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山地話/珊蒂化》 新書視窗 45 2020/12

文/王鵬惠

王鵬惠

《原住民族文獻》特約學術專員

 

書名:《山地話∕珊蒂化》

作者:馬翊航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ISBN:9789864503094

  

P098_0002

「你們也唱卡拉OK嗎,當我們活得並不那麼OK。
你曾經收到任何沾滿淚水的abay,失婚的豬肉
欠債的田螺嗎?」

               ──馬翊航,〈家族墓〉

  

  回望獲得第三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新詩第一名的作品〈家族墓〉(馬翊航2012),馬翊航的原鄉書寫早已啟航。這位成長於臺東池上平原的卑南族詩人、作家、文學研究者,在2020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山地話/珊蒂化》。「山地話」這個刻意凸顯過時與偏見、政治不正確的書名,在斜槓的「珊蒂化」加持下,益發突出自我身分的雙重邊緣性。反轉自如的雙面書封設計,一面是包廂黑,「山地話」黑白分明;另一面是檳榔綠,「珊蒂化」光彩冶豔。未見大歷史,沒有大敘事,作者刻意縮小世界的尺度,豐富的觀察描述閃爍著記憶的細節,瑣碎片段一如前引詩句:卡拉OK、abay、豬肉、田螺,優遊自在穿梭在文字間。

  這是一部作者生命史的切片,家族是族群認同的源起,來自雲南的外公、初鹿的卑南外婆與生母、原生於建和部落的卑南父親、閩南背景的繼母,另一位閩南外公,童年移居生活在池上的阿美族部落裡,作者在多元家族、文化、空間往返,面臨族群認同與不同,語言溝通和不通,生活充滿扞格與莞爾。還有一些有影、沒影的家族史,例如昭和17年(1942)祖父馬泰山成為高砂義勇隊一員,在派赴菲律賓和新幾內亞前的留影;或是引述大段姑姑描述一張家族照片,細訴成員關係的圖說,但照片檔案已被刪除,消逝無影。

  音樂是原鄉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力滋養,投幣式卡拉OK、百聽不膩的山地情歌,歌詞時而匿藏著南臺灣鄉鎮位置解答的彩蛋。令人傾心的原住民歌王歌后盡是臺東的父老鄉親姊妹:胡德夫、紀曉君、巴奈、張惠妹、陳建年。儘管作者曾經向補習班老師炫耀部落有位偉大的卑南族音樂家陸森寶,卻只換來一個遲疑的微笑。

  雖然和都會兒童一樣閱讀《中國童話故事》,但姑姑說的「姊弟鳥」故事更引人入勝。原鄉的滋味從咀嚼野草的汁液,到雨後撿蝸牛烹調美味的九層塔炒蝸牛。外婆巧手以絲線綁住金龜子細腳,遂成一個天然的童玩,生活裡俯拾皆是祖輩的經驗與智慧。作者筆下文學與民族誌共生的文類,為學科界線日益模糊、彼此跨越的當代,提供一部原汁原味的書寫範例。

  馬翊航書寫三十多年生命史跨界游移、身分認同的歷程:經正名運動取得「原住民族」身分之後,「山地人」一詞成為被唾棄的污名,「山地話」裂解成各自獨立的「原住民語」;同性婚姻已經合法的當下,同志不再匿藏於衣櫃,《山地話/珊蒂化》諧音的語言遊戲,表露「原式誤/物語」的創作意圖:對抗主流社會對族群、性別的刻板印象、或隱或現的嘻笑怒罵。

  閱讀《山地話/珊蒂化》,宛若在靜謐幽暗的屋內觀看一部滿布刮痕,光線忽明忽暗的膠卷影片,倒映著三十多年來從原鄉到都會族群/性別認同幻變過程的跌跌撞撞,轉身時,倏忽見到雨後天際升起一道彩虹。

 

引用書目

馬翊航

2012 〈家族墓〉。刊於《Balhiu: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101年第3屆》。林志興編,頁187-188。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