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文獻電子期刊/期刊內容

「以畫對話—Puyuma的神話與神靈」:陳冠年個人油畫創作展 時事快遞 45 2020/12

文/然木柔 巴高揚

然木柔 巴高揚

姆姆傳家寶工作室企畫

 

  2020年11月1日下午3時,陳冠年個人油畫創作展「以畫對話─Puyuma的神話與神靈」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辦理開展活動,展期2週。

  陳冠年為卑南族Puyuma(南王)部落族人,是早期少數接受正規西畫教育的原住民族油畫家,擅長寫實與抽象兼具的表現方式,人物刻畫細膩且充滿情感。他曾擔任過聯合報系美術主編,後前往美國發展,時任美國CPU電腦公司廣告部總監與Magic Eye Design設計攝影公司負責人等。1991年回到Puyuma部落,開始積極參與部落事務,推動建立新型態青年會,創立部落產業發展協會,並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段期間,陳冠年先生進行了大量關於卑南族祭儀文化的油畫創作,也與族人共同推動幾項部落裝置藝術和文化藝術創作計畫。

  1993年,陳冠年先生於臺東生活美學館辦理了歸國後的首次油畫個展,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了大部份的作品;2014年同樣也是於臺東生活美學館辦理了「畫返普悠瑪─陳冠年原鄉二十年創作展」,展示其返鄉定居期間20年的畫作,呈現原住民族藝術與土地之間深刻的連結,以及屬於部落的心靈地景(陳冠年、田芷芸、陳美齡 2015)。

  而2020年初,一場家族的重大儀式,促使陳冠年先生開啟了新的創作思路。這個儀式起始於其妻陳美齡女士─亦是本次畫展策展人─的夢境。夢境中有一長者不斷表示,想請陳冠年夫妻將祂接至家中供俸。該長者為陳冠年先生的祖先,亦即巫師祖Aruylrem(阿立愣),原是由陳冠年先生另一系的親戚供奉,每年Puyuma部落的巫師節,巫師都會前往該處祭祀。也是在同一時間,部落的巫師長感受到了些許違和之處,在詢問竹占師後,得知巫師祖似乎想要回到其舊居─陳冠年先生目前居所。於是,經過家族與部落多方協商後,由巫師長帶領,於陳冠年先生家中,進行了巫師祖的安座儀式。

  陳冠年先生表示,在經歷了這一場不僅只是家族,甚至還牽涉到整個部落傳統信仰與事務的巫師祖安座儀式後,他想將那些默默守護傳統信仰的巫覡人員,如巫師、祭師、竹占師的身影,一一記錄下來,以茲感念堅守部落第一線的他們。因此,有別於之前其以卑南族祭典為主的作品內容,本次油畫展所展示的作品,是將Puyuma部落(普悠瑪,台東市南王里)神話的時間、神靈的空間,交集呈現在畫作上,並以巫覡文化牽繫起所有作品的時空(陳冠年 2020)。

  從鳥占、竹占到夢境,從祭師到巫師,從與逝去的人、神靈到與神話的相互凝視,本次畫展的作品,更為貼近陳冠年先生個人的情感與信仰經驗。然此「個人經驗」,其實某種程度亦是「群體經驗」的共振。

  在夢占系列中的〈魂牽夢繫〉此一作品,陳冠年先生提到,原本這幅作品是要表達「當夜晚來臨時,夢境猶如月光照不到的黑暗,在我們認為什麼都看不到的同時,卻是萬物及意念滋長的開始。」然而這幅作品卻進行得不甚順利,那段時間,陳冠年先生更是不斷地夢見一位穿戴lrungpaw1和長老帽,看不清面貌的長者。後透過其妻的擲筊問占,陳冠年先生才得知該位長者,是其9歲時即離世的父親陳耕元校長。然而,在陳冠年先生的記憶中,以及翻找出來的老照片中,卻沒有其父穿著卑南族長老服飾的印象和圖像,或許是因陳耕元校長在尚未達到可穿著lrungpaw的年紀即離世。於是,他在原畫作上,疊加了父親的身影,並為其穿上了lrungpaw和長老帽,讓父親得以透過畫作進入長老的隊伍中;同時,彷彿有一股力量牽引般,帶領陳冠年先生順利地完成、完整了此一作品。

  陳冠年先生在解說〈鳥占─烏秋〉這幅作品時,說烏秋是擁有母性力量的鳥類,會為了保護雛鳥產生強大的攻擊性;在卑南族的文化中,烏秋也是帶來另一世界訊息的使者。他還特別提到了其岳父的小故事。某日,他那已70歲的岳父在田裡工作,有隻烏秋飛至田邊,開始對其鳴叫。他的岳父很自然而然地對著烏秋說道:「媽媽,是您嗎?您回來看我啊?」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岳父是虔誠的基督徒,卻又能自如地切換至卑南族的傳統信仰體系,並將此詮釋為自然存在於生活中的「文化行為」,與其基督教信仰並無任何衝突。

  而本次油畫展中的其中一幅作品〈約定〉,內容為Puyuma部落喪儀文化中的一環,陳冠年先生特別提到祭師在進行此一儀式時的祭詞:「等到石頭燒成灰的時候,就是我們相見之時。」他說,這是部落信仰中很重要的一環,當人過世歸入祖靈此一集體後,將處於另一並行空間,與現世分界卻又同在。而唯有在這文化信仰體系中的人,才能理解那段祭詞中,複雜深刻的情感。

  開展前,陳冠年先生曾說道,他覺得自己彷彿也成為了近似巫覡人員般的媒介,他的畫作猶如一扇扇窗戶,連結了現世與另一個空間。從創作之初,至策展過程,他亦嚴格遵守卑南族的信仰規範,以及巫覡人員的指示。例如,本次油畫展原本僅規畫展出新作,但在畫作移至展場前,進行潔淨儀式與告知儀式的巫師,卻於儀式進行到一半時,對陳冠年先生說,有兩幅舊作表示祂們也要參與。也因此,為配合該兩幅舊作,策展人陳美齡女士與佈展團隊,必須於開展前夕,緊急地重新規畫整個展示空間與動線。

  諸如此類發生在陳冠年先生身上,揉雜於生活中各個層面,又可自由「切換頻道」的信仰、認知與生命經驗,其實是持續不斷地發生在Puyuma部落族人身上,也不僅僅只是部落族人,如臺灣原住民族,乃至整個南島族群,皆擁有此一獨特的共同生命經驗。

  陳冠年先生說,他將本次油畫展的第一場次安排在自己的部落,是因為他希望觀眾得以透過其作品,看見Puyuma人對天地宇宙萬物的虔敬,以及從這份虔敬延伸而出的,細膩動人的世界觀。

  本次油畫展同時也是陳冠年先生於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的研究論文,這也是該系所第一次採用創作型論文,於臺灣南島族群文化的研究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2020年11月6日,開展後的5日,陳冠年先生也透過此一身心靈為媒介勾勒出的文化行動(張育銓 2020) ,於展場中順利通過其碩士畢業論文口試。

  

P087_0001

圖1 畫展開幕一隅。左立者,手語老師,當天有不少聽障朋友參觀。
(圖片來源:林志興提供,2020/11/1)

  

P089_0004

圖2 畫展開幕活動。左立帶花環擔任司儀者,係本文作者然木柔。右方坐者,為畫展主角陳冠年先生。

  

P089_0005

圖3 普悠瑪巫師長Irubay 致詞,飲泣巫覡文化的流失無人傳承。

  

P089_0003

圖4 民歌手胡德夫致詞。

  

P089_0002

圖5 名歌手萬沙浪抱病出席並觀賞畫作。

  

P089_0001

圖6 陳建年(畫家之兄,前原民會主委,前臺東縣縣長)致詞。
(圖片來源:林志興提供,2020/11/1)

  

附註

[1]lrungpaw是Puyuma部落男性年滿55歲,成為長老階級時的專屬服飾;該服飾原為織布製成的無袖長背心形式,近年多以一字繡或十字繡將原織布圖紋繡滿整塊布料,替代織布技術。

 

引用書目

陳冠年、田芷芸、陳美齡

2015 《畫返普悠瑪:陳冠年20年回顧展》。臺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陳冠年

2020 「阿立愣的藝想世界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06791690708017&id=114621303258392,2020年10月20日上線。

張育銓

2020 「張育銓Facebook動態消息」,https://www.facebook.com/total421/posts/ 3724903380862559,2020年10月20日上線。