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 新書視窗 56 2023/08

文/陳毅峰

陳毅峰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作者:沙力浪 Salizan Takisvilainan

出版社:健行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5月

ISBN:978-986-99870-7-3

  

P104_0002

  

「山是一個實踐的領域,回到山上工作,這些故事就會不斷的被憶起。」(頁206)

  

  本書有一清楚寫實的副標:「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相較於坊間近期由登山愛好者詹偉雄所選編的世界登山文學,沙力浪這本書所展現的,不是歌頌自然壯美與反思人類渺小這類以往自然文學的主軸,亦非歌詠遺世獨立又略帶桀敖不馴的反叛、或是回歸自然的唯美抒情,而是更貼近原住民族的歷史與殖民傷痕紀錄,讓閱讀者開啟從「殖民帝國的山林」角度,拓展出登山新視角的觸動。這是有殖民臨場感的山野文學力作,也是布農族與歷來殖民政權、山林自然環境互動下的歷史紀錄。

  全書分三個篇章,〈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百年碑情〉、〈淚之路〉,每一篇內各集結幾篇短文組成。全書故事發生的主要背景都在八通關越嶺道(包括清朝與日本兩條路線),但各篇焦點不同。〈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使用頭帶,既作為具有美麗編織手法的實體物件,也作為背起高山、生活、歷史與夢想的隱喻;〈百年碑情〉聚焦在日本時期發生於古道上的歷史事件,呈現部落族人對外來殖民統治者反抗的史詩,以及近百年來地景變遷背後的權力遞變;〈淚之路〉則以古道上佳心部落石板家屋重建紀錄為故事核心,重建傳統知識的實作過程不只牽涉到古老技術的使用與推敲,還必須經歷與當代國家行政機構磨合的考驗。貫穿全書(尤其在前兩篇)的靈魂人物,是已經從人間世永遠缺席的林淵源大哥。本書作者沙力浪請到孫大川老師寫序,而孫老師也的確交出一篇情感豐富、文筆優美,更重要的是具畫龍點睛之用的序言。在古道上重建石板家屋,將日本人打通用來執行國家有效統治工具的八通關古道上的紀念碑、駐在所、集團遷移的淚之路、規模不一的反抗與戰爭、族群互動等串連起來,用疊石架牆的傳統知識,一步步將原住民族歷史的主體性堆疊架構起來。

  八通關古道東段沿著拉庫拉庫溪開闢,全線幾乎皆位於目前所講的布農族「傳統領域」範圍。沙力浪將原住民擔任背工、高山協作、嚮導、巡山員等在山林中不同角色的「標準配備」,從負重行走必備的頭帶寫起,繼而感嘆布農族的網袋「不再只裝獵物,也開始裝下外來者對此地覬覦的山林資源、學術領域的野心」(頁57),一路寫到族人如何使用自登山用品店購得的大鋁架,於靠背處墊著組合式塑膠泡綿地板,還繫上每人特有的頭帶,細部調整自行巧思改裝成在我看來似乎容量無限大、每個協作獨一無二的登山包。如此改裝的登山裝備,一方面呈現縱橫山林的經驗所長出的在地智慧比當代科技產品的使用更為得心應手;另一方面也突顯高山協作要經常背負過重的行囊,壓在雙肩與頭帶上的不僅是重物,還是生活上的重擔。最深刻的反思之一,來自於沙力浪看到當高山協作成為一份專職工作,埋首於負重、備菜、料理等「顧客至上」服務性質的工作,逐漸不再具備呈現與分享在地山林知識的角色,行走的路線也不再是祖先的獵徑或部落間的聯繫道路,而是因應山友所需的大眾登山路線,這讓高山協作與嚮導們即便投身於山林之間,卻也越來越遠離了祖先的生活。重要反思之二是沙力浪以林淵源大哥本身從原本優秀獵人轉換成巡山員之後,當代(都市中產階級的)保育概念強壓在其獵人角色之上,國家公園又與傳統領域重疊的文化衝突,一直出現在原住民巡山員身上。「主流社會塑造這種保育形象,希望族人放下獵槍進行保育工作,這不就是一種國家對族人的納編行為」(頁87)。沙力浪提及,主流保育論述經常在無形中污名化獵人而造成對立,但是每每巡山、學術調查研究、山難搶救等,都仍然需要獵人從小在山林中行走所累積的知識相助,但國家公園偏重主要登山路線的巡查,以及為推廣環境教育廣徵志工做高山保育與解說人員,卻讓空有一身武藝的原住民巡山員重要性逐漸淡薄。對在地知識與文化的認知不足,衍生的政策自然就是重視書本的主流系統性知識,而輕忽原住民世代傳承的山林知識。

  〈百年碑情〉全篇的主角就是八通關越嶺古道的歷史故事,然而歷史有時候會轉變成無情的反諷。當我們得知發生於1915年的兩件重大戰役:喀西帕南與大分,以及當時大分社頭目拉荷.阿雷與阿里曼.西肯率眾持續抵抗日本而成為殖民者口中「最後歸順蕃」(詳見楊南郡、徐如林 2007。此書後來改版成為徐如林、楊南郡 2010),之後不久,日本人於1919~20年修築八通關越嶺道,沿途豎立眾多與布農族衝突而陣亡的各階等警察、隘勇、本島人、阿美族、平埔族等姓名的紀念碑,顯見殖民者跨部族動用眾多資源與人力,闢建深入布農領域心臟地帶的道路所引起的反抗之激烈。這條越嶺道後來就成為1930年代拉庫拉庫溪流域部落被集團移住至花東縱谷中段的卓溪,超過一千名族人扶老攜幼所走的淚之路。沿途紀念碑書寫日本觀點的歷史,而布農觀點的呈現則一直要等到戰後許久的原住民族意識覺醒、以及登山史家楊南郡等多人的探究,才逐步由迷霧森林之中緩緩建立。

  第三篇章〈淚之路〉描寫布農族人在佳心部落重建Istasipal氏族石板家屋的過程。重建過程歷經眾多步驟,包括先尋找淹沒於山林樹海芒草之間傾頹毀壞的家屋、結合學界與建築業界的研究調查、爭取公部門經費並且跨部會(地方文化局、臺東大學、鄉公所、玉山國家公園、林務局等)多重行政協商、複雜的工班安排與材料搬運等。沙力浪此處再度提到林淵源過世前帶領團隊尋找家屋的經過,他憑著豐富山林知識、熟悉地貌水文、加上對於走過地景的驚人記憶能力,已經成為後輩望塵莫及的傳奇,也令人感慨山林文化與知識傳承絕非輕鬆易得,而是需要足夠長期的累積與耗費心思的學習才能成就。公務機關造林也因為對布農祖居地缺乏認識與敬畏之心,會將樹種在家屋內任其根莖毀損石板屋,加上舊部落所在地絕非熱門登山或旅遊路線,因而也不鼓勵巡山員前往探視。於是埋有先人的家屋傾倒、三石灶的火苗熄滅,直至2018年12月佳心石板屋重建落成方再度點燃,距離埋葬最後一位家人,因集團移住被迫離開祖居地,已經超過八十個寒暑。從南投到花蓮協助石牆堆砌的伍玉龍是另一位核心人物,他從巡山員到成為臺灣首批登上七大洲頂峰的著名登山家,現在則創立高山建築公司,專接步道維修、蓋山屋的艱辛工程,是一個與林淵源有類似特質的布農族人。在沙力浪書中對此二人的描寫,都是安靜沈著,以身作則且身先士卒的領路人,或許只有在酒後的營火旁,才會侃侃而談讓故事及傳說一瀉千里,他們也讓我想起郭熊在《走進布農的山》一書中有著相同氣質的布農獵人。

  

引用書目

郭熊

2022 《走進布農的山》。新北:大家出版。

徐如林、楊南郡

2010 《大分.塔馬荷 布農抗日雙城記》。臺北:南天書局。

楊南郡、徐如林

2007 《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地區施武郡群史篇》。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