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聚焦於泛群效應?——原民復振的人類學旨趣 文獻評介 56 2023/08

文/謝世忠

謝世忠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Krystal, Matthew

2000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ourism at the Moreria Nima’ K’iche’. Ethnology 39(2): 149-161.

Rudolph, Michael

2006 Nativism, Ethnic Revival, and the Reappearance of Indigenous Religions in the ROC: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ies. Online-Heidelberg Journal of Religions on the Internet 2(1): 41-53.

  

  若自Ralph Linton的本土運動研究(nativistic movements)起算,人類學注意到原住民族文化或族群復振課題,已有近80年的歷史(Linton 1943: 230-240; see also Wallace 1956: 264-281)。而此一個課題在進入新世紀之後,仍然熱門(see e.g. Christie 2007; Turner 2007)。也就是說,總有研究者在進入原住民社群田野之際,發覺到它的存在,然後不久後就專著出版,陳述類似族內社會運動的過程。筆者閱讀的二文,一在南美瓜地馬拉,一在臺灣;前者為傳統文化延續的物質性表徵論述,後者則係新型網路工具當道的產物。藉由比較討論,或可看到更多文化或族群復振總是被持續研究的道理。

  美國Tulane大學Matthew Krystal指出,在古代馬雅文化重點區域的瓜地馬拉,一向在9月份舉行傳統舞蹈節,以對社區保護神致敬。其中最重要的舞碼之一包括了征服之舞,即描述被西班牙人降服過程。舞蹈節所需之面具、道具、服裝等等,都由稱為moreria的店家提供出租服務。在過去,moreria係由特定家族經營,彼此競爭。然而,到了當代,經營者數目驟減,剩下的幾處,成了稀有的文化資產。Krystal所研究的Nima’ K’iche’是其中之一。他發現,Nima’ K’iche’不僅持續扮演出租道具功能,它還發展出肩負舞蹈訓練和儀式專家培養的任務,等於是舞蹈節全包的單位。

  此外,當下moreria已然從過往的家族企業,轉為變成社區甚至廣大馬雅族群的代表象徵機構。西班牙人與在地原住民族通婚的後裔Ladino人是為瓜地馬拉人口的大宗,但,認同舞蹈節,同時也與moreria密切互動的Ladino人,有高比率堅持自我的馬雅血統與傳統,因此,小小的Nima’ K’iche’ moreria道具出租店,竟演變成了馬雅文明的記憶依據。而在地人一方面歡迎觀光,甚至提前在7月就辦理舞蹈節,以配合人潮,而另一方面卻也能有效掌控觀光的衝擊,不讓商業擊垮文化的保存維繫。Krystal雖表示很難確定此一阻卻觀光傷害的力道,是否得以永續強大,但至少目前發展景況是正面的。

  場景轉至臺灣。精通中文,目前服務於丹麥學術界,且曾於臺灣進行長期田野的德裔人類學者Michael Rudolph(劉哲勳),敘述了網路對於太魯閣族復振運動的影響。他主要觀察到過去一向是禁忌的原住民族傳統宗教,已然在網路世紀裡,也趕上了文化復振運動的浪潮。儼然已經全面基督教化了的原住民社會,竟會出現強調舊時代宗教的復振聲音,對於Rudolph而言,確實是一引人注目的大事情。他發現到,有族人專門收集紋面的資料,建立類圖書博物館,甚至設立網站。Rudolph認為,紋面是傳統時代宗教信仰的關鍵表徵,因此,此一文化蒐集保存作為,等於是對古老或甚至已然被遺棄之信仰文化的再生呼籲。而歌手的作曲中,也出現族語唱出以獵首為歌名,呼喊祖靈和眾兄弟姊妹團結一起的歌詞。

  此外,另有一位小學老師在其服務學校之網頁裡,直接指出獵首與紋面的光榮歷史,而事實上,在上一世紀結束之前,祖靈祭也已經悄悄恢復舉行了,而它就都透過網路,來宣揚其再現的正當性。作者認為,事實上,傳統宗教要素依然存在於私密的場合裡,尤其與醫療有關者,更是常見。而政治場域上,愈來愈多以強調「番刀出鞘」或「出草」等話語,來表達抗議姿態,此等也常借用網路傳播其關鍵理念。Rudolph的研究總結是,網路好像更易引發最原初文化復振之思維的建置,上述的種種跡象,顯示最古老真實之原民文化(也就是作者筆下的傳統宗教)的追求,對原民知識分子來說,顯然是一件重要的任務,而運用網路工具又是他們的強項,因此,造成一定影響是可預期的。

  原住民族族群社會運動或文化復振運動,多數均具引發效應之特質。也就是說,這邊發起,那邊呼應,終成全面性運動。甚至以國際原民為對象之第四世界運動,也具備此等屬性(謝世忠 1990)。畢竟,原民領袖經常揭舉之自我自然屬性世界,很容易被拿來與非原民統治者之破壞自然的人工屬性世界,進行孰劣孰壞之對照比較。「大地之母」或「地球母親」一詞,就常見於運動發起的文書裡,而源起於遵從自然法則的文化傳統,跟著就成了被呼籲必須尊重保護發揚的主體。Krustal的瓜地馬拉研究,果不其然,moreria作為傳統文化的表徵,很快地成了馬雅文化復振集體意識的根據,於是,作者的貢獻就在於認證了原運之基於自然的文化,總能很快轉成共同認同對象的分析觀點。

  然而,前述之景象,似乎不見於Rudolph的臺灣研究。Rudolph的確於文中陳述完畢太魯閣族的傳統宗教復振景況後,突然轉而提到了臺灣認同。但,他並非如moreria般地以一出租小店之姿,可以發展成泛馬雅認同象徵,來說明太魯閣回到宣揚獵首文化一事,足可成為泛臺灣原住民族的共同表徵,反而是強調原民非宗教屬性社團的社運成效,以及臺灣被認為係南島發源地的宣傳發酵等要素。也就是說,瓜地馬拉的moreria含有傳統宗教屬性,如今成了泛族群的認同,而太魯閣族深具傳統信仰的獵首文化呼籲,卻未見成為泛臺灣原住民族的象徵。縱使有所謂泛臺灣原民共同體的存在,也是其他因素所形構而成,而非網路傳播獵首文化或傳統宗教思維的引發效應。只是,作者很順手地,不知何故,就將獵首與臺灣認同二者拉上一起。總之,從二篇隔洋萬里遠的不同原民團體研究論文,我們可以體會到研究者對於復振的主題,在超越半世紀之後的今日世紀,依舊熱情,其中或許觀察它能否造成泛群效應一事(如泛馬雅或泛原住民族),正是引來注意的關鍵重點,縱然箇中出現有部分難以順暢闡釋之處,也無傷大雅。

  

引用書目

謝世忠

1990 〈「第四世界」的建構:原住民世界的契機與危機〉。刊於《人類學研究:慶祝芮逸夫教授九秩華誕文集》。謝世忠、孫寶鋼編,頁177-215。臺北:南天。

Christie, Gordon

2007 Culture, Self-Determination and Colonialism: Issues arou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Indigenous Legal Traditions. Indigenous Law Journal 6(1): 13-29.

Linton, Ralph

1943 Nativistic Movem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5: 230-240.

Turner, Terence

2007 Indigenous Resurgence,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and Cunning of History. Focaal-Europe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49: 118-123.

Wallace, Anthony F.C.

1956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8: 26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