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富里鄉阿美族達蘭埠(Talampo)部落近30年傳統服飾之轉變
老照片講古
第47期
2021/08
文/方兆鴻
方兆鴻
新樣工作室研究人員
提到原住民族,偶爾會聽到有人說「我們現在認為的傳統,都是當時的流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講述每個時期的文化轉變,其中一項比較明顯的就是服飾上的變化。
富里鄉是花蓮縣最南端的行政區域,近年來以六十石山的金針花聞名,其中的阿美族人,分類上屬於秀姑巒阿美。位於新興村的達蘭埠,是我生長的地方,面積不大,人口僅100多人,部落名稱族語為Talampo,中文名稱為東興部落,現多以中文音譯達蘭埠稱之,除地址門牌以外,已少見東興部落這樣的名稱。
每年7、8月舉辦的豐年祭(ilisin),是一般大眾對阿美族的印象,各部落舉辦天數也不同,圖1為達蘭埠部落1989年8月30日的豐年祭照片,祭場為部落活動中心廣場,外牆上還寫著東興社區。照片中兩位站立的男子,左邊是我父親,名叫方德財(族名Kacaw),曾在部落中擔任過幾任青年會的會長,與同期大多數的阿美族人一樣,為北漂的模板工人。父親身旁是其親友陳盛發先生(族名Saumah),現為部落主席。
圖1 花蓮縣富里鄉新興村達蘭埠部落1989年豐年祭照片。左為筆者父親,右為其遠親。
(圖片來源:方兆鴻提供,1989/8/30)
圈舞是原住民族舞蹈的基本隊形,豐年祭進行時,耆老圍圈坐在中央,傳統上由耆老進行昭告祖靈的動作。照片中的兩位主角,穿著及膝的流蘇裙,肩背方形的背袋(情人袋),此種穿著為花蓮北部南勢阿美以及秀姑巒阿美光復、瑞穗等地部分部落的服飾樣式。不過上衣部分沒有統一規定,可以隨意穿著或是打赤膊。後方的耆老們僅搭配情人袋,因為大部分的情況下,耆老們不會再起身跳舞,因此也就少再穿著傳統服飾,但頭目仍會穿戴頭目帽。會造成這樣的服飾穿著情況,可以追溯到50多年以前,當時的部落跟基督教會關係密切,在教會影響下,一度中斷豐年祭,後因政府的觀光政策鼓勵而再次舉辦,重啟後的豐年祭則參考其他部落服飾而形成這樣的穿著方式及樣式。同樣因為宗教的影響,迎祖靈的儀式取消,但耆老們仍舊坐在會場中央。不過部落多年來與教會有緊密的結合,並沒有產生祭典跟宗教的衝突情況,豐年祭的名稱也改為豐年節,以歡度節慶為主題,來淡化祭祀、祭典的形象。
阿美族的服裝雖然大體上習慣區分為花蓮跟臺東兩種樣式,但事實上男子的服飾比起女子更為複雜,各區域、各部落都有自己的服飾系統,又,阿美族男子因年齡階層(selal)制度的關係,服飾隨階層而變化。近年來達蘭埠的傳統服飾也經歷過轉變,圖2為2003年的豐年祭照片,清楚可見男性服飾改變甚多,這段期間的服飾混搭了花蓮、臺東的部分樣式。首先流蘇裙已不復存在,男子頭飾及服飾上對於階級也有明顯區分,較低階層服飾較為統一,皆是右小腿繫綁鈴鐺、穿著單片式短裙,較高階層男子穿著貼縫彩色布條的後敞褲(tapad),背後揹有配刀。頭飾的部分,12、13歲的第一階層就有羽毛頭飾可戴,但較高階層的男子頭戴類似奇美部落ciopihay男子階層的鷹羽頭飾。此外,原本應是臺東地區才會穿戴的臀鈴配飾也穿戴在身上,但卻穿繫在小腹前方。
圖2 花蓮縣富里鄉新興村達蘭埠部落2003年豐年祭照片。
(圖片來源:方兆鴻提供,2003/10/11)
圖2.1 為圖2局部放大圖。可見男子小腹繫綁臀鈴,背後露出所揹負的佩刀刀柄。
(圖片來源:方兆鴻提供,2003/10/11)
約2000-2010年代中後期,達蘭埠部落服飾再次改變,如圖3、4。男子不論階級,下身皆穿著彩色布條的後敞褲。除了富里最南部的吉拉米代為臺東式服飾以外,富里跟玉里境內的阿美族男子也會穿著這款後敞褲。此時豐年祭的日期也固定在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六兩日舉辦,男子的服飾樣式延續至今,頭飾不再與奇美部落相似。
圖3 花蓮縣富里鄉新興村達蘭埠部落2010年豐年祭照片。
(圖片來源:方兆鴻提供,2010/7/29)
圖4 花蓮縣富里鄉新興村達蘭埠部落2010年豐年祭照片。
(圖片來源:方兆鴻提供,2010/7/30)
富里的阿美族部落多由光復、瑞穗兩地遷徙而來,清朝末年就有從玉里遷至達蘭埠部落的族人(許木柱等 2001: 96-98, 169),另據部落族人所述,尚有從臺東遷來的。因此從各地遷徙過來而形成的部落如何在同一個村落彼此融合,值得繼續深究。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下,部落的文化面貌如何演變,從服飾不斷的改變當中可窺一二。先前提到部落中斷過豐年祭,在重啟後亦是參考其他部落服飾而形成的樣式,無論早期穿著如何,後來經歷的變化也是部落自己決定的,這都表示部落在找尋屬於自己的定位跟特色,這樣的改變未來或許還會持續進行著。
引用書目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
2001 《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