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藏在歷史暗處裡的微光——臺灣原住民族文物海外博物館考察側記 時事快遞 52 2022/09

文/潘貞蕙 Yaway Suyang

潘貞蕙 Yaway Suyang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計畫助理

  

流浪的古老文物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於2022年執行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典藏調研及資料庫建置計畫」,其首要任務是梳理國內各博物館及蒐藏機構中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概況;另一重要使命便是盤點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在德語區國家各博物館中的典藏分布,並嘗試理解臺灣原住民族文物流跨地理疆界的互動過程和歷史脈絡。

  

P082_0002

圖1 本次海外考察實地前往博物館之地理位置分布
(圖片來源:計畫團隊提供,2022/7/22)

  

  計畫團隊於2022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前往奧地利及德國辦理海外博物館考察工作,實地走訪維也納世界博物館(Weltmuseum Wien)、萊比錫格拉西民族學博物館(Grassi Museum für Völkerkunde zu Leipzig)、漢堡民族學博物館(Museum am Rothenbaum. Kulturen und Künste der Welt)以及柏林民族學博物館(Ethnologisches Museum Berlin),藉由典藏工作實踐、文物檢視分析以及館方交流座談,從而勾勒臺灣原住民族文物之於各博物館的典藏面貌。

  考察交流的過程中,計畫主持人楊政賢副教授和博物館方試著提出想像與推進博物館學對於世界/臺灣原住民族社群的當代思維,就典藏保存、展示教育、社群參與、轉型正義、文物/知識返還等議題,分享臺、歐地區各博物館對內的典藏管理機制以及對外的社群合作經驗,亦積極思考未來散存海外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該如何和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社群建立關係,相關討論便拓延出本次海外考察工作中最為重要的詰問─流浪的典藏文物該如何跨越國界、連結社群,並返還知識?

  

P083_0001

圖2 計畫團隊偕同達悟族人前往萊比錫民族學博物館檢視典藏文物
(圖片來源:計畫團隊攝,2022/5/30)

  

P083_0002

圖3 維也納世界博物館所典藏臺灣原住民族織物
(圖片來源:計畫團隊攝,2022/6/7)

  

穿越百年的旅程

  

  本次造訪的4間海外博物館共計有800多件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其中不乏各族難見的珍稀文物如泰雅族貝珠衣、排灣族巫師箱、達悟族拼板舟及平埔族群織物等,其入藏年代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9成以上的文物自入藏以來便長眠於典藏庫,從未被公開展示甚至深入探究。然而,經檢視藏品來源資料,得知上述4間館所典藏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中皆有部分文物是向同一個知名古董商(Umlauff, Johann Friedrich Gustav)價購而來,至今雖難以拼湊文物脫離源出社群的情節,此線索卻成為了本次海外考察過程中一個重要且有趣的發現。

  考察期間,臺灣原住民族藏品的辨認、狀況檢視、脈絡解讀以及影像拍攝是計畫團隊進入各館典藏庫房的工作重點。調閱典藏文物的過程中,團隊成員亦實地參與各館典藏工作,如協助查找典藏資料、辨識典藏櫃位以及文物整飭相關作業,親身的實踐經驗讓團隊成員能夠比較臺、歐地區博物館典藏工作的異同,也讓海外典藏研究人員及團隊雙方更能聆聽且細究彼此的觀點。

  別具意義的是,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典藏管理人曾遞出一張便條紙,其上羅列著他不甚明白的臺灣古地名,在數百筆典藏文物資料中,他記下了這些地名,即使在地圖上反覆對照,對他而言仍是未解之謎,當時他非常期待來自臺灣的團隊能予以解答。此外,計畫團隊於維也納世界博物館調閱織品期間,織品修護人員亦以藏品維護的視野,分享自身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織物的細緻觀察。臺灣原住民族文物至今雖流浪百年,可以肯認的是,倚賴海外典藏人員細膩的情感和照料,不僅讓古老文物有一個安身立命之處,也讓團隊成員能夠切換視點,感受藏品背後的故事和溫度。

  正如團隊成員Lregan Pakawyan所述,「我們從小學習的教科書知識是另外一個國家的歷史。藉由本次海外考察,我看見來自臺灣的文物和祖先的知識,我能將這些知識帶回部落和社群,和祖父母分享我們在國外或世界另一端所看見的文物,也能再次學習文物背後的技術。」本次海外考察工作雖告一段落,後續可能牽引的思考或行動卻更顯重要。在迫近的未來,如何看待這些海外典藏文物,如何繫起部落社群、典藏機構和國家之間的夥伴關係,將是文物回家/知識傳續的關鍵。

  

P084_0003

圖4 計畫團隊於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參與典藏工作
(圖片來源:計畫團隊攝,2022/6/15)

  

P084_0002

圖5 計畫團隊於柏林民族學博物館拍攝典藏文物
(圖片來源:計畫團隊攝,2022/6/15)

  

當歷史透出微光

  

  文物的離散或流轉,同時也帶來了種種思考的可能,過往在國家政治、殖民勢力以及族群意識的交鋒下,在在反映著臺灣原住民族歷史的破碎和裂解。儘管至今仍有不少臺灣原住民族文物散存世界各地,這些文物對於原住民族社群的雋永意義並不會就此消失。

  計畫主持人指出,面對難以釐清的殖民爭議,像星點般散佚世界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也許無法提供眾人一幅清晰的歷史圖像,然而,對於國家政府、博物館方以及臺灣原住民族社群而言,彼此若能海納不同向度的對話空間,開闢更為寬廣的觀點,協商出共好的合作關係,便有可能撩撥遮蓋其上的歷史煙塵,從晦暗的時代陰影中重新探見古老文物的光輝,也才可能真正趨近、喚醒甚至返還文物背後所蘊藏的傳統知識和文化記憶。

  典藏文物不應只是歷史陳舊的產物,而未來臺灣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應該擁有什麼樣的典藏?本次考察工作除了蒐羅海外典藏資料之外,亦偕同各館延伸討論了許多觸及海外典藏的合作形式,如典藏技術交流、數位資料庫共享、科技教育推廣、研究出版以及培力原住民研究者,不論藏品位於何處,期待未來能藉由繁複的實際行動,打破國界的壁壘,為古老文物賦予當代意義,使其擁有持續敘事的動能。

  

P085_0001

圖6 計畫主持人與漢堡民族學博物館館長進行交流座談
(圖片來源:計畫團隊攝,202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