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河海郊區高高樓
本期專題
第56期
2023/08
文/謝世忠
謝世忠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在臺灣,論者習以城鄉二分論事,彷如凡是這腳一離「鄉之地」,那足抵達之另地,就是「城之內」。原住民族的近現代史關鍵重心,就是族人的遷徙。人們觀念中的部落,不是山高水深處所,就是遠海外境的偏區。簡單來說,它是比一般鄉村的指涉,更為遙不可及的異邦,因為其人群的血統文化特質,畢竟不屬於傳統認定的華裔。於是,提及原民的離鄉背井,那不只僅是搬家瑣事,更是清空社區甚至舉族活動的族群文化移地事件。想像上,原鄉的傳統可能因而崩解,新鄉的生活內涵會是什麼,也是一大問號。本期專題的設計,即基於相關的思緒,盼望可以藉由寫手的文字貢獻,提供些許知識上的了解。
林慧美的基隆阿美族定居故事,係2020年以來本刊專題收錄的首篇報導文學文章。她以自身參與族人自花東而來及至安身立命或者不得安身也難以立命的歷程,寫下了諸多個人與家戶受難之後的再起身情事。阿美族人源於海岸,千里迢迢,也是來到海邊,只是前者農鄉,而後者已然為都市外圍,縱使也是下海覓得資源,仍必須與城市生活同呼吸,因此,其初抵達之艱難狀況足可想像。而林福岳的綜論原民職業災害一文,剛好可以呼應基隆的經驗。換句話說,不少遷到城市新鄉者,早期或許可以同樣海洋維生,但,一旦進入都會大脈絡,工程建設所需之勞力工作,往往成了轉換職業的首選。海上的風險變成了大樓高索攀爬的震撼。林文敘述了不少傷害例子,令人有感。只是,原運發起之時的八十年代,訴求的就是族人礦區建築土木基層的受害,難道40年後的今日,那種無助傷者仍是普遍?主體性的原民以及力量強大之支持系統又何在呢?我們期待更多的解釋。
相較於前面二文,李慧慧的河岸敘事,更添族人主位凸顯的價值。李文的阿美族在桃園大溪大漢溪旁耕耘半世紀,他們同樣歷經與大社會乃至國家律法生存拔河的幾十年,今日的新世代,連著上輩父祖的毅力,養成了自我新文化理念的堅持思維,他們可以迎得觀光,也能與來人對話,請其留步於外。河邊的生活,也在都市郊圍,此地族人的河水親情,與基隆同胞的海水呼喚,同為起步之時的強大引力,惟光陰演化,當下大家都是進入市區討生活,只是,大溪的入厝成家,似乎更見積極展現建構新都市文化的努力。
林芳青與葉秀燕探討高雄六龜地區具有原住民血統之住民認同的文章,為了呈現國家治理大政治歷史背景,使得全文前後二部分有所截斷,前一部分書寫山區諸地的政策和避難遷徙,到了後一部分才焦點六龜。主要是敘述幾個原漢通婚後代的接納或避開原民身分過程。六龜不論是今日高雄市,抑或過去的高雄縣,都屬都市中心外圍,也和前篇基隆和大溪位置相若。但是,城市生活脈絡必會涵蓋進原民們的每一天,原住民文化縱使清淡如六龜族人多僅能以通過族語中級認證表意,也都有機會為都會文化注入新的南島成分。六龜的郊區屬性,以及基隆的臨海居所和大溪的河岸聚落,卻也多將逢遇都會中心高高樓層的建案需求,那也是非部落熟悉之現代社會新型態災害風險的密集出現地。原民的來到,正於可能岌岌可危的日常工作環境裡,重新整理出自己的一份新生活世界架構,而那就是足可期待之更豐沛都市文化的注入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