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社群組」跨文化的健康照顧:桃園市都會區原住民族文健站引入文化概念實踐長照 2.0
本期專題
第52期
2022/09
文/李慧慧
李慧慧
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原民福利科科長
I. 前言
根據內政部2019年統計,原住民平均餘命為73.66歲,相較於全體國民平均餘命80.86歲,相差7.2歲,其中男性的差距更大。自2009到2019年,原住民十年間平均餘命從69.52逐年增長到73.66,但增長幅度實則不大,1顯示原住民健康不及平均水準是臺灣原住民族在健康面臨的問題,亦是當前全球許多國家關注的問題。一般國民自65歲起為老人,而原住民因平均餘命較低,國民年金法將原民老人認定資格下修為55歲。
對於原住民健康不均等歸因於地區醫療落差、個人因素、勞動工作條件、經濟狀況等結構性失衡,嚴重危害健康,也有從貧窮、遷徙流動、生態及社會環境等面向分析身心影響健康(張朝琴 2008:461-186;葛應欽等 1994:342;日宏煜 2012:157,2017:21-69;侯建州等 2012:123-125)。政府雖注意此一現象,由衛生福利部提出「原鄉健康不平等改善策略行動計畫(2018-2020年)」,企圖積極改善原住民地區醫療劣勢處境,從加強公共衛生、改善軟硬體,提升醫療衛生水準,期逐漸消弭族群、城鄉之差異,但數年推動下來,是否已對症下藥,改善了原住民族健康狀況?引發筆者關注與思考。
1970年代以降,原住民為討生活,陸續移出原鄉,在都市落地深根,至今設籍都會區已近半數,實際居住則逾一半。對於經歷遷徙的都會區原住民,現實生活上常需付出相當代價,面對較高的風險,身心承受較大壓力,其結果易對個人健康有不利的影響,因而在健康照顧上,應予適當關注,例如來自石門水庫淹沒區的水庫移民,經歷多次遷移,身心俱疲,落足觀音大潭,不少族人死於鎘污染,造成痛痛病(朱原慶 2019:9;劉千嘉 2016:150;李慧慧 2007:47)。
由於過去原住民部落本存有特有的文化照顧能力,但常被主流社會邊緣化,視為是一種迷信與不科學(日宏煜 2015:294-295;陳俊男 2015;簡美鈴 1994:66),尤其自日本統治時期,現代醫療進入部落後,臺灣原住民的醫療衛生政策大幅調整與改變,傳統醫療及文化照顧系統日漸式微(鴻義章等 2002:237)。因應臺灣人口快速高齡,2007年行政院核定《長照十年計畫》(2007-2016)(簡稱長照1.0),2015年6月通過《長期照顧法》,2016年啟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2017-2026)(簡稱長照2.0),把原住民族委員會納入長照的中央權責機關,有了具備特定文化背景的主事者,參與規劃及推動因地制宜的原住民族長照政策,實踐「文化照顧」值得期待與進一步觀察。
過去對於原住民健康議題的研究,目光多集中在原住民族原鄉地區,且研究對象多半聚焦在提供服務者、衛生及社會福利主管機關、公務人員與專家學者等,較少關注被照顧者的需求。本文以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有別於衛政單位之長照政策─佈建「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計畫」,並擇定桃園市都會區中的中壢及龍潭兩處站點,進行田野觀察。選擇二站點的考量有三:一為前者位在城市的中心,後者則在邊陲;二為前者以阿美族最多,後者則是山原較多;三為中壢區是桃園市原住民人口最多且超過復興區,且該站是都會區首設的文健站。本文將從受服務者角度,探討文化與健康的關聯,文化如何可能有益於健康?並進一步分析以文化導入健康照顧的文健站,在推動身體養護、身心健康的過程中,不同族群與跨文化如何既合作又競爭?文化可否成為政策運作的主導力量?
II. 站上健康前線
全球人口已有持續朝向高齡化發展的趨勢,因醫療科技進步、營養與公共衛生改善,促使人類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遂持續攀升。我國老年人口數占總人口數占比自1993年達7%進入高齡化(ageing)社會,2018年超過14%轉為高齡(aged)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我國老年人口占比將於2025年超過20%,邁入國際定義之「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國家發展委員會 2022)。
桃園市共13區,從設籍長者區間年齡人口數,發現唯一的原住民族地區復興區超高齡長者人數最多,如表1。截至111年6月底,中壢區原民9,907人口超越復興區9,247人。但,55歲以上中壢區有1,440人,復興區有1997人,顯示原鄉人口顯著老化。以一般定義的超高齡85歲,依餘命年齡差距下修為75歲視為超高齡,中壢區有85位,復興區有215位;再以90歲以上長者,中壢區僅有1位,復興區則有17位。此數據顯示,第一,設籍都會區原民長者人數佔本市原民長者的84%,居住在原住民族地區僅16%,原民長者大多數住在都會區,亦需相關政策給予照顧與支持。第二,位於都市中心的中壢區,是桃園市原民人口數最多的行政區,有完善及便利的醫療資源,但超高齡人口卻僅約復興區的三分之一,亦值得重視。
表1 桃園市原住民長者區間年齡人口數
(資料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我國人口結構面臨日益嚴重的高齡化、少子女化之際,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提供醫療照護、個人照顧和社會性服務等一系列的照護措施,期促其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各方面皆能達最佳狀態。但原住民族地區的長照因資源分配不均、服務使用率低及服務含蓋率差異大,未達核心精神及願景,因而期望原住民族地區建立一套「自己人照顧自己人」的在地老化長照體系(日宏煜 2018:201)。原住民族委員會納入長照的中央權責機關,並納入第六章原住民族長期照護,但因行政本位主義,致社政、衛政及原政單位尚難以完全統合,致政策效益未能極大化(吳勤榮等 2018:244-245)。
原住民族委員會是統籌全國原住民事務之機關,因具特定文化背景,針對原住民族健康照顧遭遇的問題,調整過去的政策方向,自2006年推動「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結合部落、宗教組織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提供原住民族長者預防性、關懷性及連續性之照顧服務,並自2015年起更名為「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健康站」。自2017年下半年起由長照基金挹注經費,文健站的佈建數,由2016年121站,至2022年大幅增加為473站;2亦自2019年起,將「部落」二字刪除,修正名稱為「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下稱文健站)。「部落」二字刪除,係政策開始注意到原住民大量移居並設籍都會區,且族人有都市老化的需求,佈建目標不宜設限「部落」,全國都會區有76站,其中21站在桃園市。
文化健康站顧名思義著重在「文化」與「健康」的連結,強調尊重在地認知行為和物質條件,發展原住民族「文化敏感度」的健康策略與照顧服務,改善原住民健康問題,提供符合族人期待的照顧方式,強調以人為本的全人照顧。文健站是政府結合民間機建立協力關係,由人民團體爭取設置(劉麗娟、林美鈴 2017:62)。服務對象以年滿55歲以上輕度失能、獨老、亞健康或衰弱原民長者,以及55歲以下得自理之原民身心障礙者。文健站服務規模及照服員的配置,依列冊人數有三種級距,分別有40-49人置4名照服員、30-39人置3名照服員、20-29人置2名照服員。文化就是生活,文健站納入長照2.0原住民專章之後,政策目標以提供文化敏感度之照顧,促進長者健康,同時達成老幼共學,兼及提供照顧服務員工作機會及傳承文化等多元功能。
有關文健站政策的研究,目前多以「原鄉部落」為主,指出原鄉部落的照顧圖像,不再只是強調醫療健康照顧,而是重現老人的價值地位,且文健站是部落文化智慧的集聚地;但也指出了部落文健站所遇的問題包括:長照資源的挹注雖有助於社區照顧,卻也解構了原有的互助模式,以及難以滿足失能長者、與社區關懷據點重複等(蔡惠雅、張玉龍 2018;王玳琪 2021),不過部落所遇困境與都會區顯有不同,將在下文說明。
III. 「鄉社群組」跨族群共老
自110年7月桃園市原住民設籍人數正式超越臺東縣,躍升為全國第二多原住民人口的城市,且是六都中人口最多的。截至111年6月底,設籍人數躍升為7萬9449人,其中約有88%住在都會區。桃園市擁有全國最完整原住民族16族群,人口數最多的前5族依序為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及太魯閣族,其中阿美族人數近本市原民總數一半。桃園市文健站有34站,設籍復興區長者約有16%,設有13站,里里均有,而都會區12區長者雖佔84%,僅有21站,至今新屋區尚未設站,桃園近8年站點增長情形如表2,顯示文健站政策推動至今是「重原鄉、輕都市」。
中壢區文健站是由桃園市原住民光復文教發展協會承接,設置在中壢區原住民族集會所,是由都會區首設日間關懷站轉型,服務規模最大。計畫負責人是阿美族人,照顧服務員有4位均為阿美族,列冊長者共有40位,其中阿美族26位、排灣族6位、布農族4位、泰雅族2位及賽德克族2位等,有慢性疾病者計有22位,以高血壓最多。長者最多是臺東關山及花蓮玉里,並跨區自桃園、平鎮到中壢。例如,阿美族長者Fodo’及Hayaw均來自臺東關山,自幼即相識,今年均已73歲,先後到都市討生活,Fodo’在24歲時離開部落到都市工廠謀生,Hayaw則是26歲移居都市,在各地從事板模工,二人退休後在桃園相遇,Fodo’邀請Hayaw到中壢文健站,至今六年多。另有一位山東籍的孫先生,原本開山東餐館,在年事漸長休業後,因其妻是阿美族,即與妻子同來,至今已2年,相當喜歡到站點,與各族朋友一起,生活充滿驚喜與歡樂,夫妻倆是全年無休的全勤長者。
筆者到中壢文健站時,適逢辦理父親節慶祝活動,該站男性長者,穿著女性服裝,筆者誤以為是外來的表演團體,原來是平日辛苦的老爸,在屬於自己的節日娛樂大家。山東籍長者,因太太身型瘦小,故穿著其他長者的衣服,喜感十足;阿美族的Fodo’ 則因肚子較大,穿著連身裙,自我解嘲說:「看起來好像孕婦喔」。長者是透過相互介紹到文健站,如有想來,透過照顧服務員與孩子居中溝通,請家屬同意長輩到站一起學習。
表2 桃園市近8年文健站增長情形
圖1 作者與中壢文健站山東籍長者合影
(圖片來源:李慧慧提供,2022/8/8)
圖2 中壢文健站辦理父親節活動
(圖片來源:李慧慧提供,2022/8/8)
龍潭文健站是由桃園市都市原住民青年交流協會承接,位在龍潭區市中心的基督教浸信會,計畫負責人是該教會排灣族籍的洪程學禮牧師,二位照服員其中一位阿美族,一位泰雅族。列冊服務長者有23位,涵蓋9族,計畫負責人表示3:「龍潭文健站是聯合國,7位泰雅族、6位阿美族、2位撒奇萊雅族、3位魯凱族、4位排灣族、賽夏族、賽德克、太魯閣及布農族各1位等」,山原多於平原,有慢性病21位,其中19位是高血壓。值得一提,有一位華裔的印尼人,41年前嫁入臺灣,孩子已長大獨立,喪偶獨居,前2年在站點附近認識牧師,雖未列冊,牧師鼓勵她來教會參與站內活動,很快融入,喜歡來此。
中壢區文健站開站已近7年,開站之初的服務對象,主要從當時阿美族的計畫負責人開展出來,其中有同鄉、有夫妻、有朋友,但住在不同的社區,也有不同族群,5位開站元老,至今仍在,當站內有長者因故不能來,長者即會介紹友人或同鄉。龍潭文健站長者,半數為浸信會的教友,原本相互認識,另有一半透過長者的親友網絡,引介鄰居及朋友,該站有3位已逾七旬的女性長者,住在同一社區,結伴各自騎車到站。洪程學禮牧師表示,對於長者的服務是平等,不分教友、不分族群,長者介紹朋友,均表歡迎,但會事先說明,能每週穩定到站,才會列冊服務。
從設籍人數與受服務長者比較,中壢區在111年之前僅設有1個站點,長者超過1,400人,受服務者為40人;龍潭區至今僅有1站,全區長者也超過700人,服務23位長者,能受文健站照顧的長者人數有限。筆者數次聽到都會區長者詢問,如何能去文健站?因列冊服務人數限制,希望進入站點,但與協會或計畫負責人不熟識,不好意思主動詢問。也就是說,受到特定條件影響,能在同一站接受服務的長者,通常多是與站內服務人員或長者有某種的淵源或關連。去與不去之間,是參與文健站的長者熱心分享,帶著朋友加入為多;至於從來沒去主要是因不知有此服務,或不得其門而入。
從站內成員「組」成的網絡,分析都市中的「人群組合」,他們可以是同鄉、同部落、同族群、同好同目標等聚在文健站;也可以是不同原鄉、不同部落、不同族群、不同社區、不同興趣等重組聚合。筆者以「鄉社群組」比喻都會區跨族群、跨文化的「組」合,彼此有同源,也有不同來源,這樣的「跨域組合」關係即是在都會區所產生的一種泛群認同群體。
鄉社群組係在不同生活領域,彼此認同是多變且多層次。特定個人在不同範疇中,對於自我的歸屬是清楚,且是接近左右逢源的狀態,而不是相互衝突。例如中壢文健站的阿美族長者,在面對其他站點時,會說:「我是中壢文健站」,但在站內或站外,會說「我是阿美族」,面對阿美族時則強調來自「臺東關山」,又會說「我住在平鎮」等,遇到不同情境,有不同的自我分類與認同,並不會產生衝突或困擾。這與原鄉文健站以同鄉、同部落、同族群的組合,性質不同,如同站內長者常稱,我們是「聯合國」,來自不同的地方,住在不同的社區,也有不同的族群等,內部有同質也有異質,但對外又呈現同質,以彼此是自己人,是一家人來稱。
IV. 文化怎麼顧健康
原住民族使用現代西醫治療疾病的歷史十分短暫,奠基自日本時代,在此之前各族在不同的文化脈絡,自有一套因應疾病的傳統治療系統,不僅有對各種疾病的詮釋,也有各種以「超自然療法」祈求恢復健康的儀式,以及生活經驗歸結的草藥、果物的「自然療法」,以民族植物及動物維持健康、預防及治療疾病,形成豐富的傳統治療保健知識(陳芬苓、徐菁苹 2008:411-419;陳俊男 2015;日宏煜 2012:153)。
阿美族把不順遂統稱為「adada」與疾病相當。因神靈kawas所引起adada,則由巫醫(cikawasay)醫治,如因個人不節制,違反大自然規律,造成的人為疾病(mangta’ay adada),分為內部疾病及刀外傷,則有豐富的野蔬藥草圖譜給予醫治,建構傳統健康食療知識(簡美玲 1994:66-69;吳雪月 1997:10-37;巴奈母路 2003:5;陳俊男 2015)。同樣地,泰雅族統稱病痛為「mxal」,通常依疼痛的強度來認知疾病的嚴重性,外傷或常見的症狀,野菜藥草醫治。但疼痛難奈或久病未癒,則理解為因未遵守生活規範(gaga),觸怒了祖靈(utux)遭致懲罰,藉由巫醫與祖靈溝通,祈求原諒,並以宰殺牲畜(如雞、鴨、豬肉)做為回報,才能恢復身體康健,疾病與泰雅族傳統信仰密切相連(陳芬苓、徐菁苹 2008:412-413)。
原住民族維繫健康的方式,多以原住民族的傳統療法,如巫師、祖靈祭及草藥為主(陸銘澤等 2011:33)。上舉阿美族與泰雅族之例,傳統上對於身體疼痛的處理方式,在經由長期生活累積的經驗,發展出儀式性及保健知識等二套治療系統,但儀式性的治療方式,在現代醫療及基督宗教進入原民世界,逐漸失傳,不見蹤影,只存於老一輩的記憶或文獻。不同於傳統部落的健康概念與醫療方式,文健站的長者以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最多,屬現代醫療所稱失能高風險之族群,到站第一要務即是量測血壓,若未到站請假,原因多半是「看醫生、回診」。受訪長者均表示:「有病就要看醫生,要吃藥!」當代原住民老人顯已相當依賴現代醫療。
有了先進的的醫療照顧體系守護長者健康,文化照顧(culture care)在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上還會很重要嗎?日宏煜提到原住民的文化能力已經存在的照顧文化,常被主流社會邊緣化,主張政府應尊重在地的認知、行為,還有它的物質條件,提供文化照顧,發展符合不同族群需求的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服務(2015:295)。但,提及文化應用於長期照顧時,筆者認為這樣的觀點,強調需要被照顧時,如何提供事後照顧服務,但忽略事前預防,意即人的健康有其文化脈絡,健康出了問題,生病的成因與文化的關聯,進一步論述長期照顧為什麼要從文化著手,才能更清楚文化照顧的重要性。
泰雅族人對於健康觀念,包含心理與社會的健康,人會生病,不只是生理現象,背後涉及的傳統文化因素更為重要,病痛經驗的形成受到文化影響,不同文化脈絡對同一個疾病可能有不同的認識與觀念,當然也可能有不同的處置方式。傳統醫療,面對疾病與健康,因應方式涵蓋社會、生態及文化環境。一個人違反神靈的規範,不會只罰當事人,而是整個家或部落。許俊才(2016)指出部落是「家」,「家」受傷了,人也「生病」了;當原來熟悉與生養的山林不再是我的山林時,原住民的健康還會是原來的狀態嗎?而現代醫學及信仰改宗,視疾病為個人所致,例如改信西方基督宗教時,其強調的亦是個人行為,不會因一人犯錯,集體同罪,認為那是迷信。現代醫學講的是科學,生病是個人行為,不會是集體問題。utux及gaga是泰雅族文化的核心價值,久病不癒有可能是未遵守規範,而遭utux責罰,但透過巫醫居中溝通,utux畢竟是自己人,透過儀式可以改變。又因有utux遺留的gaga,使泰雅族受到過大的文化制約,因而內心承受壓力,容易生病。
許木柱與鄭泰安比較泰雅族與阿美族的社會,發現泰雅族核心家庭制度與獨立自主的特性,使得受難者不易得到適當的心理與社會支持,而阿美族的伸展家庭型態強調人際合作,對族人的精神健康提供強度的支持,因此一個社會中較強有力的社會心理支持體系,對個人的心理健康有極重要的意義(1991:133-160)。當泰雅族人與人招呼,通常第一句話即是:「lokah su ga?」,意即你健康、快樂?從族語使用的情境,傳達的是反義,因泰雅族人受制於gaga,嚴肅正經,難以玩笑。此簡單一句,說明泰雅族人對健康的觀念,你快樂就會更健康,個人情緒與健康有很大關係。
「有病看醫生」是文健站長者對生病的第一個反應,看了醫生才會讓身體康健。以促進健康、延緩老化及失能為目標的文健站,如何讓長者健康?二站長者多數一致的回應是:「來文健站很快樂、很開心呀!」心情愉快,有助健康,亦是長者共同的心聲。中壢站的長者告訴筆者:「有人說文健站是提供餐食的地方,餐不好就不想來,並非如此,現在家中吃得不錯,年紀大了也吃得少,大家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心情愉快,自然健康」4。因此,長者到站的一日活動,是照服員開站前需事前準備,提供文化敏感度的照顧,以有別於社區關懷據點(日宏煜 2015:296)。
按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文健站之政策計畫,站內提供三大服務,分別為老人照顧服務、辦理座談會及成果發表會推廣健康部落、促進健康等。從二站每日活動課程表,到站第一要務即是生命量測,量血壓或了解用藥情形等,接續有1小時活力健康操、肌力運動或舞蹈等動態活動等延緩失能課程,讓長者一起動動手、抬抬腳,達延緩老化與失能之效。靜態延緩失能課程,有語言訓練、生命懷舊、桌遊、繪畫、吟唱、手工藝、長壽老人、傳統保健及認識野菜等,站內餐飲與活動亦有助於長者獲取足夠的營養、充足的社交、復健運動與養生資訊,均是長照預防失能的一環(吳勤榮等 2018:246-247)。
照服員在課程中導入文化元素,由長者帶動體能活動,或擔任講者上臺分享生命故事、帶領大家學習不同族的語言、分享保健與野菜知識,長者不再是接受服務,也成為提供服務者。中壢站的長者說:「住在都市高樓中的8樓,沒到文健站之前,每天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睡覺,手腳都不靈活了,但到站點之後,跟著安排的課程,唱唱跳跳,很快樂,感覺年輕很多。」龍潭站也有長者,到文健站後身體變好,剛來時軟綿綿,參與課程後,願意跳動,每天開心,也禁得起玩笑了。
都市與部落的文健站,不再只是強調醫療健康的照顧,而是再現及傳承部落文化知識重要的場域,長者亦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讓需要照顧的弱勢角色,轉而成為主動的參與者,重拾長者的尊嚴與價值(蔡惠雅、張玉龍 2018:170),不同的是,原鄉呈現單一族群的文化樣貌,而都會區則是原民多元又豐富的文化內涵,長者讓都市人看見自身文化的努力,讓人驚豔。
圖3 中壢文健站akong ama販賣部
(圖片來源:李慧慧攝,2022/8/8)
圖4 中壢文健站長者手工藝作品
(圖片來源:李慧慧攝,2022/8/8)
圖5 都會區文健站成果展長者展售手工藝作品
(圖片來源:李慧慧攝,2021/11/27)
以二站辦理成果展時,邀請週邊社區民眾參與,展現長者平日完成的手工藝品,也會準備原住民傳統美食,由長者說明如何吃出健康,食物保健功效等;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長者穿著各族原民服飾,相互爭美並解說,甚為有趣。中壢站111年11月27日聯合都會區的楊梅、建國、平鎮及大園等5個文健站共同辦理成果展,長者穿著各自傳統服飾、跳起傳統舞蹈,並展出於站內完成的原住民手工藝品,吸引不少非原民眾參與,讓大家看見都市長者的活力與自信。
二站長者以阿美族居多,擁有豐富的野菜知識。龍潭站便有推廣長壽老人課程,讓長者分享生活習性及各族食物。把在市區可採集或在其菜園的山萵巨(sama’)、鵝兒草(kerat)、昭和草(tamolig)和龍葵(tatokem),或自原鄉部落來的黃藤心(mioway)、箭竹,帶到站點烹煮,並傳授食物具有降血壓、降火氣、強肝、糖尿病的功效。但,傳統豐富的的藥草保健知識,也因都市空間的限制,隨著時間飄移,從長者記憶中,有漸漸淡去之勢,或者有的雖能辨識但已無法說出其名。不過,推廣部落健康是文健站的重點工作之一,成了傳統知識流失的轉機。透過課程,讓長者找回自己模糊的記憶,並娓娓說明野菜蔬果對病症的療效及食補的功能,文健站成了在都市中,不同族群文化交融及分享的場域。前曾提及,龍潭站有一位自印尼嫁到臺灣40餘年的長者,她也會在站內分享印尼的美食,辦理慶生會時,以薑黃飯做成蛋糕,旁邊放置蛋,中間插上二枝「辣」燭,異國美食,讓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對於長者來說,菜不只溫飽肚子的菜,也是承載過往的記憶,有的更是藥用,乃至祭儀所用的植物(黃心宜 1997:7)。這些源自部落文化的生活知識,與現代醫學的醫療文化,一起古今攜手、多元互助地陪伴著文健站長者。文化,不僅只有藥用食材或手工藝、儀式性活動,而是生活各個面向綜合的總體,在文健站這些過往的有形、無形資源,都有可能成為健康照顧的一環。
圖6 龍潭文健站印尼籍長者特製米蛋糕
(圖片來源:洪程學禮牧師攝,2022/7/29)
圖7 龍潭文健站照服員說明野菜療效
(圖片來源:洪程學禮牧師攝,2022/4/8)
圖8 中壢文健站長者一起去菜園採菜
(圖片來源:吳美攝,2022/4/10)
圖9 龍潭文健站長者帶野菜分享
(圖片來源:洪程學禮牧師攝,2022/4/8)
V. 都市的第二個家
「冷漠與疏離」是不少人對都市性格的認知,這與部落彼此緊密相依的關係模式不同,都市的人口組成以漢人為主體。文健站的長者均是年輕即到都市,日久成家,落地生根,也在都市在地老化。他/她們在都市都有自己的家,但多半第一個家缺少陪伴,不是喪偶就是獨老,或者白天孩上班在家孤寂,因而需要找熟悉的自己人,而文健站服務對象以原住民長者為主,來此猶如找到了家人般。
都會區文建站的長者主要以亞健康者為多,大部分行動自如,有騎車、開車或搭車到站點,只有少數需要接送服務。對於這些散居都會區的長者,為什麼會吸引他們前來並讓他們產生歸屬感?二站長者均表示,這裡如同自己的家一樣,是心靈重要寄託的所在。
桃園是國門之都,這二年,面對疫情首當其衝,2021年就有5個多月採「關站但服務不中斷,改以電話問安及訪視等外展服務」,2022年也配合防疫指引配合休站。許多長者已習慣參加站內活動,站點休站,仍會以LINE視訊一起做運動、分享生活點滴,甚或偶爾會騎車到站點徘徊,看看照服員。有位長者日前因白內障手術,在家修養,因為想念照服員及長者,多次跑來探望。
都會區長者普遍會有這樣異鄉的孤獨感,因此在都市中會想找「自己人」,即同族族人或同為原住民的友人。都市生活相較部落陌生及孤單,易產生不安全感,雖在移居都市已認識一些族人,但見面只如同蜻蜓點水,並不常見,偶爾才聚聚,例如臨時提議在檳榔攤前、大樹下、橋下及路邊等處小聚聊天。而文健站提供了類似小聚的功能及空間,以原住民為主,彼此雖不同族,但透過「鄉社群組」形成泛原住民認同;對於各自的思鄉之情,也可透過彼此互動得到紓解。文健站如同長者的第二個家,來此聚會的長者如同兄弟姐妹,這個家透過「向心領導」、「相互關懷」及「互助網絡」,提供長者溫暖及安定的處所,進而營造一個「類部落」的環境,除了提供具有文化敏感度的服務外,成員間也會一起共創具有文化氛圍與溫度的空間,以致間接強化了泛原住民文化認同,彼此間有著「我們都是一家人」的認同感,這樣的文化氛圍有助於參與者的身心健康。
在這個家,照服員如同「老師」,長者彼此也會互稱「同學」,而計畫負責人,中壢站稱「督導」,龍潭站則以「牧師」來稱。長者平日均由老師照顧,同學們都會說:「會想到站點,因為喜歡老師,每天都會想來」,牧師也會到家拜訪與禱告,表達大家的關心。站點有計畫負責人及照服員向心領導,遇到事情可以共商討論,猶如一家之主或部落頭目。有老師及督導的向心領導,同學容易融入此一族群混合的環境,例如有長者原本安靜沈默,進來之後在老師的鼓勵下,給長者機會上臺分享,也讓他們訓練膽量,幾次之後便自然逐漸融入這個大家庭,大家打成一片,站內辦活動時,甚至常會緊抓著麥克風不放,社交能力也因而提升許多。長者彼此之間,在這環境中相當樂於分享,家裡有收成的農作或部落寄來的美食,或出外旅行帶回來的伴手禮,會帶到站點與大家一起分享。除此之外,也常分享各族長壽養生的方式,例如飲食、休息睡眠時間,生活模式等。另外,值得一提,龍潭站牧師學過推拿,有豐富的推拿健康養生知識,每週也都會安排在站點課程之中,促進長者進康或延緩老化。
「相互關懷」是家的核心價值。都市生存環境不同於部落,離鄉背井來到都市,生活難免會感到冷漠與疏離,與部落所擁有的人際互助網絡大不相同。若站內長者無法到站時,一定有各自的原因,當與長者訪談過程中,問及長者為什麼會有人「請假」無法參加時,他/她很快便會告知:「大部分是就醫、回診或拿藥,或者回鄉、顧孫子,但也有懶惰的人。」可見,彼此之間由於平日常相互關懷,彼此熟稔,才會對其他人未能到站原因,馬上脫口而出,表示平常均相互關心,交情好一點的還會直接打電話問候,或探訪、代禱。例如,因站點有組成LINE群組,成員便會透過群組,相互分享訊息、彼此關心、一同線上禱告與祝福。
若有人到站前心情不好,善於察言觀色的長者,會開玩笑說:「今天有人不美麗、有人有問題喔,不要隨便靠近喔……」這樣的關心與默契,心情不好的就會轉好。也有長者會主動分享心情不好的原因,長輩們會互相安慰與交換心得,鬱悶的心情自然會得到平靜,這些相互關懷的心靈互動均有助於健康。
站內長者來自不同族群,每個族群有其個別的族群性。龍潭站有二位長者非常愛說笑話,被封為「黃后」及「太后」,均為阿美族,面對這些有顏色的笑話,泰雅族的長者會說:「她們的笑話非常直接、很粗魯」,剛開始讓泰雅族長者有些尷尬,覺得這樣不太禮貌(沒有gaga),但相處一段時間後,泰雅族長輩也能明白笑話幽默之處,例如泰雅族長輩說:「你講的太直接,我會起雞皮疙瘩」而黃后則虧說:「明明就是妳想要!」泰雅族的長輩也會哈哈大笑。
站內的人際互動上,也會自然產生類似家的「互助網絡」。站內工作,長輩會自動分工,例如每天早上的生理量測,先到的長者完成量測之後,協助後到長者,或有長者擅長保健或野菜知識,則樂於擔任講者分享,形式不拘,有用唱的,也有用說的。或有長者對工藝手作有較高興趣,主動於站內教導如情人袋、背心、織品、包包或飾品等,在進度不一,或女紅的技巧不一,則會互相幫忙。以龍潭站為例,今年創新主題是製作各族族服,在照服員拋出主題後,請長者表示意見,如何製作及費用分攤,經討論後取得共識,大家便一起動手,但每個進度不同,動作快的長者,協助比較不擅長者,做不好就拆,一起調整與互助。如有長者生病或手術在家休息,同學也會去探訪關心。如遇長者回天家,也會統一包奠儀,交情好的,則會前往喪家慰靈。
文建站如同一個大家庭,也如「類部落」一般,在都會生活中,提供有文化感的空間與服務,形塑並維繫原住民文化邊界。都市社會中,長者聚在同一個地方共同生活,打造溫暖的大家庭,彼此相互關心與照顧,凝聚向心,讓來自不同族群、不同社區的原民,融入到這如同部落的大家族,給了長輩在都市中一份穩定感及安全感,使得心靈得到寄託,心情因而平靜安穩,這些都有助於長者的健康,因而有長輩說:這個家是一個「身心療癒坊」。
圖10 龍潭文健站長者自製族服,右前方為保羅牧師。(圖片來源:洪程學禮牧師提供,2022/6/8)
圖11 龍潭文健站長者族服做為該站制服
(圖片來源:洪程學禮牧師攝,2022/6/8)
VI. 我族/我組一起顧健康
臺灣原住民族移入都市的歷程,與臺灣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自1960年代以降,由於都市擁有較多的生存機會,移居都市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族人追求的目標,經過輾轉遷移,第一代族人落腳桃園後,日久他鄉是故鄉,桃園成了許多各地原鄉來的族人的第二故鄉,在此落地生根(劉千嘉 2010:118;李慧慧 2018:50)。文健站長者均是移居都市,在地老化的第一代,他們若不是原鄉已無家可回,即是深根桃園不打算回鄉了,文健站長者如同手足,常以「一家人」或「自己人」互稱。長者界定的我們是「一家人」或「自己人」,是彼此抱著相同目的到文健站,「大家聚在一起,快快快樂樂,分享交流,講講笑話,就是要讓身心靈健康」,這與文健站「促進健康、延緩老化或失能」的政策目標一致。
都市是由多元族群與文化組成,各族群因文化不同,發展所屬的認知方式,存在社會邊界。文健站的成員,來自不同原「鄉」、不同「社」區、不同族「群」的人,「組」成一個家,本文前以「鄉社群組」指出這一家人/自己人的特質,邊界呈現動態性的浮動與游移。筆者以「我組」來稱,其內涵容許彼此之間的差異,站內長者介紹自己時,強調我從「臺東關水」、「花蓮玉里」、「我是泰雅族」、「我是阿美族」、「我現在住梅花社區」、「我住平鎮」等,標示彼此的差異,且「我族」不妨有不同的食療養護、保健知識,例如:阿美族以青蛙來治療骨折及筋骨酸痛,但他族不一定敢吃;中壢文健站來自山東的夫婿說:「我太太是阿美族的,她敢吃,告訴我吃了可以長壽,我也不敢吃」。5阿美族對於泰雅族生食飛鼠腸,即便強調飛鼠吃天然的葉子,腸子具有療效,但阿美族仍半信半疑。或如在龍潭文健站有長者說,泰雅族的同學剛來時,對於「黃后」講的笑話,覺得太直接,聽到讓人害羞,而覺得「黃后」不正經,但相處久了之後,泰雅族也會加入笑話閒談,阿美族的長者開心的說:「泰雅族的被我們同化了,這樣她每天快樂就會健康。」
「我組」(鄉社群組)的特色顯現於都會區,與原鄉部落以單一族群為主不同,原鄉文健站彰顯個別族群的文化特色,並以長者共有的生活經驗傳承保健及養護的文化知識。然而,都會區是多族群混同一起,內部成員可明確的區辨彼此不同,並以「我族」劃分你我,但面對外部情境時,則是強調泛原認同,宣稱彼此是一家人,我們是自己人。也就是說,聲稱一家人/自己人時,隨著情境而有不同,對內會強調我族的差異,對外則是強調「我組」,即是「臺灣原住民族」的泛群認同。
都會區擁有完善的健康照顧體系,包括醫療院所及長照福利資源,文健站的長者在身體照顧上,很清楚的區別:「生病要看醫生,平日飲食運動是養護身體之道」,而照服員也會叮嚀長者:「定時吃藥、量血壓」。因此,長者最常以「回診看病拿藥」請假。以醫療及衛生保健等面向照護健康的醫療院所及衛生所,與文健站提供長期、連續性的身心靈安全照顧,營造「家」及「自己人」,在促進健康的目標是互補的。
中壢文健站的前身,即是桃園市都會區第一個設立的「日間關懷站」,與衛生福利部社會家庭署推動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內容看似相同,連結相關福利資源,提供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餐飲服務、健康促進等多元服務,建立連續性之照顧體系,使長者在地老化等目標是相同的,文健站不同之處是服務對象及照顧服務員是原住民,打造「自己人照顧自己人」及「提供文化敏感度」的照顧方式。
前曾提及全國文健站佈建情形重原鄉、輕都會。由於文健站的經費是由衛生福利部的長照基金挹注,當都會區佈建情形不足,有社團爭取設站時,總引來政府及專家意見:「先盤點附近是否有設立社區關懷據點做為標準,社區關懷據點與文健站服務內容重疊,且服務對象並未排除原住民,應鼓勵原住民長者到距離家最近的據點,不宜再增設性質相同的文健站」。
桃園市社區關懷據點截至111年7月底共有367處,其中324處為單一據點,43處為結合長照C+的據點,普設在都會區的里鄰巷道內,里鄰長也會熱情邀請族人到社區據點,但原民長者參與意願不高,就筆者所觀察,都會區有長者去過,但因語言、文化及社會距離等因素而格格不入,離家雖近,但去個一、二次就不想再去了。筆者發現,原住民者長者寧願遠距到文健站和自己人聚聚,有不少是跨區移動,如中壢站有從桃園區來的Fodo’夫妻,每天騎摩托車至少20分鐘,也有自平鎮的Hayaw,則是轉搭二種公車,單程含等車至少1小時以上,他/她們均是文健站穩定到站的模範生;龍潭站長者也是自行騎摩托車,多位住在龍潭與楊梅交界的梅花莊,騎車20分鐘才能到站。對長者來說,這樣的路程雖有點距離,但可以每天來這找自己人,一起歡聚談笑,成為生活重心與心靈的寄託。
二站長者幾乎都是移居都會區長達40-50年的時間,即是年輕到都市工作,深根都會,其第二代也生根都會,這麼長的時間,即便與漢人在工廠工作幾十年退休後,雖長期與非原互動往來,但仍因族群身份及文化差異產生隔閡,這無法從「適應」角度來看,也非顯示原住民移民有適應都市的障譺。適應是弱勢文化向主流文化靠近,使自我文化產生改變,或為了生存,而學習強勢族群的文化,但對於自己的文化仍念念不忘。都會區阿美族長者說得一口流暢的福佬語,但私下又可與族人以流利的族語溝通。設籍在桃園市原住民長者的人數中,或許有因年老了才自原鄉移居都會依親,但客觀數據,無法得知究竟有多少是類此情況。但,筆者所見幾乎都是自從年輕移居都市,至今在都市老化與就養,或者回鄉後,因孩子在都市而返回都市。筆者在文中曾提過,有到文健站的長者先前曾去過社區關懷據點,在那裡感受不到同族群的可親近性與善意,而文健站有族群的歸屬感,而找到如家的避風港。長者們在這如家的環境,互助分工、提醒鼓勵,分享傳遞保健醫療知識,提升長者的社會參與感,從文化著手助於預防及延緩老化。
VII. 結語
長者健康誰來顧?當然,健康是每個人的事,自己應該要顧。不過,身心健康的照護也有集體文化機制在作用,部落或族群長期生活經驗累積出我族或部落特有的身心照護知識。都市文健站的這種照顧模式,如Madeleine Leininger(2002)所提的文化照顧,強調多樣性與普遍性的概念,以原住民主位(emic)立場與專業照護客位(etic)的立場,促進幸福及健康,或協助克服疾病及死亡。在都市族群的多元及文化的多樣與差異,與原鄉單一族群不同,因而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專業健康照護,可以跨越文化障礙,促成受顧者對不同文化價值的尊重與接納,進而調整個人行為,朝向有利健康的方向,提供安全性的照顧模式。
本文以都會區的文健站為例,探討從原鄉部落移出,來到都市定居的原住民,當他們步入老年,在沒有傳統原鄉部落陪伴時,身心照護不如部落,文健站如同照護網的角色,照顧長者身心健康。這個都市「第二個家」的組合,因成員來自不同的原「鄉」、住不同的「社」區、不同的族「群」,有著共同目標所「組」成,筆者以「鄉社群組」來稱。「我族/我組顧健康」,一方面對外展現彼此是自己人的一體感,為了身心健康的目標而來,實踐「互助與分享」的文化核心價值於每日生活及對外活動,並展現「我組」是快樂、健康且文化多元的「臺灣原住民」泛原意識。另一方面,站內的日常活動,雖然有來自不同原鄉或社區或族群,也會強調彼此在語言、手工藝、傳統服飾、食物、樂舞、族群性等的不同,仍無礙於分享「我族」過往生命經驗,相互尊重彼此的差異。
半世紀來,第一代自原鄉部落移出,在都市討生活的原住民族人,不少已在都市深根、建立家園,並都市老化。當代生活在都市的原住民人數已超過原鄉部落,但在原住民健康政策,呈現「重原鄉、輕都市」的現象,都市原住民族的健康需求應及早注意。以桃園市為例,有84%原民長者設籍都會區,文健站的佈建數至今雖有21站,相較原鄉16%的長者設有13站,城鄉佈建顯見差距,這與政府執事者思維有關,認為文健站服務內容與都市鄰家巷道普設的社區關懷據點功能相同,應鼓勵原住民長者就近前往。從資源配置角度有其合理性,但成本考量或資源運用不應是唯一的考慮因素,族群因素也應納入衡量。本文發現原民長者無意接受社區關懷據點服務,關鍵因素在於:第一,原住民在都市仍屬相對少數,長者從交談時的語言差異到細微的肢體語言,均感受主流社會主體族群的歧視;第二,文健站以「文化照顧」導入服務內容,讓長者產生彼此是「自己人」、「一家人」的歸屬感與熟悉感,找到相互陪伴的家人及心靈寄託之處,寧願到離家交通單程需半小時以上的文健站,而非就近的社區據點。
以「文化照顧」來區隔文健站與社關據點之差異時,王增勇則把文化照顧視為解殖原漢族群關係的概念,挑戰現有國家主導的專業照顧模式背後所反應的漢人觀點,以及政策複製原漢殖民關係(2019:131-139)。但,是否如此?或許官、民、學界會有各自不同的觀點與解讀。然而,現實面所看到的景象,許多來站的長者是感受到尊重與精神愉快,他們自願到站,並非政策強制,參與者認為文健站有助於促進身心健,且依然保有各自部落及族群的認同,對於我族傳統文化,不僅未流失,更積極扮演傳承角色。長者健康照顧,有見仁見智的看法,而文化是誰說了算?政府說了算,還是原住民?原住民有發聲嗎?還是只有政策制定者的聲音?這些並非關鍵,重要的是都市原住民在都市健康、快樂的在地老化。
附註
[1]參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https://data.gov.tw/dataset/137693),2022年7月29日上線。
[2]參考原住民族委員會111年度推展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實施計畫,以及110新設核定站點數。
[3]2022年8月3日於龍潭文健站訪談。
[4]2022年8月8日於中壢文健站訪談。
[5]2022年8月8日於中壢文健站訪談。
引用書目
王岱琪
2021 〈臺東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健康站運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王增勇
2019 〈回歸日常、解殖照顧〉。《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2(2):131-139。
日宏煜
2012 〈當代臺灣原住族建康政策在實踐上所面臨之挑戰〉。《台灣原住民族研究》2(2):21-69。
2015 〈文化照顧在原住民族長期照顧的重要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1:293-302。
2017 〈水庫興建與疾病糾結(Syndemics):以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泰雅族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0(1):21-69。
2018 〈台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政策中的文化安全議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9:199-214。
巴奈母路
2003 〈adada(疾病)與kawas(靈)─以里漏社阿美族二個治病儀式為例〉。《東臺灣研究》2003(8):5-57。
朱原慶
2019 〈過去、現在與未來:健康弱勢的「都原」從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原住民族文獻》40,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476,2022年7月29日上線。
李慧慧
2007 〈社群經驗與文化變遷─石門水庫淹沒區泰雅人移民史〉。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2018 〈原住民新都鄉文化之形成:桃園大漢溪阿美族的河川與城市共構脈絡〉。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論文。
吳雪月
1997 〈南勢阿美晴蔬圖序〉。《山海文化雙月刊》17:10-37。
吳勤榮、李榮尚、孔建嘉
2018 〈臺灣地區原住民族高齡者運動參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其心理幸福感之影響〉。《屏東大學體育》4:25-36。
侯建州、黃源協、張麗玉
2012 〈原住民族健康照顧需求與問題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5(2):115-154。
許木柱、鄭泰安
1991 〈社會文化因素與輕型精神症狀:泰雅和阿美族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133-160。
陳芬苓、徐菁苹
2008 〈心與靈的健康觀與疾病觀─以現代泰雅族原住民為例〉。《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7(5):411-420。
陳俊男
2015 〈天人合一的軀體:阿美族的疾病觀〉。《原住民族文獻》20,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234,2022年7月29日上線。
陸銘澤、梁子安、鄭志敏、陳順勝
2011 〈早期維繫健康的傳統醫療暨原住民醫療〉。《屏東文獻》15:32-58。
張朝琴
2008 〈貧窮與健康─社經地位與原住民族健康問題探析〉。《嘉義大學通識學報》6:461-486。
許俊才
2016 〈我的部落你好嗎?談部落/族群與我的健康關係〉。《護理雜誌》63(3):18-24。
葛應欽、劉碧華、謝淑芬
1994 〈台灣地區原住民的健康問題〉。《高雄醫學雜誌》10(7):337-351。
劉千嘉
2016 〈遷徙與區域醫療資源對原住民健康不平等之影響〉。《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0(1):129-162。
劉麗娟、林美玲
2017 〈原住民老人社區照顧公私協力之運作困境與策略建議─以台東縣部落文化健康站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7(2):59-82。
蔡惠雅、張玉龍
2018 《省思文化照顧在原鄉部落社區照顧服務之實踐—南投縣三個族群部落的經驗》。〈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8(4):149-178。
簡美鈴
1994 〈奇美阿美族的野生植物文化與草藥醫療〉。《山海文化雙月刊》3:66-69。
鴻義章、林慶豐、彭玉章、呂淑妤
2002 〈臺灣原住民醫療衛生政策之回顧〉。《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1(4):235-242。
國家發展委員會
2022 〈扶養比趨勢〉。「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 =695E69E28C6AC7F3,2022年7月29日上線。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2 《111年度推展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實施計畫》。file:///Users/hsiwen/Downloads/111%E5%B9%B4%E5%BA%A6%E6%8E%A8%E5%B1%95%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9%95%B7%E6%9C%9F%E7%85%A7%E9%A1%A7-%E6%96%87%E5%8C%96%E5%81%A5%E5%BA%B7%E7%AB%99%E5%AF%A6%E6%96%BD%E8%A8%88%E7%95%AB%EF%BD%9C%E6%A0%B8%E5%AE%9A%20(2).pdf,2022年7月29日上線。
N.d. 「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940F95797 65AC6A0/C89C009B11A070EC725C4C571E9FFD7B-info.html,2022年7月29日上線。
Leininger, Madeleine M.
2002 Transcultural Nursing: Concepts, Theor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NY: 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