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樂聲歡樂」抑或「黨國淹沒」?——部落同唱半世紀 老照片講古 53 2022/11

文/李慧慧

李慧慧

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原民福利科科長

  

P64_0002

圖1 筆者參加部落歌唱比賽
(圖片來源:李慧慧提供,1982)

  

指定曲目:梅花

  

梅花梅花滿天下

愈冷它愈開花

梅花堅忍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圖1是筆者1982年以「梅花」這首歌參與桃園縣復興鄉奎輝社區舉辦的新春歌唱比賽,這張40年前的老照片,喚起了兒時在部落的生活記憶,耳邊頓時響起「國家」、「我愛中華」、「中華民國頌」、「藍天白雲」、「桃花舞春風」……等愛國歌曲,這些都是學校、部落、鄉公所辦理歌唱比賽時的指定曲。筆者就讀國小,在校只能說國語並禁說族語,並經常教唱愛國及勵志歌曲,教育我們要有愛國情操。早上升旗典禮,全校師生原地踏步,必唱「我愛中華」迎國旗進場,強化中華文化意識,至今記憶猶新。部落隨時也可聽到大人小孩哼唱,處處瀰漫著愛國意識。

  愛國歌唱比賽的濫觴,從1966年11月12日臺北中山堂落成啟用,當時政府為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念三民主義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定國父誕辰11月12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隔年成立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林國雄 1984)。自此,每到這一天就會有展覽、演講或舉行書法、壁報、運動、舞蹈、歌唱等比賽,以不同形式辦理慶祝活動。在1980年以前,部落已有由復興鄉公所「文化課」,於國父誕辰紀念日辦理歌唱比賽,分有國小組、國中組及社會組,每年參與景況熱絡,活動訊息未公告前,詢問賽事熱度高,年年報名踴躍,人數均有百人以上。

  不僅公所,在過去黨國合一的年代,鄉內的國民黨復興鄉民眾服務社成立文宣工作隊,經常在婦女節或母親節,辦理歌唱比賽,指定曲必是愛國歌曲,有黨部專屬的樂隊(圖2),活動一開始即是迎接國旗、黨旗進場,大家立正敬禮(圖3),在1974年復興區婦女組隊參加桃園救國團於婦女節辦理的全縣合唱比賽,榮獲全縣第一名佳績,可證部落族人重視程度(圖4)。且當時申請歌星演員證是由縣政府教育局核發(李筱峰 2009),不少懷有歌星夢的族人為邁向歌星一途參與歌唱比賽,樂此不疲,筆者的親人亦在通過各種歌唱比賽後,參與空中五燈獎歌唱新人甄選大會複試獲得合格證書(圖5)。

  

P65_0001

圖2 國民黨文宣工作隊專屬樂團
(圖片來源:梁數娥提供,1980)

  

P65_0002

圖3 復興鄉文宣工作隊活動開始迎旗進場
(圖片來源:梁數娥提供,1980)

  

P65_0003

圖4 復興鄉婦女獲全縣合唱團冠軍
(圖片來源:梁數娥提供,1975)

  

P65_0004

圖5 陳玉春參加歌唱新人甄選大會合格證書
(圖片來源:李慧慧提供,1985)

  

  此外,教育單位也會辦理中小學合唱團比賽,推廣中華文化,由於部落小學均為小校,自小學三年級以上全員參與,從歌唱中獲得成就與自信。過去部隊亦營造軍民一家的和諧關係,定期派軍人到部落協助農事收割,曾在部落辦理軍民歌唱大賽(圖6),曲目當然以愛國歌曲為主,這些都是部落村鄰大事,孩子懷有歌星夢,全家攜老扶幼,為家人加油。部落大大小小歌唱比賽,相較於平地社會的平淡反應,顯得格外熱絡,形成特殊風氣,不只普及,參與度也高,這些情景深植族人記憶之中。

  

P66_0002

圖6 族人參加軍民聯歡晚會
(圖片來源:劉莉娟提供,1972)

  

  過去戒嚴時期,政權藉由學校、政府機關、軍隊、政黨推播中華文化及愛國意識,而歌唱比賽受到部落喜愛,正因族人愛唱歌,可展才華;也由於音樂能穿透人心,透過傳唱使得國族主義在當時成為一種文化霸權,部落支持意識油然而生,產生高度的國家認同。類似臺灣原住民族走過的國族化路程,亦如Charles F. Keyes(1973)指出泰國東北地區部落,透過學習代表國族菁英特徵的Tai泰語,期能有朝一日爬升成為泰國人,創建Thai泰國國民的國族認同,勾勒出大泰文化的樣貌,以成為泰國人的模式(Thai way)。

  臺灣原住民在實施山地平地化政策以及復興中華文化階段,政府從教育著手,推動說國語運動而禁說方言,教唱「我愛中華」等愛國歌曲,強化原住民認同中華文化及祖國化的概念,才是體現好國民的模樣。如Cornelia Ann Kammerer(1988)也指出泰國政府將泰國北部山地的Akha族納入國家體系,從1950年代起以軍隊管理邊境和鎮壓共黨進入山區為由,透過遷居計畫將他們移居河谷地區,強迫學習泰語和信仰佛教,使山地部落轉變成一般泰村,並秉持著「接受泰文化才是泰國國民」的思維。也就是說,泰語成為塑造國族認同重要的工具。對照過去政府施加在原住民的山地平地化的同化政策,在高山設立學校,推行國語,透過教育改變原住民,讓政黨及軍民成為一家的過往,國族化歷程經驗相似。

  1987年解嚴之後,學校仍常透過歌唱,運用卡拉OK辦理親子教育及山地家庭教育(如圖7、8)。而後,在強調部落傳統文化復振中,經由有族群意識的族人反省,努力找回失去的傳統,各單位也開始定期辦理傳統歌謠、母語傳唱,而今也可見承載生活寫實記憶的林班歌大賽等。過去以音樂表現民族盛衰與國家興亡的愛國情操,如今也藉由對音樂的熱愛,讓族人找回自身失落文化,用歌聲唱出自我文化的認同,承傳過往的傳統。

  

P67_0001

圖7 三光國小山地家庭系列辦理卡拉ok比賽
(圖片來源:張玉英提供,1991)

  

P67_0002

圖8 三光國小親子活動辦理卡拉ok比賽
(圖片來源:張玉英提供,1992)

  

  在國族認同被強調的年代,部落文化也經歷了一次愛國教育的洗禮。今天回頭看,部落文化也非一成不變,在不同的時空有著內外因素交織、影響、演變,無需否認部落也曾經很「我愛中華」,畢竟那是當年真實存在過的黨國推動的民間活動,也需看見,部落在多元文化衝擊後,也有自我主體性的覺醒開展,意識到自我文化傳承的重要。族人高唱愛歌曲的年代,是處在「樂聲歡樂」抑或「黨國淹沒」?筆者認為這是戒嚴時期的歷史寫照,它不是二選一排他,而是同時存在,族人唱著愛國歌曲時是歡愉,但在一片歡歌聲中,不知不覺地淹沒在黨國精心設計之中。回望過往,也才明白這就是我們曾不知不覺地走在同化政策及愛國教育的路程。

  

引用書目

李筱峰

2009 〈兩蔣威權統治時期「愛國歌曲」內容析論〉。《文史臺灣學報》1:135-178。

林國雄

1984 〈三民主義與中華文化教育建設〉。《師友月刊》199:24-25。

Kammerer, Cornelia Ann

1988 Territorial Imperatives: Akha Ethnic Identity and Thailand’s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Ethnicities and Nations: Processes of Interethnic Relations in Latin America,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Remo Guidieri, Francesco Pellizzi and Stanley J. Tambiah, eds. Pp. 259-292.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Keyes, Charles F.

1973 Ethnic Identity and Loyalty of Villagers in Northeastern Thailand. In Southeast Asia: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Integration. John T. McAlister, Jr., ed. Pp. 355-365. New York: Random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