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舞臺上的真實——記《泰雅精神文創劇場》 時事快遞 56 2023/08

文/張容嘉

張容嘉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研究發展組副研究員

  

  2023年4月初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觀賞一齣由泰雅族劇場編劇/演員游以德/Sayun Nomin創作的作品《泰雅精神文創劇場》(圖1、2),這齣戲以喜劇為基調,透過原住民的自嘲自解,勾勒出當代原住民的現實處境。故事從三位原住民(北露、哈勇跟彼得)在即將倒閉的原住民文創園區裡意興闌珊的表演開始,對所謂的原住民文化進行一場極具張力的辯證。觀光人類學者MacCannel(1976)曾提出「舞臺上的真實性」(staged authenticity)一詞,指出那種為吸引觀光客而刻意展示的文化經驗。但今日原住民的真實處境卻並非穿族服唱歌跳舞,而是處處被漢人剝削打壓的困境。然而原住民歌舞展演、教遊客製作口簧琴等文創小物的體驗活動,卻仍然是當代原住民文化園區、甚至是部落創生的主流運作模式。

  

P087_0001

圖1 演員謝幕致意
(圖片來源:張容嘉攝,2023/4/8)

  

P087_0002

圖2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海報
(圖片來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10472975619538946,2023年5月15日上線)

  

  這齣劇的故事軸線是這樣的:曾盛極一時的「彩虹灣原住民文化村」面臨沒有觀光客的困境,只能慘澹收場,被管理者蠻橫地要求必須協助收拾整理的助手仍是園區裡僅存的原住民表演者。就在文化村營運的最後一天,研究卡關的研究生來到文化村尋找「真正」的原住民,期待能夠藉由訪談原住民完成論文。終於,研究生順利地開始了他期待的訪問與觀察。研究生的角色就如同一面鏡子,對於劇中看見的任何事物都帶著認真中性的目光,映照著原住民文化展演再現裡的真實與荒謬,例如戲裡三位原住民展演歌舞其實與祖先傳承無關,而是來自臺北陳老師看很多原住民YouTube後編導,再教給族人的舞蹈;北露玩笑似對研究生抒發「專家學者」的抱怨,點出社會學/人類學背景的「學者們」對於部落族人的諸多叨擾:「很多老師來到部落訪問族人,結果給人家問了半天就走了!都沒有買點什麼…內!」。

  原住民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中持續地面對一種矛盾性的治理,在文化上被置於某種足具代表性的核心,但在政治經濟與社會層面上卻處於邊緣。這齣劇無疑體現了這種現實處境,編導顯然熟諳原住民與學術研究者間的尷尬關係,比方研究生如數家珍地在泰雅族人面前大秀一段「原民知識」,族人看似困惑並且對「外面」的知識感到陌生。又或是劇中「身經百問」的報導人謬誤梗,像是北露事實上已接受過很多次訪問,但每一次訪談都像是北露的即興創作:「我上次好像不是這樣回答的欸,上次我說什麼呢?我好像是說……」戲裡戲外,編劇盡可能地嘗試將原住民族在當代處境中所面對的階級壓迫、資本主義與商業邏輯的拉扯,部落土地流失的辯證,以及知識權力的不對等種種議題赤裸裸地呈現在舞臺上,成為真正舞臺上的真實。

  劇中研究生與三位表演者間的對話往返,伴隨著觀眾一波波的笑聲,黑色幽默底下卻是一個個讓人笑中帶淚又帶點心驚的叩問,或許這些也是編劇自身的困惑與反省—作為一位從小生活在被「平地人」包圍的都市叢林裡適應良好的原住民,臺大戲劇系畢業,就讀北藝大文學跨域研究所,同時也是原民台的節目主持人、文學獎的常勝軍,原住民身份認同顯然是他所關注的核心,貫穿全劇,研究生追問著眾人難以回應的大哉問:「什麼是泰雅精神?」。開朗的彼得、溫暖的北露各自給出了他們心目中的滿意答案,嚴肅的哈勇首先沈默半晌,反問一句:「那你可以告訴我什麼是漢人精神?」同樣的問題,事實上也可以置換成什麼是臺灣精神?什麼是客家精神?編劇藉由研究生反覆地提問,將這道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送給每個在路上探究著自我定義的人們。

  

引用書目

MacCannell, Dean

1976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London: Macmi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