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甲——蘭嶼與菲律賓巴丹島兩地交流的「物證」
文物掌故
第52期
2022/09
文/楊政賢
楊政賢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回顧歷史,臺灣蘭嶼與菲律賓巴丹群島此一跨國境海洋島嶼鏈區域,存在著一個文化類緣關係密切而經常被討論的跨境「族群」,該族群在蘭嶼稱為Tao,在巴丹島則稱為Ivatan。長期以來,生活在蘭嶼的Tao族人為了因應海洋島嶼生態,逐漸發展出獨樹一格的在地文化模式,並彰顯出蘭嶼「島嶼」空間區位的孤立性與在地性。
就物質文化與文化採借而言,蘭嶼目前仍可發現一些可能是來自巴丹島的文化遺留。Inez de Beauclair(1969)曾指出蘭嶼的Tao族人是臺灣唯一具有金銀工藝的原住民族群,他們從其南方的巴丹島,獲得些許黃金以及製造銀盔的技術。余光弘(2004:40)則表示蘭嶼往昔曾與菲律賓的巴丹群島維持某種程度的來往及交易,巴丹島很可能是蘭嶼得以擁有金銀、玻璃珠與牛皮甲的主要供應者。此外,余光弘、董森永(1998:91-96)提及包括有針鉤ayos、巴丹山藥、牛皮甲、巴丹刀等相傳來自巴丹島的物資。從上可知,蘭嶼與菲律賓巴丹島的歷史糾結與文化類緣關係,不言可喻。
「魚皮甲」:靠海吃海.就地取材
蘭嶼Tao族人「藤製背甲」的製作方法是將寬窄、厚薄一致的長短水藤藤篾浸水泡軟,在木板上用藤篾以壓二挑二編織法起底,手編成背心形的衣身。然後再將整片浸水泡軟,將其左右兩側向內微捲。用細繩把前肩胛片與前胸片繫連,形成對襟的背心。沿著背心邊緣的表裡各置壓一條水籐片,再用藤篾以鱔魚骨縫法將藤片與背心邊緣縫合收邊(徐瀛洲、徐韶仁 1994:113-114)。「藤製背甲」尚有以魚皮、椰鬚、馬尼拉麻等不同材質製成。其中,「魚皮甲」則主要用於械鬥或參加喪禮時所穿著(圖1)。
圖1 蘭嶼「魚皮甲」:德國萊比錫格拉西民族學博物館(Grassi Museum für Völkerkunde zu Leipzig)館藏品
(圖片來源:楊政賢攝,2022/5/31)
「牛皮甲」:來自巴丹.物資交換
根據部分口傳資料(見Beauclair 1959、余光弘、董森永 1998 等),蘭嶼與巴丹兩地的交往中斷約發生三百多年前。余光弘、董森永(1998:94-6)根據漁人部落的口傳採錄了蘭嶼與巴丹的衝突事件,故事的主角是Siapen Miturid,故事情節大致如下:
Siapen Miturid與前來蘭嶼拜訪的巴丹島人Si-Vakag成為好友,之後受邀,於是招募了八十個Tao人一起回訪巴丹島。巴丹島的婦女很喜歡這些Tao男人及他們帶去巴丹島的香蕉樹、大竹等,晚上她們會和來自蘭嶼的訪客一起唱歌跳舞。在歷經了幾次往返巴丹島作客之後,由於蘭嶼Tao人在抓牛、獵鯊、摔角等各個場合的競賽都領先,引起巴丹男人的氣憤,他們更感不快的是Tao人更能討得巴丹婦女的歡心。於是巴丹人與蘭嶼人相約,從此以後停止來往。過了一段時間,由於蘭嶼的Siapen Miturid發現他的么子Si-Ripo沒有牛皮甲,於是他決定再度啟航到巴丹島為子購甲。在這一次的交易往來中,由於雙方先前的誤解,積怨日深,以致Tao人停泊在巴丹島岸邊的船隻後來被Ivatan人打碎,進而爆發大戰。……後來Si-Ripo曾計畫再往巴丹買甲,其父托夢並進一步掀起巨浪阻擋他的南行。
從上可知,雖然兩地因積怨衝突,終至關係決裂,中斷交流。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牛皮甲」是當時兩地交流,Tao人熱衷想要從巴丹島獲得的重要物資之一。
傳說中,蘭嶼昔時來自菲律賓巴丹島的「牛皮甲」,經盤點國內各大公民營博物館與典藏機構,目前僅存的一件典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圖2)。根據國立臺灣博物館(2022)的文物詮釋資料,其型制特徵描述如下:「以整片帶鞣摺製作痕跡皮革製成的皮甲,達悟語稱為KAMOLAY A KALOKAL;這種皮甲相傳是昔日與巴丹島人交換得來的,其形制與魚皮甲雷同」。此外,凌美雪(2018)引述國立臺灣博物館說法的報導,針對該文物描述如下:「這件由整片帶鞣摺製作痕跡牛皮製成的〈雅美/達悟族牛皮甲〉來自蘭嶼漁人社,年代約為1890年,存世數量非常少,目前全台灣也僅存一件,現為國立台灣博物館所典藏」。從上可知,由於蘭嶼遲至國民政府時期才引入牛隻,典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的此件「牛皮甲」,似乎成了目前可供證明蘭嶼與巴丹島兩地物資交換的一項重要「物證」。
圖2 「牛皮甲」,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品。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2022〈甲冑(牛皮甲)〉)
然而,筆者認為上述「牛皮甲」,其剪裁造型較似西班牙傳統服飾風格,恐是巴丹島長期受其殖民之文化遺風與物件型制。倘若,該文物真是來自巴丹島,應屬「整件成品」直接傳入蘭嶼,而非輸入「牛皮原料」(圖3-4),再於蘭嶼島上加工製成。此外,筆者今年6月執行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典藏調研及資料庫建置計畫」,曾於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典藏庫發現另一件登錄來自蘭嶼的「牛皮甲」(圖5),此類型的「牛皮甲」尚未見諸國內各大公民營博物館與典藏機構。經檢視與測量,該件「牛皮甲」具有蘭嶼傳統「藤製背甲」的型制,但覆蓋甲身的不是平時較常使用之「魚皮」,而是「牛皮」。換言之,若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者相比,本件保有傳統「藤製背甲」形制,而非西班牙傳統服飾風格,可能是從巴丹島取得牛皮原料,用「牛皮」取代「魚皮」,並將其縫製於傳統「藤製背甲」上的另一種「牛皮甲」型制。或許?這也正好提供了另一個可供說明蘭嶼與巴丹島兩地文化交流與採借的有力「物證」。
圖3、4 菲律賓巴丹群島由於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引入與推廣,歷時久遠,黃牛(左)與水牛(右)的豢養畜牧迄今已成為島上主要的生計模式與經濟產業之一。
(圖片來源:楊政賢攝,2016/6/16)
圖5 蘭嶼「牛皮甲」:德國柏林民族學博物館(Ethnologisches Museum Berlin)館藏品
(圖片來源:楊政賢攝,2022/6/15)
引用書目
余光弘
2004 《雅美族》。臺北:三民。
余光弘、董森永
1998 《臺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徐瀛洲、徐韶仁
1994 《臺灣山胞物質文化:傳統手工技藝之研究(達悟、布農族)》。內政部專題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凌美雪
2018 〈台灣原民織美─故宮南院首推16族服飾展〉。《自由時報自由藝文網》,6月6日。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206702,2022年8月14日上線。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22 〈牛皮甲〉。《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f/9b/85.html,2022年8月14日上線。
Beauclair, Inez de(鮑克蘭)
1959 Three Genealogical Stories from Botel Tobago: A Contribution to the Folklore of the Yami.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7: 105-140.
1969 Gold and Silver on Botel Tobago: The Silver Helmet of the Yami.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27: 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