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導論──張眼望外的功夫 本期專題 47 2021/08

文/謝世忠

謝世忠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國際原住民族的論題,想來就範圍遼闊,且各題四佈,任挑即至,誰人不能?然而,對臺灣原住民族現代史稍有認識者,均知悉此一大題事實上挑戰龐多,欲達成目標,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最主要的原因即為,國際線上要抓到重點,然後給予臺灣一個深具意義的提示,並非隨意說說即能成就。本期專題6位寫手深知此理,每一篇文章均能恰到好處,直接達標作為一名關注臺灣原住民族前景者的實質貢獻。

  專題論文從謝世忠和洪簡廷卉的南島話題開始。近幾十年來,「南島」一詞在臺灣自人類學和語言學課堂起始,復經愈來愈多研究論著問世,繼而被專業學生們習得認知,最終竟成了流行或朗朗上口的顯學常識。謝文寫到上世紀眾位學者於臺灣原民何來之提問架構下,在史前足跡發現路途裡,不間斷地往西瞧望東亞大陸沿海源頭,進而轉至本土發展為要的學術發表故事。在地的位置經由世紀轉折,進到一個熱點時段,而這即為洪簡文章問題意識觸發的開始。換句話說,南島已然超出學界旨趣,政府民間突然湧現的論述與實踐浪潮,最終變成外交與文化活動的主體內涵之一。筆者對該文的補充是,從未被嚴謹界定過的「南島民族」,竟一夕之間成了不可名狀的真實。它著實需要我們進一步說明。按,該詞彙原係由一群不願接受政治意涵濃厚的「原住民」稱謂學者所創,他們認為學術要科學中性。今日,「南島民族」氾用於全臺,惟果然是「科學中性」,因為人們只會稱己為16族中的某一族或說本身為原住民,但,無人會宣稱自己的認同是「南島民族」,總之,它就不被置疑地客觀存在至今,更且愈見多人不加思索地使用之。史前南島觸及一個微型國際的關懷範圍,而當代南島則扮演著想像大洋我群之臺灣國家與人民共同的思維。此等論題迄今繼續炙熱。

  胡哲明的文章回到了臺灣南島興趣發芽期的先賢紀錄。他細數日籍植物學者偶遇民族學材料的始末,從遠方密克羅尼西亞島區到近處的蘭嶼,有文物蒐集的文化證據,也有作物種類的使用描述,它們為日後的文化比較與民族誌內容,預知了不少加料的可能性。縱使熟知能詳的臺灣原住民民族史宗師群像裡,或不一定會列入添色效益的植物學家,但其貢獻仍不容抹去。胡文的民族誌樣態隱約身影,到了楊曉珞論文裡則全然現身,她以一臺菲南島族系原住民族文化對映分析專業,仔細推敲菲律賓呂宋島北方Ifugao人之原住民族屬性的建置過程。「山上的人」或許是一種生態事實,然更像陳述一個界線分明的他我關係。楊文是一篇文獻再詮釋的典型。她重新確認了幾個在地關鍵語彙,且適時地藉此述說一個族群得以活絡於現代性價值普化環境裡的道理。

  最後二文均與美國相關。賴奕諭論及夏威夷原住民族與當地菲律賓學生和移民後裔同在島嶼土地,後者有著積極反殖民舉旗的紀錄,從菲國國內到美國境內,通通被納入人文憧憬盯緊緊的對象。但是,在真理氛圍中,夏威夷原住民族的聲音與存在,在菲國群體間,竟如一透明虛體,乏人問津。此一整個被忽略的事實,道盡了精神理想的限制難題。這是作者的進階觀察要項,「國」的範疇果然占了最大比重的理念訴求範圍,跨出國家關懷的泛少數族裔價值,恐怕將成為倡議者理想被質問之際的失措來源。方鈞瑋以美國考古遺骨和文物歸還法案通過的三十年來見聞為例,探討博物館與人類學者曾因自此對堅守資料一事感到焦慮,惟事後證明典藏者仍是主事者,亦即,雖有不少遺骸古物已返還,但,絕大多數仍原封不動留於原機構。權威單位甚至藉由還或不還,借出與否,來操控原住民族祭典儀式的內容。當此等問題又次被揭櫫檢討之後,典藏機關與原民間共作事業的可能性,才被更精緻而公允的調整。二個美國例子,回看臺灣實景,相關倡導建議時而有聞,法律之餘,引領者更形重要,可為警示。

  我們規劃專題的理想是兼具南北半球,也關懷南島非南島。這批文章多多少少提供了些許滿足的養分,美國在北,菲國和密克羅尼西亞在南,Ifugao和蘭嶼南島,東亞大陸沿海區域與北美洲非南島,它們都是促動更新研究的推手。本專題各文透過多層次的探索,期望掌握國際原住民族脈絡中臺灣的擁有與闕如,然後藉以一次次再現張眼望外的功夫,透過積極的學習,讓我們的國際觀更形成熟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