術館在2022年成立「解殖部門」的初衷與現況,是為了深化與國內外原住民族的連結及和解工作,並實踐去殖民化的概念落實在每件展示品上(圖17)。從對談過程進一步了解到,館方相當重視去殖民化的工程,並積極與在地社群建立新的關係,由於過去部分藝術品來路不明,甚至是由非原住民所捐贈,背後牽涉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取得過程(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2022:11-12)。解殖部門的主要任務,即是解決此類問題,並發揮藝術品代表的族群精神及價值。

  

P20_0002

圖17 加拿大國家美術館解殖部門解說
(圖片來源:巴唐志強提供,2022/11/2)

  

VII. 結語

  

  本次加拿大之旅,不論是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伍德蘭文化中心、國家歷史博物館及國立美術館等,可以發現對於原住民族文物及藝術作品的處理方式與呈現,都再再強調族群的主體性,承認各民族先來後到的歷史性,並形成當前轉型正義的目標。例如,加拿大歷史博物館由具原住民身分的建築師設計建造,強調加拿大原住民族在土地留下的印記;行程中參觀有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美譽的「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其名稱也是源自於印第安語「雷神之水」之意。幾乎所有重要展示場館,都是以當地原住民族文化及意象為主軸,自然而然地凸顯原住民族對該國的重要性和價值,民眾也普遍認同與習慣原住民族即為加拿大土地的主人,並具有時代意義。反思當下臺灣的歷史觀,普遍仍停留在近400年各個民族從不同地方來到臺灣建立家園,更甚者就以此400年為臺灣的歷史,挾多數人之優勢,建立並制定以此史觀脈絡為主的法制基礎與社會規範,也就是所謂的主流社會掌握了臺灣歷史的主導權及發聲權。臺灣社會對原住民族之尊重與理解,值得向加拿大借鏡。

  所謂的「傳統」是指歷史和文化的連續性,傳統並無固定的意象與內涵,社會隨時會重新定義傳統。馬偕收藏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不但紀錄也見證了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與脈絡,還蘊含了無形的精神價值,反映當時人民的信仰,與社會間的互動關係。進一步的聯想,當初攜回之用意大多是贈送與紀念為主,時至今日反倒成為臺灣原住民族歷史紀錄的重要史料,相信是馬偕當時始料未及的,目前這批文物也由其家屬暫借予博物館保存(因保存的專業性及所需資源龐大)。也因此凸顯文物專業保存的重要性,以及延伸文物、遺骨等返還的議題,如何保持文物之完整性,發揮其價值,又能還給原有者應有之權利?換句話說,要如何建構完善的博物館而非僅是陳列的框架與迷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原住民族博物館或文化館,才能讓文物不只是文物,也是民族發展與人類文明演進的證據。

  加拿大是雙語國家,英語和法語為官方語言,原住民族語言則被認定為第一語言。加拿大對原住民族語言的重視,是以行動化為實踐,許多重要場館,甚至隨處的文字標示,都能看到是採多語言的呈現,而且最明顯處(最上方或第一排)均是以原住民族語言文字為主,接下來才是英文及法文。有趣的是,加拿大舉國民眾也不擔心會有看不懂的問題,就是要凸顯原住民族對該國的重要性,在潛移默化中,讓所有觀看者自然而然地習慣與接受。反觀在臺灣,雖然近年因《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及《國家語言發展法》的制訂與施行,原鄉地區和部分行政機關已陸續出現以族群文字,或與漢字並列呈現的告示牌及文書,但仍多實施於原住民族相關的場域裡。要如何進一步跳脫族群分歧的隔閡與思維,化想法為行動,可從語言開始,實踐多元文化之尊重與對話。

  從宏觀與微觀的雙重角度觀之,臺灣的職業運動產業要擠身國際舞臺之列,日子恐怕還長,整體職業運動環境的未來,必須由各種專業一起投入與貢獻,才能現出曙光。現階段鼓勵和推廣臺灣職業運動發展的資源與策略,遠大於職業運動可凸顯族群的主體性及環境正義,甚至培育更多優質原住民運動選手、明星及從業人員。然而,從NBA多倫多暴龍隊主場的做法與經驗,看見了職業運動可捲起不同價值觀的視域與全新建置。雖然相關經驗複製到臺灣執行起來著實不易,但就長遠的發展而言,包括改善國內職業運動環境,或培養優異原住民運動選手及從業人員在內,是時候需要一些職業運動新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了。

  最後,是站在寄宿學校舊址前的感想,可以想像當年許多原住民孩童被帶離原生家庭,在這棟學校內不被允許說母語、放棄原生信仰、不能了解原生文化,美其名是要讓原住民能融入主流社群、邁向文明世界,但實際上是施行文化清洗、民族控制之種族滅絕政策。隨著這些悲傷的故事一一被發掘,到底誰是文明、誰是野蠻?若是文明為何包括加拿大政府在2008年要為「寄宿學校」政策道歉、澳洲政府在2008年為「失竊的一代」政策道歉,臺灣政府也在2016年8月1日為過去的「同化政策」向原住民族道歉。道歉之後,更重要的應該是相關單位以更謙卑的態度,致力投入真相與和解作為。一趟加拿大之旅,看見沉寂百年的臺灣原住民族海外遺珍、增加了對加拿大原住民族的認識、感受加拿大各博物館和美術館對原住民族文化保存與文物返還的決心,以及去殖民的努力,除吸收了寶貴的經驗外,也有心靈與知識上滿足的收穫。

  

誌謝

  

  本文的撰寫感謝參訪期間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公處、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渥太華大學社會學暨人類學專業學院Dr. Scott Simon的接待與協助。

  

附註

[1]本文圖文已有部分公開於筆者臉書發表。

  

引用書目

文化部

2022 《國家語言發展報告》。https://www.gaps.hlc.edu.tw/upload/06cf27a7d06f754dc715ccfcc4289958.pdf,2023年9月1日上線。

不著撰人

2021 〈加拿大歷史黑暗一頁:寄宿學校原住民孩子文化融入還是滅絶?〉。《BBC NEWS中文》,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7997867,2023年8月2日上線。

周惠民、波宏明

2019 〈原住民族受國家同化教育之經驗與記憶〉。《原住民族文獻》38:2-15。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5 〈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興建先期推動計畫〉。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gia/Common/FileDownload.ashx?sn=kkehZf!Kr4tfslsDzbouDQ@@,2023年9月1日上線。

陳子軒

2021 〈如果用越南語播中職?從加拿大冰球之夜7語版轉播,看運動多元文化行銷和社會責任〉。《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saturday-features-long-game-multilingual-broadcast,2023年9月1日上線。

葉川榮

2019 〈精緻化—平行化的主權抽離:陰魂不散的同化教育〉。《原住民族文獻》38:16-25。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01 《馬偕博士收藏台灣原住民文物—沉寂百年的海外遺珍》。臺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2022 〈臺北市政府代表團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暨原住民族機構參訪交流計畫出國報告〉。案號:00029766。「臺北市政府資料大平臺」,https://bdata.gov.taipei/home,2023年8月2日上線。

謝世忠

2017 《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1987-2017》。臺北:玉山社。

2020 〈運動的人類學波瀾—非熱門宿命之破解〉。《運動文化研究》37:9-33。

Honderich, Holly

2021 〈加拿大無名墓事件:為什麼悼念數百名原住民兒童〉。《BBC NEWS中文》,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7695028,2023年8月2日上線。

Roberto, Cipriani

2012 Sport as (Spi)rituality. Implicit Religion 15(2): 139-151.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Canada

2020[2015] 《致敬真相.和解未來—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總結報告彙整》(Honouring the Truth, Reconciling for the Future : Summary of the Final Report of 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Canada)。立言翻譯有限公司譯。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