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瞻前又顧後:淺談長期照顧體系下文化健康站的演進與服務效益 本期專題 52 2022/09

文/王子軍 Tahai Palalavi

王子軍 Tahai Palalavi

原住民族委員會社會福利處視察

  

I. 前言

  

  隨著科技時代來臨與醫學上的進步,平均餘命延長與生育率降低等因素,造成人口結構老化,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超過7%則為高齡化社會,超過14%為高齡社會,我國分別於1993年與2018年達成高齡化社會與高齡社會的指標。1近年來,政府持續發展長期照顧服務資源,並於2107年實施長期照顧服務法2,提出得以滿足國人大量照顧需求的長期照顧服務政策,刻不容緩。

  臺灣原住民族也隨著人口高齡化,原住民族老化指數從2010年26.7%,提升至2019年10月41.9%(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2a:24),可推論原住民族長照需求也同時增加。隨社會變遷,原住民族人口也逐漸從原住民族地區搬遷至都會地區,原住民族設籍於都會區的比例,從2010年的42.6%提升至2019年的47.7%(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2a:2),造成原住民族傳統家庭結構與工作型態改變,以及過去以家庭成員提供長者照顧的傳統慣習產生變化,原住民族群間的非正式照顧資源,正因時代變遷而逐漸流失。因此,在原住民族長者照顧需求逐漸增加,但非正式照顧資源逐漸式微情形下,如何以正式資源滿足原住民族長者,乃至一般民眾的長照需求,均為政府當前迫切的課題。

  雖然政府自1980年起推動各項長期照顧政策,解決人口結構日益增加的長期照顧需求,但從過去研究中可以發現,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長者的長照需求存在差異,原住民族相較非原住民族長者更偏好使用社區、居家式等照顧密度較低之服務(蕭伃伶等 2006:45-62;李蔚貞 2008:42-48)。筆者認為與原住民族地區長照服務資源較少,影響原住民族長者不瞭解還可以選擇何種長照資源有關;另一種可能解釋,是自費占總付費比例較高的機構式、看護照顧等服務對原住民族家庭經濟負擔較重,因此影響服務使用意願(王增勇、楊佩榮 2017:10-11;李蔚貞 2008:48)。

  為滿足原住民族長者的長照需求,有研究者呼籲原住民族委員會應主動參與政府長期照顧服務政策之制定,文化差異也會有不同的健康觀念與行為,應該融入在地思考及注意原住民族長者使用長照服務之特性,不能僅以整體非原住民族長者之長照需求,作為長照服務發展之單一策略(葛應欽等 1994:340)。而原住民族委員會於2007年辦理之「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2015年後更名為文化健康站,下稱文健站)」,至2021年已設置全國429站,相較2015年的110站已成長4倍(見表1、2),文健站能夠有這麼快速的成長,筆者認為與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將文健站納入長期照顧服務資源之一,以及經費由公益彩券回饋金改由長照服務發展基金支應後財源更加穩定有關3。因此,本文以「瞻前」出發,透過分析官方資料及回顧文獻,整理原住民族健康及部落/社區照顧的概念、盤點原住民族長照服務使用情形,並探討長照服務體系下文健站政策的演進、服務功能及限制等,據以逐步推論如何「顧後」,即筆者提出文健站政策未來的發展與建議。

  

P009

表1 104-110年文健站設置情形

(資料來源:行政院《長照2.0─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推動情形》、原住民族委員會《111年度推展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實施計畫》)

  

P010

表2 104-110年文健站服務長者數變化

(資料來源:行政院《長照2.0─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推動情形》、原住民族委員會《111年度推展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實施計畫》)

  

II. 原住民族健康及部落/社區照顧之概念

  

  依據內政部2022年6月份統計資料,臺灣原住民共有58.1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約2.51%(內政部 2022a)。年齡結構方面,原住民族65歲以上人口占9.3%,較全國老年人口比例17.18%低,但原住民族55歲以上長者數從2005年的5萬5,382人增加至2022年6月的12萬3,053人,顯示原住民族長者逐年增加之趨勢(內政部 2022b);平均餘命部分,2020年原住民族73.66歲,較全體國民81.32歲少7.66歲(內政部 2021),基於原住民族長者近十年人數增加,失能人數亦增加,2022年6月份55歲以上人口資料12萬3,053人、及長照2.0以全國失能率12.7%推估,原住民族失能人數推估為1萬5,627人;另鑑於原住民族平均餘命低於全體國民,面對高齡化社會所衍生的健康、照顧等議題,政府應提供原住民族老人因地制宜之健康促進活動與社會照顧服務,以保障原住民族老人獲得適切的照顧服務(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2b;衛生福利部 2016:58,124-127)。

  另有關原住民族主要死因第一名至第五名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事故傷害,各項標準化死亡率亦較全體國民高,尤以心血管疾病漸為健康重要的問題,可見原住民族普遍生活環境健康狀態與全體國民存在差異(葛應欽等 1994:340;侯建州等 2012:121;衛生福利部 2022)。綜上,基於原住民族相較全體國民平均餘命低,且罹患疾病之標準化死亡率較高等不利因素,推論原住民族失能率應較全體國民12.7%更高,若再考量原住民族地區長照資源較少等因素,該地區的長者健康狀態若過早落入失能,則可能面臨在地無適切之長照服務可以使用的困境,因此如何延緩原住民族地區原住民族長者落入失能,換言之,提升健康餘命是筆者認為原住民族長照政策重要的規劃方向。

  而為解決原住民族健康及照顧問題,社區照顧模式是其中一種策略。有學者研究指出,社區照顧的意涵常因所處環境脈絡而異,早期社區照顧的倡導主要用於心理衛生領域,強調精神疾病患者和心智障礙者應由醫院照顧轉移至社區照顧,亦即適合於由地方衛生或福利機構所提供之各種形式之照顧,而近年來社區照顧也進入老人照顧的領域,著重於居住在家裡的老人需要特別的服務。目前較普遍被接受且影響實務面運作的定義為英國1989年社區照顧白皮書(Caring for People)對社區照顧的界定:

  

指提供適當程度的干預與支持,使人們能獲得最大的自主性且掌握自己的生活。為了實現此目標,便有必要在各種不同情境裡,發展並提供各項服務。這些服務包括從提供人民在自己家裡的家庭支持,對較需要密切照護者加強提供喘息照顧和日間照顧,透過團體之家和臨時收容所,以增加可用於照顧的程度,到其他方式無法照顧者提供居家照護、護理之家及醫院的長期照顧。白皮書亦指出,對大多數而言社區照顧可提供最佳的照顧方式,這種改變主要目的在於讓人民在自己的家或地方社區中類似家的環境下,盡可能地過著正常的生活、並提供適當的照護和支持,以協助人民得到高度的獨立自主,並藉由獲得或再獲得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協助他們發揮最大的潛能,以給予人民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及所需的服務,有較大的決定權。(轉引自黃源協 2001:53-58)

  

  另依據衛生福利部(2017)對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功能的定義:「期待透過在地化之社區照顧,使老人留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同時亦提供家庭照顧者適當之喘息服務,以預防長期照顧問題惡化,發揮社區自助互助功能」,尚與前開白皮書定義社區照顧模式相似,因此推論我國對於社區照顧服務的發展重點為在地性的預防性照顧服務。

  另一方面,同樣以社區為服務範圍的文健站,從其全名「部落文化健康站」觀察,應是期待在發展具文化敏感度的照顧前提下,維護服務對象的健康。而為指稱原住民族的傳統群居範圍,本文以「部落」取代「社區」作為文健站提供社區式照顧的服務範圍。近幾年來已有諸多學者強調文化敏感度的照顧服務,因此認識原住民族間的傳統生活、文化差異等,據以發展符合原住民族的照顧服務模式,是政府在發展公共化政策必須要注意的地方。為釐清16個原住民族群的親屬制度、聚落聚集的照顧模式,筆者整理如下:4

1. 親屬制度照顧模式

(1) 父系氏族:賽夏族、鄒族、布農族、雅美族、邵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2) 母系氏族:阿美族、卑南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

(3) 泛血統族:泰雅族。

(4) 貴族宗家為中心:魯凱族、排灣族。

2. 部落聚集照顧模式

(1) 群聚而居:阿美族。

(2) 散居式:泰雅族。

(3) 由散居形式轉變為集團形式:布農族

(4) 因陳抗(加禮宛)事件隱密在阿美族部落: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

  在筆者實務工作中,對於在不同部落中設置文健站確實能感受到差異,舉例來說,在泰雅族部落較多的宜蘭縣南澳鄉、桃園市復興區、苗栗縣泰安鄉等等,因為在地泰雅族人居住分散且因山上平面腹地較小的緣故,而較少能搭建聚會所等建築,因此在「哪裡」設置文健站,都會影響長者到站接受服務的意願及可近性(圖1);另外設置在臺東縣長濱鄉的樟原文健站,當中有許多具「阿美族」身份的長者能說著一口流利的噶瑪蘭族語,或是阿美族語與噶瑪蘭族語混雜使用的情形,都代表著過去原住民族長者們的生活環境變遷過程(圖2)。

  

P013_0001

圖1 居住在對面山上的泰雅族人,也是新竹縣尖石鄉石磊文健站服務範圍。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2/8/16)

  

P013_0002

圖2 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文健站服務長者含阿美族及噶瑪蘭族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2/11/5)

  

  現有國內研究針對各族群「照顧長者」的文化概念相關研究付之闕如,但基於前面整理各族群之親屬制度、聚落聚集的照顧模式存在差異的情形下,能推論各族群對於照顧長者的文化慣習亦不盡相同,而從相關研究也提出如布農族傳統採大家族制度,家人共同照顧長者,但無法接受替非家人清潔身體等親密接觸的照顧方式(賴兩陽 2017:173);泰雅族是由最小的兒子照顧長者(方玉貞、廖淑娟 2021:22-23);太魯閣族強調的GAYA祖訓,應尊重且細心的照顧長者(柯哲瑜 2021:55-56),筆者認為雖然這些研究主要是以特定地區的特定原住民族為研究對象,是否能夠推論至不同地區的原住民族仍待檢驗,但能推論各原住民族間對於照顧長者的傳統習慣應存在多種樣態。但不論不同族群間的照顧長者傳統習慣存在差異,肯認長者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發展不被主流照顧服務束縛的照顧模式,應無疑是發展原住民族長者照顧共同的願景,學者也呼籲長期照顧應尊重原住民族文化的差異,並由原住民族集體照顧文化提供長照方案(王增勇、楊佩榮 2017:27-31)。

  

III. 我國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服務使用情形

  

  原住民族在使用長期照顧服務上,有學者提出阻礙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政策發展之因素主要有七點:交通不便行程地理的障礙、醫療資源缺乏設備不足、社會福利服務資源缺乏、醫事及照護人力不足或流動率太高、家庭照顧者知識或技能不足、經濟的障礙、文化語言的障礙(龍紀萱 2011:267-270)。另有研究指出在照顧商品化的過程中,形成部落傳統文化間照顧服務員及案主彼此間照顧關係的多樣性,造成傳統照顧仰賴的非正式照顧資源,在國家長照服務的強勢文化中逐漸式微;另也指出目前長照服務訂定的自付額作為政策工具的風險,是在犧牲對價格敏感的經濟弱勢族群(王增勇、楊佩榮 2017:10-11,28-31)。

  而筆者近幾年實地訪視原住民族地區文健站的經驗,也深刻瞭解到地處偏遠以致影響在地長者接受長照服務的不便,尤其若發生道路崩塌的情形,更是直接影響部落長者向外取得長照服務的可近性。另雖然目前政府尚未有針對原住民族地區長者經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失能等級評估達失能2~8級但未能連結服務的相關調查,但經筆者過去訪視偏遠地區經驗,如南投縣仁愛鄉馬烈霸文健站,就發現到在地無法連結長照服務的原因,部分是因為在地無可使用的長照服務資源因此不予開案,形成一種「看得到,卻用不到」服務的窘境(圖3)。另在長期照顧資源分配比例上,依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11月3日於立法院第9屆第2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原住民族長期照顧專案報告」5,全國55個原住民族地區,僅有10個地區設置日間照顧服務中心、14個地區設有24所家庭托顧服務、15個地區設有老人福利機構,顯見原住民族地區長照服務資源短缺,並與研究指出原住民族地區與非原住民族地區的分配資源嚴重不均相符(祝健芳等 2020:202),影響原住民族長者使用長照服務資源的可近性。因此,筆者認為在原住民族地區推動的長照服務資源除了學者所提與傳統照顧的衝突外,長照資源不足導致無法連結長照服務,更是影響在地長者長照、健康需求甚鉅。

  

P014_0002

圖3 前往南投縣仁愛鄉馬烈霸文健站路上,路況不佳。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2/7/11)

  

  另外,發展符合原住民族適切性之照顧服務,建構具文化安全(cultural safety)的照顧政策是重要的,有學者指出目前需求評估及評估工具未考量原住民族的特有文化(侯建州、郭慈安 2017:139-141),也有研究呼籲政府應儘速建立文化安全師資庫(黃筱晶等 2021:14)的重要性,而政府為建構文化安全的照顧服務體系,觀察在衛生福利部公告「照顧服務員訓練實施計畫」已納入文化安全導論三小時課程於核心課程,另在長期照顧服務人員訓練認證繼續教育及登錄辦法第9條,針對長照人員繼續教育訓練課程納入多元族群文化課程之規定,代表政府在推動照顧服務員專業能力的同時,期待同時能培養足夠的文化安全素養。

  另聚焦長照政策下原住民族長照服務的演進,從服務對象來看,長照1.06放寬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族為服務對象,至長照2.0後擴大放寬至55歲以上平地原住民族,並於長照2.0中首次納入原住民族專章(第六章-原住民族長期照顧),其專章中也提及原住民族具有不同於一般社會的文化背景及生長環境,並從文化特性、語言、信仰、禁忌、社會制度、飲食、特殊疾病等方面形塑原住民族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性,進而研訂原住民族長照政策具體的執行策略,也訂定2007年至2026年長照資源佈建目標數,其中文健站訂於2026年應達成380站之設置目標(衛生福利部 2016)。

  另法制層面上,原住民族的長照政策規劃納入「長期照顧服務法」第14條、18條及24條規定,明確指出長照服務應考量多元文化特色、地區、族群、性別、特定疾病及照顧經驗之差異性,都能發現政府期待建構符合原住民族需求的長照服務輸送模式及服務內容。

  那文健站在我國長照服務的定位為何?依據長期照顧服務法定義,長照服務是針對身心失能者提供生活支持、協助、社會參與、照顧或相關之醫護服務,而文健站服務對象雖也包含輕度失能長者,但主要是以亞健康、衰弱等非屬長期照顧服務法所訂失能者為主,因此,文健站提供的照顧服務非屬該法所定任何一種長照服務。而若以發揮前端初級預防、延緩長者落入失能的積極性功能而言,其功能上則與巷弄長照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相似,因此,文健站雖能滿足長者照顧需求,但若遇到失能長者,仍必須轉介至其他長照服務單位接受長照服務,因此若要滿足部落的長照服務需求,提升在地其他長照服務資源可近性仍是必要的,而在長照2.0第六章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中,文健站也僅是照顧服務資源中的一項。

  

IV. 文健站之演進及服務功能

  

  基於內政部於2005年訂頒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7原住民族委員會為滿足原住民族長者照顧需求,於隔年2006年訂頒「推展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實施計畫」,結合部落、宗教組織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提供原住民族長者預防性、關懷性及連續性之照顧服務。自2015年起將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更名為文健站,以強調文健站同時具有文化傳承與健康照顧之精神,期待提供在地原住民族長者連續性、可近性及具文化性之專業照顧服務。因應時代背景差異及日益重視之原住民族長者照顧需求,筆者整理並分析2016年至2022年文健站名稱、服務對象、服務項目之演進及意義:8

1. 計畫名稱:共調整3次名稱,2006年開辦名稱為「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推測是受到當時內政部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的影響,以設置原住民族長者在部落接受照顧服務的據點,後於2015年更名為「部落文化健康站」,強調文健站同時具有文化傳承與健康照顧之精神,並以弭平原住民族部落普遍照顧服務資源不足為目標,後於2019年再調整為「文化健康站」至今,應係考量文健站之設置地點於原住民族地區及都會區均有涵蓋,因此將部落二字移除。

2. 服務對象:2006至2014年以55歲以上及50歲以上輕度失能原住民族長者為主(不分平地、山地鄉原住民族),2015至2016年以服務原住民族長者為主(未定義年齡及失能等級),2017年調整為55歲以上健康、亞健康及衰弱原住民長者,2018增列輕度失能原住民族長者,2021再增列55歲以下得自理之身心障礙、及居住於原住民族地區之非原住民族人。綜上,文健站服務對象自開辦之初即以55歲以上長者為主,並於2018年後將輕度失能長者、2021年後將身心障礙者、及非原住民族人納入服務對象,服務對象擴大外,其服務功能也從照顧服務、朝向深化發展盡量滿足在地照顧需求更高的長者(輕度失能、身障長者)照顧服務,分析可能是因為原住民族地區長期照顧服務資源仍待補充,而在長照服務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僅能仰賴文健站的照顧服務;另外,文健站相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在經費補助是依照實際服務級距20~29人至40~49人調整,並訂有平均到站率的規範,以確保服務品質(圖4)。

  

P017_0001

圖4 新竹縣尖石鄉泰崗文健站服務長者合影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2/8/16)

  

3. 服務項目:若依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定義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主要服務項目為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餐飲服務、健康促進服務。則從文健站服務項目分析確實具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功能,另文健站自2006年開辦已將「心靈與文化及健康促進活動」納入服務項目,可以推論政府期待文健站除提供長者照顧外,同時具備文化保存、傳承的功能(圖5)。後於2016至2017年增加「普查在地健康文化照顧需求」及「配合建制文化健康照顧平台」,將服務的範圍不限於「點到點式」的長者到站或關懷訪視服務,推論是期待文健站能承擔盤點部落照顧需求的調查角色。

  

P017_0002

圖5 屏東縣瑪家鄉佳義文健站融入傳統文化的長者作品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2/8/10)

  

  另於2019年增加推展健康部落業務,鼓勵文健站彙整長者傳統醫療智慧、推廣種植傳統醫藥材或融入延緩失能活動,以保存相關知識(圖6、7);另外擴大服務納入量能提升服務,針對輕度失能、身障中度以下、獨居長者提供類家托、簡易居家、陪同外出或就醫、或符合在地長照需求之創新服務,文健站的功能也從照顧服務往後延伸到部分長照服務的功能。

  

P017_0003

P017_0004

圖6、7 高雄市桃源區梅山文健站彙整傳統食療資訊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2/7/19)

  

  綜上,筆者根據歷年文健站計畫的演進,分析並提出文健站發揮功能如下:

1. 文健站除具備巷弄長照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照顧功能外,亦被賦予盤點在地長照需求、推動健康部落、以及定期召開部落/社區座談會及成果發表會等提升在地照顧友善環境的角色。

2. 服務項目以輕度照顧服務為主:文健站自開辦以服務照顧需求密度較低之長者為主,其服務類型定位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巷弄長照站相近,雖2019年後納入量能提升服務,但仍未納入長期照顧服務法所定任一項之長照服務(居家式、社區式或機構式服務)。

3. 相較主流照顧資源更注重文化照顧的概念:除提供電話問安、關懷訪視、生活諮詢與照顧服務轉介、餐飲服務等主流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亦會提供的服務之外,同時注重「心靈與文化」促進健康相關服務。有學者(林美齡 2021:109-111)針對長者參與文健站活動動機的研究,結果發現文健站服務長者對於文化課程的參與動機屬高程度。因此筆者建議文健站應透過課程設計的方式,將原住民族長者文化融入於方案中,或者政府可以協助文健站發展文化課程方案,供其他地區之文健站使用。

4. 服務對象以55歲以上原住民族長者為主:但自2021年後放寬部分條件(如居住於原住民族地區之非原住民、原住民族長者之配偶等)之民眾得納入服務對象,應是考量原住民族長者生活圈,在不影響優先服務原住民族長者的前提下予以合理之調整,達到融入在地生活圈之方向。

5. 文健站預算由長照服務發展基金支應,讓財源更穩定:2007-2016年計畫預算來源主要為原住民族委員會相關預算、或財政部公益彩券回饋金為主,至2017年下半年後轉由長照服務發展基金全數支應,財源更穩定。

6. 文健站被賦予促進部落長照資源發展,擔任領頭羊的角色:自2015年文健站除提供照顧服務外,亦被賦予普查健康文化照顧需求、配合建置文化健康照顧平台(2015-2017年)、辦理部落文健站照顧服務座談會及成果發表會、推廣健康部落(2019-2022年)等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差異性之服務,近年來各縣市政府也積極連結相關資源予文健站,例如臺東縣政府連結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將肌力與體能訓練引進文健站延緩失能課程(圖8、9),並且運用前後測的數據追蹤以瞭解課程成效(圖10)。

  

P018_0002

P018_0003

圖8、9 臺東縣政府連結臺東大學體育系學生為文健站長者們進行肌力訓練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1/11/10)

  

P018_0004

圖10 運用數據追蹤以瞭解文健站長者肌力進步情形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1/11/10)

  

7. 自2019年擴大提供量能提升服務,針對照顧需求密度較高者提供更多元之服務:

(1) 2019年以前雖服務對象亦有包含輕度失能長者,但服務項目未因應失能程度有特殊性之照顧項目,而自2019年後增列量能提升服務,明訂針對輕度失能、身障中度以下、獨居長者提供類家托、簡易居家、陪同外出或就醫等服務,評估應是考量原住民族地區長照機構不足,因此由文健站既有功能補充長照服務資源。

(2) 提供量能提升服務後,文健站的服務項目也從較符合輕度照顧需求之長者,橫跨到滿足輕度失能、身心障礙長者的照顧需求,但文健站提供的量能提升服務,並不適用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是否確實能滿足失能長者的長照需求,仍須待其他研究進一步分析。

  

V. 文健站的服務效益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2015年起將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更名為文健站,強調文健站提供在地原住民族長者文化照顧的重要性,而在文化照顧的觀點上,在世界各國的原住民族/少數民族也不斷被強調,其中國外研究透過回顧主流照顧如何滿足原住民族長者健康需求中,歸納出發展原住民族長照服務的3大重點(Davy and Kite 2016: 94),包含保持原住民族認同、促進獨立自主及提供文化照顧,而雖然該研究並非以我國原住民族為研究對象,但其建議方向筆者認為仍可作為發展文健站政策之參考,其具體作法包含持傳統生活習慣(圖11)、肯定長者的生活方式、支持長者持續對部落貢獻(例如傳授傳統知識)、從照顧中試圖從受到歧視和壓迫造成的創傷中治癒原住民族長者等。雖然從文健站計畫中並未明確提及前開重點,但若以文健站的服務項目與發展方向,文健站確實相較於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更期待尊重文化特性、語言及傳統知識保存的重要性,也建議政府在輔導文健站運作時得參考研究建議,將照顧服務融入於長者生活中。

  

P019_0001

圖11 2022年4月14日高雄市桃源區嘎啦鳳文健站移地至長者梅子園進行採梅活動
(圖片來源:嘎啦鳳文健站提供)

  

  另在研究上也發現族群差異與長者選擇服務據點的參與度有關(陳宇嘉2011:69;林益陸等 2018:41),因此以原住民族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文健站,似乎確實能提升長者到站意願,而依筆者過去訪視都會區文健站的經驗,就發現雖然都會區社區照顧據點、巷弄長照站等服務資源相較原住民族地區充足、可近性較高,但部分原住民族長者寧可選擇距離更遠的文健站接受服務,與學者研究相符,也形成都會區文健站服務的原住民族長者其族群組成更多元的情形(圖12)。

  

P020_0002

圖12 臺南市文健站服務長者來自各個原住民族群,因此站內用不同族語單詞佈置。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0/11/7)

  

  有關文健站提供原住民族長者照顧服務之效益,盤點目前國內大多數文獻多以質性研究探討,並普遍同意文健站的服務確實提升原住民族長者的照顧品質,但因各研究所關心的文健站服務效益、服務對象均有差異,且大多針對特定族群或地區為主,是否能夠外推至全國文健站仍待更進一步的檢驗。然而,爬梳目前針對文健站照顧功能的相關研究發現,文健站發揮促進長者生心理健康、在地老化的功能(林益陸等 2018:47;方玉貞、廖淑娟 2021:37),也有研究提出文健站於布農族部落可以掌握參與長者的健康狀態、減少家屬照顧壓力讓孩子能在外安心工作、提供青年返鄉機會、帶動社區發展(方玉貞、廖淑娟 2021:32-37);另在探討泰雅族部落文健站服務現況與推展照顧服務所面臨困境與需求研究,發現文健站能減少家屬照顧壓力、滿足長者心理被關心及獲得健康的需求、讓長者重新發現自己的能力、提供長者與外籍看護的活動場域以作為部落長者的聚會所(孫智辰等 2018:114);也有學者以多個族群及部落綜合分析,透過設置於泰雅族、布農族、邵族部落的文健站為研究對象釐清部落照顧服務的圖像,發現文健站服務長者得以在部落中得到妥善的飲食照顧、重新發現自己的能力、提供長者與外籍看護的活動場域、再造部落共享與凝聚的社會集體記憶、作為部落文化技藝傳承與產業發展的起點等(蔡惠雅、張玉龍 2018:161-165)。

  從以上研究顯示,文健站能提供健康促進效益外,亦有文化傳承與促進部落營造的功能,可見文健站確實在保存文化的同時發揮促進長者健康的效益,然而,若進一步探討文健站在長期照顧服務體系中是否能發揮滿足失能者長照需求的功能,目前仍未有研究支持文健站在滿足長者失能需求具有足夠之效益,因此,筆者認為文健站主要功能是在預防延緩失能,若針對在地失能等級較低者,還能到文健站接受一般性的照顧服務,但若失能等級提高,則仍須仰賴連結其他長照服務,文健站無法依服務對象失能等級提高而提供連續性的照顧服務,是文健站服務的限制。

  

VI. 文健站政策未來發展之建議

  

  從改善原住民族健康不平等的意義上,筆者認為文健站確實提供原住民族長者可近性、連續性及具文化安全的照顧功能,又基於原住民族地區相較都會區缺乏長照服務機構,在延長原住民族地區長者的健康餘命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然而,文健站服務對象以亞健康、衰弱長者為主,仍無法取代長期照顧服務法所定義的長照服務,因此,筆者提出文健站政策未來發展之建議如下:

1. 輔導原住民族地區的文健站執行單位申請特約提供居家、喘息等長照服務:雖然文健站能滿足在地長者的照顧需求,但隨著在地長者老化,可預期仍然需要長照服務以滿足長照需求,然而,在諸多原住民族地區只有文健站但沒有其他長照服務機構的情況下,若能扶植有意願、且已經有執行照顧經驗的文健站執行單位再申請特約提供居家、喘息等長照服務,或許能解決原住民族地區長照機構可近性較低的困境。

2. 都會區仍有持續布建文健站的必要:文健站發揮的功能不僅是提供照顧服務,對於原住民族文化保存、傳承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另若以文化安全的意義而言,也呼應學者們對於發展原住民族照顧服務的提醒,文健站在尊重傳統文化、維持原住民族認同的前提下促進長者自主及健康。因此,文健站不僅發揮了照顧功能,對於原住民族長者逐年凋零、傳統文化技藝知識更易流失的情況下更具有文化保存的積極意義。因此,針對長照服務相對充足的都會區,若能透過人口盤點,例如以村里為單位,倘原住民族地長者達一定人數之情形下,建議仍應持續布建文健站。

3. 持續提升整體照服員的文化敏感度:提供原住民族照顧服務的照服員,並非僅限於原住民族,另即便是原住民族也會因為族群間的文化差異導致生活、傳統慣習上的不同,並且文健站提供的照顧服務無法滿足長者所有之長照需求,因此仍需連結其他之長照服務,則須確保照服員具備適當之文化敏感度,避免導致長照服務商品化的過程與部落傳統照顧文化的負面衝突,據以滿足原住民族長者的照顧需求。

4. 加強設計文化課程,在促進健康的同時傳承長者的傳統智慧與部落故事:根據研究顯示文健站服務對象對於文化課程的參與度較高,另諸多的傳統智慧、部落故事都保存在長者的記憶中,建議趁長者仍處於亞健康時期盡量將其保存下來,以凝聚部落記憶(圖13),並落實文健站的文化傳承功能。

  

P022_0002

圖13 南投縣仁愛鄉馬烈霸文健站與長者們共同完成的部落地圖及遷移史
(圖片來源:王子軍攝,2022/7/12)

  

5. 文健站倘服務更多照顧需求較高的長者,訂定獎勵機制,避免逆選擇:雖然文健站主要發揮功能為預防延緩失能,但在諸多原住民族地區長照服務不足的情況下,為避免文健站優先擇選「好照顧」的長者作為服務對象,而忽略照顧需求更高的輕度失能長者,建議針對服務對象中涵納更多輕度失能長者的文健站給予獎勵措施,具體可於年度查核作業加分、或是研議業務費加給等作法。

6. 服務場域不僅限於文健站,整個部落都可視為服務場地:考量文健站服務對象是以亞健康長者為主,諸多長者仍具有工作能力,建議可以將延緩失能課程結合在地長者工作,比如農田耕種或果園照顧等,讓服務長者的活動範圍不僅限於建築物內,也是長者熟悉的日常生活場域,強調在地化、並加強預防延緩失能的功能;另若無法設計成延緩失能課程,也可以由照服員主動至長者活動的地方,協助長者量血壓等簡易健康量測,亦是照顧服務的可行方式。

7. 在長者同意下推廣長者作品,增加個人及執行單位收入:對於主流社會的民眾傳統文化的藝術作品具有獨特性,可讓長者發揮傳統技藝的同時(竹編製品、編織飾品等),又有增加收入的機會,作為一種經濟生產模式外,也可緩解長者落入失能需連結長照服務時,因經濟負擔無法選擇所需長照服務的困境。

8. 與鄰近學校合作,辦理老幼共學活動,促進世代傳承:基於文健站除照顧外也發揮保存及傳承文化的功能,為促進在地世代交流,建議可發展老幼共學服務模式(圖14),讓長者與學童能有共同學習的機會,強化文健站具備部落共享與凝聚社會集體記憶的功能。

  

P023_0001

圖14 2020年9月25日南投縣信義鄉新鄉文健站老幼共學活動,孩子替長輩按摩。
(圖片來源:新鄉文健站提供)

  

  以上建議看似自明之理,實則國內未曾有學者完整爬梳文健站政策2016至2022年的發展歷程,另筆者參考過去學者針對文健站的相關研究,分析文健站在長期照顧體系下的定位與服務功能、限制等,另建議實則是以筆者個人經驗為基礎,逐步推論出的建議。

  

附註

[1]參考國家發展委員會高齡人口佔比趨勢人口推估查詢系統。

[2]參考《全國法規資料庫》。

[3]參考行政院資料《長照2.0─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推動情形》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 08087A1971/7a34f5fa-1ad7-4a4b-96a8-7b69aba5bced,2022年8月28日上線。

[4]參考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資料「原住民族16族簡介」。

[5]2016年11月3日立法院第9屆第2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原住民族長期照顧專案報告」,https://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cad=rja&uact=8&ved=2ahUKEwjr44GK8ev5AhVCBt4KHSJcAecQFnoECAgQAQ&url=https%3A%2F%2Fwww.mohw.gov.tw%2Fdl-64981-86dfd40d-7294-40d6-b914-52ac5483b43d.html&usg=AOvVaw20 6btyq5G-_k4obtMw4-fZ,2022年8月11日上線。

[6]參考衛生福利部「長照2.0懶人包」,https://1966.gov.tw/LTC/cp-3648-38028-201.html,2022年7月20日上線。

[7]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引自2005《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www.root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A040040061020000-0940518,2022年7月29日上線。

[8]有關2016-2022年文健站計畫,參考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文健站歷年計畫書。

  

引用書目

王增勇、楊佩榮

2017 〈夾在國家政策與原住民族文化之間的原鄉居家服務〉。《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0(1):7-35。

方玉貞、廖淑娟

2021 〈文化健康站與原住民在地老化:以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人為例〉。《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24:16-44。

內政部

2021 《簡易生命表電子書》。https://www.moi.gov.tw/cl.aspx?n=12868,2022年8月11日上線。

2022a 〈民國111年6月戶口統計資料分析〉。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 9&s=263513,2022年7月4日上線。

2022b 〈人口統計資料〉。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2022年8月11日上線。

李蔚貞

2008 〈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失能者長期照護服務使用情形之比較〉。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法務部

N.d.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70040,2022年7月29日上線。

林益陸、郭俊巖、陳碧蓮

2018 〈「雙崎部落文化健康站」健康促進服務的現況與促進長者生活品質的研究〉。《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8:35-57。

林美齡

2021 〈南投縣部落文化健康站原住民高齡學習者文化課程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祝健芳、余依靜、黃千芬、陳緰

2020 〈原住民族地區長期照顧資源配置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69:201-207。

柯哲瑜

2021 〈實踐的GAYA:水源文化健康站的太魯閣族文化照顧實作〉。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2a 〈108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統計年報〉。https://cip.nhri.org.tw/report/apc_108.pdf,2022年8月28日上線。

2022b 〈原住民族人口數111年6月統計資料〉。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940F9579765AC6A0/2276C0E026A831376F51CB2375B3D43B-info.html,2022年7月24日上線。

N.d.  〈原住民族16族簡介〉。https://www.cip.gov.tw/zh-tw/tribe/grid-list/index.html?cumid= 8F19BF08AE220D65,2022年9月3日上線。

侯建州、郭慈安

2017 〈原住民長期照顧管理服務之研究:照顧管理者的服務處境與困境〉。《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2):117-157。

侯建州、黃源協、張麗玉

2012 〈原住民族健康照顧需求與問題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5(2):115-154。

國家發展委員會

N.d.  「高齡人口佔比趨勢人口推估查詢系統」。https://pop-proj.ndc.gov.tw/chart.aspx?c=10 &uid=66&pid=60,2022年7月4日上線。

孫智辰、胡明瑩、賴秦瑩

2018 〈原住民部落文化健康站的現況與限制之研究:以大安溪泰雅族服務使用者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1):93-122。

陳宇嘉

2011 〈原住民部落社區老人日間關懷站的推動歷程之反思與開展〉。《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0:57-72。

黃筱晶、蔡財富、怡懋.蘇米

2021 〈原住民族健康與文化主權─長照2.0文化安全導師之能力養成〉。《護理雜誌》68(2):12-17。

黃源協

2001 〈臺灣社區照顧的實施與衝擊─福利多元主義的觀點〉。《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53-101。

葛應欽、劉碧華、謝淑芬

1994 〈台灣地區原住民的健康問題〉。《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0(7):337-351。

衛生福利部

2016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106~115年)核定本》。https://1966.gov.tw/LTC/cp-4001-42414-201.html,2022年8月14日上線。

2017 〈老人福利介紹〉。https://www.mohw.gov.tw/cp-190-224-1.html,2022年8月11日上線。

2022 〈109年原住民死因統計結果摘要表〉。https://dep.mohw.gov.tw/dos/cp-5069-65488-113.html,2022年8月11日上線。

蔡惠雅、張玉龍

2018 〈省思文化照顧在原鄉部落社區照顧服務之實踐─南投縣三個族群部落的經驗〉。《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8(4):149-178。

賴兩陽

2017 〈原住民族部落社區照顧推動歷程與服務設計的文化考量:以台東縣海端鄉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7(2):149-181。

蕭伃伶、劉淑娟、謝佳容、曾櫻枝、陳靜敏

2006 〈原部落長期照護資源使用現況調查─以苗栗縣泰安鄉為例〉。《社區化長期照護季刊》3:45-62。

龍紀萱

2011 〈原住民族長期照護服務模式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36:264-274。

Davy, C., E. Kite, G. Aitken, G. Dodd, J. Rigney, J. Hayes, and J. Van Emden

2016 What Keeps You Strong? A Systematic Review Identifying How Primary Health-Care and Aged-Care Services can Support the Well-Being of Older Indigenous Peoples. Australasian Journal on Ageing 35(2): 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