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黨不住」的服務溫情與政權消褪 老照片講古 54 2023/04

文/李慧慧

李慧慧

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原民福利科科長

  

  在今桃園市復興區公所對面的停車場(圖1),是昔日「桃園縣民眾服務社復興分社」的所在位置(圖2),該棟建築物已於1990年因故拆除,走入歷史。復興鄉公所在民眾服務社內大禮堂辦理九九重陽節的舊照片中,清晰可見禮堂牆壁上寫著的「服務民眾」四個大字(圖3、圖4),這說明了這棟建物的設置宗旨與特殊屬性,旁邊貼有「繼往開來、團結力量大、以人為本」等精神標語,展現那個時代標榜的社會願景與價值,係以服務貼近鄉親的心,使鄉親賓至如歸(沈紫庭 1992:123-124;辛昭笛 1992:90-92)。

  

P091_0001

圖1 昔日「桃園縣民眾服務社復興分社」位置,今為停車場。
(圖片來源:李慧慧攝,2023/3/18)

  

P091_0002

圖2 1989年某日,佛教團體於「桃園縣民眾服務社復興分社」大門階梯合影。
(圖片來源:黃柏江提供)

  

P092_0002

圖3 1980年某日於「桃園縣民眾服務社復興分社」辦理九九重陽慶生活動,後方貼有「服務民眾」四個大字。
(圖片來源:王閔雄提供)

  

P092_0003

圖4 救國團復興山莊1986年某日於分社大禮堂「服務民眾」等四字之前方致贈鞋子等物資,由復興分社接受後送至需家之家戶。
(圖片來源:黃柏江提供)

  

  它座落在角板山的主街,是交通、行政、商業及觀光區的中心,假日人潮如織,在其他原鄉也多位在行政區精華地段(羅承宗 2019:16)。當時公路局、桃園客運及新竹客運等公車站牌,都設在附近,使得這建築成了等車、轉乘的中繼站。它有三層樓,屬當時復興鄉最高的建築物了,鶴立雞群,不難看出建物隱含高人一等的權威性,但又具親民特性。一樓階梯進門左邊是有如圖書館的書報區,放置報紙、刊物及期刊,提供民眾閱讀與休息,是一處交流聯誼空間,右邊則是辦公區及廁所;二樓是主任及工作人員辦公室;三樓是招待所,有幾間住宿房間,可供遠程不便的鄉民或出差來此的官員暫宿,僅酌收少許清潔費,也是一種服務。

  陳曉慧與龔宜君曾指出,民眾服務站的設置成為國民黨組織滲透臺灣基層社會的掩體,藉著為民服務的方式與過程和民眾接觸、互動,建構它與社會各群體間的關係,並建立其社會基礎,對社會做全面性的滲透與控制(陳曉慧 1998:211;龔宜君 1998:192-193)。國民黨來台初期「黨政一體」的制度,在各種場域透過政治力控制社會,自1952年起,在全臺各鄉鎮設立民眾服務站1(鍾道明、黃東益 2006:267;羅承宗 2019:16),與日治時期設立駐在所及蕃童教育所的統治思維類似。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在原鄉部落,分社雖為政黨辦公場所,卻也有如鄉民的鄰居一般,可隨時親近。建物牆上所強調的「服務民眾」,服務項目形形色色,其中節慶活動是主要服務,圖5和圖6的場景即是分社大禮堂,也是年年作為復興鄉公所辦理敬老慶生場地,老相片中有多位泰雅族紋面長者受邀坐在前排,身著黨服的幹部則在旁服務,溫馨滿堂,處處歡樂,這就是為民服務。其他舉凡各類比賽、表揚、媽媽教室、大型會議、宴客等活動,亦常於此辦理,過去歌唱比賽,即由黨部的文宣隊擔任樂隊;鄉內重大活動,如當年副總統謝東閔來角板山為這裡的茶命名為「梅臺茶」,即是在這棟建物內舉行。

  

P093_0001

圖5 1980年某日,鄉公所於「桃園縣民眾服務社復興分社」辦理九九重陽慶生,分社服務人員在旁協助。
(圖片來源:王閔雄提供)

  

P093_0002

圖6 1980年某日,鄉公所舉辦九九重陽慶生,幼童獻上祝福,坐在旁邊的二位文面長輩,神情顯得相當愉快。
(圖片來源:王閔雄提供)

  

  1980年代時任鄉長祥乾重視文化,經常於此辦理愛國及民俗歌謠活動,曾借用大禮堂多次佈展,展示泰雅族傳統竹屋、服飾、生活器具等,成為一個文化交流的窗口。不僅如此,民眾有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民眾服務分社」求助(方鵬程 1988:12-13)。鄉民書寫申請表件及陳情書,經常送到這裡填寫與確認,服務人員稱:我們如同「代書事務所」。在協助民眾書寫離婚協議書,使用過的筆折半丟棄,象徵夫妻分開,從此互不相干。由於黨部人員積極主動,於是獲得鄉親信任而習慣託付。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即是「諮詢窗口」,例如法律、土地紛爭、事故調解,甚至具有電話號碼查號臺的功能,只要民眾提出需求,服務分社常是儘量滿足。有時部落族人無力殮葬,愛心團體捐贈棺木,也會由服務分社擔任保證單位,足見分社是個重要的中介角色,也曾協助榮民看診服務。因此,分社常與民眾是站在一起而無距離,即使是政黨社團亦不違和。過去只要上班開門,交誼廳必有人進入,或休息、或請求協助、或找資源,都會來此,這裡的大門是為鄉親敞開。服務分社強調多元服務與部落族人之間的關係,在過去「黨政一家」的年代,有著相生相息的共生關係,因而原鄉民眾服務分社「主任」、公所「鄉長」及代表會「主席」是三大巨頭(謝鴻儀 2000:102)。

  民眾服務社,一度恰如其名地接了地氣,順應「民眾」的種種需求,提供隨到隨辦的「服務」,這在當時資源弱勢的山區是別無競爭的先驅者,幾已不可或缺。然而,1980年代以降,因臺灣政治環境自威權體制轉型民主化過程,地方派系與政黨結盟呈現多黨現象,昔日一黨獨大的國民黨,漸被取代(徐永明、陳鴻章 2004:197)。代之而起的是學校、公所、社區及救國團等陸續興建的「禮堂」、「圖書館」及「便民服務區」等利民設施。服務社原先獨樹一幟的特色與地位,也如這消失的建築一般,從復興區民的日常生活中淡出。

  過去,曾一度門庭若市的地方,如今已門可羅雀。建物悄悄移除,不見書於復興鄉志,連當年的新竹客運及公路局,也已不再日日行駛,同樣消聲匿跡於山區部落。而今,也只能透過老照片,引領我們走入歷史的隧道,拼補過去的歷史圖像,重溫過往的回憶,族人對此也總是溫馨與感謝。只是,物換星移,往日的記憶不免徒添一縷失落。

  

附註

[1]各縣市民眾服務社,在鄉鎮成立分社時,初期以「民眾服務站」來稱,之後改稱「民眾服務分社」,地方仍有鄉親習以舊名稱之。

  

引用書目

方鵬程

1988 〈有困難,找民眾服務分社〉。《中央月刊》21(11):12-13。

沈紫庭

1992 〈第一線報導:枋寮鄉親的另一個家─屏東縣枋寮民眾服務分社現場報導〉。《中央月刊》25(10):123-124。

辛昭笛

1992 〈第一線報導:體貼鄉親的心─臺中縣和平鄉民眾服務分社現場報導〉。《中央月刊》25(12):90-92。

徐永明、陳鴻章

2004 〈地方派系與國民黨:衰退還是深化?〉。《臺灣社會學》8:193-228。

陳曉慧

1998 〈中國國民黨改造運動中對社會基礎的強化〉。《藝術學報》63:209-229。

鍾道明、黃東益

2006 〈國民黨苗栗縣基層專職黨工關係網絡之研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3:267-310。

謝鴻儀

2000 《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一甲子年史》。南投:國民黨台灣省黨部。

羅承宗

2019 〈民眾服務社在原鄉:整理與分析研究〉。《臺灣原住民族法學》6:15-32。

龔宜君

1998 《「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臺北:稻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