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導論──館舍的知性與感性容量 本期專題 49 2021/11

文/謝世忠

謝世忠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裡,原住民族文物總是深藏不露,欲見著一場原民專題特展,根本是難上加難。後來的幾個大館出現,隨著社會風潮的變遷而終於多少可以看到擺出來的原民歷史與文化。既然有大館的認知,就必然有非大館,或稱小館的相對性存在,而那就是近20年間陸續開眼啟動的原住民地方文化館。這些館舍始終有孜孜不倦的有緣人,在室內室外忙進忙出,一顆心就為延續族群文化命脈。我們的專題有不少類此故事。

  邱夢蘋Langus的烈日疊影,篇名很電影,也頗具沙丘綿亙中苦行人意志的形象。文章敘述一個特別展覽,與布農族的幾世代峻嶺探查有關。年輕的新一代,戮力比對考證,讓老老照片得以說出心頭話,而登山的步伐踏到先人百年前也站在此地的心電交感,策展闡述者之澎湃胸濤,刻間全化在情感豐沛的文字裡。這是一篇值得鼓勵的文章,一位年輕地方文化館工作者,正於書寫中,再次宣告一個展覽的深度與廣度,那當然就是Bunun族人日頭總是赤焰的高山視野。

  太魯閣族的主題是另一篇也是青年人作品。曾經忽略過,終而於今回到自我歷史文化場域。蘇貞汝Uhay Siqay寫的是一回古新歌調與言談述說合一的精緻展覽,其中老老風味報導人合著新世紀當下世代策展人的一幕幕。原本制式報導人,一聞飄逸揚聲起,即刻轉換為引路人與吟說人,甚至是唱談人與浸樂人。大家在百年交往通路氛圍裡,眼耳手足和心肺氣息齊一,Truku精神就在此,家庭沉澱了多時的文化傳承,畢其功於一役。

  前述二個地方文化館的傑出展覽,代表十數年來各方對在地館舍用心終獲成績。我們需要不間歇欣賞學習此等臺灣優質,也向原住民老中青幼族人一代代不放棄困難,表示最大敬意。羅素玫文章作為開場或結尾,都挺適合。她有人類學史上之博物館位置的綜合摘論企圖,也舉出當代在國內外出現之人人參與展示,表達意見的例子,亦說明了數位時代線上展覽的可受性,更且以賽夏族策展人翻轉為題之手法,來翻轉一下傳統角度,看到未來博物館發展,以及列出各種原民與非原民單位團體合作可能性的詢問。前舉本專題收錄二例即非為傳統展區物物排列模式,作者們都在說著活生生故事,而那也呼應了羅文鼓勵新思維的主張。

  博物館和文化館在述說原住民族的前提下,總會有知性與感性雙向對話效果。前者標誌著館舍之知識傳遞任務,後者則處處揚起原民跨越世紀失落又再起體驗的感性心聲。作為一名樂聽觀賞者,勢必能夠耳順太魯閣歌,也要進入布農影像紀事,想像大山情境,或者一步步隨著國際國內實驗脈絡,貼近嶄新說故事的策略。館舍容量實務上不大,而抽象思維上卻可以遼闊無邊,就和疊影的穿越,以及古調傳世一般的美好結局。小館、難題、宿命等等,至此終有機會露出不再困擾著我們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