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真實性之初探——以部落文化健康站查核為例 本期專題 52 2022/09

文/張希文 Lenglengman Rovaniyaw

張希文 Lenglengman Rovaniyaw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I. 前言

  

  根據國家發展基金會的推估,臺灣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回應老化人口結構的趨勢,在全國原住民族部落設立文化健康站(以下簡稱文健站)以提供健康與亞健康原住民族長者之服務。文健站前身為原民會自2006年開始設立之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2015年起更名為文化健康站。2016年起,衛福部首次將原住民族長期照顧納入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文健站獲得衛生福利部長照基金的挹注,原鄉長照經費逐年地增加(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2c)。文健站從2016年的121站增加至2022年8月的480站,接受長照服務的原住民長者由4,259人成長達1萬5,018人,經費從1億也擴增為12.58億元(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2a)。由於文健站照顧服務員(以下簡稱照服員)薪資提升1且穩定,吸引在地中、老年原住民與在外地工作的青年與中年原住民返鄉就業。原住民長者之長期照顧儼然成為部落新興的「產業」,也是原住民族健康文化與主流醫療健康系統間的折衝之處。

  原鄉長照資源配置的改變,有其歷史與社會正義之正當性與合理性。過去,許多原住民族人離鄉背井到都市就業,常因缺乏教育與職業技能等因素,僅能從事低層勞動工作。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2021年第四季原住民族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原住民族勞動人口逐漸離開原住民族地區而移入都市,其中以「營建工程業」(15.95%)及「製造業」(15.79%)的比率最高,這兩類職業也是危險性較高的工作型態(原住民族委員2021)。根據行政院2020年院會議案有關文健站的推動報告指出,已培植在地族人的照服員為1,176人。相較於整體原住民族勞動人口比例,文健站照服員是就業市場的少數。然而值得關心的是,文健站的設立,一方面係呼應原住民長者的照顧需求,而另一方面也創建出一個原住民族人返鄉就業的機會,並提供原住民族勞工投入勞工福利穩定、專業發展、與較非危險性之職涯發展。如同部落族人所言:「文健站的設立,是政府在原鄉政策中,最有感的政府政策之一。」近幾年中央政府投注資源於原住民族長照的發展,是平衡原鄉長期以來健康資源不均等、社會階層不平等之契機。

  無論是提供服務端的原住民族照顧服務員就業需求、抑或是被服務端的原住民族長輩的特殊需求,均為政府須回應原住民族社會勞動結構不平等與原住民族健康不均等之職責。另一方面,在照服員就業條件穩定提升的同時,文健站照服員除被要求需要具備基本的醫護健康照顧能力之外,也必須回應他者對原鄉部落的文化想像,努力展演有別於非原住民族照服員的文化敏感度,且提供具有文化安全性的照顧服務專業之能力等。文健站儼然成為他者期待原民會、原鄉展演原住民族文化真實性之新興舞臺。

  然而,原鄉長照場域中的文化真實性應由誰定義?照顧場域中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對於真實文化的詮釋與想像為何?對文化真實性的期待又如何影響照顧場域相關人員的理念、期待與實踐行動?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在日常展演與實踐文化真實性的過程中又如何向內回應自身對文化的認同?過去,真實性的研究主要來自觀光人類學的視角,而根據作者文獻查證所及,目前尚未有學者將文化真實性之概念應用於健康照顧領域中。

  本研究作者藉由擔任文健站兩年一度定期舉辦之文健站查核的查核委員(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2b),有機會進行文件資料審查、實地查核、實地觀察與紀錄,並提供文健站照顧服務之意見及政策建議。研究者視查核的現場為文化展演的前臺,回應原鄉長照議題的文化真實性理論缺口,並提出人類學在健康照顧領域中有關真實性的論述。以「文化真實性」為研究視角,本文將研究焦點置於文化真實性的權利關係與主體性的探究,尋求原鄉文化照顧論述與實務更多元的建構路徑。

  

II. 進入田野

  

  研究者實際參與2020年與2022年的文健站查核工作,並擔任總計73個文化健康站的外聘查核委員,研究對象的區域與族群為2020年查核的臺東縣10個文健站,主體是阿美族、排灣族、卑南族和達悟族等,以及2020年查核的屏東縣3個文健站,主體是排灣族和魯凱族;2022年查核臺東縣的24個文健站,主體是排灣族、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和達悟族等;2022年查核的屏東縣36個文健站,主體是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等。

  研究者進入田野的位置具有官方查核評鑑者與被查核文健站照服員之上下相對位階關係,研究者有機會將查核現場作為田野研究的場域。文健站查核之時間與空間具有相當程度之舞臺設計與展演目的,有利於查核委員參與觀察與爬梳文健站面對國家官員與專家學者之他者想像,亦為文化真實性議題之重要關鍵田野場域。

  以下簡介文健站的查核工作和訪查行程。查核當地縣政府承辦單位每日約安排四個地理區域相近之部落文健站,以減少交通時間,每站查核時間至少為90分鐘,時間分配如下:

1. 查核委員到文健站現場實地查核之前,先自行上線至原民會文健站資訊系統查閱各站上傳之無紙化書面報告與簡報檔案;

2. 實地查核開始,文健站的工作人員先行迴避,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原民部落營造文化健康站專案管理中心(簡稱文健站專管中心)之輔導員(過去稱之為區域督導)向所有查核委員簡報當日查核四站之平日業務輔導狀況,以及縣府輔導文健站的補充報告,嗣後進行查核前的討論約20分鐘。

3. 文健站實地查核開始,由召集人介紹查核小組成員及受評單位約5分鐘;

4. 文健站業務簡報10分鐘。簡報者不限負責人或是照服員;

5. 實地會勘至少15分鐘。訪談相關業務人員,倘有額外在系統上之資料,文健站依查核項目表順序備,存於電腦資料匣備詢。查核委員實地勘察各項友善空間整建項目及設施維護設備保管情形;

6. 綜合座談25分鐘。委員提供綜合性意見,並請受評單位回應。

7. 查核委員實地查核後,文健站工作人員迴避,舉行會後會約20分鐘:將文健站值得肯定事項與缺失檢討改進加以討論,取得評分共識。之後,查核委員各自將意見與成績輸入與上傳資訊系統。

  在查核現場,文健站業務相關單位2與人員也可能會到場給予受查核文健站鼓勵與支援,包括鄉長、鄉公所社福課課長、志工、文健站承辦單位之理事長等,有些文健站會安排站上長輩留在現場繼續原來的文健站活動、或是特別表演歌舞節目予查核委員觀看,而部分文健站安排長輩全程參與聆聽查核的過程。

  本研究在開始執行前已取得國立臺灣大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與原住民族委員會之「人體研究計畫諮詢取得原住民族同意與約定商業利益及其應用辦法」之中央諮詢會審查通過。本文顧及各文健站與工作人員之資料隱私,除了文健站已公開之出版物之外,文健站之站名(可指涉某部落)與研究對象之姓名與本文之圖片說明都以匿名呈現。

  

III. 文化真實性:從觀光人類學到原住民族文化照顧的概念運用

  

  過去,人類學界對於文化真實性的探究主要應用在觀光人類學的領域並累積相當的論述基礎。Ning Wang曾於1999年整理近35年有關真實性不同觀點,以其為基礎,研究者補充其後發展的展演真實性的觀點,以彙整近五十年的真實性研究取向與重點(表1)。

  

表1 觀光場域之真實性類型

P030

  

  相較於都會區,鄉村地區通常處於經濟弱勢,原鄉部落地區更是屬於弱勢中的弱勢。因此,原住民社群與非原住民社群對於部落發展觀光旅遊產業抱持著相當期待的態度(蔡進士 2016)。謝世忠(1994)最早闡述原住民族觀光是文化觀光中的異族觀光(ethnic tourism),且強調「山胞觀光」這個名詞反映出觀光本質上隱含的帝國主義色彩,其中追求原住民族文化的「真實性」是多數觀光客到一特定族群社區或異文化地區的最大目的。真實性在異族觀光的意涵就是指該異族的「傳統」或「原始的文化」。長久以來,對於原住民部落的觀光發展,學者一直以來有著相當分歧的看法,誠為一個具有正面與負面衝擊的兩面刃議題。

  人類學界對於原住民發展部落觀光產業主要有兩種論述方向,一方面認為原住民出賣了自己的文化,包括文化商業化過程中產生了文化的質變,並帶來部落環境生態上的浩劫(Adams 1984; Bruner 2001; Greenwood 1977; Linnekin 1982; MacCannell 1976);另一方面,有些學者對原住民部落發展觀光持較為正面的態度,認為原住民能夠取回部落發展的自主權、經濟上的自給自足、甚至透過發展觀光以加強文化保存與原住民族群的自我認同(Adams 1984, 1995; Bunten 2008; Cohen 1988; Grunewald 2002)。然而,近期的人類學學者對於如此二分的看法提出了另一種詮釋的方向,他們更著重在部落觀光發展中觀光客和在地原住民族群互動過程中的複雜性與可能性。例如,MacCarthy(2016)在其Making the Modern Primitive, about Tourism in the Trobriand Islands of Papua New Guinea這本書中闡述在地原住民族群的發展與觀光發展兩者之間如何達到一個雙贏的途徑。

  上述對於原住民部落發展觀光影響的論述主要是基於部落觀光化之後文化的「質」變的討論,也就是對於文化「真實性」(authenticity)的質變擔憂。回顧近五十年觀光領域的真實性研究,早期學者聚焦於客體真假(authenticity of original)的議題,這是偏向客觀真實性(objected authenticity)的論述,包括Boorstin(1962)提出的「假事件(pseudo-event)與觀光的環境泡沫(environmental bubble),以及之後由MacCannell(1976)提出的舞臺真實(staged authenticity)的概念等(Cohen 1988; Kahn 2011; Urry 2002)。被觀光者,尤其是那些以觀光為主要,甚至主要生計的社群,必須努力展演出傳統或原始性,期使觀光客有獲得真實的傳統之感(客觀性的真實),並讓觀光客留下鈔票。所以,被觀光者如何詮釋傳統,而觀光客又如何來此尋找並比對原先已有之傳統想像,或直接形塑傳統的印象,一直是原住民觀光研究常見的議題。

  繼客觀真實性的探討之後,Urry(2002)認為MacCannell尋求真實性的旅遊動機已經無法有利地解釋當代的旅遊現象。建構主義偏向的真實性論述(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回應了客體主義的限制,Bruner(1994)以「歷史的似真(historical verisimilitude)」提出沒有先驗存在的真實世界,所謂的真實性是由遊客或觀光業者心中的想像、期望、偏好、信仰、權力等一起建構的(Wang 1999)。在原住民觀光場域中,除了觀光客尋求原住民的真傳統的議題外,誰建構「原住民傳統文化」給觀光客看,又是在什麼政治經濟地方的脈絡下建構出來的?誰又最具有權威去認定「真傳統」也是原住民觀光中「建構性真實」的研究議題。部落觀光從營運之初都希望全心將「原始的」部落生活面貌呈現出來,到後來迫於觀光現實考量而開始做文化展現方式的修正,表演者也要因應觀光產業的掌權者所期待的表演傳統任務,自己做某些文化的調節與創造,表演合於規定的傳統,方能穩定這份工作。因此,文健站查核之文化展演需求背後動態之權利關係交錯,是否無形間引導了某種程度之部落文化變遷,值得持續被關注與深思。

  客觀真實性與建構真實性涉及與物件相關的真實性(object-related authenticity),是研究者在進行文健站輔導或是查核過程中開始觀察與反思的起始點。例如,國家長照政策如何以主流公共衛生或醫護專業、社工觀點觀看文健站服務者如何提供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務,如何以自己的表面化與標準化的文化物件做為查核文健站的評價標準?相反的,文健站負責人或是照服員又是如何想像國家的族群文化真實性標準來具體呈現其文化性之象徵物件?由於衛生福利部於2017年開始實施長期照顧服務法,法案內容首將不同族群文化的照顧理念納入,以回應臺灣地區長期照顧場域中多元文化的照顧現實與需求。然而,部落的第一線工作者,在實際從事的長者照顧過程中,必須面臨這種模糊又難以具體表述、可說是隱形的「文化真實性」的挑戰。

  例如,在文健站提供第一線服務之照服員曾說:「部落如何呈現具有『文化』特性的照顧成果,我們會做,但不會講給評鑑的長官聽,我們不知道怎麼讓他們了解我們是很有文化的?……」,也有照服員說:「這幾年遇到評鑑委員(非原住民)的問題,我們不知道要怎麼回應我們怎麼提供適合部落文化的方式服務部落長者?或是我們用什麼來說明我們有足夠的文化的能力。這很有文化的照顧能力要怎麼講清楚?……」。文健站以可見的文化象徵性物件展示在公共照顧空間中,是最直接其文化真實性的策略。展示的手工藝品、原住民風味餐、原住民傳統服飾與配件等,可能已經是脫離長輩日常真實生活脈絡的物件。以某文健站太魯閣族的紋面彩繪懷舊課程設計為例,照服員與文健站輔導員為了安排文化課程中的懷舊課程,利用網路努力搜尋泰雅族的紋面圖騰檔案,希望文健站裡的長者可以透過再現泰雅族的傳統圖案活動過程,去述說他們的生命記憶與經驗,以達到統整生命經驗,尊嚴老化的目標。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些老人家看到紋面的圖案時,直接表示家裡沒有紋面的老人家,所以沒辦法分享與彩繪出相關的生命經驗,只能依照自己的想像去描繪。站上長輩沒有經歷過的生活經驗,卻可能是國家與專家評價是否同時具備文化照顧與健康照顧要素的真實性評分重要指標而被建構與設計在文健站被展示的作品中。

  新興的觀光型態如當代的生態觀光或是極限體能式的觀光型態是無法以客觀真實性或建構真實性等論述去闡述,這讓存在真實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的論述應運而生(Wang 1999)。存在真實性關注的是觀光客本身內在的自我感受到的經驗的真實性,包含自我內在真實性的追求(intra-personal authenticity)與自我身體感和自我突破的體驗(body feelings and self-making),與家庭(family ties)和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authenticity)與一種觀光時段裡一種脫離原來身份的中介狀態的新的自我的體驗(touristic communitas)。

  對於觀光的真實性議題,有一個較為不同的新的探究角度─展演真實性(performative authenticity)。不同於過去將真實性議題關注在觀光客的經驗與感受,而是將觀光真實性與否的焦點置放在展現文化內涵的表演者身上(Zhu 2012),也就是被觀光者如何觀看自己?儀式展演(ritual performance)是一個族群對自我文化的強化性認可(謝世忠 2017)。這些被觀光者不只是觀光舞臺上的表演者,還包括原住民觀光場域裡的所有人都一起參與在原住民文化展演的過程中。展演關注在實作的過程,我們成為一個能表達、能感受、能體現的主體,同時也身處在一個與他者與客體的世界互動著。以這樣的邏輯思考,我們住在一個展演的社會,是一個更多透過互動經驗為憑據而非透過認知去學習的社會當中。展演真實性採用法國的社會學者Bourdieu的實踐概念,指出展演是一透過儀式化的體現,讓研究重心轉移到行動者之實踐場域,展演是在行動者(主體)與社會結構(客體)中兩方交錯互動的雙重實踐(Zhu 2012)。

  如同觀光客一般短暫停留在文健站的查核專家學者,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體驗該站的文化真實性感受而給予客觀的評價?存在真實性的文化體驗經歷與展演真實性的實踐,皆是朝向理想文化照顧與健康照顧目標之可能具體實踐的途徑。存在真實性關注的是外來者本身內在自我感受的經驗的真實性,包含自我內在真實性的追求、自我身體感,和自我突破的體驗,即在部落體驗過程中脫離原來身份與偏見的中介狀態時的一種新的自我體驗。研究者在進行田野調查期間的參與觀察發現,查核委員停留在文健站的時間相當短暫,意即體驗與理解部落長者的生活樣貌與獨特需求的機會實屬有限。僅是透過紙本或是電腦系統資訊的文字說明,抑或是透過文健站長者健康狀況的統計數字等,照服員如何提供查核委員存在真實性概念所提之中介狀態的實體感文化體驗?如何在有限時間內體驗部落健康生活的樣貌?如何透過身體感去增加查核委員自我覺察,以消弭可能存有的專業文化偏見?

  

IV. 文健站查核作為文化真實性之展演舞臺

  

  本研究以文健站查核現場為主要分析場域,將查核的關鍵90分鐘視為文健站傳達文化真實性的關鍵舞臺,是文化真實性準備展演和正在展演的空間與地方。文化真實性的分析核心觀念,主要表現在文件資料報告、現場簡報、長輩扮演之角色、現場展示之物件(如各式食物與手工藝品等)、文化空間之設計、使用之語言等。查核委員在本研究中是文化真實性展演之接收者、類觀眾之角色。透過文健站團隊在查核之舞臺上如何展演與回應文化以符合接收者對於文化的想像,查核委員得以窺見部落文健站在健康照顧中對於文化真實性的詮釋。

  文健站查核之指標與項目主要計有6大項目:

1. 行政管理(15%);

2. 人事管理(15%);

3. 文健站專業服務(40%):包括文健站服務「實際開站服務人數與核定人數落差分析」、「文健站老人照顧服務項目辦理情形(含預防及延緩失能活動辦理情形)」、「運用專業輔導團隊諮詢情形」、「辦理部落(社區)文健站照顧服務座談會及成果發表會情形」、「文健站供餐飲食衛生及營養」、「尊重在地族群特性提供因地制宜餐食」、「量能提升業務辦理情形」、「文健站防疫管理辦理情形」及簡報及問題回應計9項指標。

4. 部落(社區)資源網絡(20%):如以整體部落(社區)族人為服務範圍,或是推廣原住民族傳統醫療保健等。

5. 友善環境(5%):包括「空間規劃與運用情形」、「長者友善環境無障礙設施設備」、「建置(佈置)具有文化特色的服務空間與元素」等。

6. 創新服務發展策略(5%):例如專業服務方法創新:將傳統文化融入目前預防延緩失能方案中、發展跨齡學習方案(老幼共學)、青銀共創等。或是開發資源策略創新:結合部落特色青銀共創、結合鄉內資源辦理部落惜食共食方案、與部落生活融合發展傳統作物共耕或換工等模式等。抑或是其他運用傳統技術或再生資源改善文健站長者友善環境、優化無障礙設施等創新方案。

  正如文化健康站一詞包括著「文化」與「健康」兩個基本面向,透過對當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的健康服務,原住民族文化有機會藉由長期照顧的公共服務化而得以被看見與復振,這是文化與健康之相關研究的新領域,也是原住民族健康照顧的可能解殖路徑。以下就文健站查核現場之文化真實性進行多面向之探討。

  

1. 客觀真實性(Objective Authenticity)

  文健站的查核委員主要以原住民族之可視物件的真實性判斷原住民專業照顧之文化性是否具有客觀真實性。例如,文健站所展示之手工藝品、原住民風味餐、原住民傳統服飾與配件、或原住民重要生命禮儀之儀式與部落儀式等的展現以評斷文健站的專業照顧是否符合文化客觀真實性之標準。從查核的現場發現,文健站文化真實性的呈現主要有長輩手作之藝術品,如文健站文化心靈課程中長輩手做之排灣族傳統服飾(圖1)、魯凱族禮刀(圖2)、阿美族傳統樂器(圖3)、與在地植物知識之紀錄與出版(圖4)等等,皆是文健站嘗試努力展示以說服查核委員該站具有文化真實性程度,將文健站獨特之族群文化『應有』之樣貌在最短之時間內具體客觀之呈現。查核委員樂於見到文化健康站能夠展示在地族群文化、保留族群文化、傳遞族群文化,若能將族群文化轉譯成為健康照護之方案與計畫,更是可能獲得獲得查核評定為績優文化健康站之殊榮。

  

P035_0001

圖1 排灣族傳統服飾
(圖片來源:Lenglengman Rovaniyaw攝,2022/8/4)

  

P035_0002

圖2 魯凱族禮刀
(圖片來源:Lenglengman Rovaniyaw攝,2022/7/20)

  

P036_0002

圖3 阿美族傳統樂器
(圖片來源:Lenglengman Rovaniyaw攝,2022/7/13)

  

P036_0003

圖4 在地植物知識之紀錄與出版
(圖片來源:Lenglengman Rovaniyaw攝,2022/8/12)

  

2. 建構真實性(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

  客觀真實性看似比較容易呈現文健站之族群文化之象徵性特質,但也可能是最難以判定族群文化真實性的真實程度。就如同建構真實性可能會提出的一個最基本但嚴肅的問題:誰來決定客觀真實性的標準?查核委員透過觀看文健站內的負責人與照服員與觀看文健站的他者心中的意象、期望、偏好、信念、以及權利去相互塑造建構之「擬真的」真實性。因此,以建構真實性概念為基礎,當代世界沒有存在「真實」的原住民族文化,而健康與文化服務現場相關的能動者在文健站所能建構的是盡量貼近傳統的原住民族文化。文健站所形塑的文化是否是真的不是建構真實性觀點所關心的;此觀點關注的問題應該是誰去建構這個擬真的文化傳統?誰決定要如何建構文健站中的文化象徵符號?

  確實,文健站查核活動也有可能是Boorstin(1962)所提出的一種「偽事件」(psudo-event)概念,在查核這樣非常態的活動中,有可能是極端的與真實生活背離,而是文健站運用來建構之文化事件,以獲得查核委員之青睞與高評價之方法。因此,文健站查核可能是從部落真實與現實生活中被抽離出來的虛幻世界(Cohen 1988)。

  長照2.0的基金挹注文健站、照服員之薪資也隨之調高。照服員須符合多項專業服務評分標準之目標,例如被要求要將所有服務資料資訊化。許多專業服務評分項目皆需要由電腦系統中進行資料之查核(圖5),文健站被要求填寫各式表單、需進行健康統計分析資料、課程模組計畫之撰寫與紀錄等等。諷刺的是,照服員服務的對象可能轉為資訊系統與長照系統,而非部落之長者。真實生活中應該是被服務的主體,或是本身就是長輩(年紀較長也不熟稔電腦資訊系統)的照服員逐漸在健康照顧現場中被邊緣化。健康照顧的本質與長輩實際日常生活中的脈絡分離,去日常文化脈絡的文健站朝向可能的「文件站」。真實生活看起來不真實;而不真實的反而是很真實的呈現在照顧服務與查核現場。

  如同Urry(1990)所言,凝視是觀光的重要部分,是一種被系統性的組織起來的、被組織的觀看。文健站查核也是被建構的,誰預設了這些文化展演的符號體系?而這些符號體系共同界定了特定之健康照顧與文化照顧行為。因此,有照服員表示質疑:「這些工作表單是為誰而寫?」、「我們是文化『健康』站?還是『文化要健康』的站?」。

  

P037_0001

圖5 研究者於專業服務評分項目進行電腦系統之查核
(圖片來源:Lenglengman Rovaniyaw攝,2022/8/9)

  

3. 存在真實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本研究以查核委員參與文健站活動視為類同參與觀光旅遊之中介過程(liminal process),即透過文健站的查核過程實際體驗與感受文健站之存在真實性。在查核現場,有些文健站會利用短暫的「歡迎查核委員蒞臨」時間,先邀請查核委員一起和長輩吟唱古謠、一起跳傳統舞蹈舞步之健康操為開場。查核過程中,準備在地食材的飲料與傳統餐食為查核時的點心,或是現場點置放在地植物淬鍊製作之精油香氛。上述以身體感覺、知覺為媒介傳達文健站之族群文化真實性的企圖,讓查核委員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親身透過五感體驗該站之文化真實性。查核委員之真實身體感可能加強對於文健站文化真實性的記憶點,嘗試透過存在文化真實性的展現而獲得較高的評價。

  

4. 展演真實性(Performative Authenticity)

  文健站的查核現場可被視為一文化展演之舞臺,觀眾與展演者的界線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站上長者、照服員與負責人、地方官員、民意代表、與所有查核委員以不同角度觀看與展現自己對文健站之文化真實性的想像。透過查核交互展演的過程,現場相互影響與形塑自身對文化照顧的理念與行動,也展現文化照顧理念與他者有衝突時,會如何交錯與折衝。

  查核現場中可以發現,長者、照服員、與負責人都因為是文健站這個文化展演的舞臺的展演者之一,開始去重新審視自己之族群文化與在地文化之真實性議題。例如,某些部落早已因為歷史殖民而經歷文化斷裂、幾代族群語言與生活慣習文化的滅絕。研究者在某些排灣族部落查核現場,發現照服員與長輩之間完全以閩南語互動,也以閩南語歡迎查核委員的蒞臨。這些部落已經原漢混居多年,長輩不會說族語至少超過兩個世代的時間,部落生活主要語言已全然為閩南語,信仰也與多數基督教化的原住民部落不同,主要為佛道教信仰,部落也沒保留下任何排灣族祭典、歌舞、衣物……等所謂文化表徵的元素,使得當地的人看似與漢人無任何的差別。這樣的原住民族部落就是沒有文化嗎?站上長輩以臺語說出:「我很想學排灣族的族語,但是我老了,記不住了!」;另一位長輩說:「我想穿『我們』排灣族的漂亮族服,但是我不會做、也買不起!」。身為同樣排灣族的查核委員,在文健站查核過程中目睹了這個歷史性創傷的現場,查核多日後仍難以平復自己沈重的情緒。照服員在查核簡報中,掉下眼淚哭訴:「我們沒有文化了……」,隨即轉身抽泣而無法繼續進行簡報,展現出對於要展演自身族群文化真實性之無奈與迷惘。透過查核,文健站的工作人員開始反思與面對部落所經歷的歷史性創傷痕跡,進而修補與重建失去的文化。2020年的查核委員建議此站可以將本站之文化創傷歷史與多元族群融合之特色加以整合於健康照顧活動中,文健站開始安排長輩學習自己想要的排灣族月桃葉編織手工藝品。2022年查核委員也建議文健站長輩不須勉強記憶新的單字,而是從學習簡單的排灣族歌謠開始,嘗試從這些活動中找到適合長輩需要、也適合照服員能力之文化療癒處方。

  同樣面臨文化斷裂經驗的另一個文健站,展演出不同之韌性。照服員在簡報中充滿希望的報告:「我們的部落是少數原住民族部落最早開始蓋水泥房超過兩層樓的部落。所以在國民政府省政府時期,常常是被漢化與文明化最成功的模範原住民部落,常有長官來訪,我們的文化也慢慢流失……但我們三個年輕的照服員,其實也是慢慢地進入長輩的生活,去改變和收成,把排灣族快被遺忘的文化重新帶進來生活之中……」。文健站照服員面對查核的文化特色之照顧要求,可能會與部落真實生活樣貌有衝突,因為有衝突才有斷裂後重新動態連結的契機。照服員要展現的文化真實性並非是一個靜止的狀態,而是透過「成為」真實的動態過程,在所處之環境結構中的一種自我意識行動,自然而然體現於實踐行動。因此,文健站的文化真實性既不是客觀的、也不是主觀的,而是交互展演的動態意義編織過程(Zhu 2012)。

  

V. 結語:文化真實性作為原鄉文化照顧新的解殖民的途徑

  

  研究者在2020年與2022年進行的田野參與觀察與訪談中,發現照顧服務員用許多時間敘說在文化健康站擔任照服員的經驗,包括每日和部落長者的陪伴與互動過程(亦包括下午四點下班後繼續在部落的不同角落和白天文健站服務的長者接觸與互動),族群認同、族群意識、族群延續的使命感如何開始產生變化等。值得關心的是,這些情感與認知的變化都影響著照服員如何展現其文化照顧的實際行動與期待。文健站內的長者開始成為其他組織辦理活動時展演獨特族群文化的表演團體,中央與地方主管機關也擴大辦理全區域之文健站舞蹈比賽,文健站儼然成為他者期待原民會、原鄉展演原住民族文化真實性之新興舞臺,並衍生出文化主權、文化認同、與文化建構等文化真實性的相關概念。

  1980年代以後,原住民族主權議題的重心在土地和環境面向,亦涵蓋原住民族教育與法律議題等,而關於健康議題所衍生的文化主權透過文化照顧概念在近年開始被關注,例如張瀠之與鄧湘漪(2019)以磯崎部落復健站發展過程,討論文化主權如何在多元族群的和諧共存為目標導向下,透過自主資源、在地資源與在地社會關係、並與醫護專業協作發展出新文化之自主照顧模式。這篇研究透過文化建構與健康促進間的連結,指引出文化照顧的可能方向。相對於磯崎部落復健站之自主發展,國家規劃的原鄉長照政策,是否可能變成部落文健站內之照服員與負責人的緊箍咒,而無法跳脫政策框架進而設計出真正適合原住民族健康的照顧模式?以國家的視野與角度又是存有如何的文化想像與照顧想像?這一連串的問題有待不斷的田野調查的累積觀察,方能提出合情合理,合乎現實的解答。

  文健站文化真實性的多面向理解與探索,或許是建構部落健康照顧之文化主權的最佳途徑。猶記作者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查核文健站的現場,聽到照服員以全排灣族語進行十分鐘的文健站業務簡報時,開始思考文化健康站的存在對當代原住民族文化再現與主流長期照顧知識體系的影響為何?再者,查核現場與長輩日常生活是兩個不同脈絡的場域,也建議後續研究者延伸田野場域於真實部落生活之健康照顧現場,近一步研究與拓展文化真實性之不同面向。當代文健站之發展,是將文化與健康兩個面向同時融入在部落的照顧服務體系,吾人可以開始探究各部落之文化與歷史脈絡特性、照顧空間與時間的在地性、文化呈現真實性與動態性、文化與健康之主體性等議題。此議題之研究價值,不僅有助於當前文健站之發展,對於2017年正式施行之長照法所強調之去文化差異、去族群差異之平等健康權利之落實,也有其積極之意義3

  研究者在查核過程中,發現有查核委員曾經針對某部落文健站殺豬產生之食材安全提出食安的改進意見。依據此查核委員之意見,再度受評的文健站提出改善方案為:「去年製作豬血腸的課程確有食安堪慮,因此今年度已排除類似課程。」。文健站會排除殺豬活動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文健站當時對於查核委員的意見沒有正確解讀,或許此意見並不是要文健站避免或排除這樣的文化活動,而是要加強活動過程的食安部分即可。文健站以部落文化進行殺豬或分食豬肉、製作血腸都是排灣族具有重要意義的社群文化活動,值得被保留,並嘗試整合在專業文化的心靈課程內;另一個可能是,該查核委員欠缺相當程度之跨文化照顧能力。因此,文健站查核委員的選定標準、查核前應具備之文化能力程度、查核的評鑑指標的設定與方法等,尚待更多研究與實務工作經驗的論辯與交流,與時俱進地持續修正。

  無論文健站未來是走入歷史亦或是轉型增能為更多元之長照服務模式,部落人才培力是在地長照服務永續發展的根基。照服員能夠讓文健站不僅僅只是文健站,更可能成為部落的文化傳承中心、健康樞紐中心、傳統美食中心、教育傳承中心、藝術展演中心……等多元價值的平台載體。幾位照服員在簡報中如此闡述著:「文化就是生活,是活在我們身邊的文化,不是只是用說的,不是只是靜態展示的……」,文健站是否能活出當代原住民族文化復振的文化真實性,讓每個部落的長輩聚集之地,就是讓長輩有舞臺展示自己知識、技術、與信仰之場所,讓文化是活的、動的存在,是有溫度的在地博物館,或許這是原鄉長期健康照顧可能發展之方向。

  

致謝

  

  作者感謝兩位匿名審查委員所提供之寶貴意見。也感謝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經費補助本研究之完成。本文為「文化照顧在台灣原住民族的在地實踐——回應原鄉長者文化照顧場域之文化真實性1」(09-2420-H-259-002)及「文化照顧在台灣原住民族的在地實踐(II)——回應原鄉長者文化照顧場域之文化真實性(II)」(110-2420-H-259-018)之部分研究成果。

  

附註

[1]文健站預算從原來的公彩基金移至長照基金編列。2019年起,照服員薪資提升至新臺幣3萬3000元。

[2]文健站地方之承辦單位主要有部落社區發展協會、教會團體、與其他在地組織等。

[3]「長期照顧服務法」第十四條、第十八條及第四十條皆明確指出,中央主管機關應定期辦理長照有關資源及需要之調查,並考慮多元文化特色,而長照人員之訓練、繼續教育、在職訓練課程內容,應考量不同地區、族群、性別、特定疾病及照顧經驗之差異性等。

  

引用書目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1 《110年第四季原住民族就業狀況調查報告》。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19F6DD25969C101D/6B6C3B6BD5B536B600E8C492BB127D42-info.html,2022年7月10日上線。

2022a 〈原住民族委員會為守護原住民族長者健康,深化文健站照顧服務品質〉。8月13日新聞稿。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35AE118732EB6BAF/C89C009B11A070E CF1902311059684DE-info.html,2022年8月15日上線。

2022b 《111年度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查核計畫》。https://www.ipd.taichung.gov.tw/media/759398/111%E5%B9%B4%E5%BA%A6-%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9%95%B7%E6%9C%9F%E7%85%A7%E9%A1%A7%E6%96%87%E5%8C%96%E5%81%A5%E5%BA%B7%E7%AB%99%E6%9F%A5%E6%A0%B8%E8%A8%88%E7%95%AB.pdf,2022年7月10日上線。

2022c 《111年度推展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實施計畫》。file:///Users/hsiwen/Downloads/111%E5%B9%B4%E5%BA%A6%E6%8E%A8%E5%B1%95%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9%95%B7%E6%9C%9F%E7%85%A7%E9%A1%A7-%E6%96%87%E5%8C%96%E5%81%A5%E5%BA%B7%E7%AB%99%E5%AF%A6%E6%96%BD%E8%A8%88%E7%95%AB%EF%BD%9C%E6%A0%B8%E5%AE%9A%20(2).pdf,2022年7月10日上線。

張瀠之、鄧湘漪

2019 〈原住民族部落健康與文化主權:磯崎村復健站的自主性發展歷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1(2):301-327。

蔡進士

2016 〈花東地區部落觀光旅遊實現與展望〉。《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2):36-46。

謝世忠

1994 《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臺北:自立。

2017 〈展示建物與祭儀空間的神聖轉位:無土無村無屋無節慶之當代北海道愛努族的認同機制〉。《文化研究》24:81-116。

Adams, K. M.

1984 Come to Tana Toraja, “Land of the Heavenly Kings”: Travel Agents as Brokers in Ethnicit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1(3): 469-485.

1995 Making-up the Toraja? The Appropriation of Tourism, Anthropology, and Museums for Politics in Upland Sulawesi, Indonesia. Ethnology 34(2): 143-153.

Boorstin, D. J.

1962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Burner, E. M.

1994 Abraham Lincoln as Authentic Reproduction: A Critique of Postmodernism. American Anthropology 96: 387-415.

2001 The Maasai and the Lion King: Authenticity,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in African Tourism. American Ethnologist 28(4): 881-908.

Bunten A.C.

2008 Sharing Culture or Selling Out? Developing the Commodified Persona in the Heritage Industry. American Ethnologist 35(3): 380-395.

Cohen, E.

1988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5(3): 371-386.

Grünewald, R. de A.

2002 Tourism and Cultural Reviva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9(4): 1004-1021.

Greenwood, D. J.

1977 Culture by the Pound: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ourism as Cultural Commoditization. In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V. L. Smith , ed. Pp. 129-138. Philadelphia: Blackwell Publishers.

Kahn, M.

2011 Tahiti beyond the Postcard: Power, Place, and Everyday Lif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Linnekin, J.

1982 Selling Hawaiian Culture. Cultural Survival Quarterly 6(3): 29.

MacCannell, D.

1976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3): 589-603.

MacCarthy, M.

2016 Making the Mofern Primitive: Cultural Tourism in the Trobriand Island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Urry, J.

1990 The Tourist Gaze :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2002 The Tourist Gaze.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Ltd.

Wang, N.

1999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2): 349-370.

Zhu, Y.

2012 Performing Heritage: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9(3): 1495-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