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他山之石:紐西蘭毛利博物館對臺灣的啟發 文物掌故 52 2022/09

文/馬海倫 Helen Murphy、張雅玲

馬海倫 Helen Murphy

銘傳大學國際學院旅遊與觀光學程助理教授

張雅玲

國立宜蘭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許多原住民族要求博物館將他們的文化納入國家的故事裡,以他們的觀點去敘述自己的故事。本文觀察兩個紐西蘭博物館─奧克蘭戰爭紀念博物館(Auckland War Memorial Museum,以下簡稱「奧克蘭博物館」)和威靈頓的紐西蘭蒂帕帕國立博物館(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以下簡稱「蒂帕帕博物館」),檢視館內展示文本如何處理殖民史,又毛利人如何被定位及呈現。

  

靈力珍寶(Mana Taonga

  

  蒂帕帕和奧克蘭博物館有相同目標,亦即要展示、保存和讓參觀者探索毛利文化遺產。此政策的形成是基於Mana Taonga(靈力珍寶)原則,Mana Taonga係毛利語,該詞結合Mana(地位或權力)與Taonga(珍寶或文化遺產)兩詞形成的文化政策概念,強調文物與原生社群的緊密連繫(包含合作策展、尊重在地觀點及行動獲得原生文化人群的肯認)。換句話說,此舉意味著博物館並沒有認為「擁有」原住民的收藏,而是將自己視為與毛利族共同管理及共同展示原住民物品之機構。這項政策原則承認了毛利人與靈力珍寶的精神關係,這種認可也促使了毛利人能參與和其文化遺產相關的展示過程。以下介紹該兩館處理毛利人展示的語言、認同、文化,歷史和政治等不同主題面相。

  

展示語言

  

  這兩座博物館最顯著的特點是以毛利語為主要展示語言。從圖1可以看出展示內容及標題優先使用毛利語,英語居次,置於毛利語之後。館內博物館的標示中,英語及毛利語均同等分配空間及位置。此舉突顯了毛利語的重要性及其為使用中的活語言。

  

展示身分

  

  蒂帕帕的入口標語寫著:「進入我們的動態對比世界,遇見我們的故事、地方及人物,探索創新和創造力,這對於表達我們的身分至關重要」。標語繼續描述館中所展示的珍寶是如何構成毛利人身分的基礎,接著問:「我們從何而來?我們的身分是如何塑造和維持?」此認同的建構是由毛利人的角度呈現。透過使用代名詞「我們」和「我們的」而不是「他們」和「他們的」來強調這種觀念。

  博物館展示也呈現Taonga被褻瀆的議題。圖2是Harimate茶巾。該布料上有一張毛利女性的照片,儘管沒有人知道她是誰,仍然被尊為圖普納人(毛利人祖先),享有神聖的地位,而她下巴上所文刺的傳統女性圖案也是如此。此展示描述了使用Harimate的神聖形象烙印在茶巾上所產生的文化掠奪。這塊茶巾布是捐贈者自二手店購買後捐贈給博物館,為了保護她的形像不被糟蹋,並對毛利文化的尊重,使該物件免於文化濫用。該展示內容也讓訪客思考毛利圖像商業化和被剽竊的問題。

  

P106_0002

圖1 毛利展板範例,奧克蘭博物館。
(圖片來源:Helen Murphy攝,2018/6/29)

  

P106_0003

圖2 Harimate茶巾,奧克蘭博物館。
(圖片來源:Helen Murphy攝,2018/6/29)

  

文化的呈現

  

  兩座博物館將毛利文化描繪成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為了強調文化連續性的概念,博物館展板(參見圖1)解釋了藝術的現代意涵與傳統藝術的重要性這兩者之間的聯繫。藝術是「毛利人的認同,更是世界的驕傲之源」。展版解釋Taonga的起源,也強調毛利文化的重要性。許多展板都詳細說明了物品的來源(誰收集物品以及如何收集)、意涵、文化背景以及與其他物品的關聯。毛利人圖像攝影作品也盡可能呈現有關個人、家庭和部落的詳細資料。這種呈現方式強調展示物品仍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關於紋身的描繪(圖3)最能體現當代毛利社會文化實踐的持續重要性。該展示文字特別使用英文現在式時態敘述紋身照片,舊工具旁有毛利人的傳統紋身,說明紋身是一種持續的習俗,也解釋其背後的文化含義和其歷史淵源。另外,也說明紋身工具的製作方法,以及工具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P107_0001

圖3 Sulu'ape家族的紋身大師,奧克蘭博物館。
(圖片來源:Helen Murphy攝,2018/6/29)

  

展示歷史、政治

  

  兩座博物館對歷史的敘述採毛利人的視角,挑戰殖民的敘事方式。在蒂帕帕,藝術家Michael Tuffery用醃牛肉罐頭創作牛造型的藝術品,名稱為〈殖民主義─全牛?〉(“Colonialism - All Bull?”)(圖4)。醃牛肉罐是進口食品,也是西方殖民主義權力的象徵,展示告訴訪客醃牛肉的引進取代了毛利食物和傳統的生計活動,讓他們省思殖民主義對毛利人的影響。

  

P107_0002

圖4 Michael Tuffery藝術作品,蒂帕帕博物館。
(圖片來源:Helen Murphy攝,2018/7/3)

  

  奧克蘭的另一個展示描述了毛利人與殖民勢力抵抗和衝突達到「混亂的融合」(“tumultuous convergence”)。帕亞-特-蘭吉(Paia-Te-Rangi)(圖5)是殖民融合的代表。他簽署了《懷唐伊條約》,後來反對政府,參加武裝抵抗運動。展版詳細介紹了毛利人如何對抗歐洲人的暴力(圖5)、毛利人對作戰的文化意義,以及如何「捍衛毛利人的土地和獨立」的技巧。

  

P108_0002

圖5 毛利戰士及戰爭的慣例,奧克蘭博物館。
(圖片來源:Helen Murphy攝,2018/6/29)

  

紐西蘭博物館對臺灣的啟發

  

  紐西蘭的博物館反映該國對少數族群的政策態度是建立在合作、尊重、包容的基礎上。在語言上,採毛利語和英語並列,為毛利語言的發展創造了平等的空間。在認同上,博物館從毛利人的角度出發,擁抱當代原住民多面向的身份認同。在歷史和政治的面向,博物館對歷史的敘述採用毛利人的視角,挑戰了殖民的敘事方式,並探討殖民主義對毛利人的影響。若能借鏡紐西蘭博物館以「靈力珍寶」為原則所建立的文化策展政策,臺灣原住民族可以回歸臺灣的認同主體,並且在博物館述說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