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日治與清國時期的秀姑巒溪船運 老照片講古 52 2022/09

文/吳明季

吳明季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

  

  這一批日治時期秀姑巒溪行船的珍貴老照片,是由日本人毛利之俊於1933年出版的《東臺灣展望》記錄下來的。圖1是1930年代行船在秀姑巒溪的情形,使用的船隻漢人稱之為駁仔船。由於秀姑巒溪到處都是急流、巨石密佈,在當代是臺灣最適合泛舟的河流,以木船行船在秀姑巒溪需要相當的技術、經驗與膽量。使用木船行船在秀姑巒溪,依照歷史文獻與我的田野調查,從1870年代到1980年代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圖2是秀姑巒溪最大的一個急流,奇美部落族人稱之為kaalolan no waco(流狗灘),意思是連狗這麼會游泳的動物,都無法游過這個急流,會被急流沖走。行船經過此急流時,全船的客人都要下船,因為如果負重太重怕會翻船。船隻避開岩石與三層急流的河道,划向另外一邊較為平順的河道,順流而下。客人則上岸沿著溪邊走,越過急流,與船隻會合後再上船。

  

P094_0002

圖1 1930年代行船在秀姑巒溪的情形
(圖片來源:毛利之俊,1933,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P095_0001

圖2 秀姑巒溪最大的急流流狗攤,相片中右邊河道可以清楚看出三層急流。
(圖片來源:毛利之俊,1933,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這個秀姑巒溪行船的過程,1928年被日本人小泉鐵(2014[1932])以優美的文字記錄了下來:「探訪Kiwit(奇密社)時,是從秀姑巒溪乘舟而去的。途中只見溪河的兩旁,盡是矗立著數百尺到數千尺不等高度的險峻斷崖。河水經過的幾處幾乎是逼近斷崖的突兀曲線,而水勢宛如射箭般的快速,這時船上的遊客生命安危全賴船夫的操船技術,雖然心中有些驚恐,但真的感到刺激又愉快,加上兩旁的景緻實在美麗又宏偉。雖說全程只有三里(約12公里)長的距離,但還是花了四十分鐘才到達奇密社的斷崖下。」

  我訪問現在的奇美部落族人指出,小泉鐵與毛利之俊搭乘進來奇美部落的船隻,回程會以人力拉縴的方式將船隻從秀姑巒溪下游拉往上游,同時也會載運物資或人員。在日治時期主要載運的物資是甘蔗。甘蔗是奇美部落族人最早種植的市場取向作物,奇美部落族人會種植甘蔗,與日本殖民政策要讓日本資本家在臺灣發展製糖工業有關。新式工業糖廠「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亦即今日臺糖公司花蓮糖廠,通常被稱為光復糖廠,於1921年在光復(當時稱為大和)正式運轉。當時奇美部落族人種植的甘蔗,日本人會派船隻(駁仔船)以拉縴的方式載運到秀姑巒溪上游的瑞穗,再以火車載運到光復糖廠。工業化製糖需要確保大量充足原料,以利機器能夠持續運轉,連奇美部落這種交通不便的地方,也納入日本糖業資本家收購甘蔗的範圍。

  後來被「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合併的「賀田組」,是銜總督府之命最早來花蓮拓墾的日本資本企業。負責開發東部製糖、製鹽、樟腦、菸草、採礦、畜牧、運輸、郵遞、金融等事業。賀田組不但招募日本內地移民在花蓮設立私營移民村,也招募廣東移民、西部的漢人與花蓮在地原住民為其工作(鍾淑敏 2004;李禮仁 2009)。1906年「賀田組」位於花蓮北部的多處腦寮遭受原住民攻擊,不得不放棄基地將事業重心南移至瑞穗、玉里一帶,並大量招募臺灣西部漢人來做苦力。剛好1906年發生嘉義梅山大地震,住在苗栗頭份客庄的鍾永來一家也受到地震災情重創,於是接受賀田組的招募,二次移民到花蓮拔仔庄(瑞穗富源)開墾。這段歷史被為家族立傳的鍾道明於2015年出版的《祖蔭遺蹤:鍾集章家族尋根》記錄了下來。書中訪問鍾永來的孫子鍾昌發,指出1906月12月鍾永來一家人的移民路線,是從竹南驛搭火車到基隆驛,再搭輪船至豐濱大港口,換坐小船,上溯秀姑巒溪到富源。船隻以人力拉縴的方式上溯秀姑巒溪運送人員或物資,被日本資本家運用來載運從西部招募來的漢人契約工人,也運用來載運奇美部落族人種植的甘蔗。

  但,最早想到要運用秀姑巒溪河道來運輸物資或人員的,其實是清國的政府與軍隊。1877年,清國軍隊由於政策調整,將所有軍力集中駐紮部署在瑞穗、玉里一帶。所需的糧餉、後勤補給或兵員換防,需要依賴海運,然後利用河道將物資和人員送抵縱谷區域。為了這個軍事目的,威脅到當地阿美族人的土地與生存資源,最終爆發了「奇密社戰役」(李宜憲 2008;李宜憲、莊雅仲 2017)。秀姑巒溪船運,最初由清國國家主權因軍事需求而開發,日治時期由資本力量因工業化生產所運用,中華民國時期奇美部落族人在更加資本主義化的環境當中,學習與挪用秀姑巒溪船運拉縴方式將農作物載運到瑞穗去賣,但卻是以阿美族自身價值系統的mipaliw(換工)方式來運行秀姑巒溪船運。這段二戰後奇美部落族人挪用軍隊和資本家的秀姑巒溪船運情形,我在《原住民族文獻》第20期的〈老照片講古〉(吳明季 2015)有介紹過,大家也可以再去回顧這段有意思的歷史。

  

引用書目

小泉鐵

2014[1932]《蕃鄉風物記》。黃稔惠譯。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李宜憲

2008 〈晚清國家體制與原住民部落的衝突:從烏漏社到阿棉山社〉。刊於《大港口事件論文集》。蔡中涵編,頁1-32。花蓮: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

李宜憲、莊雅仲

2019 《大港口事件》。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四)。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李禮仁

2009 《賀田組及其在東台灣的開發─日治時期私營移民之個案研究(1899-1908)》。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吳明季

2015 〈從奇美拉船到瑞穗〉。《原住民族文獻》20:56-57。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N.d.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s://reurl.cc/ERRgKa,2022年8月14日上線。

鍾淑敏

2004 〈政商與日治時期東臺灣的開發─以賀田金三郎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史研究》11(1):79-116。

鍾道明

2015 《祖蔭遺蹤:台灣鍾集章家族尋根》。自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