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社事件:台灣歷史和文化讀本》
新書視窗
第46期
2021/06
文/王鵬惠
王鵬惠
《原住民族文獻》副總編輯
書名:霧社事件:台灣歷史和文化讀本
作者:白睿文(Michael Berry)主編
出版社:臺北: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27
ISBN:978-986-344-838-9
發生在1930年,被統稱為「霧社事件」的歷史,在過去九十年的時空中,以各種媒介反覆在民間流傳,不斷讓觀者喪膽、聽者震懾。原住民族與日本殖民者交互以鮮血作為反抗與治理的示範,造就了莫那.魯道成為多方爭辯的歷史名人,蓋棺仍未論定,流徙於清流部落的賽德克族人們,新居早已成為故鄉,據此事件衍生的種種文學、影視、藝術、搖滾樂等文化創作仍源源不絕。
2020年,在霧社事件九十週年之際,號稱「第一本跨界討論,收錄中外學者、文學、音樂、影視創作人對霧社事件研究思索的完整文集」,在臺灣眾聲喧嘩的出版市場隆重登場,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亞洲語言文化教授兼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白睿文(Michael Berry)擔任主編。白睿文於2017年10月在任教的大學UCLA召開「霧社1930:歷史、記憶、文化」會議,邀請多國不同領域的學者從各種視角切入霧社事件,這本書便是奠基在這場會議的基礎上編纂翻譯集結而成。他在〈序論〉中坦率直陳「霧社事件」被不同政權操弄於股掌的歷史定位:
八十餘年以來,霧社事件的歷史意義一直不斷地被不同的政權來定義:日據時代,殖民政府用它來證明台灣原住民的「原始」和「野蠻」;國民黨時代,霧社事件被當做「抗日精神」的典範;民進黨時代,該事件和整個賽德克文化又用來強調台灣的「本土意識」和(與中國大陸不同的)「台灣身分」。……這種「被殖民」、「被表現」、「被神話」的歷史,使得「霧社事件」在現代台灣歷史中占有一種很特別的位置,同時使得「霧社事件」的歷史充滿矛盾和誤會。(白睿文 2020:9)
除主編的〈序論〉、一篇座談會紀錄的〈序幕〉之外,該書收錄二十五篇來自美國、加拿大、臺灣、香港、英國和日本等地,分屬文學、人類學、翻譯學、歷史、口述歷史、電影和文化研究等不同領域作者的文章。全書分成三大部分:「霧社事件的歷史記憶」、「霧社事件的文化記憶」、「創作者的霧社事件」,分別解讀霧社事件的歷史研究、電影、文學等類型創作,及包含詩、音樂、小說、影視創作者各自闡釋創作歷程。
原住民族學者為本書貢獻了五篇論文,突顯主編刻意為原住民族鋪設的歷史講壇。〈序幕:霧社事件的本土意義〉是由精通賽德克語的石岱崙(Darryl Sterk)主持,邀請賽德克族人,也是霧社事件參與者的後裔郭明正(Dakis Pawan)、莫那魯道的後裔巴干.巴萬(Bakan Pawan)參與座談的紀錄,石岱崙率先提出一針見血的基本問題:「『霧社事件』在族語要怎麼說?你們討論霧社事件會用『霧社事件』這個字嗎?還是會用日文?還是會用賽德克話?」(郭明正等 2020:15)。被「事件」化的歷史,必須回到原鄉語言的脈絡來解惑。巴干.巴萬在書中發表一篇〈莫那.魯道之直系家譜〉,以莫那.魯道外曾孫女身分提供詳細家族系譜,釐清和補充目前所流傳的莫那.魯道家族敘事。多位海內外學者各自對霧社事件的歷史文化再生產,舉凡殖民、身體與暴力、族群關係、視覺呈像、數碼歷史等主題,提出多重視角的解讀。
歷史就是一部當代史,一如主編在序文中所說,不同政權總是不斷重新定義霧社事件的歷史定位。霧社事件從原初的日本殖民記載,到國民政府時期的中文化國族改寫,再經過本土化進程,添加後原運時期的我族詮釋。在嘈雜的知識和文化生產鏈上,「霧社事件」的衍生作品與交織的人物、情節,匯聚成厚達591頁擲地有聲的磚塊書。歷史的霧區或許沒有陽光普照,唯有將沿途的顛簸崎嶇銘記在心。
引用書目
白睿文
2020 〈序論〉。刊於《霧社事件:台灣歷史和文化讀本》。白睿文編,頁7-14。臺北:麥田出版。
郭明正(Dakis Pawan)、巴干.巴萬(Bakan Pawan)、石岱崙(Darryl Sterk)
2020 〈序幕:霧社事件的本土意義〉。刊於《霧社事件:台灣歷史和文化讀本》。白睿文編,頁15-33。臺北:麥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