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走進布農的山》 新書視窗 51 2022/07

文/陳毅峰

陳毅峰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作者:郭彥仁(郭熊)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4月

ISBN:978-986-5562-54-0

  

P71

  

  因為疫情國境封鎖的關係,加上發展中的商業登山團,2020年以來的臺灣山林經歷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觀光登山潮。公共電視在2021年初推出四集系列的《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其中第三集〈原始森林的浪遊〉在八通關古道東段潮濕、蓊綠欲滴的闊葉林場景,讓我第一次認識了本書的作者郭彥仁,他因為從事黑熊研究而更為人知的稱號是郭熊。我不喜歡《群山之島》影集中許多由導演發動、刻意要引導主題人物說出具有哲思的「文青式」山林省思問題(為什麼要登山?你覺得山給了你什麼?)。影片拍攝後,郭熊用更深刻的整本書寫,回應去脈絡化又略顯矯揉造作的大哉問。

  若將《走進布農的山》放在台灣自然寫作的脈絡下,它與早期自然書寫者如韓韓、馬以工、徐仁修等所承繼的思想(見吳明益 2012),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本書更適合搭配的閱讀材料是甘耀明(2015,2021)的兩本極厚度描繪原住民與臺灣山林關係的奇書,《邦查女孩》與《成為真正的人》,尤其後者更是以布農族人做為故事的主軸。

  人與自然的關係從來都是處於不斷變動、因地制宜,而與在地文化密切相關的情境中。從十九世紀在美國開始成立的無人國家公園,到Aldo Leopold(2015[1949])在1940年代的經典《沙郡年紀》將倫理應用範圍從人類延伸及於非人世界的土地倫理觀,所開啟的去除人類中心保育觀,以及受到國際原住民族運動影響後,重新看見的原住民族文化,無論在學術、保育或文學界,都重構了山林與自然資源保育的思維。原住民族在長期山林生活中發展出的傳統生態智慧,進入學術登山的探索中,以一種混合自然書寫與民族誌的方式呈現,這可以說是本書出現的歷史脈絡。

  郭熊樸實的筆觸與從布農獵人習得對山的敬重,使得他連學術研究的描繪都變得溫柔而更加貼近「真正的布農」。由他對步行節奏的觀察(「這種獨屬於八通關古道的步調,是配合著坡度變化與地形樣貌,也配合口中檳榔的咀嚼、溪水取得和身體喘息所塑造出來的節拍」,頁55-56);對殼斗科植物與動物分布關係的陳述;與大至黑熊小至山羌、鳥類等動物的相遇及某種程度的相知;曲調哀傷的熊歌與各類神話的民族誌分析;到描述生火經驗的「溫柔流動」形容及聆聽火苗聲音的深情描繪,書中諸多段落裡隱藏豐富的自然觀察與傳統智慧的無縫接合,更有幾個段落是足以令人三思的好文。先是對鳥占說法的解讀,不能光從人類學文字的記載去僵固化現象的意義,而是需要體會從未被寫出的整體脈絡,亦即被記錄的口述者所描述的表面現象,背後是由對自然觀察與動物間彼此警覺共鳴的長期深刻認知,所凝聚濃縮而成。解讀鳥占必須配合充足的山林生活經驗、深刻的人與自然關係,方不致落入迷信或僵化。其次是對登山的態度,作者描繪本身如何從要求精準打包、縝密策劃、詳實地圖判位、校正海拔高度等科學式地理資訊系統登山,轉變到接觸布農獵人後如何以動物及自然的標記仔細觀察、以地景和跡象記憶獵路、解釋各地方的族語命名與曾經發生的故事,以有如回到家中的態度重新認識這片山林:「因為山是生活的場域,包含文化事件脈絡、傳統智慧、族群的遷移故事、情感與野生動植物的生態樣貌,這些結合而成的在地部落版地理資訊網路」(頁196)。最後是夢占與狩獵的結合,描寫夢占屬個人的領域,即便相同的夢境也會有不同的認知解讀;佔書中很大篇幅的狩獵過程,從出發、追蹤、開槍、斷喉、背負、剝皮、分解、切割、煙燻、分享等,不僅有現象的精彩描述,更在字裡行間流露目睹生命流失與重生的震撼,以及獵人如何由衷感激獵物的犧牲讓自己、甚至部落的生命得到延續,這樣慎重面對生命消失與轉移的經驗,絕不會是到超市購物的現代消費者所能有的經驗。伴隨部落族人回家的過程,作者體會到「尋根唯有伴隨狩獵行動才能對山的空間產生強烈的覺知。山是我們的根,這樣生活才有意義」(頁214)。

  郭熊幾乎就是用這一整本書的篇幅,來回答拍攝《群山之島》時超限且欠缺脈絡的都市文青發問。之後再面對類似這種「山給了你什麼?為什麼要爬山」的貌似哲學發問,我們要做的或許也就是學著布農獵人,以一抹謎樣的微笑,默默的邀請對方進入山林,去尋找三言兩語說不清楚的自己的答案。

  

引用書目

吳明益

2012 〈從陌路到社群夥辦:環境倫理觀的主要類型與臺灣現代自然書寫〉。刊於《臺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 BOOK 1》。吳明益著,頁332-374。新北:夏日出版。

甘耀明

2015 《邦查女孩》。臺北:寶瓶文化。

2021 《成為真正的人》。臺北:寶瓶文化。

Leopold, Aldo

2015[1949]《沙郡年紀:像山一樣思考,荒野詩人寫給我們的自然之歌》(A Sand County Almanac)。李靜瀅譯。臺北:果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